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展开计算参数

合集下载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是常用于制造汽车、家电、机械等产品的重要零件,其形状复杂,具有曲面、圆弧等多种几何特征,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展开面计算。

展开面计算是指将冲压拉伸件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便于进行切割、焊接、折弯等加工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1. 数学建模法
数学建模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的曲面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学原理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适合于形状规则、曲面简单的冲压拉伸件。

2. 三视图法
三视图法是将冲压拉伸件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投影,得到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然后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展开面。

这种方法适合于规则形状、平面布置的冲压拉伸件,但对于曲面、复杂形状的件需要多次投影才能得到正确的展开面。

3. 模型制作法
模型制作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然后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展开面,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设计修改和模拟分析,是目前制造业常用的一种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冲压拉伸件的形状、要求的精度、加工工艺等因素。

展开面计算是制造冲压拉
伸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展开面计算可以提高冲压拉伸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冲压展开计算

冲压展开计算

展开计算
一、抽芽
1、M3抽芽的预冲孔标准(EG、GI、SPC材质)
(1)M3 (T=1.2mm)
基本参数取值如下:
A. 预冲孔:φ1.40mm
B. 抽芽冲子:φ2.80mm
C. 抽芽凹模孔:φ4.00mm
(2)M3 (T=1.0mm)
基本参数取值如下:
A. 预冲孔:φ1.20mm
B. 抽芽冲子:φ2.80mm
C. 抽芽凹模孔:φ3.90mm
(3)M3(T=0.8mm)
基本参数取值如下:
A. 预冲孔:φ1.00mm
B. 抽芽冲子:φ2.80mm
C. 抽芽凹模孔:φ3.80mm
M3抽芽基本参数表
2、铆合抽芽的预冲孔标准(EG、GI、SPC料)
3、铝合金材料抽芽注意要点
由于铝合金材料材质软,抽芽时材料难于被冲头抽下,如果模具抽孔太大,则抽芽的高度一定会不够。

因此,铝合金材料抽芽时,模具的抽芽模孔和冲头间隙为:
二、沙拉孔
最常见的沙拉孔有两种,一种是埋拉钉头用的沙拉孔,一种是铆合用的沙拉孔。

埋拉钉头用的沙拉孔铆合用的沙拉孔
1、铆合用沙拉预冲孔:如果采用先冲预冲孔再打沙拉的工艺方法,则预冲孔大小参照下表:
2、埋拉钉头用的沙拉孔:如果采用先冲预冲孔再打沙拉的工艺方法,则预冲孔大小参照下表:。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开冲压模的朋友和做钣金冲压设计的工程师,经常会遇到计算冲压件展开长度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各种系数,各种公式,各种表格,各种软件也有自动展开的功能,但是很多都不够准确。

下面推荐的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精确,值得收藏:我们知道,弯曲件按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坯料长度的原则求得坯料的展开尺寸,如下图:展开长度:L=L1+L2+L0(其中L0 指的是中性层圆弧的弧长,注意,是弧长)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中性层的位移值xt,这个位移值的计算方法是材料厚度 t 乘以一个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即:中性层位移值=xt很明显,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所谓的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在一些三维软件(如:Pro/E或SolidWorks)中也叫折弯 K 因子那么重点来了,怎样才能计算出 x 值呢?拜托,当然不用你来算,前辈们早已算好了,折弯内 r 角与材料厚度 t 的比将决定 x 值的大小,下表直接查来就是了:钣金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x (K因子)知道了位移值,就知道了中性层圆弧的半径R ,据据折弯角度a 的大小,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中性层圆弧的弧长L0 ,再加长直边长度L1 和L2 ,就是工件的展开尺寸了。

重要小贴士:1、r/t 值如果表格中没有,可以按下表已有数据近似推算。

2、现在估计没人会再去手工计算弧长L0 ,因为有CAD嘛,只需要按r/t 的值查出x 值(K因子),乘以料厚t,就是中性层位移值,将折弯内r 用偏移命令向外侧偏移该值,再直接量出弧长就行了。

3、如果有多处折弯的,可以偏移所有直边和内r ,并合并为多线段,查特性即可得到多线段的长度尺寸,也就是总的展开长度。

4、Pro/E或SolidWorks钣金折弯可以自动进行展开,很多人都觉得不准,其实奥秘就在于K因子。

软件中有默认的K因子,这个默认值是基于r/t=1.0的情况下,也就是3.2左右,如果内折弯 r 角与材料厚度不同(r/t不是1.0),算出来的尺寸当然不准。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1. 强度和刚度计算公式1.1 拉伸强度计算冲压件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因此计算冲压件的拉伸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拉伸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F = σ × A其中,F表示拉伸力,σ表示材料的抗拉强度,A表示冲压件的截面积。

1.2 刚度计算刚度是指冲压件在受力下的变形程度,计算冲压件的刚度可以确定其在工作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过度变形。

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K = (E × A) / L其中,K表示刚度,E表示材料的弹性模量,A表示冲压件的截面积,L表示冲压件的长度。

2. 冲压参数计算公式2.1 冲头压力计算冲头压力是冲压件在冲床上受到的压力,计算冲头压力可以确定冲床的最小压力要求。

冲头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 = F / A其中,P表示冲头压力,F表示冲压件的拉伸力,A表示冲头的截面积。

2.2 厚度计算冲压件的厚度是冲压件的重要参数之一,计算冲压件的厚度可以确定其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量。

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 = V / (A × L)其中,t表示冲压件的厚度,V表示冲压件的体积,A表示冲压件的截面积,L表示冲压件的长度。

3. 离型力计算公式冲压件在离型过程中需要克服一定的摩擦力,计算离型力是确定冲压模具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离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F = μ × N其中,F表示离型力,μ表示冲压件和模具之间的摩擦系数,N表示冲压件的法线力。

4. 寿命计算公式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疲劳载荷的影响,因此计算冲压模具的寿命可以指导模具的选材和使用。

寿命的计算公式如下:N = (S / K) × (F / σf)^b其中,N表示模具寿命的预测次数,S表示冲压次数,K表示对应于S次冲压的磨损系数,F表示冲压力,σf表示冲压件的疲劳强度,b表示指数。

结论以上是冲压件模具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冲压模具时进行强度、刚度、参数和寿命等方面的计算,以确保模具的设计合理和稳定性。

冲压展开系数计算表【大全】

冲压展开系数计算表【大全】

以下为冲压展开系数表,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系数表R/T 0.10 0.15 0.20 0.25 0.30 0.40 0.50 0.60 K1 0.23 0.26 0.29 0.31 0.32 0.35 0.37 0.38 K2 0.30 0.32 0.33 0.35 0.36 0.37 0.38 0.39 R/T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K1 0.39 0.40 0.40 0.41 0.42 0.42 0.43 0.43 K2 0.40 0.41 0.42 0.42 0.43 0.43 0.43 0.44 R/T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50 3.00 K1 0.44 0.44 0.44 0.45 0.45 0.45 0.46 0.46 K2 0.44 0.44 0.45 0.45 0.45 0.46 0.46 0.46 R/T 3.50 3.75 4.00 4.50 5.00 6.00 10.00 15.00 K1 0.47 0.47 0.47 0.47 0.48 0.48 0.49 0.49 K2 0.47 0.48 0.48 0.48 0.48 0.48 0.49 0.49备注:1.R代表内直径2.T代表材料厚度3.T≥0.5用K2,T<0.5用K1折弯内轮廓线向外偏移TxK得多段线长4.R趋近于零时,K值直接使用0.3扩展资料:加工特点: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

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

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

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一、拉伸展开法拉伸展开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原始材料的长度和宽度。

2.然后,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拉伸方向和拉伸系数。

拉伸系数是指冲压部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拉伸量与原始材料尺寸的比值。

3.使用拉伸系数,将原始材料的长度按照拉伸方向进行拉伸计算,确定冲压件展开后的长度。

4.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宽度。

5.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二、缩小展开法缩小展开法是一种适用于圆形件、椭圆形件和锥形件等特殊形状的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确定冲压件的内径(或外径)和高度。

2.根据内径(或外径)和高度,计算出冲压件在轴向上的弯曲长度。

3.根据冲压件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4.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三、三视图法三视图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通过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以及依据实际工艺要求和计算公式,计算并绘制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1.首先,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

2.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在三视图中计算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4.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四、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冲压过程的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在仿真软件中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1.首先,将冲压件的三维CAD模型导入数值模拟软件中。

2.设置冲压过程的各项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

3.运行仿真分析,观察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4.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5.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以上是常用的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展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冲压件的展开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冲压件是常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前,要对冲压件下料,这时,往往要对冲压件展开计算:1 90˚无内R轧形展开K值取值标准:a。

t≦0。

8mm,K=0。

45b。

0。

8mmc。

1。

2mmd. t>3.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 软料t≦1。

6mm,K=0。

5(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

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2 非90˚无内R轧形展开L=A+B+Kt(C˚/90˚)K值取值标准:a. t≦0.8mm,K=0。

45b. 0.8mmc. 1。

2mmd. t〉3。

0mm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e.软料t≦1。

6mm,K=0。

5(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

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3 有内R轧形展开备注:当客户部品图中没有特别要求做轧形内R时,我们尽量按尖角设计。

有要求时按以上方式进行展开。

中性层系数确定:弯曲处的中性层是假设的一个层面.首先将材料延厚度方向划分出无穷多个厚度趋于0的层面,那么在材料弯曲的过程中长度方向尺寸不变的层面即为材料弯曲处的中性层.由上述可知中性层的尺寸等于部品的展开尺寸.1) 铝料/ Al料中性层系数2) SPCC,SECC,SUS301,SUS304,SUS430,SPTE,SK5,SK7,铜料中性层系数0。

50 0.38t 0。

50 0。

41t0。

40 0。

37t 0。

40 0.40t0。

30 0.36t 0.30 0.38t0.20 0。

33t 0。

20 0。

36t0.10 0。

25t 0。

10 0.35t3) 中性层经验值根据我们的实际设计经验,当产品的材料厚度t≦0。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

冲压件模具设计的常用公式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冲压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家电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离不开冲压件的制造。

而冲压件的制造离不开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在冲压件模具设计中,使用一些公式能够更好的指导设计过程,提高模具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冲压件模具设计中的常用公式。

1.冲压件的扁平公式在冲压件的设计中,往往需要先根据产品的图纸计算出其扁平尺寸。

用于判断冲压件的设计尺寸是否合理。

冲压件的扁平公式为:S=π(D+d)/2×√((D-d)/2)×F其中,S表示冲压件的扁平尺寸,D和d分别为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直径,F为强度系数。

2.模具的强度公式在冲压过程中,模具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撞击力,因此模具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冲压件模具的强度公式为:σ= (K×(F×L))/((a-b)×b)其中,σ为应力,K为强度试验样本的应力系数,F为金属材料的屈服极限,L为冲压件的长度,a和b分别为上模和下模的外径。

3.折弯件的受载公式在冲压件的制造中,折弯件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折弯件的受载公式为:M=W×L/2×sinα×t^2其中,M为折弯件的扭矩,W为载荷,L为支撑距离,α为折弯角度,t为材料的厚度。

4.齿轮的模数公式在冲压齿轮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参数计算出齿轮的模数。

齿轮的模数公式为:m=D/Z其中,m为模数,D为齿轮的直径,Z为齿轮的齿数。

5.模具内角的计算公式在冲压件模具的设计中,模具内角的大小和形状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内角的计算公式为:Ψ=2arctan(0.5B/L)其中,Ψ为内角,B为压头直径(冷模),压头直径补偿(热模),L为模具凸部的长度。

以上就是冲压件模具设计中的一些常用公式。

通过使用这些公式,能够更好地指导冲压件模具的设计,提高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Rd≦1.5T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
D/2=[(r+T/3;T/3)]1/2
4.3.6压缩抽形2(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当Rd>1.5T时:
1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
方法计算请示上级,实际计算时可参考以下几点原则: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º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时<一次成型>:
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
L=A-T+C+B+K/2
4.3.2Z折
C≦3T时<一次成型>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4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5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6T
材料厚度T≦0.6取Hmax=8T
当R〈4MM时,请示上级.
4.3.5压缩抽形1(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位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4.1中性层系数
注明:K1适用于有顶底的V形或U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底的V形弯曲.但通常我们习惯取K2值。
4.2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4.3其余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4.3.1Z折1.
4.3.3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T*AB=(H-EF)*EF+π*(EF)2/4
∴AB={H*EF+(π/4-1)*EF2}/T
∴预冲孔径=D-2AB
T≧0.8时,取EF=60%T.
1.6
2.0
2.3
补偿值a
0.06
0.08
0.12
0.15
0.2
0.25
0.35
0.45
0.55
0.75
0.8
1.1
1.2
1.目的:为完善作业标准,制订本文件。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计部门之作业。
3.职责:针对设计计算展开统一计算参数。
4.内容: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关径弯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收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D/2={(r+T/3)2
+2(r+T/3)*(h+T/3)
-0.86* (Rd–2T/3)*[(r+T/3)
+0.16*(Rd-2T/3)]}1/2
4.4当折弯角度为90度,r=0(俗称“90度清角”)时,各材料厚度对应的经验值:
厚度t
0.15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
4.3.4方形抽孔
方形抽孔,当抽孔高度较高时(H>Hmax),直接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max的大小套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45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当抽孔高度不高时(H≦H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