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精编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冲压拉伸件是常用于制造汽车、家电、机械等产品的重要零件,其形状复杂,具有曲面、圆弧等多种几何特征,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展开面计算。
展开面计算是指将冲压拉伸件展开成平面图形的过程,便于进行切割、焊接、折弯等加工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冲压拉伸件展开面计算方法。
1. 数学建模法
数学建模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的曲面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然后根据数学原理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适合于形状规则、曲面简单的冲压拉伸件。
2. 三视图法
三视图法是将冲压拉伸件在三个方向上进行投影,得到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然后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展开面。
这种方法适合于规则形状、平面布置的冲压拉伸件,但对于曲面、复杂形状的件需要多次投影才能得到正确的展开面。
3. 模型制作法
模型制作法是将冲压拉伸件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然后进行展开面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展开面,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设计修改和模拟分析,是目前制造业常用的一种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用何种方法取决于冲压拉伸件的形状、要求的精度、加工工艺等因素。
展开面计算是制造冲压拉
伸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展开面计算可以提高冲压拉伸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拉伸冲压件展开计算公式

拉伸冲压件展开计算公式拉伸冲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在金属板材上施加拉力和冲压力,使得金属板材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拉伸冲压过程中,展开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计算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后的展开尺寸,为后续的加工和装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计算的核心是展开计算公式,它是通过对拉伸冲压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和推导得到的。
展开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金属板材的材料性质、厚度、拉伸和冲压力等参数来确定,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后的展开尺寸,从而为工程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拉伸冲压件的展开计算公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一种是在拉伸冲压过程中金属板材只发生单向拉伸变形,另一种是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过程中同时发生了单向拉伸和压缩变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展开计算公式。
1. 单向拉伸展开计算公式。
在拉伸冲压过程中,如果金属板材只发生了单向拉伸变形,那么展开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L = L0 + α L0 ε。
其中,L0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前的长度,L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后的长度,α为拉伸冲压过程中金属板材的拉伸系数,ε为金属板材的拉伸应变。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过程中的展开尺寸取决于拉伸前的长度、拉伸系数和拉伸应变。
通过这个公式,工程师可以根据金属板材的具体参数来快速计算出拉伸冲压后的展开尺寸,为后续的加工和装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单向拉伸和压缩展开计算公式。
在拉伸冲压过程中,如果金属板材同时发生了单向拉伸和压缩变形,那么展开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L = L0 + α L0 (ε1 ε2)。
其中,L0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前的长度,L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后的长度,α为拉伸冲压过程中金属板材的拉伸系数,ε1为金属板材的拉伸应变,ε2为金属板材的压缩应变。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金属板材在拉伸冲压过程中的展开尺寸取决于拉伸前的长度、拉伸系数以及拉伸和压缩应变的差值。
钣金冲压件折弯展开尺寸计算

开冲压模的朋友和做钣金冲压设计的工程师,经常会遇到计算冲压件展开长度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各种系数,各种公式,各种表格,各种软件也有自动展开的功能,但是很多都不够准确。
下面推荐的这种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精确,值得收藏:我们知道,弯曲件按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坯料长度的原则求得坯料的展开尺寸,如下图:展开长度:L=L1+L2+L0(其中L0 指的是中性层圆弧的弧长,注意,是弧长)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中性层的位移值xt,这个位移值的计算方法是材料厚度 t 乘以一个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即:中性层位移值=xt很明显,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要明确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所谓的中性层位移系数 x 值,在一些三维软件(如:Pro/E或SolidWorks)中也叫折弯 K 因子那么重点来了,怎样才能计算出 x 值呢?拜托,当然不用你来算,前辈们早已算好了,折弯内 r 角与材料厚度 t 的比将决定 x 值的大小,下表直接查来就是了:钣金折弯中性层位移系数x (K因子)知道了位移值,就知道了中性层圆弧的半径R ,据据折弯角度a 的大小,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中性层圆弧的弧长L0 ,再加长直边长度L1 和L2 ,就是工件的展开尺寸了。
重要小贴士:1、r/t 值如果表格中没有,可以按下表已有数据近似推算。
2、现在估计没人会再去手工计算弧长L0 ,因为有CAD嘛,只需要按r/t 的值查出x 值(K因子),乘以料厚t,就是中性层位移值,将折弯内r 用偏移命令向外侧偏移该值,再直接量出弧长就行了。
3、如果有多处折弯的,可以偏移所有直边和内r ,并合并为多线段,查特性即可得到多线段的长度尺寸,也就是总的展开长度。
4、Pro/E或SolidWorks钣金折弯可以自动进行展开,很多人都觉得不准,其实奥秘就在于K因子。
软件中有默认的K因子,这个默认值是基于r/t=1.0的情况下,也就是3.2左右,如果内折弯 r 角与材料厚度不同(r/t不是1.0),算出来的尺寸当然不准。
冲压展开面积计算

冲压展开面积计算哎呀,说起冲压展开面积计算,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
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娓娓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冲压。
冲压啊,就是用冲床把金属板料压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这玩意儿在汽车制造、家电行业里头可常见了。
你想啊,那些复杂的零件,一个个手工打造,那得累死个人。
所以,冲压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聊聊冲压展开面积计算。
这个计算啊,其实就是为了确定冲压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面积。
为啥要算这个呢?因为材料成本可是大头,算得准,成本就能控制住,老板看了也开心。
那怎么算呢?咱们就拿一个简单的U型件来举例。
首先,你得量出U 型件的外尺寸,比如长度、宽度啥的。
然后,你得知道材料的厚度。
有了这些数据,你就可以开始计算了。
首先,你得把U型件的外轮廓画出来,然后计算这个轮廓的面积。
这个简单,就是长乘以宽嘛。
但是,别忘了,U型件还有个内轮廓,这个内轮廓的面积也得减去。
所以,你得把内轮廓的面积也计算出来,然后从外轮廓面积中减去。
接下来,就是考虑材料的厚度了。
因为冲压过程中,材料会被拉伸,所以实际需要的材料面积会比计算出来的面积大。
这个比例,咱们得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厚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这个比例在1.1到1.3之间。
所以,最后的冲压展开面积,就是外轮廓面积减去内轮廓面积,再乘以这个比例。
这样,你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材料面积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U型件,外轮廓长100mm,宽50mm,内轮廓长80mm,宽30mm,材料厚度1mm。
那么,外轮廓面积就是100mm50mm=5000mm²,内轮廓面积就是80mm30mm=2400mm²。
所以,需要的材料面积就是(5000mm²-2400mm²)1.2=3120mm²。
你看,就这么一步步来,冲压展开面积计算其实也没那么难。
关键是要细心,别漏了哪个步骤。
掌握了这个技能,你在冲压行业里头,可就能大展拳脚了。
冲压展开系数计算表【大全】

以下为冲压展开系数表,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系数表R/T 0.10 0.15 0.20 0.25 0.30 0.40 0.50 0.60 K1 0.23 0.26 0.29 0.31 0.32 0.35 0.37 0.38 K2 0.30 0.32 0.33 0.35 0.36 0.37 0.38 0.39 R/T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K1 0.39 0.40 0.40 0.41 0.42 0.42 0.43 0.43 K2 0.40 0.41 0.42 0.42 0.43 0.43 0.43 0.44 R/T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50 3.00 K1 0.44 0.44 0.44 0.45 0.45 0.45 0.46 0.46 K2 0.44 0.44 0.45 0.45 0.45 0.46 0.46 0.46 R/T 3.50 3.75 4.00 4.50 5.00 6.00 10.00 15.00 K1 0.47 0.47 0.47 0.47 0.48 0.48 0.49 0.49 K2 0.47 0.48 0.48 0.48 0.48 0.48 0.49 0.49备注:1.R代表内直径2.T代表材料厚度3.T≥0.5用K2,T<0.5用K1折弯内轮廓线向外偏移TxK得多段线长4.R趋近于零时,K值直接使用0.3扩展资料:加工特点: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
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
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
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一、拉伸展开法拉伸展开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原始材料的长度和宽度。
2.然后,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拉伸方向和拉伸系数。
拉伸系数是指冲压部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拉伸量与原始材料尺寸的比值。
3.使用拉伸系数,将原始材料的长度按照拉伸方向进行拉伸计算,确定冲压件展开后的长度。
4.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宽度。
5.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二、缩小展开法缩小展开法是一种适用于圆形件、椭圆形件和锥形件等特殊形状的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确定冲压件的内径(或外径)和高度。
2.根据内径(或外径)和高度,计算出冲压件在轴向上的弯曲长度。
3.根据冲压件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4.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三、三视图法三视图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通过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以及依据实际工艺要求和计算公式,计算并绘制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1.首先,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
2.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在三视图中计算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4.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四、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冲压过程的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在仿真软件中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1.首先,将冲压件的三维CAD模型导入数值模拟软件中。
2.设置冲压过程的各项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
3.运行仿真分析,观察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4.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5.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以上是常用的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展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冲压件的展开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冲压折弯展开计算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取Hmax=4T
材料厚度T=~取Hmax=5T
材料厚度T=~取Hmax=6T
材料厚度T≦取Hmax=8T
当R<4mm时,如前所示.
压缩抽形1 (Rd≦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头的强度)L=A-T+C+B+2K
(2)当3T<C<5时<一次成型>: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L=A-T+C+B+K/2
Z折2.
C≦3T时<一次成型>:
L=A-T+C+B+D+K
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图(d):侧冲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综合计算如图:
L=料内+料内+补偿量
=A+B+C+D+中性层弧(AA+BB+CC)
(中性层弧长均按“中性层到板料内侧距离λ=T/3”来计算)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这既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取.有特殊公差时除外,
+2(r+T/3)*(h+T/3)
冲压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備註:
a標注公差的尺寸設計值:取上下極限尺寸的中間值作為設計標准值.
b孔徑設計值:一般圓孔直徑小數點取一位(以配合沖頭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時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
c 產品圖中未作特別標注的圓角,一般按R=0展開.
冲压产品展開計算方法
1. 展開計算原理
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當彎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中性層到板料內側的距離用λ表示.
0 < R <T λ=T/4 2.6 Z折1.
計算方法請示上級,以下幾點原則僅供參考:
(1)當C≧5時,一般分兩次成型,按兩個90°折彎計算.(要考慮到折彎沖子的強度)
L=A-T+C+B+2K
(2)當3T<C<5時<一次成型>:
L=A-T+C+B+K
(3)當C≦3T時<一次成型>:
以下Hmax取值原則供參考.
當R≧4MM時: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 =5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 =6T
材料厚度T≦0.6取Hmax =8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精
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
冲压件是常件的金属件,在冲压前,要对冲压件下料,这时,往往要对冲压件展开计算:
1 90?无内R轧形展开
K值取值标准:
a. t≦,K=
b.
c.
d. t>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 软料t≦,K=(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2 非90?无内R轧形展开
L=A+B+Kt(C?/90?)
K值取值标准:
a. t≦,K=
b.
c.
d. t>材料展开长度不易准确计算,应先试轧,得出展开系数后再调整展开尺寸.
e.软料t≦,K=(主要有铝料,铜料).
注意:无内R是指客户对内R无要求,或要求不高时,为便于材料的折弯成形,我们的下模做成尖角的形式.有时客户的部品图中有内R,一般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的条件下我们均以尖角起模.
3 有内R轧形展开
2) SPCC,SECC,SUS301,SUS304,SUS430,SPTE,SK5,SK7,铜料
3) 中性层经验值
根据我们的实际设计经验,当产品的材料厚度t≦时,产品弯曲处中性层系数K为;当产品的材料厚度t>时,产品弯曲处
中性层系数为1/3.此时只需从弯曲的内侧向材料方向偏移
kt即为弯曲处的中性层.
4 Z轧展开两次Z轧成形
图中t为材料厚度,H为Z轧折弯高度,在设计时材料厚度≦,≦轧形高度H≦的时,我们通常采用两次Z轧的方式完成材
料的Z轧成形.这时轧形展开公式为:
备注:采用此类Z轧成形法,要求轧形高度为2mm以上以下,材料厚度在以下.
一次成形"Z"轧
1) 轧形高度在一倍料厚之内时,一般采用一次成形.轧形展开尺寸为:
2) 轧形高度在1倍料厚以上2mm以下时,采用一次成形,展开尺寸为:
5 压平展开
L=A+B+@=A''+B''+@''
@=
@''=
C=(有压线)
C=(无压线)
t=材料厚度
在模具设计时推平展开按以下公式进行L=A+B+ (t为材料厚度)
6 CNC轧形展开
展开公式:L=A+B+@
上表补偿值适用于折弯内R为0(包括图纸没有要求一般都
当0做)的情况,如果客户图纸有内R要求,则展开方法另计.当材料规格不在此表时可以用@=(t为材料的厚度)做补偿进行初步展开,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U形弯曲的展开
L=A+B+(R+ t:为材料厚度
8 弯曲拉伸复合结构展开
展开原则:先将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C-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圆心与圆角圆心重合的圆(圆形拉伸的展开形状)相切的圆弧.
当r≦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
当r>时,求D值计算公式如下:
备注:拉伸处应按等体积法进行计算.
9 展开尺寸调整
标注公差不对称尺寸调整
标注公差不对称尺寸展开时取尺寸公差的中间值.见下例:
孔位加工尺寸的调整
为防止因冲头的磨损而造成孔尺寸因小而超差.我们在设计一般将孔尺寸(所有类型的孔)做到上公差的60%~80%.例:图纸标注Φ5±,起模时将此孔做到Φ; 图纸标注Φ5±,起模时将此孔做到Φ.
但对装钉底孔为保证装配质量,设计时只做大(与装钉类型,材料厚度无关,但对需要进行特质特性要求的产品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装钉前需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处理的装钉底孔可以再做大~,但一般也为不表面处理进行再做大处理).
有特质特性要求产品展开尺寸调整
1)需要进行电镀类产品:原料为单光料(光泊)的产品一般需要电镀处理在设计时应根据客户对镀层厚度的要求适当的
做小外形尺寸,做大孔尺寸(此时应根据公差的大小与镀层
的厚度对尺寸进行相应调整,且仅进行一次调整),使产品电镀之后,能满足图纸的公差要求.关于需电镀产品镀前尺寸
处理(对客户来图公差处理):
图纸圆孔(及方孔)Φ±的,做大;
图纸圆孔(及方孔)Φ±的,做大;
图纸圆孔(及方孔)Φ±以上的,做大;
特别是脚仔,图纸标注公差为±的,做小,角仔公差±以上的,做小.
2)需要进行表面阳极氧化类产品,将产品上的孔做大(在孔一般放大之后再做大),其余尺寸(如外形尺寸)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整.
3)需要进行喷油喷粉的产品,在对产品展开图不进行一般调整,只需将孔做大2倍的最大喷层厚度,将其它有影响的外形尺寸用2倍的最大喷层厚度进行调整(喷后尺寸变大的做小,喷后尺寸变小的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