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对杜甫很忙现象的反思
小学五年级作文杜甫该不该很忙

小学五年级作文杜甫该不该很忙杜甫很忙,真的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完水后卖西瓜,杜甫,一个普通语文课本插图,竟被网友别出心裁的涂鸦成杜甫很忙系列,让一位崇高,令人尊敬的诗圣成为了滑稽可笑的小丑。
杜甫,这位红人在无数学生,网友的创作下,变成了狙击手,送水工,肌肉男,灌篮高手,医生,超人等奇特形象,但一直没有改变的是杜甫,他那忧郁的眼神和冷峻深思的容颜。
经过网友的涂鸦,少陵野老杜甫身世凄苦,博学多才,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的历史形象完全颠覆。
这样涂鸦,是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敬!如今,杜甫已经完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来到人们的眼前,就连最没有文化的人也认识杜甫,而他们眼中的杜甫不是那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圣”;不是那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才子;不是那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他们眼中的杜甫,不过是一个搞笑的人物!曾经风华绝代的诗坛大师,现在沦落到这等地步,他的肖像不受人尊敬,已是一阵悲凉,更何况,他的后代子孙竟拿他的肖像做消遣娱乐之物!一个民族想要传承,那这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强大,想要振兴,就必须尊重自己的文化。
正如郁达夫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所以,我们不要让杜甫再忙,我们要尊重伟人,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小学五年级作文自信是如此珍贵人生在世为何不活得自然潇洒,为自己而活又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题记自信的人才美丽。
有一对姐妹,姐姐很漂亮,从小就受欢迎。
在姐姐的对比下,妹妹失去了自信。
一次,妹妹路过一家商店,她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发夹,于是走进那家商店试戴了一下,店里的服务员小姐姐看到了夸她好看,她从来都没有被人夸过,觉得很开心。
杜甫最近很忙—作文

杜甫最近很忙
星期五,我上电脑打开自己的微博,浏览着最近的新闻,突
然眼前一亮,几张图片吸引了我。
点开一看,原来是咱们诗
圣杜甫最近很忙。
一些高中生,把一脸忧郁的杜甫,画成了
时尚模特。
有的杜甫吃着汉堡,头发是流行的红卷发;有的
杜甫拿着什么枪打CF;有的杜甫骑着自行车去买菜,在QQ
空间里写诗杜甫被高中生打扮得千奇百怪,真是笔落惊风雨,画成泣鬼神呀!
看到后,我笑了。
只是觉得高中生太有创意了。
现在美术课
美术张老师还要求我们要有创意呢!
再想想,也许他们是因为上课很无趣,随便画画,也许是因
为太抱怨杜甫了,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诗来折磨我们呢?
其实我再深想这样做是不对的,杜甫、李白、辛弃疾等等都
是爱国诗人。
相信大家一定记得这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说的正是他们这样伟大的诗人!杜甫
知道国家战斗没有胜利时,看着长江,总觉得很忧伤,很寂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只听见了长江踏浪
的声音
如果在天堂的杜甫知道了,一定会很生气,心想:虽然今年
是我诞生一千三百周年,但不能改变我的形象啊?不能宣传
一下我的诗吗?
如果在天堂的杜甫的好友知道了,肯定会想:我们以后会不会也被年轻人画成了那样的fashion model(时尚模特)呢?如果外国人知道了,会想:嘿嘿,中国年轻人真有创意,要不我们也来试一试,于是蒙娜丽莎的画上多了几只动物。
杜甫最近很忙这个话题,至今还没有讨论完,因为两队的理由和人数不分上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杜甫很忙》看生存危机论文

《杜甫很忙》看生存危机论文摘要:当人人都洋溢着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怀揣着对经典文学的尊敬,充满着对上古圣贤的崇敬,又岂会出现那一张张被无情涂鸦的杜甫,被歌词亵渎的李白。
所以如果精英的引导工作做在前面,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的良性传播和循环,经典在今天的地位也许将不会如此的尴尬。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也就在这一年的3月,一组高三语文必修3课本上杜甫被涂鸦的图片在网上爆红。
涂鸦后的杜甫形象各异:端着机枪凝视远方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还有呼唤李白与他“合体”的。
无尽想象,变化万千。
还有各种版本的歌词出现,大家给为杜甫编的有牛仔很忙版、最炫民族风版。
而“床前明月光,李白他很忙,斗酒诗百篇,还要陪皇上。
皇上不好陪,皇娘有点胖。
平生爱自由,不如去踏浪。
”则是送给诗仙李白的。
就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大将军辛弃疾同学们也没有放过,摇身变成举着“剪刀手”卖萌的的正太。
事实上《杜甫很忙》确有专业的公关团队策划和制作,为的是增强某个博物馆的关注度。
人们用戏谑的方式对待文化名人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学生的解压方式,而成为一种传播和公关的手段,故意为之。
其作品中低俗的戏谑杜甫的图片让人不堪入目,虽然在某一点上触动了公众的兴趣点,但是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并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围观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一、为何戏谑的图片在网络上会如此之流行。
这原本是高中生在课余的信笔涂鸦,发挥想象力缓解压力之余确有失对杜甫的尊重。
但当它们流行到网络时,便因微博快捷的传播速度迅速的走红,人们不太在乎内容如何,只求吸引眼球便互相的转载,进而造成广大公众的围观和追捧。
可以说网络传播的快捷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信息流通的极大便利,但同时传播的快捷也让人们无暇顾及内容本身。
围观《杜甫很忙》的公众们多是为创意的新奇而惊喜,多少人又能真正思考这些图片背后所反应出的问题。
同时如此的流行传播也反映出大众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失。
杜甫该不该很忙作文300字精选范文

现在的网络有许多话题,而杜甫很忙,就是一个现代的热点话题,而我认为,这是可以的。
下面,我就来说出我的观点吧!
杜甫写了那么多的诗,每天都要背那么多,背不下来还要被老师罚,虽然他写的很好,但是那么长的一大段,占用了课余时间,多么累啊!学习压力那么大,除了作业,还要数不尽的补习班,偶尔轻松一下,也是正常的。
古代的时候有多么好啊,孩子们没有补习班,没有特长班,上完学也没有多少作文作业,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他们没有烦恼,而现在,科技兴旺,孩子们被迫上补习课,特长班,学数不尽的科目。
他们就像一只只小小鸟,关在一个窄小的笼子里,笼子一头是学校,另一头是补习班,而且,不能去别的地方,我又觉得我们像一个个蜘蛛侠,东奔西跑,但我们还不能像他那样行侠仗义,拯救世界!
所以,爸爸妈妈们,让我们轻松一点,快乐一点,拥有一个和古代孩子一样,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吧!。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杜甫很忙"现象的反思作文篇一杜甫很忙。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
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如今的杜甫,也很“忙”。
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
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
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
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
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
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
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
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
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一个子民共同坚守。
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
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
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
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
当你有天与外国人谈起杜甫时,作为一个国人,我更希望他们由衷赞叹“大诗人”,而不是“滑稽小丑”。
“杜甫”为什么“很忙”

“杜甫”为什么“很忙”摘要:“杜甫很忙”是指2012年3月风靡网络的杜甫涂鸦事件。
自第一张杜甫涂鸦组图出现在新浪微博之后,微博管理组将其置顶为微话题,顷刻之间,“杜甫很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杜甫很忙事件的走红到底是出色的网络营销,还是一次偶然的网民狂欢,其间又是否存在规律性。
以上这些问题,让我们通过对事件的传播学解读揭开其神秘面纱。
关键词:杜甫很忙;传播学;解读一、“杜甫很忙”事件回顾2012年恰好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
3月21日,一组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本中的杜甫涂鸦画像被公布在新浪微博上。
即刻,上百网友围观、回复。
遭涂改的杜甫头像原作由蒋兆和先生创作于1959年,真迹现存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图像中杜甫仰天长思,凝望远方。
头像因神形具备,所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本中杜甫作品《登高》的配图。
3月22日,新浪微博的新浪微话题组通过“微博新鲜事”、list、热门话题榜单等一揽子扩散途径推广“杜甫很忙”话题,带动网友参与并转发,“涂鸦杜甫头像”的星星之火立即演变成“燎原”之势。
随后,杜甫图像相关的涂鸦大作不断涌现,杜甫的形象也千变万化,时而端着狙击枪遥望远方,时而戴着墨镜骑车出门,时而成为湖人球员打篮球,时而与靓丽美女玩转风月。
基于杜甫的种种形态,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紧接着,3月26日,某位名为刘备的网友在人人网上发布自制视频《最炫杜甫风》。
该视频以杜甫诗词名句编词,用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演唱。
视频一经发布,众多网友围观。
顷刻间,各主流媒体也陆续跟进,大篇幅报道“杜甫很忙”事件的进展与讨论。
“杜甫很忙”关注率飙升,俨然成为3月中国舆论界炙手可热的话题。
二、“杜甫很忙”事件的传播学解读1.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杜甫很忙”首先是以组图的形式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么,人们从图片中获取了怎样的信息?人们又是怎样思考的呢?无疑,这是阐释后来涂鸦图片被疯狂转载与再创作的基础。
斯科特在1994年提出视觉语汇的概念,他认为图像作为一种符号,不止是现实的透明反映或情感的运载工具,也可以是论证修辞的语汇。
“杜甫很忙”现象的文化解析

给孩 子一 些教 育 ,寄予 了孩 子过 高 的期望 ,从小 就让他 们
由此看 来 ,从社会 教 育和 青少 年特 质而 言 ,文化 反抗 学 习各种 各样 的技 能或 知识 。 中 国人在 国 际奥林 匹克 学科 具有显而易见的理由和背景。 而网络空间是相对 比较 自由 大赛 上可 以独 占鳌 头 , 但在 更 讲求创 新 的诺 贝尔 奖上 却鲜 的表达 平 台,大 家可 以在 上面 发表 各种 文字 、图片 以及 视 有斩 获 ,这 是值得 反 思 的。 频, 从 实施 文化 反抗 的 实际 空 间来 看 ,也 具备较 为 充分 的
在 学校 的管理 上 ,一 直 以来强 调 的是秩 序和 纪律 。而 可 能性 。“ 杜 甫 很忙” 现象 的 出现 ,是不 难理 解 的。 不 是尊 重学 生 的天性和 兴 趣 。结果 一个 个貌 似很 规矩 ,实 扼杀。 “ 杜 甫很忙 ” 同样 赢得 了许多 都市 白领 的追捧 。在这 个 则文 明素质 堪忧 ;一 个个 貌似 很听 话 ,但创 造力 也被 无情 快 节奏 的社 会 ,朝 九晚 五 的钟摆 式 的机 械 生活 中 ,人们 普
遍 有 一种 疲惫 感 , 不 仅是 身 体的苦 累 , 还有 内心 上 的倦怠 。 要 ,只是 在一 种历 史和 文化 作用 下 ,大家 一直 在忙 碌着 。
“杜甫很忙”例文1

莫让经典淡了色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17)班刘海霞随着穿越剧的精彩上映,杜甫也穿越到了现代,由狙击手到送水工,由高达战士到神龙斗士,杜甫忙得一塌糊涂。
对于这样的涂鸦行为,网坛上众说纷纭,而我却要说,无论出于何种意图,切记莫让经典淡了色!
一代诗圣杜甫在中国诗坛享誉颇盛,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舞动着一抹灵秀;他真挚地体恤民生展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美德;他浓浓的爱国情更该是永久不变的中国情结。
这些无不张扬着中华民族的个性,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因此,我们要尊重传统文化,尊重传统的精神,莫让杜甫寒了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的凌云壮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了他的爱国情。
更有“正是江南春好日,落花时节又逢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等佳句永载史册。
所以,朋友们,在我们肆意涂鸦的时候,请看看我们当下的文学:为了名誉和金钱而创作的作家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炒作,抄袭等现象已屡见不鲜。
比之,我们是否还忍心用自己的画笔去践踏文学的经典,去抹灭还尚存的文学气息?
“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等的爱国心,何等的情怀。
然而纵观
现在,君可见贪赃枉法,无视国家者层出不穷,君可见老人倒地无人扶者比比皆是,君可见打架斗殴,口吐脏言的人频频而出。
那么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善良、博爱等传统美德都到哪儿去了呢?朋友们,那些传统的精神都随着你的涂鸦消了它的颜色,散了它的芬芳啊!
无论是无聊的恶搞,还是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精神的不尊重,我都希望我们能停下手中的画笔,让杜甫重回古代,让我们拾起那些遗失的美好,莫让杜甫寒了心,更莫让经典淡了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文
¡ °杜甫很忙”是娱乐精神下的蛋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 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俨然成了微博红人。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 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 被好事的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后世对杜甫其人其 盖棺之论。在惯常的历史记忆中,因杜子美诗文所承载的人世沧桑、民生情 其历史脸谱布满了太多的世相表情与悲苦伤怀。因之,杜老夫子留给我们的 始终是一个严肃、正面而又充满悲悯情怀的历史镜像。现在网友借杜甫诞辰 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将蒋兆和笔下的《杜甫像》信笔涂鸦,添加现代文明的 使画中的杜甫中古形象得到现代性的重构,其搞怪效果绝不亚于“清末怪杰 鸿铭那张胡子拉碴翘着小辫子、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分裂”形象。但娱乐 娱乐,历史的归历史,我们必须谨记的是,以历史资源为娱乐对象必须以历 相为依据,尊重历史个体的本来形象及其人文价值,即使是以娱乐之名。 司马相如对卓文君“骗财骗色”,涉嫌“包二奶”,刘备靠“同性恋” 人才,李白是唐朝第一“古惑仔”,诸葛亮成为中国“最虚伪的人”,《杜 像》被涂鸦……恶搞也罢,重构历史也好,说到底,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兴表 现实描绘本质上就是一种娱乐――他们是娱乐精神下的蛋。汉娜?阿伦特说过, 众社会需要的不是文化,是娱乐。在恶搞者看来,那些历史上的文化精英不 历时性文化记忆的代表,而是世俗社会中的娱乐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娱乐,毋宁死。 8/娱31/2乐020至死,却并不意味着“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就
有人都压力非常大,这时,人们会通过涂鸦来发泄情 绪,以此缓解压力……”不过是以博一笑的“课桌文 化”罢了,即便“茅屋秋风冷雨倾,忧民虑国梦难成” 的杜甫先生在世,他真好意思挥舞大棒义正词严教训 这些本无恶意的后生? • 孩子们赶在“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的时候, 集聚出了这么一套很时尚、很有创意的恶搞作品,虽 然戏谑、却也无伤大雅,起码顺带着让很多不知道 “今夕何夕”的民众,再次关注了文化人物——倒是 那些将“杜甫很忙”恨不能毁之灭之的先生们,为弘 扬诗道、为纪念“诗圣”诞辰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
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
一种娱乐。
• 网络本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多元的碰撞给予了网络特殊的活 力与魅力。开摩托骑白马、扛机枪卖西瓜的杜甫,只能出现在 大千的网络世界里,并不会颠覆或否定名留青史的“诗圣杜 甫”,实在没必要上升到“不尊重传统文化”的高度,白白 “秒杀”了那些思维活跃的小屁孩儿的创造力。
8/31/2020
• 娱乐精神——娱乐至死,恶搞无罪 VS 诗歌精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网络文化——娱乐至上,大众狂欢 VS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既不能神化,也不能丑化 • 多一些敬畏,少一些猥琐
8/31/2020
调张籍
文/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值得反省的绝不只是“创作”涂鸦画像的行为,更重要的问题 在于:一是教育未能让受教育者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亟 需变革;二是社会文化长期在低端发展,有待改善。插图涂鸦, 表面看恶搞的是杜甫,根子里是在释放涂鸦者自己的“寂寞”。
8/31/2020
声音三:不“低俗”一回,你还记得杜甫? • “准备高考的日子是非常痛苦的,是非常难熬的,所
随手画画,仅供娱乐。这不是娱乐,这是精神的 干涸、素质的缺氧。有娱乐精神是好的,可是娱乐 精神也要有个度。“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 民族低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请给一个已作古的 伟大诗人一些最起码的敬意吧。
8/31/2020
声音二:“恶搞杜甫”与人文教育的缺失
许多网友童年时代都有过在课本上涂鸦的经历,给插图人物 添个道具,或者给他们上个色。年幼的孩子由于缺乏人生经历, 对于深刻的民族大义、忧国忧民之类尚不能有所体会,他们“恶 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涂鸦,还可谅解。 但是最近流传的“杜甫很忙”照片是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里的, 并且在著名的《登高》旁, 此诗饱含着诗人忧国伤怀和漂泊无依 的心酸。学生们非但不能体会其之感伤,反而将杜甫变成了网络 笑资的主人公,着实不该, 不得不让人感慨现代教育人文力量的 缺失。
(优选)对杜甫很忙现象的反 思
据说最近杜甫很忙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赵翼
作文材料
“据说,今天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 后卖西瓜。”一幅普通的语文课本插图,最近被网友 涂鸦成“杜甫很忙”系列,让诗圣杜甫瞬间成了“微 博红人”
在这些涂鸦“再创作”中,杜甫涂鸦成狙击手、送 水工、肌肉男,高达战士、神龙斗士、孔雀王爷、杰 克船长等角色,只有原画中杜甫冷峻深思的脸没变。
对此,网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些人闲来 无聊的恶搞,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人则认为这反映了 现代人内心的浮躁;也有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特别是 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迷失,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敬畏 感、认同感的缺失……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8/31/2020
声音四:恶搞是社会多元化,不必上纲上线
•
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
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
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 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
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
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
杜甫涂鸦
声音一:从“杜甫很忙”看“素质缺氧”
杜甫的《登高》一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 第一”,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不仅渗透着个人老病孤苦的愁绪,更有着 忧国伤时的悲慨。他这“布衣宰相”处境困窘、身 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 像,即便没有恶意,也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