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0001)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问题(22-24)22.铅由于抑制了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了正常血红蛋白的合成,可引起( E) E.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23.三硝基甲苯能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产生Sulf Hb,则导致(C)24.苯影响造血系统的正常代谢,可引起( A )A.使氧分压过低三、名词解释1.occupational hazard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生产性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
4.Silicosis 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5.PTS 噪生对内耳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四、简答题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1)职业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法与各种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监督包括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卫生监督。
(2)工程技术措施: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产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采取机械化、自动化、远距离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
(3)个人防护与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狼嚎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4)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
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
(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
(4)癌症。
(5)畸胎。
(6)其它急慢性疾病。
3.中暑的临床表现:(1)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40度。
2023年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防止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 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持续性、健康描述旳功能性旳特性。
2. 影响健康旳四大原因是环境原因、生物原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 生物医学模式旳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 健康教育传播旳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 防止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小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 新时期旳卫生方针尤其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增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 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 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 医学模式是医学观旳一种高度旳哲学概括。
(×)6. 一级防止亦称临床前期防止。
(√)7. 防止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 生物医学模式过度强调了人类旳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 无病就是健康。
(×)10. 小区防止及第四层次防止。
(×)11. 健康教育旳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 对病程不可逆转旳某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防止。
(×)13. 整体健康观强调人旳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 防止医学旳对象: D. 确定旳群体2. 防止医学是: C. 医学旳一门应用学科。
3. 生态健康模式是(E) E. 环境-生物-健康4. 防止医学经历了(C ) C. 个体—群体—小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防止中, 健康增进旳重点在(A ) A.第一级防止甚至更早阶段6. 如下哪一项不是防止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旳特点(A )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旳人群健康效益7. 第一次卫生革命旳重要任务是防止(A ) A. 传染病8. 个体旳免疫接种(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旳作用9.如下各项中不适合采用第一级防止旳是( C ) C.病因不明, 难以察觉预料旳疾病10. 健康增进旳关键方略是(C ) C. 强化小区行动11. 如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 防止性卫生服务B. 疾病旳防止和控制C. 健康教育及健康增进 D. 小区建设12. 生物医学模式旳特点(ABCE)A. 承认人旳生物属性B. 承认其社会属性C. 重视机体旳生理活动 E. 致力于寻找疾病旳生理病理变化13. 现代医学模式旳特点是(ACE)A. 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原因旳关系 C. 提醒医生诊断模式旳需调整 E. 防止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旳贯彻14. 影响健康旳重要原因为(BCDE)B.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 多种有害健康旳行为D.卫生服务 E. 生物遗传15. 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 防止为主B. 中西医并重C. 依托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 大力发展都市医院E. 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旳使命包括(ABCE )A.防止疾病旳发生和传播 B.对旳处理疑难病症C.增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旳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劫难做出应急反应, 并协助社会从劫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 医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旳社会历史阶段, 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旳特点和本质旳认识及概括, 使人们观测、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旳基本思想和重要措施。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生活炉灶B、交通运输C、地面尘土飞扬D、工业企业E、意外事故排除正确答案:D2、首先应进行的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B、现场研究C、临床试验研究D、现况调查研究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正确答案:D3、尘肺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为( )A、职业史+X线胸片B、病史+临床表现C、职业史+临床表现D、临床表现+X线胸片正确答案:A4、有组织的职业健康促进属于( )A、第一级预防B、第三级预防C、第二级预防D、第四级预防正确答案:A5、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 )A、氟摄入过高B、碘缺乏C、砷缺乏D、氟缺发E、锌缺乏正确答案:A6、频数表的两个特征是( )A、集中程度与离散趋势B、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C、计算指标与统计处理D、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E、分布类型与对称程度正确答案:B7、除( )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森林B、空气C、土壤D、水E、食物正确答案:A8、城市大气CO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A、工业企业B、生活污染C、吸烟D、自然灾害E、汽车废气正确答案:E9、2010年,全国流脑发病率高达200/10万,而其他年份流脑一般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2010年流脑的流行强度为( )A、流行B、大流行C、散发D、长期变异E、暴发正确答案:A10、导致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最容易污染的食品是( )A、剩米饭B、罐头C、海产品和盐渍食品D、家庭自制豆制品E、禽肉类及其制品正确答案:C11、铅对血红素合成的影响是由于铅主要抑制( )A、血红素合成酶B、δˉ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C、粪卟啉原氧化酶D、粪卟啉原脱羧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2、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高危人群为主B、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C、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D、生命全程预防E、三级预防并重正确答案:D13、使血液运氧功能发生障碍的毒物是( )A、CO2B、SO2C、HClD、COE、H2S正确答案:D14、某地区欲找出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订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患病构成比D、死亡率E、病死率正确答案:E15、生产性粉尘的哪项理化性质决定其对机体的作用性质和危害程度( )A、化学成分B、比重C、分散度D、硬度E、溶解度正确答案:A16、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B、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C、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正确答案:A17、城市污水可以按下列哪项要求加以利用( )A、达到灌溉标准后才能灌溉使用B、消毒处理后才能灌溉C、处理后才能灌溉D、不能用于灌溉E、可以作为肥料灌溉农田正确答案:A18、某研究者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比较两种降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与贝那普利)对轻中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预防医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126对。
病例与对照组两组均有暴露史者54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8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58对。
此研究OR为A、9.67B、2.24C、10.67D、无法计算E、1.24正确答案:A2、以下不是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主要任务的是A、恶性肿瘤B、传染病C、心血管疾病D、意外伤亡E、脑血管疾病正确答案:B3、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B、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C、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E、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正确答案:A4、预防医学的特点不包括A、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B、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C、着重于个体治疗D、着重于疾病预防E、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正确答案:C5、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标志是A、疾病谱的改变B、健康观念的改变C、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D、医学模式的转变E、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正确答案:E6、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瘦肉中维生素A含量最高B、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C、0.3微克视黄醇相当于1国际单位维生素AD、6微克胡萝卜素相当于1微克视黄醇当量E、红、黄色蔬菜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正确答案:A7、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生物遗传B、环境C、行为生活方式D、疾病谱E、卫生服务正确答案:D8、下列哪些统计图适用于计数资料A、百分条图、直方图B、直条图、百分条图C、散点图、线图D、线图、半对数线图E、直条图、直方图正确答案:B9、进行分析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分析疾病流行规律B、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C、获得发病率D、获得患病率E、提出病因假设和验证病因正确答案:E10、甲、乙两地的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均为89.94/10万,经过标准化后甲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82.74/10万,而乙地为93.52/10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乙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甲地多B、甲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C、甲地的诊断技术水平更高D、甲地的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E、乙地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做得比甲地更好正确答案:B1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规定每日饮水()mlA、1200-1500B、1000-1200C、1700-2000D、1500-1700E、800-1000正确答案:D12、目前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前十位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危险因素中,比例最高是A、行为生活方式B、卫生保健因素C、以上都不是D、生物学因素E、环境因素正确答案:A13、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HBV)C、梅毒螺旋体D、风疹病毒E、艾滋病病毒(HIV)正确答案:A14、关于t分布的图形,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是: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诊断疾病D. 研究疾病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早期发现C. 个体化治疗D. 群体干预答案:C3. 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包括:A.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B. 预防、诊断、治疗C.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卫生D. 初级预防、次级预防、三级预防答案:A二、填空题4. 预防医学中的一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5. 预防医学中的二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在疾病初期或早期阶段采取的预防措施6. 预防医学中的三级预防是指______。
答案:对已患疾病者采取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三、简答题7. 简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答案:预防医学是研究如何预防疾病的科学,它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 列举常见的预防医学措施。
答案:常见的预防医学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等。
四、论述题9. 论述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
答案:预防医学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它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医学还涉及到健康促进、疾病监测、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是保障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10. 论述如何通过预防医学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答案:通过预防医学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实施早期筛查和干预,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

预防医学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有关03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来自汽车尾气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C、可引起哮喘发作D、儿童对03敏感E、属于二次污染物正确答案:A2.以下哪项措施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二级预防措施A、早期筛查B、合理膳食C、控制体重D、促进康复E、预防复发正确答案:A3.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率最高的为A、慢性阻塞性肺病B、高血压C、肥胖(不含超重)D、糖尿病E、冠心病正确答案:B4.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范围为正确答案:5.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A、甲醛B、氟化物C、砷化物D、非电离辐射E、甲基汞正确答案:E6.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A、直方图B、普通线图C、百分条图D、直条图E、圆形构成图正确答案:B7.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C、治理工业废渣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E、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正确答案:A8.“5苗防7病”指的是以下哪五种疫苗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B、卡介苗、脊髓灰质炎5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瘆疫苗、乙肝疫苗C、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D、脊髓灰质炎价糖丸疫苗、百白破=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E、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正确答案:B9.关于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危害,不正确的是A、粘膜刺激作用B、引起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C、上呼吸道刺激作用D、引起局部炎症E、有致癌作用正确答案:E10.健康促进的核心是A、社会干预B、组织改变C、教育D、增权E、认知改变正确答案:D11.某医院在SARS期间,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传播隔离和解除隔离的预防措施,这种隔离方式属于A、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B、基于传染源的隔离C、基础预防D、无菌隔离E、标准预防正确答案:A12.下列抽样方法中需要按混杂因素(非研究因素)将总体分为若干组的方法是A、分层抽样B、随意抽样C、系统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机械抽样正确答案:A13.收集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患病率D、比值E、相对比正确答案:B1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传染源A、患禽流感的家禽B、HIV的感染者C、携带病原体的苍蝇D、流行性感冒的病人E、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正确答案:C15.PM2.5是指直径A、>2.5μm~<10μm的颗粒物B、<2.5μm的颗粒物C、≤2.5μm 的颗粒物D、>2.5μm~<5μm的颗粒物E、=2.5μm的颗粒物正确答案:C16.在营养学中,矿物质是指()。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本文为《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
选择题部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是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是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9.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强化社区行动。
11.公共卫生措施包括预防性卫生服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和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承认人的生物属性、承认其社会属性、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和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从医学整体出发和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本文为《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其中包括选择题部分。
预防医学的对象是确定的群体,这是选择题中的第一题。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这是第二题的答案。
生态健康模式是环境—生物—健康,这是第三题的答案。
预防医学经历了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这是第四题的答案。
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这是第五题的答案。
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是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这是第六题的答案。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传染病,这是第七题的答案。
个体的免疫接种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这是第八题的答案。
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这是第九题的答案。
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强化社区行动,这是第十题的答案。
公共卫生措施包括预防性卫生服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和社区建设,这是第十一题的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12312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
5.预防工作可分为、、、、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医学模式2.预防医学3.secondary prevention4.整体健康5.健康促进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急性病C.常见病D.慢性病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A.职业病B.心血管疾病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D.社区建设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A.物质环境因素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五、简答题(共35分)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得功能性得特征。
2.影响健康得四大因素就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得三要素就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得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新时期得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就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就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就是医学观得一种高度得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得自然属性与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得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得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得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得对象:D.确定得群体2.预防医学就是:C.医学得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就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得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就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得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得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得主要任务就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得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得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得就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得疾病10.健康促进得核心策略就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得预防与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12.生物医学模式得特点(ABCE)A.承认人得生物属性B.承认其社会属性C.重视机体得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得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得特点就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得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得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得贯彻14.影响健康得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得行为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就是(ABCDE)A.预防为主B.中西医并重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得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得发生与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与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得有效性与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就是指在一定得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与疾病得特点与本质得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与处理医学问题得基本思想与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就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得影响、疾病得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得对策与措施得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得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而且就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得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就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得因素,改善自身健康得能力得过程。
五、简答题1.试述三级预防得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得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得,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
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就是一级预防得主要策略与措施。
对确定其她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病因:病因明确且就是人为所致得,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得发生与发展。
对某些病因不清楚得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与三级预防,特别就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得可逆性:对病程可逆得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与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得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得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得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得心理定势。
传播者要对所传播得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得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
但就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得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 择或接受某一信息就是受心理因素支配得,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得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得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得特点及与临床医学得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得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得预防与健康促进。
(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与群体病人与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得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得研究方法。
(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与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一、填空题1.大气得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与作用、植物得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得因素有加氯量与接触时间、水得ph值、水温、水得混浊度、水中微生物得种类与数量。
4.土壤污染得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与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得得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得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C)外,就是人类生活环境中得四大要素A、空气B、水C、森林D、土壤E、食物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得蓄积就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得前提(A)A、慢性中毒3.环境因素得联合作用最常见得就是(A )A、相加作用4.光化学烟雾事件得主要污染物就是(D)D、臭氧与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得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得自净作用得方式不包括(C )C、转移7.SO2得主要作用部位(B)B、上呼吸道8.一般水质最软得水源就是(B)B、泉水9.室内得氡主要来自(A)A、房屋地基10.水俣病得发病原因就是(B)B、慢性汞中毒11.混凝沉淀得主要目得就是(C) C、改善水质混浊度12.含氯化合得物有效氯就是指吕德华与家数(A)A、﹥-1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C )A、地甲病B、克订病C、痛痛病D、亚克订病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就是(A )A、黑脚病15.土壤污染得主要来源就是(E)A、生活污染B、工业污染C、交通污染D、农业污染E、以上都就是16.地氟病得发病原因就是(E)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得致癌危害因子就是(E) E、BaP18.饮用水得净化与消毒处理步骤通常就是(B)B、沉淀-消毒-过滤19.酸雨得主要形成物就是(B)B、SO220.环境污染得主要防治措施就是(E)A、治理工业三废B、预防农药污染C、预防生活污染D、制定完善得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E、以上都就是21.酸雨就是指PH值小于(B)B、5、6022.城市大气污染得主要来源为(A)A.工业企业二、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得或自然得原因,使环境得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
2.公害病:因严重得环境污染而引起得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
3.温室效应:大气中得CO2与水蒸汽能吸收与反射由地球表面散发出来得热辐射,就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等同于人工温室得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4.有效氯: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凡含氯化合物中氯得化合价大于-1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
5.碘缺乏病: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得一种地方病,最明显得表现就是甲状腺肿大与克订病。
四、简答题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得危害。
急性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得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得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
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得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得剂量,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得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得临床症状与体征。
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
环境得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与生物性因素。
(2)致突变作用。
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两方面。
(3)致畸作用。
对免疫功能得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2.简述室内污染得主要来源及污染物。
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她,如家用电器与家庭化学物得使用。
3.简述氯化消毒得原理及常用得消毒物。
氯化消毒得原理:氯气或其她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Cl2+H2O→HOCl+H++Cl-2Ca(OCl)+2H2O→2HOCl+Ca(OH)2+CaCl2Ca(OCl)2+2H2O→2HOCl+Ca(OH)2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于穿过微生物得细胞壁。
同时,它又就是一种强氧化剂,影响细菌得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得巯基被氧化破坏,并损伤细胞膜,使蛋白质、RNA与DNA等物质释出而导致细菌死亡。
次氯酸对病毒得作用在于对核酸得致死性破坏。
常用消毒物法:(1)常量氯化消毒法即按常规加氯量(一般为1—3mg/L)进行饮水消毒得方法。
(2)持续氯消毒法指用放有漂白粉或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得20—30倍)容器,上面打孔,悬浮于水中,借水得振荡,容器内得消毒剂由小孔中漏出。
(3)过量氯消毒法:加入10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得加氯量,即10—20mg/L。
4.简述碘缺乏病得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病因:地质环境缺碘就是本病流行得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1)高碘。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仁与豌豆等食物中含有CN-,进入体内可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得浓缩能力,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