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文学2014
现代水文学(新1版)第15章-水文学与城市化

15.1 城市与城市化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3 城市水问题及解决措施 15.4 城市水文学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研究生适用教材: 现代水文学(新1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15.1 城市与城市化
15.1.1 城市和城市特点
城市是人口集 中、工商业发达、
① ②
③
①
1939.7.10-12
②
1940.11.22-25
③
1941.9.23-25
④
1953.5.12-19
⑤
1959.4.8-11
⑥
1960.6.23-2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超渗降雨后的时间(S)
城市化过程中,相似暴雨对应单位线对比图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4 城市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地面径流
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
(a) 城市建设前
(b) 城市建设后
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过程变化示意图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2 城市气候及降水特征
城市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城市热岛效应 (1)
城市阻碍效应
DDi(iaagg2rra)amm
22
D(Diai3ga)rgarm am
33
城市凝结核效应
流过程时间向前提,径流过程线
形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60
80 时间 (秒)
15.2 城市水文效应与水环境
15.2.3 城市水文效应
(3)城市径流过程变化及雨洪
城市暴雨形成的洪水 具有流量大、洪峰高、
城市水务管理复习提纲

水务规划与管理复习提纲1. 水务规划的概念;水务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涉及内容——水务规划涉及的内容包括水文学、水资源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以及水利工程经济学等多门科学,涉及到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一切与水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
2. 城市水务管理的概念;城市水务管理——就是实行在城市区划内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即对城市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地下水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比)不仅考虑自然资源系统如何满足人类的水资源需求,而且要考虑如何调整人类的水资源需求,以谋求水资源供需平衡,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水务管理的主要任务;目标:1 统一管理水资源,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 做好城市水资源规划,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提供依据3 全面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 加强供水管理,加速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5 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保证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6 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7 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城市水务现代化水平8 进一步加强各项防洪措施,确保城市安全9 统筹规划,实施区域间调水,保证城市水源的可持续利用10 保护、改善水生态与环境,建设国际化标准的现代化城市任务:1、防洪2 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 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4 供水(输水)的保证5 排水的保证6 污染处理7 水环境与生态保护8 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工作9 制定水价10 制定法规4. 城市水文学的概念;城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着重研究城市及周围地区的水分循环,水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水与城市人群的相互关系。
5. 城市水文的研究手段;(1)上下游对比把城市地区河流的上游与同一条河流下游所收集的数据加以比较(2)前后期对比把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3)流域对比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水文数据进行对比。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城市水文学

考试须知本试卷总分160分,及格分 9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到时将自动交卷,学员不限考试次数,系统将取历次考试中的最高分作为最终成绩。
本试卷总题量32道,(判断:15题、单选:9题、多选:8题)试卷类型:固定试卷一、判断题(每题 5 分,共 15 题,总分 75 分)•1、设计工业废水量应根据工业企业的工艺特点确定。
A、对B、错A正确•2、设计生活污水量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计算。
A、对B、错B正确•3、就城市规划而言,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阶段,防洪规划的编制内容在深度上应与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相一致。
A、对B、错B正确•4、在城市上游修建防洪水库储蓄洪水,以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
这类工程不用结合水资源开发、发电、渔业、航运诸方面综合考虑。
A、对B、错B正确•5、模型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建立通用的模型程序包,由多个程序块组合而成,适用于各种条件和不同区域的组合,包括由简单到复杂,根据用户要求调用组合。
□对A、对B、错A正确•6、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指在快速城市化区域,由于屋顶和硬质地面等不渗透面积的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的雨水汇流特征改变的现象,其表现为洪水总量增多,洪峰流量加大,洪水汇流时间延长。
A、对B、错B正确•7、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水体无污染,热岛有缓解”。
A、对B、错B正确•8、水文效应是指: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组因素变化引起的水文变化。
A、对B、错A正确•9、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景观园林学和城市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A、对B、错A正确•10、观测事实表明,在市区及城市下风向的地区有降水量增多的现象。
A、对B、错A正确•11、STORM能够模型可以长时间连续模拟排水区域降雨径流过程,根据不同的管网内外蓄水池容量、污水处理厂处理速率计算出排水系统每年的溢流次数,并输出各种污染物过程线,很适用于排水系统规划计算;SWMM适合于对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论证计算。
《城市水文学》第一章城市水文学的基本概念

n
i
f i Ai H i
i 1
n
式中: fi——各多边形在流域内的面积,km² ; F—流域面积,km² ; Ai—各雨量站的权重系数。
适用条件:①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②地形起伏较大时 包含假定:流域内任何一点的降雨量,都可用和它距离
最近的雨量站代表。
与算术平均法相比较:泰森多边形法适用条件较宽,
降水量过程图
时 段
(2)降雨量累积过程线:从降雨开始至某时刻的降雨量
与该时刻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
时间 13:42 14:00 14:30 15:34 17:00 18:10 19:00 时段降雨 0 11.5 33.5 31.9 1.6 2.2 累积降雨 11.5 45.0 76.9 78.5 80.7
为了纠正蒸发测量仪 器的误差,需将测量值乘 以蒸发折算系数。
E kE
'
式中E为天然水面蒸发量 E`为蒸发器实测蒸发量 k为蒸发器折算系数。
(二)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是土壤中所含水分以水汽的形式逸入大气 的现象。湿润的土壤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干燥,该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流域的地形特征可以用流域平均高度和流域平均坡 度来反映。
3.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经纬度。 气候条件:气温、气压、湿度、降水、蒸发。 4.下垫面条件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湖泊与沼泽、 人类活动措施。
第三节 降 水
降水的定义:
大气中的液态水滴或固态冰雪颗粒,在重力作用下, 克服空气阻力,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当河段纵剖面为折线时,河段平均比降为:
J=[(z0+z1)L1+(z1+z2)L2+…+(zn-1+zn)Ln-2z0L]/ L2
城市水文浅析

而在我 国过去几 十年 ,水文工作 的重点 是大江 大河 的防洪 和城市 外 围的水资源监测 和平原 除涝 等水文 研究 ,而城市水 文建设还是 一个 及 的所 有与水有关 的问题 ,都是城市水 文要研究 的课题 。
薄 弱环节 ,随着城 市化的发展 ,城市水 文越来 越受 到重 视 。城市 化涉 根据实测 降雨径 流资料 , 过科学 的计算 方法 ,分析城 市各个不 同地 通
近 年来 ,许 多水文 单位 开展 并 加强 了城 市 水文 工作 ,调 整城 市 计暴雨强 度降雨过 程 ,计算 出各个 地 区地 面径 流 的流 向和流量 ,从而 水 文站网 ,增加市 区重要河 道、湖泊 、水库监 测站点 ,监控城市 雨水 制定排洪 防涝调度 方案 , 定相关 的市政建设 特征值 ;也要 利用各种 决
提 出了多种能统一 考虑防洪 、排水 、供水和水 质控制 的城市水 文学模
型。
5 城 市水文建设 .
要解决城市化 面临 的各 种水文 问题 ,必须加强城市水 文建设。 城市水文 建设要进 行城市 站网布设 与城市产汇理论 研究 ,目的是 区产汇流 特性 ,得 到与本地 区 匹配的各种 水文参数 ,然后 根据不 同设
件 ,是典型 的人类 活动影 响对区域水 文规律 改变 的过程 。在城 市化过 了当地的雨洪径 流条件 ,使水 文情势发 生改变 。不透水面积 比重大 , 程 中 ,城市水 问题 愈发 凸显 出来 。围绕 以城 市为 中心的供水 、排水 、 则截 留、填洼 、下渗 的涝 问题 日益 突出。水灾 害加剧 、水资源 紧缺 、水 流历 时和滞后 时间大大 缩短 ,径流系数 和集流速度增 大 。使城市及 其
7 、沿海 城市 防潮 问题 。
城市水 文就是分析 研究 以上 问题并找 到科 学有效的解决办法 。
高职院校专业课授课方式浅析一一以《城市水文学》为例

高职院校专业课授课方式浅析一一以《城市水文学》为例摘要:专业课学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良莠不齐,抽象理解能力较弱,而专业课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造成不少高职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存在障碍。
针对上诉问题,专业课授课教师要理性看待,因材施教。
本文以《城市水文学》为例,举例分析了专业课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针对性的讲解方法,对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克服专业课学习障碍,提高专业课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专业课授课方法高职院校城市水文学专业课学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不少高职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存在障碍[1,2]。
高职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要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等,加上高校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具有自主性,要摆脱在中学期间形成的依赖教师、家长督促式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因此造成许多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感觉难以适应,或适应时间长,或调控能力差,经常出现一开始就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状况[3,4]。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良莠不齐、理解能力较弱、而专业课知识面又较广,深度较深的问题,授课教师应理性面对,因材施教,通过举例等通俗易懂的方法,将深奥的专业课知识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加以讲解,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以《城市水文学》为例,浅析一下专业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发生在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
城市水文学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等都有重要意义,是水务管理等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5]。
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案

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案工程水文学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1.分期洪水系列的Cv值比年最大洪水系列的Cv值大。
正确答案:C2.选择典型暴雨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后。
正确答案:B3.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个特定流域一定历时的理论最大降水量可能最大暴雨。
正确答案:B4.某一地区的暴雨点面关系,对于同一历时,点面折算系数随流域面积增大而减小。
正确答案:A5.分期设计暴雨时,要注意暴雨资料的一致性。
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在进行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时,将1d、3d、7d洪量系列的频率曲线画在同一张频率格纸上,它们应相交和间距合理。
正确答案:AC2.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时,洪水经验频率计算的方法有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
正确答案:AB3.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峰=设计洪峰,各历时量=设计洪量。
正确答案:BD4.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正确答案:CD5.我国暴雨资料按其观测方法和观测次数的不同,分为日雨量、自记雨量和分段雨量。
正确答案:ABC三,判断题1.洪峰的选样采用年最大值法,即一年只选一个最大洪峰流量,以保证样本变量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B2.对于中小流域,不能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正确答案:A3.涝灾最易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
正确答案:A4.古洪水是指洪水发生的时间早于现代系统水文采集和历史洪水的古代洪水。
正确答案:B5.降雨过量是形成涝灾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B6.洪水分期划分要符合暴雨和洪水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B正确答案:B7.城市排水系统通常使用径流系数法来计算产流。
8.没有实测资料来确定入库洪水,但必须使用直接方法进行推求。
9.当气压不变时,露点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无关。
10.所谓“长包短”是指在用典型洪水进行同频率放大计算时,短时段洪量包含在长时段洪量内,采用的是“长包短”的方式逐段控制放大。
城市水文

第三节 城市化对径流特性的影响
1.大规模建造房屋,铺砌道路,使下垫
面不透水性大大增加,其结果是下渗量和蒸发
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洪峰流 量加大; 2.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使暴雨径流尽
快地就近排入水体,使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
量更为集中;
3.对城市汇水河道整治与改建,整治后
的特点是河道直线化,断面规则化,呈梯形或
第三节 暴雨公式
市政部门常用的暴雨公式形式为: i= 167A(1+C lgT)/(t+B)n 式中, T — 重现期,年;
i — 重现期为T 年的t 时段内平均降水强
度,L/(s·hm2); A、B、C、n — 暴雨公式的参数。
表3-3 我国部分城市暴雨公式的参数
城市名称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太原 包头 哈尔滨 长春 吉林 沈阳 济南 南京 合肥 杭州 南昌
重迭的子系列,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均值m1和m2, 方差s12和s22。
首先对方差进行方差比检验或F检验。计算检验
统计量
F=s12/s22 s1>s2
F=s22/s12 s1<s2
与F分布表中置信水平为α/2、自由度为n1-1和 n2-1的F值比较。在大部分实用中,α值采用5% 比较适当。一般统计教科书和手册中都附有这类统计 表 。如果F的计算值超过表列数值,则拒绝关于s1与 s2为相同总体方差估计量的零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
第一节 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
一、城市化定义: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商业和文化 事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和城区面积的扩张,这 一过程称之为“ 城市化”。 二、 城市化过程 农村阶段:土地处在耕作或放牧状况。
早期城市:大量修建城市型房屋,但仍有相当部分土地 被原有植物所覆盖。
统计量
F=s12/s22
F=s22/s12
s1>s2
s1<s2
与F分布表中置信水平为 α/2、自由度为n1-1和 n2-1的F值比较。在大部分实用中,α值采用5% 比较适当。一般统计教科书和手册中都附有这类统计 表 。如果F的计算值超过表列数值,则拒绝关于s1与 s2为相同总体方差估计量的零假设。
t检验适用于对两个子系列的均值检验。计算检验 统计量
但城市化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气候变化也是缓慢的, 不易被人察觉。
第三节 城市化对径流特性的影响
1.大规模建造房屋,铺砌道路,使下垫
面不透水性大大增加,其结果是下渗量和蒸发
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和径流总量增加,洪峰流 量加大; 2.城市排水系统管网化,使暴雨径流尽
快地就近排入水体,使洪水汇流速度增加,洪
3. 城市供水及优化调度
城市中工业和居民用水量很大,用水规律有自身特点,对水 质也有一定要求。城市供水水源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有些城市 依靠单一水源供水,也有不少城市依靠两种水源联合供水。无论 利用何种水源供水,都存在水资源量的估算、质的评价和供需平 衡分析等问题,还要考虑如何重复使用水资源和探求最优的供水 方式。
二、造成城市热岛的原因主要为:
(1)人为热源 (2)建筑材料的热容性 (3)建筑结构峡谷形式增加接受辐射的面积 (4)大气污染增强了吸收太阳辐射能力 城市热岛现象会对水汽蒸发、空气对流产生明显影响,从 而影响到降雨特性。 城区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人们日常活动使得城市上空大 气中尘埃比天然情况下高出几倍至几千倍,使得城市空气污染 加重,为城区降水提供了更多的凝结核。城市化尤其是对流层 气象活动增加,引起局部区域降水增大。 城市化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气候变化也是缓慢的,不易
城市水文学
水文水资源专业 &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2014-02
绪 论
第一章
城市水文学
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城市防洪与排水措施
排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 排水系统设计流量过程线推求 城市水文模型 城市防洪规划
水文学(hydrology) 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 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 服务的知识体系。
-绪论一、定义: 城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研究发生在大中型 城市环境内部和外部,受到城市化影响的水文过程,为 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水文依据的 学科,又称都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二、主要内容: 包括城市化的水文效应、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城市水文气象的观测实验、城市供水与排水、城市水 环境、城市的防洪除涝、城市水资源、城市水文模型和 水文预测以及城市水利工程经济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 的学科。 三、作用&意义 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市政管理 以及工商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四、主要特点
1.综合性 城市水文学涉及水文科学、水利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和城市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2.动态性 由于城市地区的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随时而变,因此城市水 文学不能只研究较长时间内的准平衡状态,还须着重考虑随时间 变化的动态过程。
五、研究的基本问题 城市水文气象、城市暴雨径流及防洪、排水,城市水资 源及供需平衡,以及城市水质评价及水污染控制。
图1 城市化对城市水文过程的影响
四、城市化过程对当地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
(1)城市地貌和排水系统的改变 (2)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水环境的改变 (4)大气环境的改变 构成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水环境等水文问题。
第二节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一、城市热岛:与周围乡村相比,城市气温明显偏高。其特征 往往是城市中心气温最高,而向周围乡村逐步递减,在郊区递 减速度较快。 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围乡村的现象称为“ 城市热岛”。
交通事 故增多
额外的 疏淤开 支
额外的 建筑开 支
额外的 处理开 支
供水 条件 改善
农业 收入 增加
地价 升高
保险费 开支增 加
图 3 城市化对城市暴雨或降水的影响及后果(Changnon等,1977)
Q
城市化后
城市化前 t 同等降雨下城市化前后洪水过程线比较
图1-1
第四节 城市化对水文影响的分析
2.城市流域暴雨径流模拟
城市中的道路、屋面和飞机场跑道都是不透水的,因此处理 这些地区的降雨损失比较简单。城市排水系统一般由管网和排水 河网组成。城市面积上产生的暴雨洪水通常先排入管网,然后排 入河网,排水系统较为优良。用于城市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的模型 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只给出洪峰流量,如合理化公式。第二类既 给出洪峰流量又给出洪水过程线,如芝加哥方法。第三类是多用 途模型,如美国环保局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
4. 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
城市中工业排放的废水和居民生活垃圾都是水污染源。 城市中的污染源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两类。点污染源 是在离散点上的废水的集中排放,污水处理厂的出流就是点 污染源的实例。非点源污染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堆积 于街道上再由暴雨径流沿程运送到河流、湖泊而形成。非点 污染源是城市污水处理中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中期城市:住房、商贸中心、学校、工厂等建筑物大规 模地发展和建设阶段。 后期城市:使已残留很少的原有植物缩减为零,地面完 全由人工建筑和一些其他设施所覆盖。
三、城市化与城市水文过程 城市化的发展对水环境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 三个方面城市水文问题,即城市水源资源紧缺、水质污染控制和 洪水控制问题。 1.城市水源紧缺 随着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也就随之增大,产生了一个寻 求充足水源这一水文第一重要的问题。 2.洪水控制问题 城市污水增多、降雨的径流量变大和流速的增大,使短时间 内的大流量径流发生,不可避免地要使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引起 了洪水控制问题。 3.水质污染控制问题 城市化扩大时,枯水流量减小,城市污水的增加及雨水径流 水质恶化,引起水源水质恶化。另外,固态及液态致病污染物的 处置对地下水水质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产生了水质污染控制问 题。
6.来自城市外的引水和城市本 身污水排放,造成径流水量和水质的 变化。
*资料:城市暴雨径流特点
城市化的程度的提高,直接改变了城市的暴雨径流 形成条件,使其水文情势发生变化 暴雨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增高,出现时间提前。 河道中水流流速加大,径流过程中悬浮固体及污染物 浓度提高。 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不透水面积增加 城市化的进程,增加了城市的不透水表面,使相当部 分的流域为不透水表面所覆盖,如屋顶、街道、人行道 、车站、停车场等。不透水区域的下渗几乎为零,洼地 蓄水大量减少,造成产流速度和径流量都大大增加。 汇流时间缩短 排水管渠系统的完善,如设置道路边沟、密布雨水管 网和排洪沟等,增加了汇流的水力效率。导致径流量和 洪峰流量加大,出现洪
城市化对城市暴雨或降水的影响
雨强增大
降雨量增加
冰雹增多
雷电增多
土壤浸 蚀增强
洪水 增多
排水系 统负荷 加重
水流带 走的污 染物增 多
总径流 量及枯 水量增 多
作物 增产
作物 减产及河流 沉积
设计 标准 提高
水源 污染 加重
增强河 流稀释 能力
水库库 容增大
作物 净产量
s2
2 2 (n 1)s (n 1)s 1 1 2 2 n n 2 1 2
m s 1 2 t 1/n 1/n 1 2
m
与t分布表中置信度为α/2,自由度为n1+ n2-2的t 值比较。若计算值超过表列数值,则拒绝关于m1和m 2是同一总体均值估计量的零假设。
补充: 参数检验法主要为t检验和方差分析(即F检验)等 ,两组间均数比较时常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比较 时常用方差分析;t检验可分为单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 、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当 两个小样本比较时要求两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且方差 齐性,若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宜用t 检验或非参数方 法。 方差分析可用于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应用该 方法时,要求各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 本来自正态总体且各处理组总体方差齐性(方差齐性 实际上是指要比较的两组数据的分布是否一致,通俗 的来说就是两者是否适合比较)。
补充: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又称“变异数分析” 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 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为: (1)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随机的。 (2)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否则可能出现无法解 析的输出结果。 (3)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分别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否则使用非 参数分析。 (4)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方差相同,即具有齐效性。
1、统计检验方法
一般,城市化对水位和流量资料影响较为明显,
可以采用水文统计中的t检验和F检验方法对水文
样本系列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显著性检验。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水文变量系列被划分为
容量为n1(城市化前)和n2(城市化后)两个不
重迭的子系列,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均值m1和m2, 方差s12和s22。
首先对方差进行方差比检验或F检验。计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