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量与挥发分的关系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
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
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
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
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95年,生产占75.5%,消费占75.0%。
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矿物原料特点(一) 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煤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神华煤炭化验设备)之前,我们了解到了:如何用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去测量分析计算煤质各项指标的含量,那么这些煤炭质量指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煤的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灰熔融性、G值、Y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参考于:煤质检测分析新技术新方法与化验结果的审查计算实用手册,各项煤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有我神华煤炭化验设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资料。
1.煤的工业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是了解和研究煤性质最基本指标,特别是水分、挥发分等指标,都能表征煤的不同煤化程度,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此外,煤中矿物质的数量及其组分对煤的挥发分、发热量和真(视)相对密度等其他指标也都有显著影响。
(2)原煤、精煤间的灰分关系:一般,洗选后的精煤灰分要比原煤的低,但灰分的降低幅度因煤的可选性而异。
某些灰分不太高的年轻褐煤,往往用氯化锌重液洗后,其精煤的灰分反而比原煤的高。
这是因为洗选过程中吸附造成的。
(3)挥发分、焦渣特征和水分的关系:挥发分高低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
焦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
1)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焦渣特征之间通常有下列关系:Vdaf≤l0%,焦渣特征为l~2号;Vdaf<13%,焦渣特征不超过4号;Vdaf>40%的褐煤,焦渣特征为1~2号;Vdaf=l8%~33%的炼焦用烟煤,焦渣特征为5~8号。
2)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之间,矿物质含量高的煤,其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往往稍小于原煤的。
矿物质含量愈多,差值就愈大。
但是,粘结性上,总是精煤高于原煤。
2.硫含量和工业分析指标间的关系一般,硫分高低和其它工业分析指标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机硫含量高的高硫煤,其发热量值常小于同一牌号的低硫煤。
因为有机硫高的煤,其结构单元聚六碳环上的部分C、H被S取代,而C 和H的燃烧热值高。
硫分和灰分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高硫煤中是以硫铁矿硫为主,则硫分高,其灰分产率也高;对于低硫煤,如果是有机硫为主,则情况相反。
煤炭指标h2o、s、固定碳、灰份、挥发份、低位发热量之间的公式

煤炭指标h2o、s、固定碳、灰份、挥发份、低位发热量之间的公式(实用版)目录一、煤炭指标概述二、煤炭指标之间的公式关系三、具体公式推导与计算示例四、结论正文一、煤炭指标概述煤炭指标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水分(H2O)、硫分(S)、固定碳(FC)、灰分(A)、挥发分(V)、低位发热量(Qnet,ad)等。
其中,固定碳、灰分、挥发分和水分通常被称为煤炭的四大成分。
二、煤炭指标之间的公式关系在煤炭化学分析中,各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出其他指标的理论值。
以下是煤炭指标之间的公式关系:1.固定碳(FC)= 100 -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2.灰分(A)= 总质量 - (固定碳 + 水分 + 挥发分)3.挥发分(V)= 总质量 - (固定碳 + 灰分)4.水分(H2O)= 总质量 - (固定碳 + 灰分 + 挥发分)5.低位发热量(Qnet,ad)= 固定碳×燃烧值 + 硫分×硫的燃烧值 - 水分×水的蒸发潜热三、具体公式推导与计算示例以硫分为例,根据硫的燃烧值和硫分含量,可以计算出硫分对低位发热量的贡献。
假设硫的燃烧值为 188 kJ/kg,硫分为1%,则硫分对低位发热量的贡献为:硫分贡献 = 硫的燃烧值×硫分含量 = 188 kJ/kg × 1% = 1.88 kJ/kg类似地,可以计算出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对低位发热量的贡献。
将这些贡献值加总,即可得到煤炭的低位发热量。
四、结论通过煤炭指标之间的公式关系,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各个指标的理论值,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煤炭的质量。
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裂开,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铺张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
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
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峻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非常简单,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
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很多困难。
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需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
3.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亲密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渐渐降低。
4.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
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有亲密关系,因此,依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以定性地推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
煤质化验中发热量与挥发分的测定

煤质化验中发热量与挥发分的测定【摘要】在煤成分的化学分析和鉴定工作中,热值分析和总挥发分含量的对比测定无疑是非常重要和科学的,而测量结果数据的科学准确性无疑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整体技术和经济效益以及中国煤炭用户的安全和自身利益。
【关键词】煤质化验;发热量;挥发分;测定煤的热值和水的挥发热值的综合测定是实验室煤常规物理性质分析或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
在许多煤性质测定活动中,后两种热性质混合物的混合测定有许多影响测定的因素,测定方法相对系统和复杂。
1仪器设备的计量调试标定的具体方法计量方法也是实现煤炭行业各种煤炭指标统一计量单位与煤炭定价单位之间数据统一、准确控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方法。
测量方法越精确,就越必须具备基本的质量控制方法条件,能够为企业提供这样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数据系统,在完成煤炭行业各种参数和指标的相应测量的测试、验证分析的过程中,除了烟气热值的测试和分析以及烟气挥发物的测定、分析和测试外,通常根据需要获得满足上述指标的准确数据,基本控制测量是为了确保基本工况下各种基本测量仪器读数的最基本和准确要求,温度计和湿度计、电表分析、平衡标准物体等也可能是各种重要煤质参数和测试检测系统中常用且易于使用的测量基础和测量仪器。
除此之外,为保证严格的保证检测在测量结果过程数据传递中的数据计算与准确性,提高在检测中实验操作过程仪器的操作数据的真实准确及精密度,在对于测量中检测结果仪器的检查和校验等工作程序进行中我们认为还应当同时结合需要及时进行的对校验结果仪器动作参数的数据正确和严密性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数据准确性度等进行了严格与定期进行的检查校准和校准,并且我们在认为对于校验合格标志等级为合格级以下的仪器检定计量器具时也更应该及时标注了仪器名称号码和仪器检测校准级别编号以及校准仪器计量检定合格标志证书的最后一份有效证书保存有效日期,通过现场建卡及定期现场校准记录的记录形式来严格系统地做好对仪器及其计量和校准测量器具设备进行的长期使用检测维护跟踪检测评价和在线检测在线维修的检测记录工作,确保现场检测以及在现场校准使用测试结果处理过程中的校验以及仪器仪表数据信息存储的准确性。
煤的干基高位发热量与干基灰分_干基挥发分关系的研究

表 2 太西选沫煤的实验数据
检验项目
硫分 ( %)
0. 17 0. 17 0. 18 0. 18 0. 17 0. 26 0. 25 0. 26 0. 22 0. 23 0. 18 0. 17 0. 19 0. 18 0. 19 0. 18 0. 17 0. 19 0. 17 0. 18 0. 18 0. 15 0. 17 0. 17 0. 15 0. 17 0. 13 0. 19 0. 26 0. 23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 :煤的品种不同 ,其发热量 与灰分 、挥发分的关系各异 。就灰分而言 , 不论神华动 力煤 ,还是太西选沫煤 、山西无烟煤 ,发热量都随灰分的 升高而降低 ,并且灰分每增加 1 % ,发热量值降低约 100 千卡/ 千克 。就挥发分而言 ,它对发热量的影响随煤种 的不同而不同 ,差异很大 :神华动力煤和太西选沫煤的 发热量随挥发分升高而增大 ,挥发分每升高 1 % ,发热量 就增加约 10 千卡/ 千克 。因此 ,挥发分对发热量的影响 较灰分的影响小得多 。山西无烟煤的发热量随挥发分 升高而减小 ,挥发分每升高 1 % ,发热量值就降低 100 千 卡/ 千克 。因此 ,挥发分与灰分对发热量的影响程度差
二 、原理 同一个矿区同一品种的煤 ,无论成煤的原始物质还 是煤化过程都相似 ,所以具有相似的煤质特征 ,其发热 量与灰分 、挥发分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符合一定的 线性关系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分析水 ( %)
干基挥发分 ( %)
8. 65 8. 72 8. 65 8. 97 8. 90 8. 70 8. 73 8. 19 9. 05 8. 65 7. 96 9. 73 7. 76 8. 28 8. 20 8. 61 8. 25 8. 42 8. 70 8. 32 8. 71 8. 49 8. 33 8. 83 8. 88 8. 67 8. 47 8. 49 7. 29 7. 63
标准煤的发热量

标准煤的发热量标准煤是指一种煤炭的分类,其主要特点是热值高、灰分低、挥发分低、硫分低。
标准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标准煤在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通常以焦耳/千克(J/kg)或千卡/千克(kcal/kg)为单位。
发热量是煤炭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对于煤炭的质量和燃烧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标准煤的发热量与煤炭的类型、成分、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煤炭的发热量与挥发分成负相关,即挥发分越低,煤炭的发热量越高。
而硫分和灰分对煤炭的发热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高硫分和高灰分会降低煤炭的发热量。
因此,要准确测定标准煤的发热量,需要对煤炭的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试。
标准煤的发热量对于煤炭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发热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炭的经济价值,高发热量的煤炭可以提供更多的热能,从而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发热量也影响着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高发热量的煤炭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了解标准煤的发热量对于选择合适的燃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选择发热量高的标准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在民用生活中,选择发热量高的标准煤可以提供更舒适的取暖和烹饪条件。
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使用者都需要对标准煤的发热量有清晰的了解,以便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
总之,标准煤的发热量是煤炭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对于煤炭的质量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标准煤的发热量,有利于合理选择燃料,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对标准煤的发热量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推动煤炭产业的发展和利用。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影响精选版

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对燃烧性能的影响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
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
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
它不仅是工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
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95年,生产占%,消费占%。
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矿物原料特点(一)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煤炭(量热仪)院于60年代推出了烟煤、无烟煤、褐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公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如烟煤的发热量与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焦渣特征有关,但当时推导这一公式时,没有把焦渣特征定量化纳入公式中,而是根据焦渣特征的大小分组列出K值。
在计算烟煤的发热量时,根据焦渣特征大小,查出K 值再纳入公式。
这不仅计算麻烦,而且K值呈台阶式变化,对于某些挥发分在边界处的煤样,其计算误差就会增大,为此,国家煤炭院陈文敏教授领导的“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收集了全国大量煤样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研究推导出一套计算烟煤、无烟煤、褐煤低位发热量经验公式。
化验煤炭发热量新公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利用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各种煤的低位发热量,二是利用煤的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烟煤、无烟煤、褐煤低位发热量。
利用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发热量更为准确,但目前水泥企业均未开展这一工作。
因此,这里仅介绍利用煤的工业分析结果计算煤低位发热量的新公式。
(1)计算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5859.9—73.7Vad—395.7Aad—702.0Mad + 173.6CRC
(2)计算无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4813.7—24.7Vad—382.2Aad—563.0Mad
(3)计算褐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1732.9—70.5Vad—321.6Aad—388.4Mad
式中:Qnet,ad——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J/g;
Mad、Aad、Vad——分别为煤的空气干燥基水份、灰分、挥发分,%;
CRC——烟煤的焦渣特征。
利用上述三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煤低位发热量,与目前水泥企业应用的旧公式计算出来的低位发热量相比,精度有较大提高,其中烟煤计算的低位发热量标准偏差为372J/g,精度比旧公式提高15%,无烟煤计算的低位发热量标准偏差为305J/g,精度比旧公式提高34%,褐煤计算的低位发热量标准偏差为393J/g,精度比旧公式提高36%,新公式的误差与灰分有关,如灰分(干基)大于40%,误差增大,灰分越高其误差越大。
因此,使用时应注意,当干基灰分大于40%时,应另选公式计算。
如果您了解更多关于煤的发热量信息,请访鹤壁天源技术支持栏目,本栏目为您提供更多的服务信息。
(1)计算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5859.9—73.7Vad—395.7Aad—702.0Mad + 173.6CRC (2)计算无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4813.7—24.7Vad—382.2Aad—563.0Mad
(3)计算褐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公式:
Qnet,ad = 31732.9—70.5Vad—321.6Aad—388.4Mad
式中:Qnet,ad——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J/g;
Mad、Aad、Vad——分别为煤的空气干燥基水份、灰分、挥发分,%;
CRC——烟煤的焦渣特征。
本公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