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利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该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该项目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针对污泥处置利用的不同方式,如热解、焚烧、堆肥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1.引言
1.1项目背景
1.2项目目的和意义
2.市场需求分析
2.1污泥处置市场概况
2.2市场需求特点
2.3市场竞争分析
3.技术可行性分析
3.1污泥处理技术概述
3.2污泥处置利用技术分析
3.3技术选择和方案优化
4.经济效益分析
4.1投资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
4.2污泥处置利用项目的回收期和投资回报率计算
4.3敏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5.环境影响分析
5.1污泥处置对环境的影响
5.2环境保护措施和风险规避
5.3社会影响评估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总结
6.2项目实施建议
附录
本报告将对污泥处置利用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处置利用方式的比较,可以选取最优方案。
最后,结合项目的优势和不足,给出项目实施的
建议,以指导实际操作和决策。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而相应的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废弃物的处理。
其中一项重要的处理任务就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
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堆肥、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开展污泥处置利用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有价值的产品,以增加资源回收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市场分析1.有机肥料市场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机肥料受到越来越多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青睐,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2.生物质能源市场需求: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生物质能源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四、技术路线1.污泥脱水:采用离心脱水机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提高污泥含固率。
2.热解处理:通过高温热解技术将污泥转化为生物质碳以及有机气体等。
3.有机肥料生产:将生物质碳等转化为有机肥料,通过添加适量的营养元素提高其肥效。
4.生物质能源生产:将有机气体等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五、投资分析1.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购置脱水机、热解设备和生产线等,预计需要投资500万元。
2.运营成本:包括能源消耗费用、工人工资、原材料采购费用等,每年预计为100万元。
3.预计年收入:根据市场需求测算,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的销售收入预计每年为300万元。
4.预计年利润:预计年利润为200万元。
基于以上投资收益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约为4年。
六、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产品销售困难。
2.技术风险:热解设备运行不稳定或出现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环境风险: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操作管理。
七、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报告背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建设任务。
本报告旨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项目的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二、项目需求分析该城镇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新的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
该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处理能力:处理能力应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城镇污水排放量的需要,预留一定的处理余量。
2.污染物去除率: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周边环境的水质。
3.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4.各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各处理工艺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特性,能够适应多变的污水水质和流量。
5.运行成本:运行成本应合理控制,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在技术可行性方面,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的污水处理技术:1.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如A2/O、SBR等,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特性,并且技术成熟。
2.膜分离技术:如MBR、MBBR等,具备高效的固液分离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悬浮固体和生物混合物。
3.先进氧化技术:如紫外光、臭氧等,能够高效地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4.能源回收技术:如沼气发电、混凝液再利用等,能够降低运行成本。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可行性方面,我们需要对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估算,确保项目能够在经济上可持续发展。
1.投资成本:包括土地购置、建设工程、设备采购等各项费用。
2.运营成本:包括工艺操作费、能耗费、维修费等各项费用。
五、环境影响评估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应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保障周边环境的水质和生态安全。
六、结论根据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我们认为该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是可行的,可提供稳定可靠的污水处理服务,同时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污泥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摘要污泥是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后产生的一种含有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以及微生物的混合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污泥进行合理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从污泥处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况下,采用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AbstractSludge is a mixture of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which poses certain hazards to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eat sludge rationally. This study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sludge treatment,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of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ineration treatment and composting treatmentare relatively feasible methods with goo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一、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废水后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的混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废弃物。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立项书一、项目名称: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背景和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设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处理规模也在逐步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的污泥产生,这些污泥带来了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污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进行污泥处理的可行性研究,探索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处理和利用污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该研究将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和主要研究内容:1.污泥产生和性质分析: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了解其产生量、组成成分、物理特性等。
2.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对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3.污泥处理效果评估: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对不同处理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污泥降解效果、处理效率等指标。
4.污泥资源化利用: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研究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技术路线,包括能源利用、农业利用、建材利用等方面。
5.经济与环境评价:对污泥处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不同技术方案的成本和效率,评估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项目预期成果和创新性:1.提出污泥处理技术方案:通过对研究和分析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劣势,提出适合本地区污泥处理的技术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通过研究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出适合本地区的污泥综合利用技术,从而实现废弃物向资源转化的目标。
3.经济与环境评价:对不同的污泥处理技术方案进行经济与环境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进度计划和工作安排:1.第一阶段:污泥产生与性质分析,历时3个月。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也逐渐增大。
污泥是处理城市污水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系统,将污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以达到减少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的目的。
项目内容包括污泥处理设备的选购和建设、污泥处置流程的制定、污泥处置后的资源利用等。
三、市场分析1.污泥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将越来越重视。
2.污泥处置技术需求大。
目前,国内对污泥处置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处理污泥。
3.污泥资源利用市场潜力巨大。
处置后的污泥可用于土壤改良、燃料制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目前已有多种污泥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堆肥和厌氧消化等,这些技术已经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污泥处理将节约土地资源和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同时处置后的污泥还可以被用于资源利用,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3.环境可行性:污泥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五、项目实施方案1.污泥处理设备选购和建设: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污泥处理设备,并进行建设。
2.污泥处置流程制定: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置流程,确保污泥的安全处理和资源利用。
3.污泥处置后资源利用:将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土壤改良、燃料制备等领域,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六、项目风险分析1.建设风险: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不足、技术难题等风险。
2.运营风险: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等风险。
3.政策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七、项目效益分析1.环境效益:有效处理污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可行性研究

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可行性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厂能够将排放不达标的污水进行人工处理,进而降低污水对坏境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的方式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对污泥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了相关实验。
通过实验研究获取结果,证明污泥干化焚烧处理的可行性以及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某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印染污水,该处理厂对这种废水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并且通过改造,其处理污水的效率不断的增强。
然而,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污水的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多,污水中的污泥含量也日益增加。
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污泥填埋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缺陷。
填埋处理需要将污泥运送到指定的填埋地点,而在运送的过程中,污泥会再次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改善原有的污泥处理方式,提升污泥处理的效率是污水处理厂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
采用焚烧式处理能够将污泥彻底清除,因其能够碳化有机物质,可大幅度减小受污染的面积。
因此,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进行干化焚烧能够大大提升污泥的处理效率,进而有效改善环境问题。
污泥特性研究与分析本文以某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污泥特性、干化焚烧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污泥干化焚烧的可行性,进而为污水中的污泥处理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污泥特性的研究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标准化的方式对污泥特性进行检测。
因此,检测污泥特性可以参考我国煤质检测指标和检测方式。
如,全水分测定法、煤的发热量测定法等等。
这些检测方法和污泥干化焚烧的工艺相似,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此外,污泥的含水率、发热量等方面也可据此作为参考。
污泥干化机可以选择污泥干化实验机,热源可以选择150摄氏度饱和蒸汽作为热源,一次处理30kg污泥为佳。
通过实验验证标的污泥的干化特性,并工程设计提供实验数据。
利用冷凝器收集污泥干化后所产生的水蒸气,并且及时对冷凝液的重量变化进行记录,进而计算出污泥的干化率。
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XX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中等规模城镇,人口密度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我对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一、项目背景分析XX城镇目前的污水处理设施较为落后,主要依靠生态湿地和简易处理设施来处理污水,处理效果较差。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水环境。
因此,实施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势在必行。
二、项目前期工作1.环境影响评价:对XX城镇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技术可行性分析:对目前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调研,选择适合XX城镇的先进技术方案。
三、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规模: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管网及配套设施,总投资约XXX万元。
2.技术选型: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污水处理技术,结合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达到排放标准。
3.建设周期:预计项目建设周期为XX年,分为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试运营阶段。
四、项目投资回报分析1.投资收益:实施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将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技术选型和建设规模的合理设计,可保证项目运营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达到合理的成本效益。
3.投资回报: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同时为城镇经济发展创造较为稳定的回报。
总之,XX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通过科学的项目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该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说明及项目信息41.1 项目概况41.2 编制依据41.3 编制范围51.4 编制原则61.5 本项目的服务范围61.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31.7 拟选择的工艺141.8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61.9 协作关系161.1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62 厂址182.1 拟选厂址的地理位置182.2 拟选厂址的建设条件183 建设方案193.1 污泥概述193.2 污泥的主要成分203.3. 污泥干化设备工艺类型及工作原理204 处理工艺244.1 污泥干化系统流程244.2 污泥接收系统244.3 污泥干化系统274.4 废水处置404.5 辅助生产系统425 厂区布置及公用工程565.1 总图运输565.2 土建工程575.3 热工仪表与自动控制615.4 给水排水及消防655.5 供配电665.6 采暖通风空调686 环境保护696.1 环境保护标准696.2 环境保护设计标准706.3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分析716.4环境保护措施727 消防747.1有关设计规范标准747.2 厂区总平面布置747.3建筑消防747.4 消防给水系统747.5 电气防火757.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758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76 8.1 有关设计规范标准76 8.2 设计原则77 8.3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77 8.4 生产安全措施77 8.5 劳动卫生78 8.6 应急防范措施78 8.7 机构设置798.8 劳动安全卫生的预评价799 节能79 9.1项目建设方案79 9.2 能源供应条件79 9.3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80 9.4 能源消耗状况80 9.5 项目节能措施及及节能量81 9.6 节约原材料措施82 9.7 能源管理、计量机构及人员组成829.8 能源检测、计量器具的配置8210 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82 10.1生产组织8210.2劳动定员8211 项目实施计划8412 主要设备表8513 投资估算87 13.1投资估算87 13.2资金筹措8813.3需要说明的问题8814 经济分析88 14.1财务分析88 14.2 社会效益9014.3 经济分析结论9015 附图901总说明及项目信息1.1 项目概况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工程位于XX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其北侧为垃圾焚烧发电工房,东侧为封闭煤场,西侧为综合水泵房,南侧为预留用地,项目用地请参见附图。
根据规划,本项目建成后主要服务对象为XX市各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
1.1.1 项目名称XX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
1.1.2 项目性质市政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工程。
1.1.3 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XX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垃圾车进厂道路南侧,其北侧为封闭煤场和综合水泵房,南侧为厂区围墙。
1.1.4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干化市政污泥600吨/日,其中土建一次完成,先安装200吨/日的污泥处理及配套设备,并预留400吨/日的设备安装位置。
设计进厂污泥平均含水率约80%;干化后污泥含水率约为30~40%,近期污泥量(干化后)为57~67吨/日,干化污泥用铲车运输到东北侧的封闭煤场,与煤混合后和生活垃圾一起进行焚烧处理。
1.1.5 建设单位单位名称:XX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1.1.6 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本项目由XX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1.2.2《XX市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政办发[2013]138号);1.2.3;《XX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建设城镇污泥处理项目的批复》(同政管字[2014]150号);1.2.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年6月);1.2.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2.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2.10《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2001);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1.2.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2.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16《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1.2.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2.20其他现行相关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1.3 编制范围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项目用地界范围内的工艺及辅助工程的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污泥处理工程的总平面布置――污泥接受系统――污泥储存与输送――污泥干化系统――干化尾气冷凝系统――异味气体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建筑与结构――公用工程系统――投资与经济分析1.4 编制原则本项目的处理对象是城市各污水处理厂所衍生的二次污染物-污泥,工程目的是实现市政污泥处理、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工程目标为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重点遵循以下原则:1.4.1满足XX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满足城乡兼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需求。
1.4.2执行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保护环境、防止二次污染。
1.4.3 本项目通过蒸汽加热的方法对市政污泥进行干化处理,降低市政污泥的含水率,以便于输送到垃圾焚烧炉内进行进一步焚烧处理,从而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目的。
1.4.4采用国内经生产实践考验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使本厂在综合技术水平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4.5选择高效节能的机电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尽量提高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的选择中贯彻节能政策。
1.4.6厂房的建筑风格与基地的建筑风格一致,尤其是与原有周围工房的建筑风格相协调。
1.4.7合理利用土地,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加强厂区绿化,美化环境,降低环境噪音。
1.4.8节约用水、合理用能、加强各类资源的再利用。
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确保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本项目的服务范围本项目拟定的服务范围为XX市各污水处理厂。
1.5.1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及污泥产量XX市现有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和污泥产量见下表1-1:表1-1 2013年XX市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及污泥产量统计表1.5.2 运输XX市区各污水厂运距及运输路线如下:东郊污水厂:运距约7.5公里,御河西路——开源街——魏都大道——208国道——垃圾进厂道路——计量磅房西郊区污水厂:运距约6.2公里,开源街——魏都大道——208国道——垃圾进厂道路——计量磅房御东污水处理厂:运距约27公里。
御河西路南段——208国道——垃圾进厂道路——计量磅房开发区污水厂:运距约9.8公里,出厂路——109国道——208国道——垃圾进厂道路——计量磅房同煤污水处理厂:运距约14.5公里。
出厂路——棚户区新路——新路——仝家湾村外路——208国道——垃圾进厂道路——计量磅房从上述运输距离可知,现有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与工程所在地的运输距离适中,以每天接受污泥量600吨(按远期总规模计)、运输车辆运输量以7吨/车计,约需85辆次/d。
市政污泥采用白天运输的方式,避开生活垃圾的运输高峰。
XX垃圾焚烧发电厂在东南侧设有地泵房一座,设有1座汽车衡,85辆次的通过时间约为2~4小时,对焚烧厂的运输影响较小。
1.5.3 污泥处理处置标准目前,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标准见下表。
从表可见,近几年,随着污泥问题的严重和污泥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在污泥相关标准方面的制定力度。
表1-2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政策与标准2009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确定了污泥处理基本目标,明晰了技术路线边界,规定了费用来源,明确污泥处理的政府责任。
关于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文件在总则中规定:“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
”首次确定了“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对资源化是“鼓励”,而没把它也作为目标。
这有利于澄清一些误解,比如,误认为污泥就是资源,强调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和经济效益,并以资源化为首要目的。
污泥处理处置不是以经济效益和赢利为主,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因此污泥处理处置是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投入和建立收费体系来支撑。
污泥处理处置应该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为目的,“资源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应尽可能利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节约能源的效果,实现其资源价值。
1.5.4 XX污泥泥质情况XX污水处理厂泥质监测报告如下:1.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6.1我国污泥治理方面的进展与问题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均不高,但由于总体规模大,污水处理系统产生污泥量很大,所以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污泥治理系统刻不容缓。
在法规方面,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解释,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其它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防止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泥污染环境的规定。
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第四条第(四)项规定:“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回用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2000年5月29日,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0]124号)第五条“污泥处理”部分明确规定:“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予以妥善处理”。
第七条“二次污染防治”部分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田时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