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docx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压片成形机学生姓名:凌宇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 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0803010205指导老师:陈立锋2010年12 月31 日目录一、摘要 (1)二、工艺流程 (2)三、功能分析 (4)四、机构设计分析 (4)五、方案图 (6)(1)方案1 (6)(2)方案2 (7)(3)方案3 (8)六、凸轮设计 (9)(1)料筛凸轮设计 (9)(1)下冲头凸轮 (10)七、方案比较分析和优选 (11)八、方案尺寸计算 (11)九、设计心得 (13)摘要一设计原理及任务: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1)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为每分钟15 件;(3) 被压工件的外形是直径为60mm,厚度为5mm 的圆形片坯。

二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在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运动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运动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图。

如果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演示验证、凸轮的数控加工的等。

关键字:压片成型机、凸轮、齿轮、连杆三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压片成型机的工艺动作是(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形型腔(图8.2a)。

(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8.2b)。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及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1、功能分解…………………………………………………………2、各个功能元的解……………………………………………………3、初选运动方案并做简单评价………………………………………4、运动循环图…………………………………………………………5、设计执行机构…………………………………………………………6、对执行机构做运动学动力学分析……………………………………⑴图解法分析……………………………………………………………⑵解析法分析……………………………………………………………1)杆组法做运动分析的原理……………………………………………2)用杆组法对机构作运动分析…………………………………………3)主程序的编写及主程序流程图………………………………………4)附自编主程序、计算结果、运动参数及其曲线图…………………⑶结果分析…………………………………………………………………三、后记………………………………………………四、参考资料…………………………………………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压片机加压机构方案设计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工艺参数;1)要求将陶瓷干粉压制成直径为34mm,厚度为5mm的圆形片坯;2)冲头压力:15吨(150000N);3)生产率: 25片/分钟;4)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10%。

(2)工艺流程: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型腔(图1);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图2);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压一段时间(图3、4);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5);5)料筛推出片坯(图6);各工艺过程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一)总功能的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最终将干粉压制成片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型机.do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型机.doc

目录1.设计题目 (3)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3)3.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4.功能分解及机构选用 (5).5.设计方案图拟 (10)6.设计方案的评比和选择 (14)7..心得体会 (15)8.参考书目 (15)1.设计题目干粉成形机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图1图1 工艺动作分解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图1.1)。

2)下冲头下沉,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3)。

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图1.4)。

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1.5)。

5)料筛推出片坯(图1.6)。

3 、设计原始数据及设计要上冲头、下冲头、送料筛的设计要求是: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 0.4 秒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 90 ~ 100mm 。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图 1.2a )。

2).下冲头先下沉 3mm ,然后上升 8mm ,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 16mm ,将成型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 21mm ,到待料位置(图 1.2b )。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 45 ~ 50mm ,推卸片坯( 1.2c )。

S上S下S料(a)(b)(c)图1.24.功能分解及机构选用该干粉压片机通过一定的机械能把原料(干粉)压制成成品,其功能分解如下图设计干粉压片机,其总功能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工艺动作:(1) 送料机构:为间歇直线运动, 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成(2) 筛料:要求筛子往复震动(3) 推出片坯:下冲头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4) 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5) 上冲头往复直线运动,最好实行快速返回等特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一、设计背景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中,用于将各种粉状、颗粒状的原料通过机械压缩成为各种板状、球状或其他形状的制品。

压片成形机主要由进料系统、压制系统、出料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压制系统是压片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计划设计的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卧式压片机,其进料方式为自动进料,压制方式为双辊压制。

压制过程中,通过调整辊速、辊距等参数,实现对原料的最佳成形压缩,从而制成各类产品。

为使该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备还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靠性、保养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压片成形机,要求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压制力:100kN2.最大压制厚度:15mm3.最大压制直径:25mm4.压制速度:0.2-10mm/s5.控制精度:±0.2mm6.电机功率:3kW7.设备外形尺寸:1800×800×1500mm8.设备净重:500kg三、设计方案1. 压制系统设计压制系统是该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它由压制辊、强制进料装置、可调式辊距机构、压力调节机构等部件组成。

压制辊为该系统的主要工作部分,其主要由钢材制成,并表面经过热处理,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和抗压弯强度。

强制进料装置为该系统的进料部分,它采用自动进料方式,通过调整强制进料机构的进出角度,使原料经过强制进料后压入两辊压制辊之间进行压制。

可调式辊距机构则为该系统的压制调整部分,通过调整辊距大小,实现对各种原料的最佳压制效果。

压力调节机构为该系统的压力调节部分,通过调整调压阀,实现对压制力大小的精确调节。

2. 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通过脉冲信号和电气信号实现对压制过程的控制。

系统包括压制力传感器、速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等器件,并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与压制系统等部件连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成型机2022年4月28日目录目录 (1)一、设计题目: (3)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2. 设计说明 (3)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6. 设计要求 (6)7. 设计提示 (7)二、机构设计方案 (9)1.上冲头设计 (9)2.送料筛设计 (10)3.下冲头设计 (11)4.机构选择 (12)5.运动协调设计 (13)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4)四、设计步骤 (15)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5)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6)3. 传动比设计 (18)五、课程设计小结 (19)六、参考书目 (20)七、附录 (20)一、设计题目:1.压片成型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设计说明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①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②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1. 引言压片成形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机械设备。

其原理基于压力和温度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使其在特定形状和尺寸范围内得以成型。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研究和设计一种压片成形机,旨在学习和应用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加深对机械成形工艺的理解。

2.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压片成形机,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高精度成型:机器能够保证成形后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可调节压力:机器应具备调节压力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材料和成形工艺的要求。

•高效率生产:机器应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益。

•安全可靠:机器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设计原理3.1 压片成形工艺压片成形是一种通过将材料置于模具中,并施加压力和温度来使其变形的工艺。

压片成形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如齿轮、轴承等。

3.2 压片成形机构本设计的压片成形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机构:•液压系统:用于提供压力给压片机构,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和压力大小。

•压片机构:由机械结构和压片头组成,通过压力和温度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

•加热系统:用于加热材料,以改变其塑性和流动性。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机器的运行和各个机构的动作。

4. 设计步骤4.1 确定工作台尺寸和形状根据所需成品的尺寸和形状,确定压片机的工作台尺寸和形状。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以确保工作台满足要求。

4.2 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包括选型液压泵和液压缸,并确定所需压力和流量。

根据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并进行液压回路的设计和布置。

4.3 设计压片机构根据成形工艺要求和工作台尺寸,设计压片机构,包括压片头的结构、材料和加热方式。

使用CAD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结构合理和稳定。

4.4 设计加热系统根据压片材料的特性和成形温度要求,设计加热系统。

可以选择电加热、燃气加热或其他适合的加热方式,并进行加热功率的计算和布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压片成型机

自动压片成形机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自动压片成形机是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压制成适当厚度的圆片(如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片等)。

压片成形机由电动机驱动,经减速装置减速后,再经由传动机构带动执行构件运动,完成自动压片的功能。

执行构件主要完成以下工艺动作:1、送料。

将粉料输送到型腔内。

2、压形。

送料完成后,冲头将型腔中的粉料压制成片。

3、顶出。

将压好的片坯顶出型腔。

4、送出成品。

将片坯送离型腔口位置。

各动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

二、设计数据及要求设计数据见表1。

表1 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设计要求:1、为保证成型质量,粉料在压制成形后有约0.4秒的保压时间。

2、冲头压力较大,故要求压片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减小速度波动、减小原动机功率。

3、机械运动方案力求简单。

三、设计方案提示压片机组成机构参见图1。

各执行机构大至包括:实现上冲头运动的主体加压机构、实现下冲头运动的辅助加压机构以及实现料筛运动的上下料机构。

各执行机构必须满足工艺上的运动要求,可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机构供选择。

移动移动移动执行构件的工艺动作分解见图1 压片机机构组成图2。

1、传动系统Ⅰ驱动料筛往复运动,完成上料和卸料。

上料时料筛移动到型腔口上方,同时将已压制成形的片坯推离(图2a),然后通过往复振动将粉料筛入圆筒形型腔(图2b)。

2、压形可采用上下两个冲头在型腔内相对冲压使粉料成形。

传动系统Ⅱ作为主体机构驱动上冲头往复运动;传动系统Ⅲ作为辅助加压机构驱动下冲头往复运动,与上冲头配合共同完成压形(图2d)。

为防止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在上料完成后、上冲头进入型腔前,下冲头先下沉3mm(图2c)。

可通过对主体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以及冲头相对于曲柄转角的运动线图,检查保压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3、成形后由下冲头继续上移顶出片坯(图2e)。

4、型腔深度约取28mm。

5、因上冲头上升后要留出料筛进退的空间,故上冲头行程要求有90~100mm。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中美)专业汽车工程班号 0621081班设计者王佩玉指导教师韩丽华2010年7月2日目录1、设计题目 (3)2、设计要求 (3)3、运动方案评估 (3)4、设计内容 (6)5、设计步骤 (8)6、附录 (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一、、设计题目1、压片成形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1)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就是粉料扑出。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5) 料筛推出片坯。

料型下冲头 粉23 片下下上冲5下冲头上冲头8 片坯2133、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电动机转速/(r/min):1450; 生产率/(片/min):10;冲头压力/N:150 000;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10;二、设计要求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

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三、运动方案评估上冲头设计方案方案1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

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就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成型机姓名:学号:2020年4月29日指导教师:目录目录 (11)一、设计题目: (33)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3)2. 设计说明 (33)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4)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44)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5)6. 设计要求 (66)7. 设计提示 (77)二、机构设计方案 (99)1.上冲头设计 (99)2.送料筛设计 (1010)3.下冲头设计 (1111)4.机构选择 (1212)5.运动协调设计 (1313)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313)四、设计步骤 (1414)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414)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616)3. 传动比设计 (1818)五、课程设计小结 (1919)六、参考书目 (2020)七、附录 (2020)一、设计题目:1. 压片成型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 设计说明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①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②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③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④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⑤料筛推出片坯。

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上冲头进退送料筛退近休进远休下冲头退近休进远休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电动机转速/(r/min)970生产率/(片/min)15 成品尺寸(Φxb)/(mm x mm)60x5 冲头压力/N 100 000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08 M冲/Kg 10M杆/Kg 46. 设计要求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90~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如下图a所示)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如下图b所示)。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批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45~50mm,推卸片坯(如下图c所示)7. 设计提示各执行机构应包括:实现上冲头运动的主加压机构、实现下冲头运动的辅助加压机构、实现料筛运动的上下料机构。

各执行机构必须能满足工艺上的运动要求,可以有多种不同型式的机构供选用。

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由于压片成形机的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

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证,要求摇杆在铅垂位置的±2o 范围内滑块的位移量≤0.4mm 。

据此可得摇杆长度:r ≤o o 2sin 2co -10.422--+λλs式中:λ——摇杆滑块机构中连杆与摇杆长度之比,一般取1~2。

? 根据上冲头的行程长度,即可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摇杆的摆角以小于60o 为宜。

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为了“增力”,曲柄的回转中心可在过摇杆活动铰链、垂直于摇杆铅垂位置的直线上适当选取,以改善机构在冲头下极限位置附近的传力性能。

根据摇杆的三个极限位置(±2o 位置和另一极限位置),设定与之对应的曲柄三个位置,其中对应于摇杆的两个位置,曲柄应在与连杆共线的位置,曲柄另一个位置可根据保压时间来设定,则可根据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来设计此机构。

设计完成后,应检查曲柄存在条件,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选择曲柄回转中心。

也可以在选择曲柄回转中心以后,根据摇杆两极限位置时曲柄和连杆共线的条件,确定连杆和曲柄长度,在检查摇杆在铅垂位置±2o时,曲柄对应转角是否满足保压时间要求。

曲柄回转中心距摇杆铅垂位置愈远,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愈小,冲头在下极限位置附近的位移变化愈小,但机构尺寸愈大。

辅助加压机构可采用凸轮机构,推杆运动线图可根据运动循环图确定,要正确确定凸轮基圆半径。

为了便于传动,可将筛料机构置于主体机构曲柄同侧。

整个机构系统采用一个电动机集中驱动。

要注意主体机构曲柄和凸轮机构起始位置间的相位关系,否则机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可通过对主体机构进行的运动分析以及冲头相对于曲柄转角的运动线图,检查保压时间是否近似满足要求。

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要考虑各杆(曲柄除外)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以及冲头的惯性力。

冲头质量m冲、各杆质量m杆(各杆质心位于杆长中点)以及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均见表8.5,则各杆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可求。

认为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和保压时生产阻力为常数。

飞轮的安装位置由设计者自行确定,计算飞轮转动惯量时可不考虑其他构件的转动惯量。

确定电动机所需功率时还应考虑下冲头运动和料筛运动所需功率。

二、机构设计方案1.上冲头设计方案一:说明:凸轮旋转带动滚子运动,使杆1与杆2运动,使上冲头上下往复运动,完全能达到保压要求。

但上冲头行程要求有90~100mm,凸轮机构尺寸将会变得很大很笨重。

方案二: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

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方案三:说明:此方案使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结构简单、轻盈,能满足保压要求,并能够轻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要求。

综合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认为是使用方案一进行设计是比较好的择。

2.送料筛设计方案一:说明:送料机构选用圆柱凸轮机构,触头带动料筛左右来回移动送料筛。

料筛前设计有斜铲方便推送成行片胚,当上下冲头完成压片,上冲头退回最高点及下冲头顶出片胚时料筛带着料想右移动。

到达圆筒形腔口铲除片胚,同时左右小范围的筛动之后向做退回装料。

方案二:说明:运用凸轮机构带动料筛作往复运动。

由于料筛行程很大故凸轮基圆半径很大,在筛动过程中,圆柱形凸轮受到冲击很大,所以不宜采用。

方案三:说明;运用如图所示凸轮机构实现料筛的往复运动。

其缺点是凸轮结构轮廓线变化较大可能不能满足压力角要求。

3.下冲头设计运用凸轮机构实现下冲头的往复移动。

4.机构选择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

由已知的压片成形机的功能分解,分别选择相应的机构,以实现所需的各项功能。

见表2。

功能执行构件工艺动作执行机构冲压成形上冲头直线上下往复运动曲柄滑块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冲压成形下冲头直线上下往复运动盘形凸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横向送料推头直线左右往复运动盘形凸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表2 压片成形机的机构选型5.运动协调设计压片成形机是由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组成。

负责上冲头工作的曲柄周转一圈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同样下冲头盘形凸轮以同样的转速转一圈作为一个工作周期,制作出成品。

其他的送料、齿轮机构作为辅助机构。

最终压片成形机设计如下图说明:此方案使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结构简单、轻盈,能满足保压要求,并能够轻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要求。

由于此方案中,料筛采用凸轮机构,可使其达到往复振动的运动效果;下冲头也采用凸轮机构,可达到保压效果,且此方案的稳定性较好,故选用此方案。

三、运动循环图设计从机构运动上来看,整个机构分为送料、压片、推出片坯、送成品,四个环节,正确处理这四个环节是设计循环图的关键,其中送料机构可以通过凸轮完成,压片由上下冲头共同作用完成,推出片坯由下冲头上升完成,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

为了保证上冲头、凸轮、送料机构这三个运动机构之间不冲突,在分析三者关系之后发现上下冲头的运动是整个机构的关键部分,所以在设计运动循环图时,率先设计的是上下冲头部分。

由于下冲头与上冲头之间关系最密切,又要保证互相之间不冲突。

(附录一)1)以上冲头加压机构主动件转角为横坐标,以各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位移曲线。

循环运动图上的位移曲线主要着眼于运动的起迄位置,而不必准确表示出运动规律。

2)拟定运动循环图时,可执行构件的动作起迄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从运动的特性来看,上,下冲头的运动轨迹在同一条竖直移动导路上,并且与送料机构的运动轨迹垂直相交,所以应避免这三个机构各自的运动出现互相干涉的情况,如上,下冲头的运动速度的冲突,送料机构水平移动与上,下冲头竖直移动的运动冲突等,以确保各个机构的运动不发生冲突,从而保证各自设计功能的实现和机器正常的运作。

四、设计步骤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1)设定摇杆的长度选取λ=1.2 代入公式: r ≤ 得r ≤=358.2mm此处设计r 选取200mm所以 mm L 2402.1200r =⨯=⨯=λ2) 确定摇杆摆角可知行程的计算公式为:设h=100mm ,则可得出摆角为o9.43与图解法所得出摆角大小相等 又因为题设要求摆角小于o60 所以满足要求。

3) 通过图解法求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的长度如附录三所示,AB 为曲柄,BC 为连杆,DC 为摇杆DC 2为摇杆铅锤时的位置,DC 1与DC 2的夹角为2°DC 2是摇杆DC 的左极限位置,DC 0是摇杆的右极限位置AC 2=AB 2+B 2C 2=328mmAC 0=B 0C 0-AB 0=188mmoo 2sin 2co -10.422--+λλs通过计算可得:AB=70mmBC=258mm经测量,︒=∠3631ABB为稳压角4)检验曲柄存在条件曲柄连杆BC=258mm曲柄AB=70mm摇杆CD=200滑块连杆CE=240mm机架AD=368mm满足杆长之和定理,即AD+AB<CD+BC2. 下冲头凸轮设计由于手工作图有较大误差,选用偏置式凸轮机构并不利于手工绘图,因此本人选用对心式凸轮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