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滨海路初步景观设计_AECOM

合集下载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要点研究摘要:滨海地区是滨海城市珍贵的空间资源,高品质开发建设城市滨海地区,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品牌宣传、文化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普遍存在城市设计被忽略、城市特色未彰显、公共空间被侵占、功能形态较单一等问题。

本文从岸线管控、用地管控、建筑管控三大方面,对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原则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控制要素视线通廊1引言滨海地区一般是指临近海域,对海域有重要影响并且与海岸带有景观、交通、社会、土地等联系的区域,包括滨海道路、向海一侧的公共空间、岸线沙滩、交通设施、以及以特定功能为主的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空间等[1]。

滨海空间是滨海城市珍贵的空间资源,高品质建设滨海地区对于滨海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粗放式的快速城镇化建设阶段,进入了精细化的高质量城市营造阶段。

探讨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要点,能够更精细化地对滨海地区的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建筑形态、生态景观进行管控,打造更高品质、更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的经济、生态、景观、文化发展。

2.滨海地区开发建设现状问题2.1城市设计被忽视滨海空间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核心和热点,其空间品质决定了滨海城市的形象。

目前城市在滨海空间开发建设中普遍对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重点滨海地区未开展单独的城市设计研究;二是一些滨海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内容较为格式化和套路化;三是现有的城市设计更偏重于概念性的指引。

2.2城市特色未彰显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滨海空间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空间要素和文化特征。

在过往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常常更关注于空间增量利用和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依托不同本地要素对滨海空间进行特色营造,导致滨海空间千篇一律,缺少特点。

2.3公共空间被侵占滨海空间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应面向所有市民团体开放。

然而在当前的滨海地区开发建设中,滨海空间的公共性常常难以得到保证。

国内滨海路景观带规划初探

国内滨海路景观带规划初探

并 创 青 岛地处 山东半 岛东南 、 州湾 畔 , 滨海 路建 设充 分利 用 充分 利用 和融 合了 自身的环 境特 质 , 根据 不 同的城 市特 点 , 胶 其 造 出 自己 的 景 观 特 色 。 了城市 的 自然滨海 资源 , 展现 了城市 的特色和韵 味。青 岛滨 海路 的代表路段是 位于东部新市 区沿海地 带的东海路 , 长 1 . m, 全 2 8k
三亚 椰树成林, 热带风情 以椰树 、 沙滩等热带 自然元素为主要景观表现方法
1 5. 建 筑景 观 . 2
从表 2比较分 析 中得 出 , 在建筑 景 观 的设 计 方面 , 城 市都 各
并在 开发强度 、 体量 、 色彩 等方 面进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 , 其滨海 路—— 环 岛路 沿滨海地 带环 突出了 自身的建筑文化特征 , 绕了约 34的厦 门岛 , / 全长约 4 m, 2k 其设计最大的特色 是考虑景 行 了 适 当 的 控 制 。
滨海路 两 侧是 纯 天 然 的 山 海风 光 , 时 沿路 的 同 大连 依 山傍海, 山海相融 1 大连最美的 自然景观节点成为滨海路景观 的 2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厦 门 依 山就势

绿化景观 以大色块 、 大尺度 为主要表 现手 法, 出 突 临海近海 整体 的大效 果
计思路及方法进行 了探 索, 以提 高滨海城 市的形象和实现滨海景观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滨海城市 , 滨海路 , 景观 带 , 规划 , 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U 8 .8 T 94 1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滨海城市 已经成为我 国区域发展 的重点 , 而滨海路 景观带 的 观与 自然 的完美结合 , 道路设 计依 山就势 , 采用 上下行 道路分 幅 , 开发建设更成为滨海 城市 风貌 特色保 护与 开发活 动 中举 足轻 重 既利 于观赏海景 , 又强化了现代城市道路线性景观的丰富性 。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以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为例杨栋山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摘要:近年来,基于水环境里生态修复的研究不断地完善和深入,诸多地区围绕着怎么样能够高效地开展水体保护和修复的课题做了很多工作。

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城市里面滨水的公园发生不合理用水与水污染现象时而发生,如果没办法第一时间对这些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即容易导致水生态逐渐地退化,某种程度上将会波及公园景观乃至周遭环境的质量情况。

本项目(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改造)大量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经验,通过对舟山朱家尖的实地调研考察,进行了相关现状条件分析。

以景观动线体验展示为切入点,对舟山自在海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具体研究成果如下: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城市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和策略:(清水性原则、环境原则、生态多样性原则、水生态修复策略、景观构筑物恢复策略、植物生态修复策略)并将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用到实际景观设计之中。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前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飞速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迫切要求不断地促进着城市滨水空间的迭代发展。

城市的滨水公园不但充当了城市泄洪排水等基本的生态功能,并且在城市绿地湿地景观的角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的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

但是近些年来人类的活动对这些滨水空间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工业污水排放,人类生活用水的排放等等。

这些生产生活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滨水空间生态功能退化,动植物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劣,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因此,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是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生态修复才能使得环境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存空间的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1城市滨水公园概述滨水公园一般是指为各种活动向公众开放的水域附近建造的公共空间。

生态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该部分组成了整个有机城市,并为其非常重要的部分。

地域文化在滨海县G204道路景观提升设计中的传承与演绎

地域文化在滨海县G204道路景观提升设计中的传承与演绎

对一座城市而言,道路不仅是串联城市各个空间组团的交通通道,更是让人迅速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经。

因此,作为城市结构基础的道路,其景观亦是城市景观的骨架,是展示城市风貌、传播地域文化的最佳场所。

城市道路设计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对其景观设计的关注,中西方起步相对较晚,且理论发展和实施建设又各不相同。

从国外来看,最早的道路景观设计大约是在20世纪20~30年代,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修建的公园公路专项设计被公认为是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雏形[1]。

随着公路美学相关研究的开展,西方的道路美学发展也应运而生。

时至今日,西方诸国的道路景观在注重人文主义和地域文化体现的基础上,已经由美学层面转为更加关注于空间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令城市道路逐渐回归人性化和人文化。

从国内来看,道路景观设计系统性研究的起步晚于国外,20世纪末,设计师们才开始关注于城市道路的美学研究。

步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刘滨谊、谢怀建等知名学者均提出要从美学、艺术、文化3方面塑造城市道路景观。

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国内的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依旧只注重于表面的形式美,缺乏充分考虑道路所在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民族审美心性。

因此,关注使用人群的情感需求,弘扬城市地域文化,进一步提升道路景观环境的文化品质,成为了当下道路景观设计或改造的发展方向,对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地域文化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1.1地域文化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关系道路将城市划分成最基本的空间构成元素,形成一个个串联的城市街区。

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感性认识往往来自对该城市道路景观的体验,街道作为城市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城市,其它环境元素也沿着道路展开布局[2]。

然而随着汽车的使用普及,先前的道路规划中只注重工程设计,忽视了景观空间的营造。

这就造成了不断扩大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划分的支离破碎,其文化性也与城市整体文化氛围格格不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20世纪80年代,城市主义街道理念的兴起,带动了道路景观逐渐回归到空间场所性、环境整体性和文化融合性。

大连滨海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星海沿岸公园路段为例

大连滨海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星海沿岸公园路段为例

大连滨海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星海沿岸公园路段为例摘要:以星海沿岸公园路段为例,详细分析其区位概况和现状问题,并从设计策略、功能、交通动线、植物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通过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大连滨海路景观规划进行总结。

关键词:大连滨海路景观设计交通动线植物1.引言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2013年《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审批,2018年辽宁沿海六座城市共同签署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协同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发展目标。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大连起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龙头作用,为城市海岸带的保护与利用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海岸带是陆地系统与海洋系统相交叉、复合和连接的地理单元,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

海岸带地区通常有生态多样、景观优美等特点,是人们观光、休憩、娱乐的热门地区。

带来作为辽宁沿海重要城市,在景观建设的同时,如何发扬和保留城市文化,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应是城市发展中重点考虑的。

2.海岸带规划分析2.1区位概况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

大连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京津的门户,也是东北、内蒙古连通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

此外,大连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水陆与陆路相邻。

本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区西南部,星海广场西侧,如图1所示,星海沿岸公园1公里海岸带,交通便利。

周边拥有浴场、水上乐园、游乐园等,景色优美。

图1项目位置2.2现状分析场地邻近海边,景观优美,功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停车位位置明显。

全年人流量高峰时期集中在4月末至10月初,温度相对较高的季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而周边建筑老化,部分功能无人问津,荒废在此。

厕所相对较少,时开时关,为游人带来不便。

在海水退潮之后,留下贝壳、海菜、垃圾,造成局部地区不优美,滩边有岩石风化阻挡道路,行人只能翻上去行走,存在着安全问题,也影响海岸线优美程度。

舟山群岛新区滨海景观设计思考——基于舟山城市居民理想滨海景观问卷调查分析

舟山群岛新区滨海景观设计思考——基于舟山城市居民理想滨海景观问卷调查分析

民心 目中理想的滨海景观 。 通过对居 民展开问卷调查 , 并使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调查结果 , 结合实地调查 , 可总结出舟
山城市居 民心 目中理想 的海滨景观的特质 , 对于打造 良好的群岛新 区滨海景观具有一定 的参 滨海景观 ; 公众参 与 ; 问卷调查 ; 文本挖掘法
舟山群岛新区滨海景观设计思考
基于舟 山城 市居 民理想滨海景观 问卷调查分析
陆 贝旎
( 早稻田大学 社会科 学研 究科 , 日本 东京 19 85 ) 6 —0 0
【 摘要】 城市景观建设离不开 “ 公众参与” 舟 山群岛新 区的滨海景观设计应当考虑新 区居 民的意见和建议 , 。 以实现居
高 楼林 立 的大都会 景观 。 能各人 心 目中理想 的景观 大不 相 同。 可 但实 际上 , 大多数 人做 出相 同景观评 价 的场 合 是存 在 的 , 这一论 断 已经得 到 了科 学证 明 。日本 的城市 环境 以及河 川景 观研究 者 岛谷 幸宏 曾在《 河川 风景
的设计》 一书中指出, 在景观评价的过程中通常有两个评价基准 , 一是“ 万人共通的评价基准”另一是“ , 个人
不一定具备景观上 的专业知识 , 但是作为城市景观的 日常使用者 , 其意见和建议在景观设计到建成 的整个 流程中得到积极 的采纳 , 并体现于景观建设 的最后成果 中, 从而避免“ 设计者一厢情愿” 的情况 , 做到真正的 以人 ( 民 ) 居 为本 。 目前 我 国的城 市景 观建设 仍然 存 在着 由专 家包揽 景 观设计 的情 况 。由于忽略 了真正 的景 观使用者——城市居民对景观设计可能起到的 良好作用 , 结果 即使设计者方面 自我感觉 良好 , 却终因为没 有考虑居 民的实际要求 , 导致居民不理解其“ 用心 良苦” 即便外观美丽却因缺乏实用性遭人诟病。 , 一个城市 的景观建设 , 最终的 目的应 当是服务于其居民, 其成功与否也应当取决于其居 民是否能感受到视觉上的美 , 以及使用上的实用性 。因此 , 我们认为 , 建设“ 良好城市景观” 的第一步 , 应该是确认城市居 民心中理想的城 市景 观 的形态 , 以作 为实 际景 观建 设 的一个 基本方 向。这 种形 态 由于居 民本 身 的非 专业 性必 然存 在缺 陷 , 这 些缺陷则需要 由设计者以及实际施工单位的专业知识来弥补。 居民、 设计者以及施工单位相辅相成 , 才是营

《大连滨海路景观设计调查及研究》

《大连滨海路景观设计调查及研究》

《大连滨海路景观设计调查及研究》大连滨海路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一条著名沿海风景道路,延伸于星海湾的沿岸地带。

它是连接大连市中心和奥林匹克广场的主要道路,也是游客和市民们常常选择的休闲健身路线。

滨海路上有着许多独特的景点和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前来观光游览。

目前滨海路的景观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以改进和提升其整体品质。

滨海路上的绿化设计需要得到加强。

虽然沿路种植了一些树木和花草,但整体绿化效果不够突出。

在研究中发现,滨海路的植被种类单一,大部分为常见的树木和花草,缺乏特色和创新。

而且,部分地段的绿化带宽度较窄,没有形成独立的景观带,给行人和车辆的运动带来了困扰。

我们建议在滨海路的绿化设计中引入更多的本地特色植物,让滨海路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丰富的区域。

滨海路的景观设施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虽然沿途设置了一些休息亭、垃圾桶和公共椅子等基础设施,但它们的数量和分布不够合理。

特别是在滨海路热门景点周围,如奥林匹克广场和星海湾等地,游客多而设施少的情况比较突出。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游客在这些地方难以找到休息和娱乐的场所,给他们的游览体验带来了不便。

我们建议在滨海路的热门景点周围增加更多的休息亭和公共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滨海路的景观灯光设计也需要得到改善。

虽然滨海路上有一些景观灯光装饰,但它们的设计风格和亮度不够统一。

在夜晚,一些地段的路灯亮度过强,影响到行人和司机的视线;而其他地段的灯光又过于昏暗,影响到景观的观赏效果。

我们建议对滨海路的景观灯光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使其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更加和谐统一,并且在夜晚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滨海路的交通状况也需要得到关注。

目前,滨海路的部分路段存在着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问题,给游客和市民们的出行带来了困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司机在滨海路上过度超速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我们建议增加对滨海路的交通管控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提高交通安全。

浅谈城市滨海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浅谈城市滨海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浅谈城市滨海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作者:丁芸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方案设计的立意目标与景观特色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航海公园的设计特点和实现这些景观元素而采用的工程技术措施。

关键词:主题公园;航海文化;自然生态;景观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116-020 引言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

当时的旅游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

主题公园是具有某种主题的模拟景观公园,其内的游园形式及内容均围绕此主题展开。

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

基本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

国内的航海公园还处于起步阶段,除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外,目前只有两个航海公园正在筹建中。

所以本项目顺应了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将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在一起,注重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发展前景广阔。

1 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的项目概况小窑湾商务区位于大连金州新区的环小窑湾区域,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用地界线相接,北临双D港产业园区与电子信息园,西靠大窑湾保税港区。

航海主题公园位于商务区的南端,西靠滨海路,东临小窑湾海域,项目占地34.36万平方米。

基地属于填海用地,沿岸环境优美,生态资源良好,拥有不可多得的岸线优势。

总体地形属于西高东低的走势,场地内平均绝对标高为6米,东侧临海的防浪坝高度在4-5米,百年一遇的潮位高度为3.03米,两侧滨海路的绝对标高在6.3-7.2米。

2 航海公园景观设计的价值与目标2.1 促进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的建设步伐小窑湾航海主题公园是依托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公园建成后,将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提供配套的城市绿地景观,提升商务区的环境形象,完善商务区的配套设施,有效的促进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建设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