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预防与控制报告(幻灯
合集下载
鼠疫流行病学与防控PPT课件

• 基本概念:清除和消灭污染在媒体上病原 微生物的措施。
• 消毒(剂) 能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繁 殖体,而不能杀灭其芽孢的药剂。
➢80年代鼠疫病例数102例; 90年代鼠疫病例数371 例;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 3.6倍) 。 ➢进入21世纪疫情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云南、广 西、贵州、西藏、甘肃5省(区)13个县(市)报 告人间鼠疫254例,死亡3例。其中云南报告122例, 广西42例,贵州88例(死亡1人),西藏、甘肃各1 例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时隔53年重又发生鼠 疫,贵州历史上无鼠疫流行记载。
• 实验室检测人员,血清学检测。 • 鼠疫疫情应急小分队 :处理突发疫情。
鼠疫监测
鼠疫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预防性工作。 通过监测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人间鼠疫和动物 间鼠疫的有关信息,对于尽早发现和预报疫 情,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 情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灭鼠灭蚤
灭鼠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措施。灭蚤是切断鼠疫 传播途径,预防鼠疫疫情蔓延的基本措施。根据不 同目的,灭鼠可分为:保护性灭鼠,控制性灭鼠和 疫区处理灭鼠。
如 果 一 年 内有 多过一 次真正 的肺炎 (一些 医生误 看X光 片或滥 用了肺 炎的诊 断),原 因可能 是:身 体抵抗 力弱 ( 先天性 或后天 性) 气 管有异 物。尤 其是幼 童。 心肺有其它 病 变 : 如 癌 病、气 管扩张 、肺尘 埃沉着 病、没 有正确 地看医 生、没 有正确 地看服 药,又 或者是 滥用止 咳药止 咳以至 痰和菌 愈积愈 多(Sputum retention) 工 作 环 境 有 问题 。 注 意 改 善 空 气流通 、冷气 系统。
鼠疫防控体系
• 政府领导的部门协作 • 常备不懈的疫情监测 • 灵敏及时的预测预警 • 科学规范的应急预案
• 消毒(剂) 能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繁 殖体,而不能杀灭其芽孢的药剂。
➢80年代鼠疫病例数102例; 90年代鼠疫病例数371 例;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 3.6倍) 。 ➢进入21世纪疫情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云南、广 西、贵州、西藏、甘肃5省(区)13个县(市)报 告人间鼠疫254例,死亡3例。其中云南报告122例, 广西42例,贵州88例(死亡1人),西藏、甘肃各1 例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时隔53年重又发生鼠 疫,贵州历史上无鼠疫流行记载。
• 实验室检测人员,血清学检测。 • 鼠疫疫情应急小分队 :处理突发疫情。
鼠疫监测
鼠疫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预防性工作。 通过监测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人间鼠疫和动物 间鼠疫的有关信息,对于尽早发现和预报疫 情,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 情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灭鼠灭蚤
灭鼠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措施。灭蚤是切断鼠疫 传播途径,预防鼠疫疫情蔓延的基本措施。根据不 同目的,灭鼠可分为:保护性灭鼠,控制性灭鼠和 疫区处理灭鼠。
如 果 一 年 内有 多过一 次真正 的肺炎 (一些 医生误 看X光 片或滥 用了肺 炎的诊 断),原 因可能 是:身 体抵抗 力弱 ( 先天性 或后天 性) 气 管有异 物。尤 其是幼 童。 心肺有其它 病 变 : 如 癌 病、气 管扩张 、肺尘 埃沉着 病、没 有正确 地看医 生、没 有正确 地看服 药,又 或者是 滥用止 咳药止 咳以至 痰和菌 愈积愈 多(Sputum retention) 工 作 环 境 有 问题 。 注 意 改 善 空 气流通 、冷气 系统。
鼠疫防控体系
• 政府领导的部门协作 • 常备不懈的疫情监测 • 灵敏及时的预测预警 • 科学规范的应急预案
鼠疫防治知识PPT课件

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进行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及时
发现和管理潜在的感染源。
05 鼠疫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鼠疫防治的挑战
鼠疫疫情的复杂性
鼠疫疫情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高度复杂 性,涉及多种因素,如气候变化、生 态平衡、人类活动等。
防治技术的局限性
现有的鼠疫防治技术仍存在局限性, 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
鼠疫防治知识ppt课件
目 录
• 鼠疫概述 • 鼠疫的预防 • 鼠疫的治疗 • 鼠疫的监测与控制 • 鼠疫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01 鼠疫概述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 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和致命性。
鼠疫主要通过鼠类等啮齿动物 的叮咬或接触带有鼠疫杆菌的 物品、食物和水等传播给人类。
消毒等。
鼠疫治疗措施
隔离与观察
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
、脉搏等指标。
支持性护理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保 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 疗,如高热时给予降温处理。
并发症治疗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和治疗,如肺部感染、心脏疾
病等。
03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和杂物,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保护易感人群Fra bibliotek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增 强抵抗力。
接种疫苗
对于易感人群,可以接种鼠疫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
如需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 口罩等。
鼠疫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极大 的危害,曾被称为“黑死病”, 数以万计的人因此丧生。
鼠疫流行病学及防治ppt

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将病原体通 过空气传播给易感人群。
3
水源传播
病原体通过污染水源,如老鼠溺水或被污染的 食物等,传播给易感人群。
03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
灭鼠和环境改善
灭鼠措施
通过环境整治、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等方式减少老鼠密度, 降低鼠疫传播风险。
环境改善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减 少适宜老鼠生存的环境。
鼠疫的危害性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染病鼠类的唾液、皮肤、内 脏或血液等传播。
症状和危害
鼠疫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血痰、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其危害在于传播迅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对社会稳定和 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防治的重要性
02
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的病原学
鼠疫菌的分类和特征
鼠疫菌属于耶尔森氏杆菌属,分为鼠疫肺炎菌、鼠疫明胶颗粒菌和鼠疫芽孢菌三 种类型,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
鼠疫菌的传播媒介
鼠疫菌主要通过跳蚤、鼠类和野生动物等媒介传播,其中鼠类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地区分布
鼠疫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西
疫情处理和经验总结
疫情处理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 学观察,对疫区进行封锁和消毒处理等。
经验总结
通过对历年来鼠疫疫情的处理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加强疫 情监测和预警、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等 方面的建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鼠疫疫情。
05
结论和建议
对当前疫情的控制和预防的总结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将病原体通 过空气传播给易感人群。
3
水源传播
病原体通过污染水源,如老鼠溺水或被污染的 食物等,传播给易感人群。
03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
灭鼠和环境改善
灭鼠措施
通过环境整治、物理灭鼠、化学灭鼠等方式减少老鼠密度, 降低鼠疫传播风险。
环境改善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减 少适宜老鼠生存的环境。
鼠疫的危害性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染病鼠类的唾液、皮肤、内 脏或血液等传播。
症状和危害
鼠疫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血痰、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其危害在于传播迅速、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对社会稳定和 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防治的重要性
02
鼠疫流行病学
鼠疫的病原学
鼠疫菌的分类和特征
鼠疫菌属于耶尔森氏杆菌属,分为鼠疫肺炎菌、鼠疫明胶颗粒菌和鼠疫芽孢菌三 种类型,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
鼠疫菌的传播媒介
鼠疫菌主要通过跳蚤、鼠类和野生动物等媒介传播,其中鼠类是重要的储存宿主 。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地区分布
鼠疫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西
疫情处理和经验总结
疫情处理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 学观察,对疫区进行封锁和消毒处理等。
经验总结
通过对历年来鼠疫疫情的处理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加强疫 情监测和预警、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等 方面的建议,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鼠疫疫情。
05
结论和建议
对当前疫情的控制和预防的总结
鼠疫的预防和诊疗(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专题培训课件PPT)【34页】

继发性:在原发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基础上, 病情突然加剧
败血型鼠疫
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分原发与继发:
原发性败血症型鼠疫的感染途径与腺鼠疫相 同,或剥食染疫动物时经创口感染,当机体 抵抗力低下,感染的鼠疫菌毒力强、菌量大 时,病原体大量繁殖和释放毒素,使病人很 快陷入重症中毒状态。
当腺型或其他型鼠疫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时, 病情恶化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
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 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骺端骨 髓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血清学检查
2次(间隔2周)采集血清,用I间接血凝 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鼠疫的诊断
流行病学线索 鼠疫特有的临床表现 鼠疫细菌学或血清学依据
(分离获得鼠疫菌,鼠疫噬菌体裂解阳性;或被动 血凝试验血清FI抗体诊断阳性可以作出诊断)
败血型鼠疫
原发性败血症鼠疫具有极严重的鼠 疫一般症状,但无其他型鼠疫所特 有临床症状;
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呼吸促 迫;出血;颜面呈恐怖、痛苦、狰 狞表情,不及时抢救1—3天内迅速 死亡;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部 分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尿、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大便可 见有血便或粘液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0天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 接触过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
人(重点是有无被蚤叮咬的可能及是否剥食可疑 染疫的动物或与鼠疫病人的接触程度) 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集中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病程进展迅速的病 人和自毙鼠类。
我国鼠疫流行最猛烈的三个疫源地: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 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败血型鼠疫
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分原发与继发:
原发性败血症型鼠疫的感染途径与腺鼠疫相 同,或剥食染疫动物时经创口感染,当机体 抵抗力低下,感染的鼠疫菌毒力强、菌量大 时,病原体大量繁殖和释放毒素,使病人很 快陷入重症中毒状态。
当腺型或其他型鼠疫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时, 病情恶化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
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 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骺端骨 髓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血清学检查
2次(间隔2周)采集血清,用I间接血凝 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鼠疫的诊断
流行病学线索 鼠疫特有的临床表现 鼠疫细菌学或血清学依据
(分离获得鼠疫菌,鼠疫噬菌体裂解阳性;或被动 血凝试验血清FI抗体诊断阳性可以作出诊断)
败血型鼠疫
原发性败血症鼠疫具有极严重的鼠 疫一般症状,但无其他型鼠疫所特 有临床症状;
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呼吸促 迫;出血;颜面呈恐怖、痛苦、狰 狞表情,不及时抢救1—3天内迅速 死亡;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部 分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尿、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大便可 见有血便或粘液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0天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 接触过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
人(重点是有无被蚤叮咬的可能及是否剥食可疑 染疫的动物或与鼠疫病人的接触程度) 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集中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病程进展迅速的病 人和自毙鼠类。
我国鼠疫流行最猛烈的三个疫源地: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 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鼠疫的防控知识讲座PPT模板图文

。
加强科研投入
深入研究鼠疫的传播机制和致 病机理,为防控提供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
推广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自我 防护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普及鼠疫防控知识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公众传播 鼠疫防控知识和技能。
提高国际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鼠疫威 胁。
加强社区参与
病情。
对症治疗
对于高热、疼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 ,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等。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效果显著
接种疫苗是预防鼠疫的有效手段 ,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适用于高风险人群
对于从事相关工作或生活在疫区 的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需定期接种
当前全球鼠疫的分布和趋势
全球分布
目前,鼠疫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部 分地区。
流行趋势
近年来,全球鼠疫病例呈下降趋势,但仍时有爆 发。
防控重点
在鼠疫流行地区,防控重点在于加强动物和人类 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国际合作与控制策略
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鼠疫等全球性传染病威胁。
02
鼠疫的防控措施
灭鼠和防鼠
01
02
03
清理鼠类栖息地
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 整洁,减少鼠类的食物来 源和栖息地。
灭鼠措施
使用灭鼠剂、捕鼠器等工 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灭鼠工作。
防鼠措施
加固门窗,安装防鼠网, 防止鼠类进入室内。
个人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尤其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
加强科研投入
深入研究鼠疫的传播机制和致 病机理,为防控提供科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
推广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自我 防护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普及鼠疫防控知识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公众传播 鼠疫防控知识和技能。
提高国际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鼠疫威 胁。
加强社区参与
病情。
对症治疗
对于高热、疼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 ,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等。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效果显著
接种疫苗是预防鼠疫的有效手段 ,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适用于高风险人群
对于从事相关工作或生活在疫区 的人群,建议接种疫苗。
需定期接种
当前全球鼠疫的分布和趋势
全球分布
目前,鼠疫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部 分地区。
流行趋势
近年来,全球鼠疫病例呈下降趋势,但仍时有爆 发。
防控重点
在鼠疫流行地区,防控重点在于加强动物和人类 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国际合作与控制策略
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鼠疫等全球性传染病威胁。
02
鼠疫的防控措施
灭鼠和防鼠
01
02
03
清理鼠类栖息地
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 整洁,减少鼠类的食物来 源和栖息地。
灭鼠措施
使用灭鼠剂、捕鼠器等工 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灭鼠工作。
防鼠措施
加固门窗,安装防鼠网, 防止鼠类进入室内。
个人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尤其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
鼠疫的流行病学及防治ppt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1
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卫生
2
3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落实消毒措施,减少鼠疫传播的风险。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鼠害,减少鼠疫的传播途径。
04
鼠疫的防治措施
03
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老鼠、旱獭等动物。
灭鼠和防鼠措施
01
开展灭鼠、防鼠工作,特别是在鼠疫流行季节,加强室内外环境整治,减少鼠类栖息和繁殖;
鼠疫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难以控制
对患者造成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压力巨大
鼠疫的危害性
加强鼠疫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鼠疫防治的重要性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痛苦
02
鼠疫的流行病学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为主要表现。
鼠疫定义
鼠疫杆菌为短小杆菌,有明显的荚膜,可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败血症。
病原学
鼠疫的定义和病原学
鼠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鼠疫的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鼠疫在春季和秋季高发,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有关。
时间分布
鼠疫主要影响青壮年男性,可能与劳动和野外活动有关。
主要通过跳蚤叮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
02
完善防鼠设施,如食品储藏室的防鼠网、下水道防鼠设施等;
疫苗接种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从事鼠疫相关工作的人员、出入境人员等,进行疫苗接种;
药物预防
对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等进行药物预防,如使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等。
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5、鼠疫的预防与控制报告(幻灯)2005

6、 鼠疫疫情的网络直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动《鼠疫防治管理信 息系统》的通知 (2005.9.1正式启动) 鼠疫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疫情及监测 工作规范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5.7) 鼠疫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疫情监测信 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鼠疫防治管 理信息系统》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
疑似鼠疫病人与急死病人的报告 在鼠疫流行季节,鼠疫疫区、历史疫区或疑似疫区 内,或10天内去过上述地区,诊断不明且有下列症 状之一的病人,均应作为疑似鼠疫病人报告。 ①高热、感染性中毒及意识不清的病人。 ②无外伤感染而淋巴结肿大并伴剧烈疼痛 和高热的病人。 ③高热并伴有咳嗽、胸痛、咯血的病人。 ④高热伴皮肤水泡或溃疡的病人。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管理工作规范》对报告方式、时限和程 序的有关规定: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 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 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 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 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 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 据库。
由于鼠疫防治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工作,涉 及卫生、农业、交通、公安、财政、药监 等多个部门,尤其在疫情处理当中需要各 部门共同参与,在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下, 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保障疫情控 制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我国鼠疫防治体系已逐步走向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费投入逐年 增加,鼠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国家、省、 地、县四级预防控制网络已初具规模。
为了防止鼠疫从境外传入国内和通过交 通工具传播,国家还先后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 交通卫生检疫条例》,明确规定鼠疫为 重点检疫传染病。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 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及最近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生鼠疫疫情时 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快速反应能力。
鼠疫的防控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易感人群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高危人群 1.鼠疫自然源地居住的人群 2.从事动物屠宰、皮毛运输的人群 3.进入疫区的人群:如旅游人员等
鼠疫的“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在鼠疫疫源地内
1.报告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 2.报告疑似鼠疫病人; 3.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治疗:对直接接触者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 医学观察,对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
四)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1.采取就地隔离观察,如就地隔离观察有困难,可由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地点进 行隔离观察。
2.医学观察期限为9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医学 观察期间应采取如下措施:
(1)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 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视察,并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
三不:在鼠疫疫源地内 1.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
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咬伤。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或死
者家中吊丧。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防控、早治疗,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 措施。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 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 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 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 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 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 肤和黏膜感染。
4、疫鼠疫蚤还可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 鼠疫流行。
罩和眼镜更换成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适用 于对病人近距离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中央统一领导 地方分级管理
我国对传染病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鼠疫更 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传染病 的预防与控制,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人民政府 在鼠疫防治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国务院根据全国 范围内鼠疫流行情况及控制目标,制订全国性的 鼠疫防治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 国务院制定的鼠疫防治规划以及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防治规划并通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实施。
7
我国对发生人间鼠疫时的紧急疫情处理历来十分 重视,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国家鼠疫应急处理 预案》,并按疫情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疫 情、重大疫情和特别重大疫情三类,分别规定了 政府责任和处理程序。各省、区根据各地具体情 况,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应急处理预案。预案的 制定为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迅速处理提供了 组织和技术保障,包括疫情预警、物资储备、人 员培训、预案启动、医疗救治、处理措施等。
5
(二)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管理。
鼠疫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为保证各项预防措 施得以贯彻实施,国家逐步制定了有关防治鼠 疫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定鼠疫防治的组织 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确认各级 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团体和人民群众 在鼠疫防治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1989年2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把鼠疫列为甲类一号传染病,为鼠疫防 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14
1、宣传教育
对疫区居民和进入疫区的群众进行鼠防知识 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如传单、标语、宣 传画、科普读物、广播、展览、幻灯、录象、 电影、文艺演出等等。对中、小学生可同义 务教育结合起来,制定教材,讲授鼠疫预防 知识。
15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预防鼠疫的“三报”、 “三不”为主。
三报:报告病、死鼠(獭); 报告疑似鼠疫病人; 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11
人类不可能完全消灭作为鼠疫传染源 的啮齿动物,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各种 媒介蚤类,在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敏感 而尚无有效的鼠疫菌苗进行人群接种 以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情况下,目前对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仍然强调综合性防 治措施,特别强调对疫情的早发现、 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
12
我国目前采取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 施主要有
三不:不私自猎捕疫源动物; 不剥食疫源动物; 不贩卖疫源动物及其产品。
9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鼠疫诊断标准 鼠疫控制及考核原则与方法 动物鼠疫监测标准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鼠疫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疫情及监测工作规范 甘肃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严防发生人间鼠疫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等转发国家五部局《关于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
大家好
1
鼠疫的预防与控制
酒泉市人民医院 沈景梅
2006.11
2
一、我国预防与控制鼠疫的 基本策略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人间鼠 疫,往往造成人员死亡、交通中断、停工 停产、社会动乱等严重后果。为了保障人 民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鼠疫的预防和控 制,从领导责任、组织管理、法规建设、 综合防治、应急处理等各方面建立起了一 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有力地保证了 鼠防工作的全面开展。
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的通知》
10
(三)完善技术对策,坚持综合防治。
通过多年的鼠疫防治实践,我国目前已总结出了一 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鼠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效。由于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鼠疫的 传染源主要来自啮齿动物及其它染疫动物,蚤类是 将鼠疫传给人类的主要媒介昆虫,只要有动物间鼠 疫流行,人间鼠疫就可随时发生。因此,监测动物 间鼠疫流行动态,扼止和控制动物间鼠疫流行,便 成为预防人间鼠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8
鼠疫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实施方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6
为了防止鼠疫从境外传入国内和通过交 通工具传播,国家还先后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 交通卫生检疫条例》,明确规定鼠疫为 重点检疫传染病。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 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及最近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生鼠疫疫情时 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快速反应能力。
1、宣传教育 6、卫生检疫 2、鼠疫监测 7、疫区处理 3、疫情报告 8、治疗病人 4、预防接种 9、控制疫源 5、灭鼠灭蚤 10、协作联防实践证明,宣传教育和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是预防 鼠疫的重要措施,只要群众掌握了预防鼠疫的基 本知识,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 鼠疫病人,人间鼠疫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鼠疫防治宣传教育应纳入各地健康教育规划,针 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和 方法,同时针对各级医疗卫生人员鼠防基本知识欠 缺的现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全员系统培 训,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治疗。
4
由于鼠疫防治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工作,涉 及卫生、农业、交通、公安、财政、药监 等多个部门,尤其在疫情处理当中需要各 部门共同参与,在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下, 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保障疫情控 制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我国鼠疫防治体系已逐步走向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费投入逐年 增加,鼠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国家、省、 地、县四级预防控制网络已初具规模。
(一)中央统一领导 地方分级管理
我国对传染病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鼠疫更 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传染病 的预防与控制,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人民政府 在鼠疫防治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国务院根据全国 范围内鼠疫流行情况及控制目标,制订全国性的 鼠疫防治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 国务院制定的鼠疫防治规划以及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防治规划并通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实施。
7
我国对发生人间鼠疫时的紧急疫情处理历来十分 重视,早在2000年就制定了《国家鼠疫应急处理 预案》,并按疫情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疫 情、重大疫情和特别重大疫情三类,分别规定了 政府责任和处理程序。各省、区根据各地具体情 况,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应急处理预案。预案的 制定为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迅速处理提供了 组织和技术保障,包括疫情预警、物资储备、人 员培训、预案启动、医疗救治、处理措施等。
5
(二)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管理。
鼠疫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为保证各项预防措 施得以贯彻实施,国家逐步制定了有关防治鼠 疫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定鼠疫防治的组织 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确认各级 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团体和人民群众 在鼠疫防治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1989年2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把鼠疫列为甲类一号传染病,为鼠疫防 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14
1、宣传教育
对疫区居民和进入疫区的群众进行鼠防知识 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如传单、标语、宣 传画、科普读物、广播、展览、幻灯、录象、 电影、文艺演出等等。对中、小学生可同义 务教育结合起来,制定教材,讲授鼠疫预防 知识。
15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预防鼠疫的“三报”、 “三不”为主。
三报:报告病、死鼠(獭); 报告疑似鼠疫病人; 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11
人类不可能完全消灭作为鼠疫传染源 的啮齿动物,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各种 媒介蚤类,在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敏感 而尚无有效的鼠疫菌苗进行人群接种 以提高人群免疫力的情况下,目前对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仍然强调综合性防 治措施,特别强调对疫情的早发现、 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
12
我国目前采取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 施主要有
三不:不私自猎捕疫源动物; 不剥食疫源动物; 不贩卖疫源动物及其产品。
9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鼠疫诊断标准 鼠疫控制及考核原则与方法 动物鼠疫监测标准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鼠疫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疫情及监测工作规范 甘肃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严防发生人间鼠疫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等转发国家五部局《关于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
大家好
1
鼠疫的预防与控制
酒泉市人民医院 沈景梅
2006.11
2
一、我国预防与控制鼠疫的 基本策略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人间鼠 疫,往往造成人员死亡、交通中断、停工 停产、社会动乱等严重后果。为了保障人 民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鼠疫的预防和控 制,从领导责任、组织管理、法规建设、 综合防治、应急处理等各方面建立起了一 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有力地保证了 鼠防工作的全面开展。
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的通知》
10
(三)完善技术对策,坚持综合防治。
通过多年的鼠疫防治实践,我国目前已总结出了一 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鼠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效。由于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鼠疫的 传染源主要来自啮齿动物及其它染疫动物,蚤类是 将鼠疫传给人类的主要媒介昆虫,只要有动物间鼠 疫流行,人间鼠疫就可随时发生。因此,监测动物 间鼠疫流行动态,扼止和控制动物间鼠疫流行,便 成为预防人间鼠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8
鼠疫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实施方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6
为了防止鼠疫从境外传入国内和通过交 通工具传播,国家还先后制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 交通卫生检疫条例》,明确规定鼠疫为 重点检疫传染病。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 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及最近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生鼠疫疫情时 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快速反应能力。
1、宣传教育 6、卫生检疫 2、鼠疫监测 7、疫区处理 3、疫情报告 8、治疗病人 4、预防接种 9、控制疫源 5、灭鼠灭蚤 10、协作联防实践证明,宣传教育和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是预防 鼠疫的重要措施,只要群众掌握了预防鼠疫的基 本知识,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 鼠疫病人,人间鼠疫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鼠疫防治宣传教育应纳入各地健康教育规划,针 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和 方法,同时针对各级医疗卫生人员鼠防基本知识欠 缺的现状,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全员系统培 训,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治疗。
4
由于鼠疫防治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工作,涉 及卫生、农业、交通、公安、财政、药监 等多个部门,尤其在疫情处理当中需要各 部门共同参与,在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下, 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保障疫情控 制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我国鼠疫防治体系已逐步走向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费投入逐年 增加,鼠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国家、省、 地、县四级预防控制网络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