色氨酸与褪黑素的关系
色氨酸

色氨酸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断加大,这些因素不断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人产生各种应激,进而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等不良反应。
当应激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导致机体功能的损伤。
应激是机体接受应激原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行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方面。
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应激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同时HPA (下后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轴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分泌促肾上腺髓质激素,产生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
若应激持续存在则HPA轴继续亢进,机体相应会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快感缺乏、思维迟缓、运动迟滞、食欲降低、睡眠减少等。
色氨酸是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参与痛觉、睡眠、摄食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缓解应激等多种作用。
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并不大,但机体在受到应激等刺激下,由于代谢通路的改变,分解速度加快,机体需求加大。
色氨酸又是一种对许多氧化剂高度敏感的色氨酸,在体内的分解途径主要有两种,即氧化脱羧生成5-羟色胺(5-HT)和经犬尿氨酸途径最终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机体受到应激时,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氧化损伤。
有些自由基同时又是信号分子,能影响免疫系统。
在应激状态下,体内色氨酸分解代谢加快,脑中5-HT水平也随之下降。
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影响大脑的神经系统,帮助机体应对不同的情况。
此外,国外已有研究发现5-HT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5-HT 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包括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活性的激活或抑制效应。
研究表明褪黑素有助于维持机体炎症-抗炎症平衡,使机体免受炎症损伤。
而褪黑素是色氨酸5-HT通路的代谢产物,由此推论,色氨酸可以通过其相关代谢产物对小鼠免疫器官发挥作用。
色氨酸对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及免疫的调节,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5-HT和褪黑素等来实现,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褪黑素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生物节律、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褪黑素,了解褪黑素的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作用,为后续研究褪黑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色氨酸、N-乙酰基-L-丝氨酸(NAT)、N-甲基苯甲酰胺(SAMe)、N-乙酰基-L-色氨酸(NATP)、N-乙酰基-L-5-甲氧基色胺(NATM)、环己烷、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等。
2. 实验试剂:5-羟色胺(5-HT)、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5-羟色胺-N-乙酰基转移酶(SNAT)等。
三、实验方法1. 褪黑素合成路线色氨酸→ 5-羟色胺(5-HT)→ N-乙酰-5-羟色胺→ 褪黑素(NATM)2. 实验步骤(1)5-羟色胺的制备将色氨酸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硫酸酸化,室温下搅拌30分钟。
用环己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5-羟色胺。
(2)N-乙酰-5-羟色胺的制备将5-羟色胺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NAT,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SAMe,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硫酸,室温下搅拌30分钟。
用环己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N-乙酰-5-羟色胺。
(3)褪黑素的制备将N-乙酰-5-羟色胺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NATM,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加入硫酸,室温下搅拌30分钟。
用环己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褪黑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5-羟色胺的制备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5-羟色胺,其含量约为80%。
2. N-乙酰-5-羟色胺的制备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N-乙酰-5-羟色胺,其含量约为70%。
3. 褪黑素的制备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褪黑素,其含量约为60%。
4. 酶活性测定通过对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和5-羟色胺-N-乙酰基转移酶(SNAT)的活性测定,发现其在褪黑素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色氨酸的作用与功效

色氨酸的作用与功效
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1.合成蛋白质:作为一种氨基酸,色氨酸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2.神经递质合成:色氨酸是合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参与神经传导和情绪控制,而血清素则与睡眠、情绪和食欲等相关。
3.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色氨酸是叶绿素的前体物质之一,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反应。
4.防护功能:色氨酸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肌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作用。
因此,它常被添加到防晒产品中,用于保护皮肤。
5.治疗抑郁: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而色氨酸是血清素的前体物质。
适量的色氨酸摄入可以增加血清素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6.促进睡眠:色氨酸也被称为“睡眠氨基酸”,因为它是合成褪黑激素的前体物质。
褪黑激素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重要激素,适量的色氨酸摄入可以促进睡眠。
总结起来,色氨酸在人体内有多种重要的作用和功效,包括合成蛋白质、神经递质合成、光合作用、防护功能、治疗抑郁和促进睡眠等。
褪黑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褪黑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什么是褪黑素?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由松果体(pineal gland)分泌的激素,对调节人体生理节律和睡眠-觉醒周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照、时间和年龄等因素的调节。
褪黑素在人体内部的合成与色氨酸(tryptophan)相关,而色氨酸可以通过摄入含有该氨基酸的食物来供给。
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水平高低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白天时,阳光的照射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在黑暗中褪黑素的分泌会增加。
褪黑素的作用褪黑素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包括:1.调节睡眠周期:褪黑素分泌的增加会促进人体的睡眠,使人更容易入睡并改善睡眠质量。
因此,褪黑素可以用于缓解失眠和调整昼夜节律。
2.抗氧化:褪黑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3.免疫调节:褪黑素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提高康复速度。
4.抗癌作用:研究发现,褪黑素对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癌细胞扩散和转移。
褪黑素的功能主治褪黑素在医学上有许多功能主治,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应用及其作用:1.缓解失眠:褪黑素作为一种安全、自然的助眠药物,可用于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它可以调整睡眠周期,使人更容易入睡,并减少夜间醒来次数。
2.调整时差:褪黑素可以用于调整时差带来的睡眠问题。
当出现时差时,服用褪黑素可以帮助调整生物钟,缩短适应期或减少不适。
3.减轻焦虑:褪黑素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调节情绪状态,帮助放松身心,增加幸福感。
4.防治肿瘤:褪黑素对某些类型的癌症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恶性成长,并增加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
5.抗衰老:褪黑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细胞的损伤和老化,延缓衰老过程,并促进健康的老龄化。
在使用褪黑素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不同人群对褪黑素的需求和剂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长期服用褪黑素也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肚子不舒服等,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促进睡眠的氨基酸

促进睡眠的氨基酸睡眠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有时候还是挺难进入的。
不过别担心,有几种氨基酸能帮上忙哦。
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睡眠,让你更容易进入梦乡。
第一种是色氨酸,它是制造褪黑激素的原料。
褪黑激素能调节睡眠-醒觉周期,帮助你更好地入睡。
色氨酸是一种芳香族氨基酸,人体无法自主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包括奶制品、鱼类、肉类、蛋类等。
研究表明,适量摄取色氨酸可以有助于提高血清褪黑素水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服用色氨酸补充剂的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延长了约27分钟,并且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另外,色氨酸还能转化为5-羟色胺,这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能调节情绪、认知、记忆等多种生理过程。
因此,适当补充色氨酸不仅有助于改善睡眠,还可能对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所以,色氨酸作为褪黑激素的前体物质,在调节睡眠-醒觉周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方式适量补充色氨酸,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还有一种是麦角氨酸,它也能刺激大脑产生褪黑激素,帮助你进入沉睡状态。
麦角氨酸是一种从谷物中提取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大脑细胞的生长和修复,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
例如,许多失眠人群在服用含麦角氨酸的补充剂后,都能够很快进入深度睡眠,睡眠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研究表明,麦角氨酸还能抑制白天产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白天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而有助于入睡。
因此,适当补充麦角氨酸对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长都有积极作用。
再有就是柠檬糖,它能增加大脑中的GABA,这种物质能让神经系统放松下来,促进睡眠。
GABA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兴奋,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含有柠檬酸的食物,如柠檬糖、柠檬水等,能够有效提高大脑中GABA的浓度,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比如,很多失眠人群在睡前饮用一杯柠檬水,就能明显感到入睡更加容易。
8种必需氨基酸的作用

8种必需氨基酸的作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中有8种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即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只能通过饮食摄入。
这8种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以下是这8种必需氨基酸的作用。
1. 色氨酸(Tryptophan)色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是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前体。
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有助于调节睡眠、心情和食欲等。
褪黑激素是身体自然产生的激素,调节日夜节律和睡眠。
色氨酸还能帮助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2. 赖氨酸(Lysine)赖氨酸在体内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复组织的过程。
它也是合成肌肉和骨骼组织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还参与酶的形成,对于骨骼生长、钙的吸收和氨基酸的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3.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也是合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前体。
这些激素对于调节心情、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有重要作用。
苯丙氨酸还参与合成色素和化妆品中的香精等。
4. 缬氨酸(Valine)缬氨酸是一种支链氨基酸,它参与合成肌肉组织和调节氮平衡。
缬氨酸还与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一起,提供能量给肌肉组织,在长时间运动或剧烈运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 亮氨酸(Leucine)亮氨酸同样是一种支链氨基酸,也参与合成肌肉组织。
亮氨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亮氨酸还可刺激胰岛素的释放,提高胰岛素的效力,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6. 异亮氨酸(Isoleucine)异亮氨酸是一种支链氨基酸,也参与合成肌肉组织。
异亮氨酸还与亮氨酸和缬氨酸一起为肌肉提供能量。
它对肌肉生长和修复有重要作用,并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的过程。
7. 苏氨酸(Threonine)苏氨酸在体内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免疫功能的调节。
它还是合成维生素B6和草酰乙酸的重要成分。
苏氨酸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和维持正常心跳也起着关键作用。
8. 蘸二氨酸(Methionine)蘸二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修复。
褪黑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褪黑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一、综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抗氧化能力是指机体能够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
脂质代谢是指机体内脂类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运输过程。
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激素,具有调节生物钟、促进睡眠、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
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有显著的影响。
褪黑素通过抑制自由基生成来发挥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是一类高度活性的化学物质,具有破坏细胞膜、DNA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细胞损伤和衰老。
褪黑素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低活性化合物,从而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褪黑素还可以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
抗氧化酶是一类能够清除自由基的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
褪黑素通过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上调抗氧化酶的合成,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褪黑素还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来改善抗氧化能力。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氧化应激和自由基产生增加,进而损害细胞。
褪黑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褪黑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变化。
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这一作用可能与褪黑素对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有关。
褪黑素还可以影响脂蛋白的形成和代谢。
脂蛋白是血液中运输脂质的主要载体,其异常会影响脂质的转运和利用。
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影响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和功能,从而调节脂蛋白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褪黑素对胰岛素敏感性也有影响。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胰岛素抵抗相关激素,可以促进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褪黑素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褪黑素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关于褪黑素的作用机制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其具体的生物学过程。
色氨酸与褪黑素的关系

色氨酸与褪黑素的关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色氨酸与褪黑素的关系题记:这几天,舍友因为失眠,在睡前把整粒的天王补心丸嚼了数口并吞水服之,学过方剂的都知道里面的一种成分——朱砂,便是有助于重症失眠的患者。
不禁让我想起脑白金曾在广告宣称自己助眠的成分其实是褪黑素,这也是近些年研究很火热的一种物质。
对于它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那么究竟什么是褪黑素,他跟色氨酸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就带大家剖析一下。
了解色氨酸色氨酸的化学名称为α-氨基- β-吲哚丙酸,有3种同分异构体:L型、D型和消旋体DL型。
1825年,色氨酸首次被发现,1902年,由Hokinst首次从酪蛋白中分离获得。
L-色氨酸又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L-色氨酸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不能通过自身合成。
所以,人和动物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L-色氨酸。
D-色氨酸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之中,动物中含量极少,而且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作用,也无毒性。
现在国内外不少地区都把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强化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近年来发现,色氨酸不只是用于静脉营养输液,而对失眠症、抑郁症、躁狂症及止痛等亦有良效。
色氨酸口服后在肠道吸收。
2小时内血中药浓度明显升高,60分钟达最高峰,半衰期为小时。
有报道如与维生素B6和C并用,可提高其血浆浓度。
它能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羟化酶作用下转为5-羟色氨酸,再经脱羧酶转化为5-羟色胺(5-HT),其主要最终产物为5-羟吲哚乙酸(5-HIAA)和犬尿酸从尿液排泄。
关于褪黑素褪黑素,又名褪黑激素,松果体素、褪黑色素,简称MT(Melatonin),是吲哚类化合物。
1958年,皮肤专家Lemer等首先从牛的松果体分离得到的一种激素,用之饲喂青蛙时,可使深色的蛙皮褪色,因而命名为褪黑素。
褪黑素是人和动物脑内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人在6岁时达到顶峰,后则逐渐减少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氨酸与褪黑素的关系题记:这几天,舍友因为失眠,在睡前把整粒的天王补心丸嚼了数口并吞水服之,学过方剂的都知道里面的一种成分——朱砂,便是有助于重症失眠的患者。
不禁让我想起脑白金曾在广告宣称自己助眠的成分其实是褪黑素,这也是近些年研究很火热的一种物质。
对于它的认识也是莫衷一是,那么究竟什么是褪黑素,他跟色氨酸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就带大家剖析一下。
了解色氨酸色氨酸的化学名称为α-氨基- β-吲哚丙酸,有3种同分异构体:L型、D型和消旋体DL型。
1825年,色氨酸首次被发现,1902年,由Hokinst首次从酪蛋白中分离获得。
L-色氨酸又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L-色氨酸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不能通过自身合成。
所以,人和动物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L-色氨酸。
D-色氨酸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之中,动物中含量极少,而且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作用,也无毒性。
现在国内外不少地区都把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强化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近年来发现,色氨酸不只是用于静脉营养输液,而对失眠症、抑郁症、躁狂症及止痛等亦有良效。
色氨酸口服后在肠道吸收。
2小时内血中药浓度明显升高,60分钟达最高峰,半衰期为小时。
有报道如与维生素B6和C并用,可提高其血浆浓度。
它能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羟化酶作用下转为5-羟色氨酸,再经脱羧酶转化为5-羟色胺(5-HT),其主要最终产物为5-羟吲哚乙酸(5-HIAA)和犬尿酸从尿液排泄。
关于褪黑素褪黑素,又名褪黑激素,松果体素、褪黑色素,简称MT(Melatonin),是吲哚类化合物。
1958年,皮肤专家Lemer等首先从牛的松果体分离得到的一种激素,用之饲喂青蛙时,可使深色的蛙皮褪色,因而命名为褪黑素。
褪黑素是人和动物脑内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人在6岁时达到顶峰,后则逐渐减少分泌。
内源性褪黑素是由靠近上中脑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松果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合成的原料主要是L-色氨酸。
内源性褪黑素具有参与调节人体昼夜节律和睡眠的生理作用。
市售褪黑素多为化学合成。
人脑中的松果体是以一条蒂(Stalk)附着于第三脑室后壁的、豆粒大小的一块组织,能维持体内其他激素的正常水平和调节它们的正常循环。
松果体最主要的功能是调节生物时钟,它能感觉到昼夜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生化变化来适应它。
因此有人称它为人体内的第三个眼睛。
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光照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所以白天褪黑素分泌少;晚上几乎无光照抑制,褪黑素分泌开始增加,引导人们正常人睡,凌晨2:00—3:00时褪黑素分泌达到高峰,此时人们进入了深睡眠期;次日早晨光照再次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人们就会慢慢醒来。
与此情况类似,冬天和下雨天,因为光照都比较弱,褪黑素分泌相应增加,所以人们容易犯困,睡眠多。
雌雄之辩①色氨酸与肝昏迷治疗在《公共营养学》这本书,关于氨基酸分类的章节里看到一句话:色氨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3种芳香氨基酸(AAA)主要在肝中分解代谢……高胰岛素血症还使5-羟色胺生成增加。
结果进入脑组织的AAA与5-羟色胺都增加,这可能是肝昏迷发生、加重的因素之一。
5-羟色胺又叫血清素,上文已经讲到它是由色氨酸在体内生成,能调节人的情绪,缓解压抑,而且还能增强记忆力,但是会加重肝昏迷的患者。
可在《实用营养学》关于肝性脑病治疗的里,建议食用植物性蛋白,选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蛋白质,产氨少的食物,并介绍了产氨最少的氨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色氨酸。
也就是肝昏迷患者可以选用产氨少的色氨酸,这是不是说高胰岛素血症的人自体生成的色氨酸会加重肝昏迷,而治疗的话就不会呢?显然不是,只不过选用产氨少的食物对肝昏迷影响没有产氨多的大,与其说是治疗,倒不如说是延缓发病。
②褪黑素与抑郁治疗生物胺学说的要点认为,抑郁症可能是NA或5-HT不足,躁狂症则可能是单胺类尤其是多巴胺(DA)过多。
如果人体内血液中L-色氨酸水平下降,就会引起脑部5-HT供应不足,使人们产生抑郁、自责等情绪,所以在抑郁症患者体内通常会发现5-HT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补充L-色氨酸,患者大脑内5-HT的含量会相对应地提高,患者情绪会得到良好的控制,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L-色氨酸在英国已经被列为抗抑郁剂。
几年前,冰岛科学家卡拉多特尔研究发现冰岛国民冬天自杀人口较多。
因为冰岛是欧洲最西北部的岛国,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处于冬天,加之白昼较短,这些忧郁症患者体内所分泌的褪黑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多出倍,因此卡拉多特尔认为这些忧郁症患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过量的褪黑素。
是不是褪黑素在人体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呢?显然过多的话,得的不是抑郁,而是躁狂。
食物中的褪黑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不仅存在于动物中,而且在植物尤其是食用植物中普遍存在。
目前己在水果中相继发现褪黑素的存在。
1995年两个研究小组首次在植物中检测到褪黑素,开启了植物褪黑素研究之门。
此后的多项研究表明,褪黑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中,其浓度变化是从每克组织中含有几皮克到几十纳克。
褪黑素也普遍存在于各种水果中,包括樱桃、葡萄、香蕉等,其中樱桃中褪黑素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水果及哺乳动物。
不过,同一水果不同品种所含的褪黑素也是不一样的,而且,新鲜水果的褪黑素是最高的,这要比果汁、果粉、果脯等加工品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褪黑素不稳定,在贮藏或者加工过程中被降解。
另外,褪黑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的,而牛奶、鸡胸脯肉、海蟹、葵花子、肉松、鸡蛋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常吃这些食物有利于人体分泌褪黑素。
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褪黑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对实验动物的研究也表明:锌缺乏会降低大鼠体内褪黑素的水平,而服用锌补充剂可提高大鼠体内褪黑素的水平。
叶酸缺乏也与大鼠体内低褪黑素水平呈正相关。
因此,食物中褪黑素可能与其他成分发挥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吸收利用。
根据的调查数据,酸樱桃所含的褪黑素最高,达到1,350ng/100g,仅次于它的是一些坚果类食物如胡桃,芥菜籽均达到220ng/100g的含量,当然蔬菜中如花菜、番茄等也是良好的褪黑素来源。
褪黑素与鱼虾的关系核桃里富含丰富的褪黑素,虾青素可以增加褪黑素的分泌,主要是鱼、虾、海藻类里面含有,对失眠的人应多吃这些食物。
而对于长期失眠的人可以褪黑素和维生素B6一起吃,一般2个月左右症状能缓解。
褪黑素与牛奶的关系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一种是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另一种是对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肽类,让人感到全身舒适,有利于解除疲劳并入睡。
对于由体虚而导致神经衰弱的人,牛奶的安眠作用更为明显。
睡前喝1杯牛奶可催人入睡,对中老年人尤为适合。
褪黑素与蜂蜜的关系人体内的褪黑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蜂蜜能刺激人体产生松果体,配合牛奶中含有能够促进褪黑素生成的 L-色氨酸,即有利于体内细胞分泌褪黑素。
蜂蜜间接地控制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热能系统、免疫系统,又能抗脂质过氧化、减轻人体的应激反应。
这些系统和反应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共同维持人体环境的稳定,以达到人类健康长寿的目的。
褪黑素服用目前,国内自行生产和从国外引进的褪黑素,经卫生部门批准,已有二十多种。
国内的产品称美拉通宁、美乐托宁、美泰宁或美通宁,实际上都是褪黑素 (Melatonin) 的谐音,是一种保健食品。
中国食药监局官网有关于褪黑素摄入量的介绍。
世界各国对褪黑素的使用标准不尽相同,我国允许其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褪黑素的使用标准和规定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褪黑素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作为膳食补充剂原料使用,上市销售不需要政府许可。
在欧盟,褪黑素不被允许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批准褪黑素为药物。
在加拿大,褪黑素被允许作为天然健康产品的原料使用,成人每日推荐用量范围为。
在我国,褪黑素被允许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要求纯度为%以上,每日推荐用量为1-3mg,申报的保健功能限定为改善睡眠。
由于褪黑素在儿童和青少年体内比较充分,到45岁才开始下降。
因此45岁以上是服用褪黑素的最佳时机。
因为褪黑素的分泌是在晚上,因此以夜间服用最好。
一般的服用时间是临睡前半小时。
因为褪黑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所以剂量随年龄而不同。
如40~44岁,临睡前服用~1mg,45~54岁服1~2mg,55~64岁服2~,65~ 74岁服~5mg,75岁以上服~5mg。
女性在怀孕和授乳期间,不宜服褪黑素,因为这时容易将褪黑素通过胎盘或乳汁传给褪黑素已很丰富的胎儿或婴儿。
在《保健品与亚健康》这本书里,关于睡眠保健品里介绍了一种含褪黑素的国食健字保健品——中科牌睡得香胶囊。
介绍中的含量是每100g含褪黑素,在网上看到是每100g含褪黑素500mg以上,规格是粒*12粒/板。
粗略的计算每粒药物差不多含有到的褪黑素,符合成人每日推荐用量。
如果年纪不是很大,失眠又不严重,可以掰一半使用。
到这时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像上文说的过多服用会导致抑郁呢?对于这个问题,早前就有人研究过。
比如Hartmann等研究了色氨酸治疗睡眠障碍(>30分钟入睡),并用双盲法与安慰剂比较,剂量从1~15g,用EEG,EOG和EMG记录,结果发现即使服1g者也能明显地缩短睡眠潜伏期并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
从而认为,5-HT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部分地参与睡眠调节机制。
据报道,对10名正常受试者,每人每晚服本品1g,也能明显地缩短睡眠潜伏期。
褪黑素对哪些人群有效老年单纯睡眠障碍中(不是由躯体疾病和精神疾患引起、或伴发焦虑抑郁的失眠)一大部分是因褪黑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这些人服用褪黑素会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褪黑素对由于倒班工作、时差引起的睡眠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褪黑素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睡眠障碍和继发性睡眠障碍的疗效不大。
对于一些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因为疾病本身的痛苦和人们对疾病的担心引起的失眠,仅仅靠补充褪黑素来改善睡眠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只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积极调节心理和情绪,睡眠才会得到改善。
正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关于人心态的问题却是因人而异。
好比有学者说人们有时正是因为担心睡不着,才通过喝牛奶、泡脚这些方法来刺激自己,这些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人们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正是由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睡不着,希望用这些方法助眠,反而将二者联系起来,以后每次喝牛奶都容易想到自己可能睡不着。
但不能以这种有失偏颇的看法说某一成熟的产品不好,即使有研究表明褪黑素可能对性功能有些副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改进,产品也会臻于完善。
在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己把褪黑素列为一种改善睡眠的膳食补充剂,在普通的超市内即可买到。
由于高剂量的褪黑素能扰乱睡眠周期,标签中明确规定补充剂应在睡前服用,并对剂量有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