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零件展开尺寸计算

合集下载

五金冲压弹片展开计算公式

五金冲压弹片展开计算公式

五金冲压弹片展开计算公式五金冲压弹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可不少见,从小小的电子设备零件到大型机械部件,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那要搞清楚五金冲压弹片的展开计算,咱们得先弄明白几个关键的概念和原理。

就拿我之前在一个小工厂里的经历来说吧,那时候厂里接到一个订单,要生产一批特殊规格的五金冲压弹片。

老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几个技术人员,可把我们给难住了。

为啥呢?因为这弹片的展开计算要是弄错了,那材料浪费不说,还可能耽误交货时间,惹得客户不高兴。

五金冲压弹片展开计算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弹片的形状,把弯曲部分和拉伸部分进行合理的换算,从而得出展开后的尺寸。

这就好比我们折纸,把一张纸折成各种形状,然后再想办法还原成原来平整的样子,算出原来那张纸的大小。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得考虑材料的厚度。

比如说,如果弹片的弯曲半径比较小,那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内外侧的长度就会有差异。

这就像我们弯一根铁丝,弯得越急,铁丝内外侧的长度差就越大。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性层。

中性层就像是弹片的“平衡带”,在弯曲过程中它的长度基本不变。

找到这个中性层,对于准确计算展开尺寸至关重要。

那怎么找到中性层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弯曲半径来估算。

不同的材料,中性层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比如说,对于常见的钢材,中性层大概在材料厚度的 0.4 到 0.5 倍位置。

另外,拉伸部分的计算也不能马虎。

拉伸会导致材料变薄,所以在计算展开尺寸时,要根据拉伸的程度对材料的面积进行相应的修正。

我们再回到之前说的那个工厂订单。

经过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试验,我们终于算出了准确的展开尺寸。

当第一批弹片生产出来,尺寸完全符合要求的时候,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老板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总之,五金冲压弹片展开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就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展开尺寸,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弹片。

这不仅能节省材料,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让客户满意。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是常用于制造汽车、家电、机械等产品的重要零件,其形状复杂,具有曲面、圆弧等多种几何特征,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展开面计算。

展开面计算是指将冲压拉伸件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便于进行切割、焊接、折弯等加工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1. 数学建模法
数学建模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的曲面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学原理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适合于形状规则、曲面简单的冲压拉伸件。

2. 三视图法
三视图法是将冲压拉伸件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投影,得到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然后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展开面。

这种方法适合于规则形状、平面布置的冲压拉伸件,但对于曲面、复杂形状的件需要多次投影才能得到正确的展开面。

3. 模型制作法
模型制作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然后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展开面,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设计修改和模拟分析,是目前制造业常用的一种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冲压拉伸件的形状、要求的精度、加工工艺等因素。

展开面计算是制造冲压拉
伸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展开面计算可以提高冲压拉伸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金冲压连续模设计规范产品展开设计

五金冲压连续模设计规范产品展开设计

五金冲压连续模设计规范产品展开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产品展开标准文件编号:SB-B0035一.目的推行作业标准化﹐实现模具设计快速统一。

二.适用范围冲模设计三.内容弯曲制品产品展开展开计算标准:1)概算法分为直边部分与弯曲部分,以中立面的长度之和求得的方法。

L=a+b+2πα°(R+λt) /360弯曲形式 R/t λ以下~V形弯曲 ~3~55以上以下 ~~U形弯曲 ~5以上Romanowski的方法(V,U形弯曲共用)R/tλ2)外侧尺寸加算法:弯曲处很多时的计算法是先将外侧尺寸全部加算,从其和减去取决于板厚和弯曲半径两要素的伸长量。

L=(l1+l2+l3+…ln)-﹛(n-1)c﹜n-1……弯曲处数目 C ……伸长补正系数板厚C类别:技术标准制定日期:2002/06/11版次:A共14页第1页产品展开标准文件编号:SB-B00353)卷曲(Romanowski)L=A+B+a (mm) L:胚料长度R/ty4)内侧尺寸计算法对边长之和再加set back值(补正长度值)的方法L=πρ+2R-tρ=R-yt5)收缩凸缘的概算展开尺寸(90°)弯曲a= (R+h)γγ2-h2-R类别:技术标准制定日期:2002/06/11版次:A共14页第2页第一部分:产品展开标准文件编号:SB-B0035γ比R小时a= (R+h)γ-h2-R6)伸长凸缘的概算展开尺寸(90°)弯曲a=R- (R-h)2+γγ2-h2γ比R小时a= R- (R-h)2 +γ-h27)整线加工(hemming) 概算展开尺寸a:凸缘的展开尺寸h1:整缘后的凸缘长度h0:整缘前的凸缘长度t1,t2:板厚8)非90°折弯(3) R=0,θ≠90°λ=T/3L=[A-T*tg(α/2)]+[B-T*tg(α/2)]+ α/180°*πT/3类别:技术标准制定日期:2002/06/11版次:A共14页第3页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凯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模具工程冲模设计三.内容一. 定义(一).弯曲成形加工金属材料由於受力超过其弹性限度及降伏强度,但低于其极限抗拉强度之应力,使金属板料产生永久变形而得到所要求之尺寸及轮廓形状.(二).中立层(面)金属材料由於弯曲加工式一面(弯曲外侧)受到抗拉应力而另一面(弯曲内侧)受到压缩应力,因此在材料板厚某处所受之应力为零,此零应力之平面为中立层(面)(Netural Plane)(三).展开计算依据由於中立轴线受到零应力,此其长度等於原始胚料之长度,边是作为胚料尺寸展开之基准,中立轴线之位置则视材料种类﹑特性机弯曲内侧板与板厚比而不同﹒中立轴位置之测定,一以金属板料弯曲内侧为基准,亦即位於从弯曲内侧板厚中心处之某处一距离,此位置约是板厚30~50%(图二﹒弯曲成形加工之种类(1).V形或形弯曲加工(图(2).U形弯曲加工(图(3).Z形弯曲加工(图(4).弯缘加工(Hermming)(图(5).卷缘加工(Curing)(图类别:技术标准制定日期:2002/06/11版次:A共14页第9页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展开计算标准(弯曲成形)概论篇之二文件编号:SB-B0035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模具工程冲模设计三.内容(9)卷缘加工(侧推)L=*T*r+R-T r=r-λ*Tλ之数值表(软钢板)R/T之值以上Λ之值(10)卷缘加工(上压)1>L=L1+C2>L1=π*r+R-Tr=R-λ*T3>C=T/4*2*π*1/4=λ之数值表(同上)(11)冲切弯曲之冲切宽度W=H-X(setback)*冲切弯曲冲头之R=T*r最小值为零T(mm)X(12)综合计算如图:L= 料内+料内+补偿两=A+B+C+D+E+F+﹝(AA+BB+CC+DD+EE) 补偿量﹞λ之数值表AA: λ=T/3BB: λ=T/3CC: λ=T/3DD: λ=T/3EE: λ=T/3类别:技术标准制定日期:2002/06/11版次:A共14页第12页五金冲压连续模具设计规范展开计算标准(弯曲成形)限制篇文件编号:SB-B0035展开计算标准(弯曲成形)反弹篇文件编号:SB-B0035一.目的推行作业标准化﹐实现模具设计快速统一。

大直径球形封头冲压展开下料尺寸的计算

大直径球形封头冲压展开下料尺寸的计算

文 章 编 号 :0 72 5 (0 1 0 - 4 -3 10 -83 2 1 )90 60 0
大 直径 球 形 封 头 冲压 展 开 下料 尺 寸 的计 算
王 妍 娜
( 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 司 吉林机械制造分公 司, 吉林 吉林 12 2 ) 30 1
摘要 : 在石油化工设备压力容器制造 中, 对于分瓣 成形 封头 的质量控制关键 是封头展 开下料 毛坯尺寸 展开计算 和冲压成形环 节, 文中对大直径球形封头 冲压展开下料 尺寸计算并加 以阐述.
计算数据 : 球形封头内径: 5 m; 480m 球形封 头的球面半径 :47 5 m; 23 . 球形封头的厚度: = m 8 7 m 球形封头高度 : 2 1 m; 0 ; a r 2 6 上面开孔直径 : r a
24 0 0 mm.
1 1 截面弧长的计算 . 球形封头等分图, 如图 2 所示.
( 4 7 5+ 5 2r8=14 m 2 3 . 3 )× 1 / 5 9m
R =t(4 16—7 9 5)×( 4 7 5+3 )= 2 g 8.9 .1 23 . 5
1 2 01 8 mm
l =s 8 . 9 —7 9 5 —7 7 8×4)× s i 4 16 n( .1 .9 ( 4 7 5+ 5 2r8=17 m 2 3 . 3 )×  ̄ / 3 5m Z =s 8 .16 —7 9 5 —7 7 8 ×5)× 7 i 4 9 n( .1 .9 .
更高的要求, 要保证所冲压成形的封头几何尺寸符
合图纸技术要求 , 就必须对封头的制造全部过程加 以控制, 其中下料尺寸是首要环节. 下面以合成氨 项 目中的一个反应器为例进行详细阐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冲压件常用公式及数据表

冲压件常用公式及数据表

第三章 常用公式及数据表第四节 冲压件模具设计常用公式一. 冲裁间隙分类见表4-1表4-1 冲裁间隙分类(JB/Z 271-86)分 类 依 据类 别ⅠⅡⅢ制 件 剪 切 面 质 量剪切面特征t=材料厚度塌角深度a (4~7)%t (6~8)%t (8~10)%t 光亮带b (35~55)%t(25~40)%t(15~25)%t剪裂带E 小 中 大 毛刺高度h一般 小 一般 斜度β4°~ 7°7°~ 8°8°~ 11°制 件 精 度挠角f稍小 小 较大尺寸精度落料件接近凹模尺寸 稍小于凹模尺寸 小于凹模尺寸 冲孔件接近凸模尺寸稍小于凸模尺寸小于凸模尺寸模 具 寿 命较低较高最高适 用 场 合制件剪切面质量﹑尺寸精度要求高时采用,模具寿命较低制件剪切面质量﹑尺寸精度要求一般时采用,适用于继续塑变的制件制件剪切面质量﹑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时采用,以利提高模具寿命二. 冲裁间隙选取(仅供参考) 见表4-2 (见下页)表4-2 冲裁间隙比值(单边间隙) (单位:%t)(注: 1. 本表适用于厚度为10mm以下的金属材料, 厚料间隙比值应取大些;2. 凸,凹模的制造偏差和磨损均使间隙变大, 故新模具应取最小间隙;3. 硬质合金冲模间隙比钢模大20% 左右.)注: 冲裁间隙选取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冲床﹑模具的精度及刚性.2.产品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及平整度.3.模具寿命.4.跳屑.5.被加工材料的材质﹑硬度﹑供应状态及厚度.6.废料形状.7.冲子﹑模仁材质﹑硬度及表面加工质量.三.冲裁力﹑卸(剥)料力﹑推件力﹑顶件力F冲= 1.3 * L * t *τ(N) (公式4-1)F卸= K卸* F冲(N) (公式4-2)F推= N * K推* K冲(N) (公式4-3)F顶= K顶* F冲(N) (公式4-4)其中:L ――冲切线长度(mm)t ――材料厚度(mm)τ――材料抗剪强度(N/mm2 )1.3 ――安全系数K卸――卸(剥)料力系数K推――推料力系数K顶――顶料力系数K卸K推K顶数值见表4-3表4-3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料厚K卸K推K顶钢≦0.1>0.1~0.5>0.5~2.5>2.5~6.5>6.50.065~0.0750.045~0.0550.04~0.050.03~0.040.02~0.030.10.0630.0550.0450.0250.140.080.060.050.03铝﹑铝合金紫铜﹑黄铜0.025~0.080.02~0.060.03~0.070.03~0.09注:卸料力系数K卸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时取上限值.四.中性层弯曲半径R = r + x * t (mm) (公式4-5)其中:R――中性层弯曲半径(mm)r ――零件内侧半径(mm)x ――中性层系数中性层系数见表4-4(仅供参考)表4-4 中性层系数x值注: 弯曲件展开尺寸与下列因素有关:1.弯曲成形方式.2.弯曲间隙.3.有无压料.4.材料硬度﹑延伸率﹑厚度.5.根据实际状况精确修正.五.材料最小弯曲半径,见表4-5表4-5 最小弯曲半径注:表列数据用于弯曲中心角≧90∘﹑断面质量良好的情况.六﹑弯曲回弹半径及回弹角r凸= r0 / ( 1 + K r0 / t ) (公式4-6)回弹角的数值为Δα= (180°-α0 )( r0 / r凸- 1) (公式4-7)式中r凸――凸模的圆角半径, [r凸]为mm;r0 ――工件的圆角半径, [r0 ]为mm;α0 ――工件的弯曲角度, [α0]为(°);t ――工件材料厚度, [t]为mm;K ――简化系数, 见表4-6表4-6 简化系数k值名称牌号状态K 名称牌号状态K铝L4, L6 退火0.0012 磷青铜QSn65-0.1 硬0.015 冷硬0.0041铍青铜Qbe2软0.0064防锈铝LF21退火0.0021 硬0.0265冷硬0.0054 铝青铜QA15 硬0.0047 LF12 软0.0024碳钢08, 10, A2 0.0032硬铝LY11软0.0064 20, A3 0.005硬0.0175 30, 35, A5 0.0068 LY12软0.007 50 0.015硬0.026碳工钢T8退火0.0076铜T1, T2, T3 软0.0019 冷硬0.0035 硬0.0088不锈钢1Cr18Ni9Ti退火0.0044黄铜H62软0.0033 冷硬0.018 半硬0.008弹簧钢65Mn退火0.0076 硬0.015 冷硬0.015 H68软0.0026 60Si2MnA 冷硬0.021硬0.0148七﹑弯曲力计算针对“v”型弯曲:F弯= 0.6kbtσb/ (R + t ) (N) (公式4-8) 其中:b―――弯曲线长度(mm)t―――材料厚度(mm)r―――内侧半径(mm)σb――材料极限强度(N/mm2)k―――安全纟数,一般k=1.3八﹑拉深(抽引)系数m = d/D (公式4-9)其中:d ――拉深(抽引)后工件直径(mm)D――毛坯直径(mm)1. 无凸缘或有凸缘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见表4-7表4-7 无凸缘或有凸缘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的拉深系数(适用08,10号钢)注: 1) 随材料塑性高低,表中数值应酌情增减.2) ――线上方为直筒件(d凸=d1 ).3) 随d凸/D 数值增大, r/t 值可相应减小, 满足2r1≦h1, 保证筒部有直壁.4) 查用时, 可用插入法, 也可用偏大值.5)多次拉深首次形成凸缘时,为考虑多拉入材料,m1增大0.02.2. 带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系见表4-8表4-8 带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时的拉深系数m 1注:适用于08﹑10号钢 3.无凸缘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见表4-9表4-9 无凸缘筒形件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注: 1. 凹模圆角半径大时 (r 凹 = 8 ~ 15t ), 拉深系数取小值, 凹模圆角半径小时 (r 凹 = 4 ~ 8t ),拉深系数取大值.2. 表中拉深系数适用于08﹑10S ﹑15S 钢与软黄铜H62 ﹑ H68. 当拉深塑性更大的金属时(05﹑08Z 及10Z 钢﹑铝等), 应比表中数值减小1.5-2%. 而当拉深塑性较小的金属时(20﹑25﹑A2﹑A3﹑酸洗钢﹑硬铝﹑硬黄铜等), 应比表中数值增大1.5-2%(符号S 为深拉深钢, Z 为最深拉深钢).4. 无凸缘筒形件不用压边圈拉深系数见表4-10表4-10 无凸缘筒形件不用压边圈时的拉深系数注:适用于08﹑10以及15Mn等材料5. 有工艺切口的第一次拉深系数见表4-11表4-11有工艺切口的第一次拉深系数m1 (材料:08﹑10)6. 有工艺切口的以后各次拉深系数见表4-12表4-12有工艺切口的以后各次拉深系数m n(材料:08﹑10))7. 有工艺切口的各次拉深系数见表4-13表4-13有工艺切口的各次拉深系数软钢﹑铝0.67 0.78 0.80 0.82 0.85 0.90 九﹑拉深(抽引)力F抽=3(σb + σs )( D – d - r凹)t (N) (公式4-10)其中:σb――材料极限强度(N/mm2)σs――材料屈服强度(N/mm2)D―――毛坯直径(mm)d―――拉深凹模直径(mm)r凹――拉深凹模圆角(mm)t―――材料厚度(mm)十﹑孔的翻边1. 翻边系数K = d/D (公式4-11)d ――预冲孔直径(mm)D ――翻边后平均直径(mm)各种材料极限翻边系数见表4-14,表4-15表4-14 低碳钢的极限翻边系数K翻边方法孔的加工方法比值d/t100 50 35 20 15 10 8 6.5 5 3 1球形凸模鑚后去毛刺用冲孔模冲孔0.700.750.600.650.520.570.450.520.400.480.360.450.330.440.310.430.300.420.250.420.20—圆柱形凸模鑚后去毛刺用冲孔模冲孔0.800.850.700.750.600.650.500.600.450.550.420.520.400.500.370.500.350.480.300.470.25—表4-15 其它一些材料的翻边系数退火的材料翻边系数K K min2. 预冲孔直径d = D-2( h - 0.43r - 0.72t ) (公式4-12)h ――翻边高度(mm)r ――翻边圆角(mm)t ――材料厚度(mm)3. 翻边高度h = D/[( 1-k )/2] + 0.4r + 0.72t (公式4-13)4. 翻边口部材料厚度t1 = t√k (mm) (公式4-14)5.翻边力F = 1.1tπtσs( D-d )σs ――材料屈服强度(Mpa)十一设计连接器五金零件应注意的要点1.尺寸标注:1)尺寸标注在最显要位置,直观,不封闭;2)重要﹑关键尺寸直接标注,不能有累积公差;3)尺寸公差大小应综合考虑功能及制造成本,并非越小越好,体现“该精就精,该粗就粗”一般经济公差为:下料±0.03,成形±0.05,角度±0.5°4)重要及关键尺寸应综合考虑制程稳定性、装配、使用功能并非多益善.5)设计基准,制造基准,测量基准相统一;2.形位公差:1)基准(面或线)不应有变形2)标注应清楚明确,方便量测;3)设计基准,制造基准,测量基准相统一;4)应综合考虑制程稳定性及使用要求,并非多多益善,精度一般可达到0.10;5)很稳定的尺寸, 如下料尺寸等可以不标.3.结构设计及强度要求1)材料选用满足使用要求,又方便采购的原料;2)零件外形园角,防止滚镀表面刮伤;3)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刚性,防止在贮存,电镀、搬运过程中的变形及尺寸变异;4)特殊零件,可采用多种工序组合方式,如多轴成形加工.五金模具+治具等不同方式来完成;5)连续料带要求:A)Carrier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刚性B)尽量采用双侧CarrierC)注意包装时Carrier及零件是否变形D)连续电镀的孔径、孔距特殊要求4.五金零件加工工艺:1)冲裁A)断面质量、光亮面比例大小B)毛刺大小(一般不超过0.05)及方向,对外观、功能的影响C)倒刺结构,不允许有园角D)尽量避免长悬臂或长槽E)零件平整度要求,一般为0.102)弯曲A)最小弯曲半径B)外侧龟裂的影响C)弯起高度应大于2t,如图4-4D)孔边距离应大于t,如图4-5,也可采用如图4-6所示工艺F)材料方向性对使用性能的影响3)抽引A)形状尽量简单对称B)R角不应太小,一般可达R0.30, 如图4-7C)内外尺寸不可同时标注D)表面模痕不应有苛刻要求E)平面度一般可达0.10第八章工程图面作业标准第二节五金模具一.五金模具开发流程,见表8-1二.五金模具装配图(图8-1)三.模具图面常见符号含义M,MC ――铣SP ――――基准点H ―――热处理TYP ――――典型尺寸ELE ――镀铬RP ――――圆弧点DYE ――染黑CEN,CL ――中心线G ―――磨TAN ――――切点PG ―――光学曲线磨THR ――――穿孔JG ―――坐标磨BOTT ―――底面W/C,W ――线割TOP ――――顶面E,EDM――放电SYM ――――对称L ――――车T ―――――厚度INT ―――交点CB ――――沉孔C ――――倒角CLEAR ―――间隙四.典型零件排样1.HOOK类,见图8-22.抽引类,见图8-33.外壳类,见图8-4。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开冲压模的朋友和做钣金冲压设计的工程师,经常会遇到计算冲压件展开长度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各种系数,各种公式,各种表格,各种软件也有自动展开的功能,但是很多都不够准确。

下面推荐的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精确,值得收藏:我们知道,弯曲件按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坯料长度的原则求得坯料的展开尺寸,如下图:展开长度:L=L1+L2+L0(其中L0 指的是中性层圆弧的弧长,注意,是弧长)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中性层的位移值xt,这个位移值的计算方法是材料厚度 t 乘以一个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即:中性层位移值=xt很明显,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所谓的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在一些三维软件(如:Pro/E或SolidWorks)中也叫折弯 K 因子那么重点来了,怎样才能计算出 x 值呢?拜托,当然不用你来算,前辈们早已算好了,折弯内 r 角与材料厚度 t 的比将决定 x 值的大小,下表直接查来就是了:钣金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x (K因子)知道了位移值,就知道了中性层圆弧的半径R ,据据折弯角度a 的大小,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中性层圆弧的弧长L0 ,再加长直边长度L1 和L2 ,就是工件的展开尺寸了。

重要小贴士:1、r/t 值如果表格中没有,可以按下表已有数据近似推算。

2、现在估计没人会再去手工计算弧长L0 ,因为有CAD嘛,只需要按r/t 的值查出x 值(K因子),乘以料厚t,就是中性层位移值,将折弯内r 用偏移命令向外侧偏移该值,再直接量出弧长就行了。

3、如果有多处折弯的,可以偏移所有直边和内r ,并合并为多线段,查特性即可得到多线段的长度尺寸,也就是总的展开长度。

4、Pro/E或SolidWorks钣金折弯可以自动进行展开,很多人都觉得不准,其实奥秘就在于K因子。

软件中有默认的K因子,这个默认值是基于r/t=1.0的情况下,也就是3.2左右,如果内折弯 r 角与材料厚度不同(r/t不是1.0),算出来的尺寸当然不准。

冲压产品成本报价流程

冲压产品成本报价流程

冲压件报价流程
冲压件报价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费、型材模具费、冲压模具费、夹具费、冲压费、机加工费(如CNC加工等\表面处理(如氧化、喷漆、丝印、喷涂、表面镀锌等1
二.报价的流程报价的流程如下:
分项报价:
①材料费:将零件展开,计算零件的展开长度;再用计算公式1(mm)×W(mm)×H(mm)×(g/cm)X单价(元/Kg)×(1.1-1.2)/10计算出材料的费用。

②冲压模具费:根据零件的形状估算冲模的凸凹模面积,单边余量放5cm,高度上放3-5Cm,根据模具尺寸来查模架的标。

冲压件是靠压力槌口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

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冲压件主要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板料,借助压力机的压力,通过冲压模具冲压加工成形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冲压件是在材料消耗不大的前提下,经冲压制造出来的,其零件重量轻、刚度好,并且板料经过塑性变形后,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使冲压件强度有所提高。

⑵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模件尺寸均匀一致,有较好的互换性。

不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即可满足一般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⑶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表面不受破坏,故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外观光滑美观,这为表面喷漆、电镀、磷化及其他表面处理≡供了方便条件。

冲压展开面积计算

冲压展开面积计算

冲压展开面积计算哎呀,说起冲压展开面积计算,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

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娓娓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冲压。

冲压啊,就是用冲床把金属板料压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这玩意儿在汽车制造、家电行业里头可常见了。

你想啊,那些复杂的零件,一个个手工打造,那得累死个人。

所以,冲压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聊聊冲压展开面积计算。

这个计算啊,其实就是为了确定冲压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面积。

为啥要算这个呢?因为材料成本可是大头,算得准,成本就能控制住,老板看了也开心。

那怎么算呢?咱们就拿一个简单的U型件来举例。

首先,你得量出U 型件的外尺寸,比如长度、宽度啥的。

然后,你得知道材料的厚度。

有了这些数据,你就可以开始计算了。

首先,你得把U型件的外轮廓画出来,然后计算这个轮廓的面积。

这个简单,就是长乘以宽嘛。

但是,别忘了,U型件还有个内轮廓,这个内轮廓的面积也得减去。

所以,你得把内轮廓的面积也计算出来,然后从外轮廓面积中减去。

接下来,就是考虑材料的厚度了。

因为冲压过程中,材料会被拉伸,所以实际需要的材料面积会比计算出来的面积大。

这个比例,咱们得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厚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这个比例在1.1到1.3之间。

所以,最后的冲压展开面积,就是外轮廓面积减去内轮廓面积,再乘以这个比例。

这样,你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材料面积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U型件,外轮廓长100mm,宽50mm,内轮廓长80mm,宽30mm,材料厚度1mm。

那么,外轮廓面积就是100mm50mm=5000mm²,内轮廓面积就是80mm30mm=2400mm²。

所以,需要的材料面积就是(5000mm²-2400mm²)1.2=3120mm²。

你看,就这么一步步来,冲压展开面积计算其实也没那么难。

关键是要细心,别漏了哪个步骤。

掌握了这个技能,你在冲压行业里头,可就能大展拳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