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教学设计乐土镇中心小学刘公川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19-21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活动,初步感受数位及位值原则。

4、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动画展示,体会大数。

1、师:寒假期间,小淘气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照片,我们来看看吧!图中画了什么?你知道它有多高吗?(出示图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数吧。

)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借助于望远镜。

)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哪些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2、师:这些图片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谁来介绍一下?3让学生看看我们学校的简介,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揭题:生活中的大数)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

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有1000个小的正方体组成):请你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到底有多少个,你准备怎么数?(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师: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第一步:学生一齐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板书:10个1是10计数单位是:十。

第二步,每10个是一排,一排一排地数,10、20、30、40、50、60、70、80、90下一个该怎么数?100,对,当我们数到10个10的时候就是100了。

板书:10个10是100,计数单位是:百。

(3)每100个是一层,一层一层地数,数到900时,现在有几个100了?接下来是几个百?10个百是多少?1000,对10个100是1000板书:10个100是1000,计数单位是: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一)》说课稿

《数一数(一)》说课稿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第一小节数一数。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技术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添珠子、数小正方体的活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添珠子、数一数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法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五、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如下三大环节。

(一)情境导入(出示数幅图片,感知生活中的大数,激发学生了解探究大数的欲望。

一天有24小时,即1440分钟我国最大的湖是青海湖,面积4500平方公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场6397千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约8848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二)探索新知1、添珠子活动9个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是十)99个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呢?(板书:10个十是一百)999个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2、数正方体块活动出示:由1000个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请同学们估一估,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生经历数的过程。

1个1个的数,数10个是1条。

一条一条的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

一百一百的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

3、数一数,进一步理解“千”的含义。

(三)巩固、拓展练习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七、板书设计数一数(一)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的计数单位是“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2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2课)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节数一数一第一课时p19页的内容本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体会数位间的进位关系并为后面学习万奠定基础
《数一数(一)》(01)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数一数(一)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版本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
册别
二年级数学下册
投屏展示学生作品,点名进行汇报
4、再次复习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估计意识.
通过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体会“一千”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8分钟)
1、按规律填数
(1)二百二百地数
200、()、600、800、()
(2)三百三百地数
300、()、(),再加()就是一千。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拨一拨、数一数动手操作及寓情景于活动中的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景导入(4分钟)
1、PPT展示星空图
师: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有过一个疑问:在夜晚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多少颗星星。(人们肉眼能看到6974颗左右)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个位上有9个珠子,再加1个,就变成了10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也有9个珠子,表示9个十,加上进位的一个珠子就变成了10个珠子,也就是10个十,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一数 (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一数 (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一数 (2)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用数码来数一数。

2.能够将数码与相应的图形相联系,并能根据图形来数一数。

3.掌握大数比小数的概念,了解数码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码的数数规律及数码与图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数码大小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1.线上教学:采用幻灯片教学,并配合实物展示、板书、示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2.线下巩固:由家长辅助进行相应的听读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 温故知新(10分钟)从“数一数(1)”开始,向学生复习数码数数的方法,并进行问答互动,复习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3. 新课讲解(25分钟)3.1 数码的大小比较通过实物展示及板书,向学生展示数码的大小和大小的比较。

并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码大小的比较。

3.2 数码与图形的联系向学生讲解数字与相应的图形的联系,并进行示范教学。

学生通过实物展示来掌握数码与图形的联系,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识别不同的数字。

3.3 数一数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像展示来数一数,掌握数码的数数规律。

4. 拓展(10分钟)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算数的口算练习。

5. 作业布置(5分钟)老师布置相应的听读练习给学生,并指导家长进行辅助教育。

同时,布置相应的口算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课堂互动、上课情况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2.通过课后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比较丰富,既有幻灯片讲解,也有实物展示和示范教学。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以及算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但是,在布置听读练习方面,需要更加具体明确,给家长辅导孩子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北师大版:《数一数》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一数》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一数》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概念,了解数的分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数的分类、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难点:数的分类和排序。

教学准备:黑板、白板、教材《数一数》,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5分钟)1.教师将黑板上的标题写为“数一数”,并与学生一起读出来。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数吗?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温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4.教师引用几个例子,让学生一起读数和写数,如:3、7、9等。

二、讲解新知(1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数的?”让学生回答。

2.教师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表中都有什么?”让学生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3.教师讲解数的分类(0-9的一位数和10以内的两位数)和数的读法。

4.教师通过实际的物品,如彩色糖果、水果等,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的实际操作。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数的读法和写法,要求学生进行配对。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将图片进行分类。

3.教师出示一些数的读法和写法,要求学生进行排序。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有关数的数学游戏或数学谜题,让学生参与解答。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平时能在哪些情境中应用到学习的数学知识?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回答并讨论。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的概念、分类、比较和排序。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加深对数的概念、分类、比较和排序的理解。

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2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2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用上这三张数字卡片,摆出比100大的数。
01 4
1. 画珠子
千 百十个
401
千 百十个
140
1. 画珠子
千 百十个
401
千 百十个
140
数位不同 相同数字
表示的意思不同
用用上上这这三五张颗数珠字子卡,片摆,一摆摆出数比。100大的数。
014
千 百十个
(1)摆1个最小的数: 5 (2)摆1个最大的数: 5000 (3)5颗珠子都用上,每个数位上都要有珠子,摆一个最小的: 1112 (4)5颗珠子都用上,每个数位上都要有珠子,摆一个最大的: 2111
请多指教!
文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絜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 竝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1《数一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一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数量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他们对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数数时,可能会出现数错、数漏的情况,对数量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量关系,进一步巩固他们的数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物品(如文具、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教室、家庭、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场景中的物品数量。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数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如苹果、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实物的数量。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实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实物,如书籍、文具等,进行数数操作。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和物品可以进行数数操作。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估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二、左学情分析:之前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数的概念,会读写百以内的读写。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次的飞跃。

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像,并结合情境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地品算整百、整千数的中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课题: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新学的计数单位,整理数位顺序表。
(2) 看图数一数。 意义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1) 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 感受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
三、反馈练习
1.找一找,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
2、填一填。独立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教 案
首页
教学
内容
数一数(一)
1课时
设计者
执教者
二年级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 在生活中,由许多这样大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2) 于你的同伴说一说。
2.数一数。 通过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 小组合作数一数。 每个同学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由10个小正方体,5人为一小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在以每小组摆出的100个小正方体为一层,让10个小组同学把一层正方体逐一放到讲台上,组织同学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难点: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资源
利用
挂图、正方形模具、计数器、学具。



教 案(续页)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
执教者补充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图片,每幅图片都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新知识,谁愿意把他读给大家听。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