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策略。

本实验采用了盆栽植物的生长观察和测量方法,结合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结论。

1.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科学,它涉及植物的生理过程、代谢调节、信号传导等方面。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产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常见的盆栽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包括绿萝、仙人掌和吊兰。

为了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组:阳光组、阴影组和干旱组。

每组实验设置五个重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结果与讨论3.1 生长观察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茂密且向阳生长;仙人掌的刺变得更加粗壮,颜色也更加鲜艳;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大,叶色浅绿。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叶片变得较为苍白,茂密度下降;仙人掌的刺变得细长,颜色较为暗淡;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小,叶色深绿。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叶片开始出现萎蔫现象;仙人掌的刺变得干瘪,颜色变得暗淡;吊兰的叶片开始卷曲,叶色变黄。

3.2 生理指标测量我们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来进一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较高,蒸腾速率也较高;仙人掌的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也较低;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明显;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更加茂盛,叶片颜色更加鲜艳。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一、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1.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呼吸、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推动学科的发展。

3.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控制性和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实验要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和科学问题;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可以被其他人重复验证;控制性是指实验中要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操作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实施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科学问题,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2.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实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关键的观察和测量数据。

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实验结论的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三、实验示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太阳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并联光电度数计、光源、植物叶片。

(2)实验操作:a.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强的关系。

b.分析测量结果,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曲线图。

c.讨论实验结果,解释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3.实验结果:(1)测量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高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低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4.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即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以上实验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设计。

植物生理相关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相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方法。

3.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黑色塑料袋、蒸馏水、无色液体石蜡、透明塑料瓶、剪刀、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分光光度计、酸碱滴定仪、CO2传感器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光合作用实验(1)取绿色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以减少叶片的光照。

(2)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3)用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4)将叶片放入光照条件下,定时记录叶片质量变化,并计算光合作用速率。

(5)重复实验,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 呼吸作用实验(1)取绿色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放入黑色塑料袋中,以减少叶片的光照。

(2)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3)用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4)将叶片放入黑暗条件下,定时记录叶片质量变化,并计算呼吸作用速率。

(5)重复实验,分析不同温度、不同CO2浓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实验(1)将绿色植物叶片放入透明塑料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叶片完全浸没。

(2)在叶片上方放置CO2传感器,实时监测CO2浓度变化。

(3)调整光照强度,观察CO2浓度变化,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合作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叶片质量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

在较高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也明显提高。

2. 呼吸作用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质量逐渐减少,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较高CO2浓度下,呼吸作用速率也明显提高。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CO2浓度逐渐降低,表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在黑暗条件下,CO2浓度逐渐升高,表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植物生理学实验论

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植物生理学实验论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学院:农学院姓名:胡锦赫徐维维班级:生物技术2013级02班学号: 20131697 20131694指导老师:李方安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生理学系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烯效唑(S3307)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学院:农学院班级:生技13-2班指导教师:李方安姓名:胡锦赫徐维维学号:20131697 20131694摘要:本实验以渝麦7号品种的小麦为实验材料,经不同浓度烯效唑(0、15、45、60mg/L)浸种处理,并用静置培养法培养小麦幼苗。

当幼苗生长至一定高度后,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形态指标(苗高、根数、根长、叶片数、根干重、苗干重、根冠比R/T)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 含量)进行测定并加以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能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缩短茎尖并增加茎粗;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增加叶绿素,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植物抗逆性,对小麦具有壮苗作用,有利于小麦生产;且以15-30mg/L烯效唑处理的材料各项指标为最好,在这个范围内表现为根系活力最大、根长最长、叶绿素总量最大、丙二醛MDA含量最低。

关键词:烯效唑浸种小麦幼苗生理指标形态指标前言○1烯效唑介绍、其生理作用及应用烯效唑,中文别名:(E)-(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三唑-1-基)戊-1-烯-3-醇;高效唑,又名特效唑、高效唑。

试验代号为S-3307或S-07,分子式C[1],分子量291.78,登录号为83657-22-1[2],其结构为:15H18N3OCl烯效唑的结构式烯效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长延缓剂,具有活性高、低毒、低残留等特点[3~4],因此对后茬作物影响小,可通过种子、根、叶、芽吸收,并在器官间相互转运,但叶吸收向外转运少,向顶性明显,主要通过茎叶组织和根部吸收,进入植株后,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木质部向顶部输送[5]。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

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多效卩坐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专业年级:完成日期:2012年12月31日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材料,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设对照0(CK),多效唑浓度为10、20、40mg/L对小麦种子浸种的4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根数、叶片数、根长、苗高、侧根数)与生理指标(小麦脯氨酸含量、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多效唑溶液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小麦幼苗株高明显受到抑制;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活力加强;丙二醛含量降低;抗性增强。

说明多效唑溶液浸种有助于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逆性,有利于小麦的生产,以40mg/L多效唑浸种效果最为明显。

关鍵词:小麦种子多效唑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八、-刖言况严重。

倒伏、徒长的情况"。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多效唑显著增加了小麦分蘖数,降低了株高和叶面积,降低程度随浓度提高和次数增加而更显著;GA3减轻了多效唑的抑制作用.多效唑对越冬期叶绿素含量无影响,但提高了拔节期的含量;抑制了越冬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而对拔节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铵、硝态氮含量及总量无效果•三叶期喷施多效唑,同时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GA3曾加了收获穗数,减少穗粒数,保持和提高了粒重,增产5.8%.多效唑的效果因喷施时期和密度而不同,可能与水肥条件的差异有关〔2〕。

对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喷施小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能增加小麦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小麦剑叶的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向茎秆和子粒的输送;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小麦,对小麦第一、二、三节节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控长作用,降低了植株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为小麦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3〕。

植物生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实习内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一、实习背景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两个基本过程,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XX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的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学习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3. 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兴趣,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验一:光合速率测定实验原理:利用CO2浓度变化计算光合速率。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叶片。

(2)将叶片置于光合仪中,设置不同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条件。

(3)记录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光合速率。

(4)分析光照强度、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升高;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

2. 实验二:呼吸速率测定实验原理:利用O2浓度变化计算呼吸速率。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叶片。

(2)将叶片置于呼吸仪中,设置不同氧气浓度、温度等条件。

(3)记录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呼吸速率。

(4)分析氧气浓度、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逐渐升高;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光合仪、呼吸仪等实验设备,掌握了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了解了光照强度、CO2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学特性,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
解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小麦种子、培养皿、水、土壤、温度计、光照计、湿度
计等。

实验步骤:
1. 将小麦种子放置于培养皿中,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

其中包括
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

2. 记录每组实验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生理学特征。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分析植物对外
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小麦
种子的生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率和生长速度较高,叶片颜色也更加翠绿。

而在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
麦种子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出现枯萎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不同环境条
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特性,也为农
业生产和植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结: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和生理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植物生长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对植物生理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适应环境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机制,以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小麦种子、培养皿、土壤、水、光照强度计等。

首先,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在培养皿中,然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实验分为三组,分别是高光照组、中光照组和低光照组。

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本。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光照强度计测量不同组的光照强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光照灯的距离。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在高光照组下,小麦的生长速度较快,茎秆高度和根系发达。

而在低光照组下,小麦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茎秆矮小,根系生长不良。

中光照组的小麦生长状况介于两者之间。

这种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光合作用的变化引起的。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

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能够充分接收到光能,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

而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接收到的光能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因此植物生长速度减缓。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了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颜色的影响。

在高光照组下,小麦叶片呈现出浓绿色,而在低光照组下,叶片颜色较为苍白。

这是因为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了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速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叶片的颜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

高光照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低光照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减缓和叶片颜色苍白。

这对于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植物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小麦种子数量较少,样本量较小,因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次,本实验只研究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未涉及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1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S-3307 烯效唑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专业年级: 园林绿化13-02姓名: 雷舒淼学号:20135812完成日期:2014 年11月28 日2烯效唑(S-3307) 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芽呼吸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烯效唑能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的伸长〜增大根/冠比值,能够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 使丙二醛含量降低。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设0(CK)、5、20和40mg丄的烯效唑浸种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株高、根长和发根数)与生理指标,发芽小麦呼吸强度的测定、幼苗根系活力测定、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 测定。

, 烯效唑浸种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强植物抗性〜有利于小麦生产〜但应注意* 浓度控制〜以mg,L 烯效唑效果最好。

,一、关鍵词:1. 烯效唑2. 小麦种子3. 生长发育4. 形态指标5. 生理指标、前言1. 烯效唑化学名:(E)-(RS)-1-(4- 氯苯基)-4,4-二甲基-2-(1H-2,4-三唑-1-基) 戊-1-烯-3-醇(C15H18CIN3O)32. 烯效唑(S-3307)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被植物种子、叶片和根吸收,影响植物体内贝壳杉烯氧化酶活性,减少赤霉素前体的形成,阻抑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降低内源赤霉素水平。

同时可降低内源生长素水平。

3. 烯效唑(S-3307)是赤霉酸生物合成的颉颃剂之一,主要抑制节间细胞的伸长,[1]使植物生长延缓。

同时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及提高作物抗逆性。

4. 烯效唑(S3307)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烯效唑浸种或苗期施用可使水稻、小麦、大麦、大豆、油菜等作物增产4,~20,。

近些年对S3307大量实验研究表明,S3307浸种可使小麦幼苗健壮、叶片增加、叶[1]色浓绿、根系发达和分蘖数增多,促进成穗,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三、有关实验的阐述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小麦种,烯效唑(1.2) 方法:种子的前处理a. 选种:精选小麦种子100粒(良好的未受病虫侵害,种子两端没有白、黑斑)[2] b.表面消毒:用0.1%HgCI消毒10min 2c.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液后,分别用0(CK)、5、20、40mg/ml的S3307溶液浸种24小时以上00 d.种子栽植:倒掉浸泡液,将种子放在培养盘中,在25C-28C的恒温箱中催芽2天,待4长出幼芽后,放置于生长架备用(备注:数量2杯,每杯50颗,0mg/mlS3307, 其余共用)(处理好的种子在培养杯中)(恒温箱里的种子)2、测定项目2.1小麦发芽率的统计(100粒种子)S3307浓度发芽株数未发芽株数发芽率0 83 17 83% 10 \ \ 81% 20 \ \ 72%40 \ \ 64%备注:“”为其余小组数据,故无详细分支数据2.2发芽种子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a. 材料处理:将10株幼苗根系置于小玻瓶中,37摄氏度保温1小时b.样品 测定:3ml 磷酸缓冲溶液+10个根系+3mlTTC 在37摄氏度保温1小时后,取出根尖,吸干水分,在研钵中加入 5ml 乙酸乙酯研磨根尖直至使其成为匀浆,然后 转移匀浆于试管(过滤残渣)。

定容10ml ,静置5min 后,将上清液放入吸光光度计(485nm)进行测定。

c.准曲制作:d.结果:根系活力(ugTPF.根-1.h-1)=c.v/10*1=0.33/0.0218=15.14(度 0 10 20 40 根系活力 15.14 18.67 13.98 10.826[5] 2.3 小麦叶绿素含量测定a. 材料处理:剪取小麦芽一片叶中段2cm,共10个,量出叶宽,计算叶面积b.样品测定:取叶片于研钵中,加少许 CaCO3W 少量石英砂以及5ml 左右80%勺乙醇,研磨至匀浆。

过滤匀浆定容。

取上述溶液 1ml 稀释到10ml ,并且摇匀,以80% 丙酮为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下以 633nm 和645nm 波长测定光密度,并计算结果。

c.结果:Chla(mg.g-1)=(12.7OD663-2.69OD645)*(V/w*1000)= (12.7*0.350-2.69*0.125)*25/5.96*1000=0.0172浓度0) S3307浓 根韻蒲力耳烯敢吐敢度的关薬粮系牯力*•艰珞诂力Chlb(mg.g-1)=(22.9OD645-4.68OD663)*(V/w*1000)= (22.9*0.125-4.68*0.350)*25/5.96*1000=0.0051Chl 总含量(mg.g-1)=(20.2OD645+8.02OD663)*(V/w*1000)=(20.2*0.125+8.02*0.350)*25/5.96*1000=0.0223S3307浓度0 10 20 40 叶绿素含量0.0172 0.0289 0.0257 0.02622.4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a. 根长: 胚芽至最长根尖处的长度S3307浓度0 10 20 40 根长13.16 20.92 17.53 11.00b. 根数: 从胚部发生的根数7S3307浓度0 10 20 40 根数6.1 6.4 5.7 4.1c. 苗高: 测量从胚到最长叶尖的长度S3307浓度0 10 20 40 苗高14.44 7.8 7.45 5.53d. 叶片数:以最长的为基准,其余估算小数S3307浓度0 10 20 40 叶片数1.8 2.06 2.09 2.3(备注:ABCD四项最后都取平均值)e. 根干重,叶干重,根冠比(R/T)S3307浓度0 10 20 40 干重根冠比0.465 0.710 0.850 0.750取十株幼苗从基部分开,去籽,把根、苗分别放置于两个吕盒中,105 摄氏度杀青20min,然后80 摄氏度烘干至恒重。

冷却后称量计算。

f. 结果:乖杰指辱与烯晴畔液临的关征82.5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a. 材料处理:取0.5g 叶片,加入少量石英砂和2ml 乙醇(借助量杯),将叶片研 磨成匀浆,再转入25ml 大试管(13-15ml 处),用80摄氏度水域20min.然后取出, 在试管中加入人造沸石和活性炭各一勺,震荡 2min 后,过滤定容至25mlb. 样品测定:用乙醇定容,水浴5min,冷却后提取2ml 乙醇,外加2ml 茚三酮 +2ml 冰醋酸作为参比,用分光光度计(515nm )为a 步骤中的上清液测定c. 标曲制作d. 结果S3307浓度 0 10 20 40 脯氨酸含量 137.77 133.12 132.55 96.882.6丙二醛含量测定(TBA 法)a.材料处理:将所有余下的叶片剪成0.5cm 长的小段混匀,称取0.5g 加入研钵 中。

加入2ml 10%TCA 用移液管)研磨成匀浆状。

再加入8ml 10%TCA 用移液管)混 匀,放入离心管,在4000转/分下离心10min ,上清液位提取液。

b. 显色测定:取两支试管(一支对照),用移液管移取提上清液3ml+3mlTBA 作为样品,另一只试管中3mlTCA+3mlTB/混匀作参比。

将两管放入沸腾水浴中加热Hi : 0 千童戕远比哺甄鞍常廿匚烯效畔诧腔的关系:. -----------------------------------------------手J讥10分钟(待9试管冒小泡时开始计时) 。

冷却后,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以450nm,532nm,600nm 的波长测定0D值。

c. 结果:C(umol.L-1)=6.45(0D532-0D650)-20.560D450MDA含量(umol.g-仆W)=(C*V*10-3)/W S3307 浓度0 10 20 40 丙二醛含量0.0078 0.0069 0.0069 0.00633、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汇总项目\S3307 浓0 10 20 40 度发芽率83% 81% 72% 63%根系活力15.14 18.67 13.98 10.82 叶绿素含量0.0172 0.0289 0.0257 0.0262 根长13.16 20.92 17.53 11.00 根数6.1 6.4 5.7 4.1 苗高14.44 7.8 7.45 5.53 叶片数1.8 2.06 2.09 2.3 干重根冠比0.470 0.710 0.850 0.750 脯氨酸含量137.77 133.12 132.55 96.88 丙二醛含量0.0078 0.0069 0.0069 0.00633.1 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表 2 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幼苗的平均根长、平均苗高、发根数和根/冠比10处理浓度mg/L平均株高/cm平均根长/cm发根数根/冠值0(CK) 14.4413.16 6.1 0.4710 7.8 20.92 6.4 0.71 20 7.45 17.53 5.1 0.85 40 5.53 11.00 4.1 0.75实验数据表明:S-3307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小麦幼苗的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了分蘖; 而[3] 对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减缓植株伸长。

与对照相比,在S-3307 浓度为10mg/L 时,根的平均长度最长,而大于10mg/L 时,根长又有所减小。

各种浓度的S-3307 与对照组相比,处理浓度为10、20、40 mg/L 时,幼苗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2.86%、57.14%、50.00%;[6] S-3307 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处理为10mg/L 时,对根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根长达到20.92 ,比对照增加35.20%。

而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20、40mg/L 平均根长分别大于对照23.13%、19.52%。

所以适宜浓度S-3307 浸种处理小麦种子能够防止小麦徒长,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4] 长,使小麦植株发育矮壮,增加其抗倒伏能力。

3.2 烯效唑处理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表3 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处理浓度mg/L 0 10 2040 根系活力(ug/ 根'h) 15.14 18.67 13.98 10.82 叶绿素含量(ug/cm?) 0.01720.0289 0.0257 0.0262 脯氨酸含量137.77 133.12 132.55 96.88 丙二醛含量0.0078 0.0069 0.0069 0.0063结果表明:11[7] ,如表第一行,其中浓度为21.S-3307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根系活力0 mg/L 的S-3307处理过的小麦,根系活力最强,大于20 mg/L的浓度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开始降低,所以适宜浓度的S-3307 处理小麦种子后,能够增强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的能力,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小麦茁壮成长,提高成活率,在农业生产上能够提高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