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师》教学计划(精)学习资料
运动营养教案设计:优化体育时期的能量补给

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支持肌肉和器官的工作,以及进行各种活动。
为了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员需要在训练前、中和后合理补充能量,恢复体能和增强体质。
本文将从优化体育时期的能量补给方面入手,为教师设计一份有效的运动营养教案。
一、运动时期与体育营养1.运动时期体育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有区别,有的是整年集训,有的是分季节进行。
在不同的训练时期,运动员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也不同。
具体来说,运动时期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低强度、低量的训练期:这个时期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以支持身体常规活动和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但不需要过多的额外能量供给。
(2)增强体能训练期:在这个时期,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增加,需要适当加大能量的补充,以支持身体的更高强度的运动。
(3)临近比赛期:在临近比赛的时期,运动员需要加大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以增加身体的能量储备,保证比赛时能够发挥最好的水准。
2.体育营养体育营养是指通过最好的营养摄入和健康饮食以达到身体最佳状态的理论和实践。
体育营养的核心思想是为运动员提供适量的营养素,使其能够在最佳的身体状态下参加各种运动。
体育营养的重点是补充、分配和应用营养素,并适当监控营养摄入对身体机能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二、运动营养教案设计1.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运动时期和体育营养的基本概念。
(2)了解运动员不同训练时期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素。
(3)了解如何制定适合不同训练时期的营养方案。
2.课程内容(1)课程导入:通过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来引导学生理解运动时期与体育营养的联系,以及营养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2)运动时期的分析:通过介绍运动时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训练时期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素。
(3)身体能量系统简介:通过身体能量系统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能量如何被身体维持和转化,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能量供应方案。
健康营养师学习计划

健康营养师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大量的健康和营养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名健康营养师,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健康和营养知识,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因此,我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健康营养师,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阶段一:基础知识学习1.1 阅读经典教材:首先,我会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健康营养教材,打好扎实的基础。
我计划阅读《营养学》、《健康饮食指南》等经典教材,逐渐建立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1.2 课程学习:我还计划报名相关的线上课程或者参加一些实体的课程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人体营养学、生理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等。
我相信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我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健康营养领域。
1.3 科学论文阅读:此外,我还计划阅读最新的科学研究论文,在进一步掌握健康营养领域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便将来的实践中提供更科学的建议。
阶段二:实践技能培养2.1 实习机会:我会主动寻找健康营养领域的实习机会,亲身参与健康餐饮店的管理与营养搭配工作,争取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2 参与健康活动:我还计划积极参与一些健康营养相关的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健康讲座等,通过实地参与这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2.3 寻求导师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我会主动寻求一些有经验的健康营养师或者相关专家指导,让自己的实践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专业标准。
阶段三:专业进修3.1 参加专业培训: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后,我会参加一些专业的进修培训,包括以往未涉及到的烹饪技能、食疗研究等,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2 学术研究:我还计划系统地研究一些健康营养领域的前沿知识,开展一些小型科研课题,争取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贡献。
3.3 参加学术会议:我还希望能够参加一些健康营养领域的学术会议,积极交流学习,了解最新的趋势和动态,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纲《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纲⼀、课程说明课程名称:运动营养学课程编号: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学时分配:理论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运动⽣理学适⽤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教学⽬标与要求教学⽬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了解运动营养的发展趋势,理解运动营养的作⽤与意义,掌握运动营养学基础理论、概念和⽅法,熟悉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体的营养特点及应⽤运动营养学的理论⽅法指导训练和体育锻炼,旨在培养学⽣严谨的作风,⼀丝不苟的态度,能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并为学⽣⽇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健⾝指导奠定基础。
也为学⽣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运动营养学的实⽤性与应⽤性。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牢固掌握并熟练运⽤。
⼆、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时,尽可能借助运动营养科研中的⼀些典型实例,深⼊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将主要精⼒放在掌握运动营养⽅法的具体应⽤上。
三、课堂讲授实⾏启发式,⼒求做到少⽽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运动营养在健⾝⼈群健⾝运动和运动员训练和⽐赛中的应⽤教学难点:运动和营养相结合对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促进疲劳的恢复和增进⼈体健康的作⽤三、教学内容与⽬的第⼀章运动营养基础教学⽬的:1、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运动营养的基础,熟悉运动与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和能量的关系;2、掌握糖类、脂肪、蛋⽩质、维⽣素、矿物质和⽔在运动中的主要⽣物学作⽤和应⽤的基础原理。
教学重点:运动与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和能量的基本关系。
运动营养学完整教案

xx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案xx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案xx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案xx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案2.供给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3.使食物浓缩、体积缩小,增加美味,并产生饱足感。
4.促进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和利用5.保护组织器官及保温作用。
(二)固醇类的功用是构成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料;胆固醇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运输工具,其代谢失常与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三)磷脂类的生理功能1.卵磷脂含有胆碱,可防止脂肪肝、增加对缺氧的耐受力;2.脑磷脂与血液凝固有关,凝血活酶由脑磷脂和蛋白质组成;3.神经磷脂参与神经组织的构成。
三、食物脂肪营养价值的评定1.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含必需脂肪酸的油脂,营养价值较高。
植物油一般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
2.消化率消化率与其熔点有关,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熔点越低,消化率越高。
植物油熔点低于一般室温,消化率高。
凡熔点高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低,如牛、羊脂。
黄油和奶油虽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多,但是乳融性脂肪,消化率也较高。
3.维生素含量动物的贮存脂肪中几乎不含维生素,而肝脏中的脂肪含维生素A、D,奶与蛋黄中也含有维生素A、D,部分植物脂肪含有维生素E。
植物油中则含有维生素E。
4.脂类的稳定性稳定性大小与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的含量有关,不饱和脂酸易被氧化,不稳定,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类氧化酸败。
四、影响脂肪营养价值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一)油脂酸败1.原因动植物残渣及微生物在油脂中促进脂肪酸的水解过程;空气、日光与水促使多不饱和脂酸自身氧化,可导致油脂酸败。
2.影响脂肪酸败后,气味差、味道不好,必需脂肪酸与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营养价值。
脂肪酸败后产生致癌物质丙醛。
3.预防脂肪酸败的措施脂肪避免混入杂质、水分;密闭,避光;低温保存;加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花椒、姜、桂皮、茴香、丁香。
(三)污染脂肪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会受到霉菌、黄曲霉菌、苯并(α)芘、铅等的污染,因此应注意所有过程的卫生。
运动营养学教案1

运动营养学教案1运动营养学教案研究目标:本课程旨在掌握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维生素的分类、生理功能及常见的缺乏证、无机盐的生理功能,重点熟悉钙、铁、锌、硒在体内的代谢及生理功能,水、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并了解常见的食物来源。
同时,研究能量系数的概念及糖、蛋白质、脂肪的能量系数,掌握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
思考问题:1、糖、脂肪、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2、糖在身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总量是多少?3、什么是必须脂肪酸和必须氨基酸?4、糖、脂肪、蛋白质在膳食总能量中的比例是多少?5、胆固醇的不良作用是什么?如何控制摄入?运动营养学授课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方式,使用教材《运动营养学基础》。
基本授课内容:本课程首先介绍了健康的概念,包括历史上的不同认识和现代的定义。
同时,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原因和主要表现,以及消除亚健康的方法。
接着,本课程重点介绍了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最后,本课程详细介绍了运动与营养素,包括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常见缺乏证和食物来源,以及能量系数和能量消耗的构成部分、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运动营养学教案研究目标:本课程旨在掌握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以及常见缺乏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并了解它们的食物来源。
同时,研究能量系数的概念以及糖、蛋白质、脂肪的能量系数,掌握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部分、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
思考问题:1、糖、脂肪、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2、糖在身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总量是多少?3、什么是必须脂肪酸和必须氨基酸?4、糖、脂肪、蛋白质在膳食总能量中的比例是多少?5、胆固醇的不良作用是什么?如何控制摄入?授课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运动营养指导》课程标准

《运动营养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与休闲类运动训练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运动人体常识》《运动项目与体能训练》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具备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相关工作所需的测试、评估、膳食配餐及运动营养食品合理使用的技能,为后续《专项技能与训练》《体质测量与评价》等课程的学习及日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健身指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运动营养指导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运动与休闲类运动训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运动营养的调查、评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运动营养师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测、评、练、吃”的关键能力,反映在全民健身领域开展咨询与指导服务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营养认知、营养评估、营养方案制定”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运动营养评估与指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营养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了解运动营养的发展趋势,充分理解我国有关营养的政策,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理解运动营养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中的实践运用。
2.掌握运动营养基础知识,可为个人日常食物摄入、体力活动水平提供咨询服务。
3.了解不同项目营养供应的特点、比赛期的营养安排及有关运动饮料的一般知识及控制体重的一般原理,能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的问题。
运动营养 教案文稿

《运动营养学》教案讲稿——————————————————————————————————————---------第一章营养概述所谓营养,即指生物为了维持生存而从外界摄取必要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在体内进行有效应用而产生的全部现象。
从外界摄取的物质就称为营养素。
所谓营养学,就是研究食物、营养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科学。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2种,归纳起来可分成6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膳食纤维也是一种营养素。
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功能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大致可归纳为以下4种作用:1、供能;2、构成身体成分;3、补充被消耗的身体成分;4、调节生理机能。
根据以上4种作用,可把营养素分为热量素、构成素、补给素、调节素。
如将6种营养素按上述方法分类,它们之间就会形成如下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大致可以推测出各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食物和食品的区别是前才范围更广,更接近自然,后者主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后的食物,因此它已注入了人们的主观因素,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配入不同的成分,或突出某一种成分,以起到强化作用。
所谓饮料,是指含水量大,有类似水的流体性质的食物,除了茶水这种单单以补充水分为主要目的的饮料以外,我们把牛奶、果汁、汤类这样的食品称为流质,如在流质的基础上加一些有形成分如稀饭、蔬菜、豆腐、蛋花等,就成了半流质。
营养素及其生理作用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运动时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化合物,和蛋白质、脂肪并称为三大营养素。
可消化利用的糖类的生理功能(1)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糖类是人体从膳食中取得能量的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人体内糖的含量虽然不多,但正常生理活动中的60%—70%的能量来自糖氧化的过程。
人体充足的糖原储备是短时间大强度间歇运动和长时间持续运动能量的主要来源,尤其是60分钟左右的运动项目,更是以糖的有氧代谢来维持人体大部分的能量供给。
《体育锻炼与营养》教案

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让学生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和合理膳食的原则。
3.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营养的基本知识3. 合理膳食的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营养的基本知识,合理膳食的原则。
2. 教学难点:体育锻炼的技巧,营养知识的应用,合理膳食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营养的基本知识,合理膳食的原则。
2. 演示法:展示体育锻炼的动作,示范合理的膳食搭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体验,分享营养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和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营养的基本知识,合理膳食的原则。
3. 演示:展示体育锻炼的动作,示范合理的膳食搭配。
4.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学习合理的膳食搭配。
5.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体育锻炼的体验,讨论营养知识。
1.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营养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合理膳食的原则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营养的基本知识,合理膳食的原则。
2. 教学视频:播放体育锻炼的动作,展示合理的膳食搭配。
3. 教学手册:提供体育锻炼的技巧,营养的知识,合理的膳食搭配。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第二周:讲解营养的基本知识。
3. 第三周:讲解合理膳食的原则。
4. 第四周:进行体育锻炼的练习,学习合理的膳食搭配。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在体育锻炼中发生意外。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
3. 关注学生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营养师》教学
计划(精)
《运动营养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掌握有关营养的一般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营养与运动观念,为指导人群运动、健身训练服务。
重点要求掌握营养素的概念、热能消耗及计算、运动健身者营养的一般要求、不同人群的营养供应特点与运动的合理选择方式,了解增脂、减肥的营养补充与运动方式、运动损伤的康复等。
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与实际的联系。
二、学时分配
65学时(其中面授55学时、辅导及考试10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营养与健康(6课时)
第一节健康与亚健康概述
一、健康理念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标准
二、亚健康
1、亚健康的概念
2、亚健康的表现
3、亚健康形成的原因
4、如何改善亚健康
第二节运动、营养与健康(重点)
一、运动与健康
1、“轻体育”的概念
2、运动的益处
二、营养与健康
1、合理营养的概念
2、如何做到合理营养
三、营养膳食的合理性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第二章营养对健身运动的影响(12课时)(重点)
第一节营养素与运动(重点)
一、宏量营养素与运动
1、宏量营养素的概念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对运动的影响、食物来源、如何补充及合理摄入量
二、能量与运动
1、能量的概念及单位
2、生热系数
3、人体的能量消耗
三、微量营养素与运动
1、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
2、维生素B
1、维生素B
2
、维生素B
6
、维生素C、维生素E对运动的影响、食物来源及合理补充
3、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4、钠、钾、镁、钙、铁、锌对运动的影响、食物来源及合理补充
四、其他营养素与运动
1、膳食纤维的概念
2、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3、膳食纤维对运动的影响及适宜摄入量
4、水在人体的分布
5、水对运动的影响
6、水的生理功能
7、运动中的合理补水
第二节健身运动的膳食指导(重点)
一、平衡膳食营养指南
1、平衡膳食的概念
2、平衡膳食的要求
二、健身运动膳食的基本要求
三、合理膳食营养的意义
四、膳食营养计划的制定
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概念
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说明
3、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应用
4、营养食谱的制作
五、专项运动的膳食营养计划
1、球类运动人群的营养补充
2、乒羽运动人群的营养补充
3、游泳运动人群的营养补充
4、耐力运动人群的营养补充
5、健美操运动的营养补充
第三节健身营养的误区
一、重视特殊营养的补充,忽视基础营养的摄取
二、强调宏量营养素的供给,忽略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三、强调了食物的品种,忽略了营养成分的相克现象
四、忽视科学补水的时机
第三章减肥塑身的营养指导(6课时)
第一节肥胖的起因、危害与判定(重点)
一、什么是肥胖
1、肥胖的概念
2、肥胖的原因
3、肥胖的分类
二、肥胖的危害
三、判定肥胖的标准
1、BMI值
2、标准体重
3、体脂百分比
第二节减肥塑身过程中容易忽视的营养问题
一、减肥就不能吃早餐
二、减肥就不能吃主食
三、减肥速度越快越好
四、减肥过程中吃的越少越好
第三节运动加营养,实现完美曲线(重点)
一、减肥者的运动处方
1、运动减肥的好处
2、如何选择适宜运动方式
二、不同人群的运动减肥计划
1、少年儿童如何运动减肥
2、少年儿童减肥的原则
3、中年人如何运动减肥
4、中年人的减肥原则
5、老年人如何运动减肥
6、老年人的减肥原则
三、减肥者的膳食调控原则
四、减肥者的营养搭配
1、减肥者的营养方案
2、减肥的具体步骤
五、保持体重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增肌与营养(6课时)
第一节发展肌肉,增肌健体
一、增肌、增重的原理
1、肌肉的结构
2、肌肉收缩的原理及能量来源
二、营养与增脂(重点)
1、肌肉训练的方法和原则
2、增肌的营养补充原则
第二节健美增肌运动的运动营养手段(重点)
一、足够的营养供给
二、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三、科学有效的监控和调节
四、科学合理的健身膳食
第三节运动营养补充指南
一、各种运动营养补剂的作用
二、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营养补剂
第五章不同健身人群的营养需求(10课时)(重点)第一节少年儿童健身运动与营养需求
一、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特征
二、少年儿童健身的运动处方
三、少年儿童的营养特点及要求
四、少年儿童健身运动的饮食原则
第二节老年人运动与营养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二、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三、老年人的营养处方
第三节女性健身与营养所需
一、女性的生理与身体特点
二、女性健身的运动处方
三、女性的营养处方
第六章慢性病与运动营养(10课时)(重点)
第一节心血管疾病的运动与营养
一、动脉粥样性冠心病
1、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2、冠心病的营养处方
二、高血压
1、高血压病的运动处方
2、高血压病的营养处方
三、高血脂
1、高血脂病的运动处方
2、高血脂病的营养处方
第二节糖尿病的运动与营养
一、糖尿病的运动处方
二、糖尿病的营养处方
第七章运动损伤的恢复与营养调节(6课时)
第一节健身运动损伤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一、常见健身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其特征
二、健身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健身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与治疗(重点)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重点和原则
二、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与治疗
第三节健身运动损伤后的营养与健康(重点)
一、运动损伤后的饮食原则
二、损伤后肌体的恢复
1、康复锻炼的目的
2、康复锻炼的原则
3、康复锻炼的内容和方法
第八章国外实用健身与营养(3课时)
第一节国外健身状况与健身方式
一、各国健身状况及人群特征
二、各国健身方式概述
三、坚持健身的综合建议
第二节健身运动与营养
一、运动前的膳食
二、合理安排饮食时间与份量
四、参考教材
《运动营养师》中国营养联盟书刊编写组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