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难处》教学设计与反思
父母的难处 教案

父母是为孩子的学习情况烦恼,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尽自己的能力
搞好学习等。(鼓励学生发言,说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从自己身
边的小事说起,联系自己的做法谈谈。)
6、师小结:有时父母的很多难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能
少让父母操心说是在为他们解决困难。我们不但要理解他们的难处,
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
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
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
课题1、父母的难处第2课时
教学内容:我和父母共患难
教学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
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
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
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父母的难处
仪器、教具;
教学过程:
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
1、小组讨论:
(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
观点。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
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
而且要主动为父母分担忧愁,不让他操心,为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
五下《父母的难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如东县小学五年级品德下册备课用纸说明:1.此表格作为如东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统一用纸,因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已经有了统一安排,故在本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中无需再署名,届时教师发展中心将1-6年级的教学设计安排表及设计者联系方式一并上传。
2.在设计教案时,请严格按照表格中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所有填写文字一律用宋体小4号,行间距为固定值18,每个环节中的操作顺序一律用1.(1)(2)2.3.……的格式,建议每个小环节的序号后用上简明、清晰的小标题,以便授课者及时了解本环节的教学内容。
3.要求每个环节中的教师活动与相应的学生活动内容必须编辑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两个栏目中的同一位置,不要错位,以便授课者能看清每一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4.“课时”栏目填写内容为“第一课时”或者“第二课时”。
5.“课件运用说明”栏目要求交代清楚每个教学环节使用的课件页码及使用方法,如在课件中需要插入视频、音频,请将视频、音频插入到课件“附件”中,以方便授课者直接使用。
6.“板书设计”栏目中如出现难以编辑的现象,建议将板书写(或画)在纸上,然后用手机拍成照片,将照片插入到此栏目中作相应的编辑即可使用。
建议在教学设计中标注清楚板书内容。
7.“教学思路”栏目由授课者在上课前填写,要求授课者在上课前做到三个“认真”:(1)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认真研究原始教案,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用红色字体对原始教案进行二次修改,同时根据教案重新调整课件内容、呈现方式等。
(3)认真撰写教学思路,重点写清楚上课的环节及每个环节的教学方式、教学注意点、教学预期效果等内容,每篇不得少于300字。
8. “教后反思”栏目由授课者填写,要求授课者从“品德教学审美化”的角度对执教情况进行认真反思,建议每一课内容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即为总课时的50%,每篇反思不得少于300字。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父母的难处》WORD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父母的难处》WORD教案师:小时候,我们不管是衣食依旧精神上都完全依靠父母,那时候感受父母确实是自己的天和地。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发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慢慢地拉大,对他们有许多的不满。
当你埋怨爸爸妈妈对你要求太多,甚至责骂你时;当你为妈妈那土气的装扮感到难为情时;当你仰慕别人的爸爸神通宽敞时……别委屈,别难过,别丧气,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让我们看看父母到底有多难。
(课件出示光盘视频)师:为了了解父母的难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社区调查,先请我们的街头调查小组向我们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形(屏幕出示街头调查小组的调查情形)师:看了它们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三四名学生谈感受)师:下面请大伙儿拿出课前要求大伙儿回家填的调查表,我们来看一看家里每年用于我们的生活、教育等各项费用大约是多少,大约占了父母收入的几分之几。
(展台出示随机抽取的几位同学的调查表,师相机点出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付出了专门多心血和汗水。
)师:再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超级小组对自己心中理想的家长进行的调查,他们问的差不多上自己感爱好的问题,这些家长是不是也有难处呢?(课件出示光盘录像)师:看到这儿,你又想说些什么呢?(指名三四名学生回答)师: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啊!同学们,大人们有难处吗?(有)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的发觉”,联系你们刚才的感受,想想我们的父母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呢?请把你所想到的填到书上的空白处。
(生填写,师相机指导)(展台出示赶忙抽取的学生数本展现)师: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同学们也许你的衣服不如他人的时尚,也许你的书包不如他人的高档,然而,你可明白,这其中凝聚着父母多少汗水,多少爱呀!同学们,我们和父母之间确信有许多点点滴滴的感人小故事,讲出来和大伙儿一起分享一下好吗?(学生谈谈与父母之间感人的小故事。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说出真情)师:同学们,你们说爸爸妈妈他们爱我们吗?(爱)那么你能够明白得他们了吗?(明白得)你们真是一群明白事的好小孩!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会去明白得,还要学会去分担,学会去感恩,下面老师也给大伙儿讲个真实的故事,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如何去明白得父母,分担父母,感恩父母的好吗?(讲述书中的故事)师:小孩们,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指名说)师:我们如何去感恩我们的父母呢,下面请你们拿出笔,把你对爸爸妈妈想要说的想要做的,写下来好吗?(学生写话——指名读,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动)师:同学们,我们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
父母的难处教学设计

《父母的难处》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一、倾诉心声——不满1、引语: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发现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对他们有很多的不满。
今天,首先聊一聊你对你的父母都有哪些不满,说出来,能够吗?2、学生自由谈感受。
3、学生板演4、边读边小结过渡:同学们的不满好多呀!有的觉得父母管的太紧,有的认为给的零花钱太少等等。
这是怎么啦,真是我们父母的问题吗?我们还是先来谈谈父母的工作、生活吧二、初步感受——难处(一)互动交流父母的生活、工作,知道难处(二)现场采访,聆听难处1、全体学生当小记者采访老师。
要求:①、把你对父母的不满说给你所采访的老师,听听大人们是怎么解释的,还有就是看看大人们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②、采访时要有礼貌,说话要简洁、得体。
③、采访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学生采访,教师巡视指导。
3、过渡: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已经有了收获!是吗?(是)老师最近也搜集了一些和父母难处相关的社会各阶层图片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展示成果,感受难处1、学生认真观看课件:图片出示2、集体交流:同学们,大人们有难处吗?(有)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的发现”,联系你们黑板上所写的,和采访老师时的体会,以及刚刚看图片时的感受,想想我们的父母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呢?(教师相机肯定、表扬学生)3、归纳过渡: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同学们也许你的衣服不如他人的时尚,也许你的书包不如他人的高档,但是,你可知道,这其中凝聚着父母多少汗水,多少爱呀!下面老师放一段录像,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在面临生与死考验的时候母亲那种无私的,伟大的,震憾人心的爱吧!三、深入感受——感恩(一)视频故事憾人心1、学生观看课件:“地震中的伟大母爱”视频2、学生自由说感受。
3、小结: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勇敢、最圣洁、最崇高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怎能不为之动容,为之感动呢?也许我们和父母之间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生与死的这么残酷的事情,但是我们和父母之间肯定有很多点点滴滴的感人小故事,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好吗?(二)自己故事催真情1、学生谈谈与父母之间感人的小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1父母的难处

二次备课内容第1课 父母的难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 三、小组交流汇报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
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二次备课内容四、全班交流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父母的难处

《父母的难处》教学设计《父母的难处》教学设计——南京市上元小学陈先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统计、交流不同家庭父母的生存状态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每一位父母都生活得不易,都有一定的难处。
(2)在调查采访活动中学习如何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内容,和调查的方法,了解注意事项。
(3)通过分析父母的难处,懂得理解和体谅父母,反思自己哪些行为和习惯给父母带来麻烦,激发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情感。
▲课前调查作为教学的起点。
1.调查指导:引导学生看调查表,反思“父母的生存状况知多少”、“自己哪些行为和习惯给父母带来麻烦”;指导学生看书中的随访、家访和专访方法,学习如何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内容,和调查的方法。
2.指导时间:可利用班级晨会时间进行学生调查前的指导。
3.调查表设计:尽可能选择具体、真实、具有普遍性的本校学生家庭生活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与解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面对父母实际的难处,交流讨论如何为父母排忧解难。
知道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困难;指导他们制定出为父母排忧解难的计划,培养孩子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和行为。
2.引导孩子课外践行,在践行过程中,定期组织他们交流情况和感受,在交流评价中促进孩子坚持做下去,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教学建议:1.调查了解,展示生活真实本课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将学生们通过自己调查而揭示的生活事实作为课程的主要资源来运用(注:并非每一课都要如此)。
这些课堂资源,它们植根于儿童亲历、亲受的生活,其中包含着他们自身丰富的生命感受;它们可以直接通达于儿童们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能引发起他们心灵的冲突和不安,召唤起寻求道德的企望和要求。
2.生命的倾诉与对话,提升道德体验在课堂上我们要为孩子们留下充分的倾诉的时间。
生命的倾诉使倾诉者得以再次置身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把课堂变成学生们重演和父母亲一起生活的场所。
孩子们在倾诉中,又一次注视着父母亲的所作所为,看到他们的无私付出,体验他们的艰辛和烦恼,对父母增加一份理解和体谅,也为自己以往的不足而感到内疚,从而使孩子萌发“为父母亲排忧解难也是我的责任” 的意识。
1父母的难处

教师:陆洋 课 题
1、父母的难处
课时
2 课时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 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
教学目标
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 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 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 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再举行一个班级交流会。 课后作业: 双休日时可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有条 件的同学可发到班级博克上。 板书设计: 1、父母的难处 一、看看父母有多难 二、美文欣赏 三、哪些难处和我有关 四、我和父母共患难 五、爸爸妈妈,让我们送您一片阳光 很多学生都对父母的难处做了深情的表述,从表述中就能发 现学生对家长的难处还是能理解的,因此也积极地表示自己在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的难处,主动为父母分忧。
1、事先准备全家福或者家庭生活照片。 2、相关资料。
教学具准备
3、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并 实施完成。 4、学生课前收集“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并为父母分忧的事 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的难处,主动为父母分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二次备课:活动初,可能开始学生比较拘束,不太肯说,要启发鼓励学生大 胆说出来。提前进行调查孩子间的满意度。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 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 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第1课 父母的难处

合计:694元
二月份总支出:2644元
二月份结余:356元
★超级访问组:
访问组成员:王玥颖
访问时间:2017年2月13日
访问目的:了解为人父母的难处
访问记录:(播放录象)
问:您喜欢您的孩子吗?
答:喜欢.
问: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工作一定很轻松吧?
答: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上班经常要加班,单位经常要利用业余时间培训考试,工作非常紧张、劳累。
1.小组讨论:
(1)说说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2.全班讨论。
活动二:爸爸妈妈,送你们一片阳光
1.在分忧卡上写下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做的事。
2.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
你打算怎样为父母分忧解难呢?拟订一张行动计划表,督促自己按表中的内容去实践。(如:给父母洗脚,给父母讲开心的故事,为爸爸倒茶……)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大组。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不能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有大也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添烦恼。
问:能谈谈你的难处吗?
答:自我休闲娱乐时间少,只能抽空检查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太好,自我控制力差,让我们很头疼。
2.学生谈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父母的难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难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
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调查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
三、小组交流汇报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记录下来。
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五、课后活动
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2、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
1、小组讨论:
(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
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
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
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
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二、送父母一片阳光
1、阳光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为父母送上一片阳光?
2、有一个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后是这样做的。
讲一个小故事。
3、你还知道哪些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并为父母分忧的事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
4、你的周围或你自己有过这些事情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5、老师可适时点拨。
如果父母的身体不太好,我们要以提醒他们别忘记吃药;父母心情不好,我们要以给他们说说开心的事儿;如果父母是为孩子的学习情况烦恼,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尽自己的能力搞好学习等。
(鼓励学生发言,说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说起,联系自己的做法谈谈。
)
6、师小结:有时父母的很多难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少让父母操心说是在为他们解决困难。
我们不但要理解他们的难处,而且要主动为父母分担忧愁,不让他操心,为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也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也许只是一杯热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在为父母分担忧愁。
我们更要爱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无私的爱,为他们送上一片阳光。
三、行动计划
1、想一想,你觉得你的父母现在有哪些你能帮着解决的难处并写下来。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2、回家后和父母好好交流一下,哪些难处是父母瑞在确实需要解决而你又能帮忙的,制定一张行动计划表,督促自己按照表中的内容去实践,过一段时间后,再举行一个班级交流会。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
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讨论,整个课程让学生自己实践,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用切身体会来理解和感受父母的难处。
这样的教学更具体,更具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