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
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
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
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
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
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地理
14.下列关于该纬线所经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中国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灌溉水源充足 D.地中海沿岸牧草丰盛,乳畜业发达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 (2022·广东模拟)北纬40°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 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2.12为“亚欧大陆沿40°N纬线的 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2.12
·地理
13.该纬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D )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势( C )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地理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的
气候特点是( A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A.①②③B.②ຫໍສະໝຸດ 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3.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图片导入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2.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吗?学生甲: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学生乙: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学生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结合“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世界之最的名称及分布,导入新课。
3.播放歌曲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
师: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环境人教版(共20张PPT)

A B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刚果河AB段流向:呈向心状
亚洲河流的流向:呈放射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知识总结
1No 描述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04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分析三者的关系
1.地形影响气候 2.地形影响河流 3.气候影响河流(水文)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亚洲的自然 环境人 教版(共 20张PP T)
1.地形影响气候( 地 形 影 响 了 气 候 的 类 型 、 特 点 、 分 布 )
读北美洲地形图,描述北美洲的 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地势起伏较大, 东西高、中间低。 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 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 山地和高原。
描述气候的特点
02
知识框架
单一或复杂多样
气 气候类型的构成 哪种气候类型面积大
候 特
有无独特、显著的气候类型
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格局
•
6.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 个体毕 竟是与 群体相 通的, 所以个 体的理 解中也 有普遍 性。理 解作为 现实的 行为具 有通向 实践的 品格, 艺术品 正是通 过理解 走向现 实,并 在生活 中发挥 作用的 。不是 别的, 正是理 解擦亮 了艺术 品的生 命之光 。
•
7.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 用字的 结构来 表达物 象的结 构和生 气勃勃 的动作 ,使写 的字成 为一种 表现生 命的艺 术。元 代赵子 昂写“ 子”字时 ,先习 画鸟飞 之形, 从中吸 取对生 命形象 的构思 ,使“ 子”字有 着鸟飞 形象的 暗示, 成为一 个表现 生命的 单位。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6.2《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中图版

新课学习
(三)西北地区 位置 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的非季风区
新课学习
读图,分析西北地
区的地形特点。
地形 地形
多为高原和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新课学习
气候
干旱
西北地区
新课学习
畜牧业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西北地区——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
我国最大的畜 牧业生产基地
拓展延伸
枸杞
西北地区新疆的红色系列水果
课堂练习
1.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2.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 A.水田农业 B.旱地农业 C.绿洲农业 D.畜牧业
课堂练习
3.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黄土 高原
新课学习
耕作制度
农业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新课学习
小麦
农作物
杂
棉花
粮
新课学习
苹果
水果 梨
山楂
温 带 水 果
枣
新课学习
民居
注 意 防 寒 保 暖
由于地势平坦,人口众 多,所以村庄都较大。
新课学习
(二)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季风区
新课学习
读图,分析南方地
地形
区的地形特点。 地形 多为丘陵和山地
横 断 山
南岭
台 湾 山 脉
新课学习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农业 耕地类型 水田为主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拓展延伸
视频:南方地区独特的“红土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重要部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相对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应具备观察自然、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掌握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难点: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4.实践活动所需材料:调查表、标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因素?2. 呈现(10分钟)介绍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探讨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亚洲的自然环境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恒河、印度河
印度 巴基斯坦
内流河:
印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内流河
鄂 毕 河
锡尔河
阿姆河
叶勒 尼拿 塞河 河
塔里木河
黑龙江 黄河 长江
太 平
印度河
恒河
澜 沧
江
洋
度
洋
湄
公
河
3.读图找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形成特征的影响因素?
①亚洲河流源远流长; 亚洲面积大,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
②呈放射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 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 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 为主,平原面积少; ②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 低。
高原 山脉 平原
方法总结:
如何归纳描述地形特点?
1.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大致比例 (主要地形类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少; 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
1.P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圈画 出高原和山地(青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 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喜 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 山脉、大兴安岭、东西伯利亚山 地)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海 拔范围;
2.图6.8《亚洲的地形》上圈画其他 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 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
地形
海拔高低
特征
山地
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势起伏,高耸陡峭
高原
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
丘陵
一般在500米以下
起伏较大
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沿海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进展。
自然环境是围绕人们四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下面是课件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二、新课讲解:〔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1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2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3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总结:亚洲的地形冗杂多样2、亚洲的地形特点:出示PPT,问:l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根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2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总结:地势起伏大点击"亚洲剖面图'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最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冗杂多样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3亚洲的主要河流: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l 黄河、长江、湄公河2 恒河、印度河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在找的过程中,总结:总结:〔1〕.流向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地理集锦
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ຫໍສະໝຸດ 伯利亚平原48东 北 平 原
9 5
7
伊朗高原
东 北 平 原
2 3 德
恒河平原
干 高 原
1
1 青藏高原 2 喜马拉雅山脉 3 珠穆朗玛峰 4 西西伯利亚平原 5 阿拉伯半岛 6 马来群岛 7 里海 8 贝加尔湖 9 死海
6
亚洲的地形
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伊朗高原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知道亚洲地形起伏大, 河流众多的特点。 2、能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主要的高原、山地、 平原等地形区和主要的河流。 3、学会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对河流 的影响
【自学指导】: 1、通读课文6—9页(文字、图),进行知识梳理。 2、填写导学案预习自学部分,并用横线在课本上画 出知识要点。8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恒河平原
德 干 高 原
东 北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地形区 1、西西伯利亚平原 2、中西伯利亚高原 3、东西伯利亚山地 4、东北平原 5、华北平原 6、恒河平原 7、德干高原 8、印度河平原 9、伊朗高原
亚洲的河流
河流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黄河 E长 江 F湄公河 G恒 河 H印度河
黄河
西部主要是山地, 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山地、高原。
点击箭头出现景观图
合作探究
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 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 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 与地形的关系。
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 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 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 原,南部地势更低的 平原,这使许多河流 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 流,汇集形成密西西 比河,最终向南流入 海洋。
【预习自学】 一、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课本第6到8页)。 低 1、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 高 四周 。中部以 和 、地势最为高峻,其中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2、运用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纬线由西向东, 高 低 地势呈现 低 — — 的变化。 3、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 山地 、 高原 ,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放射 4、亚洲地理集锦: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 珠穆朗玛峰 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 、世界最高峰 、 亚洲最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最大的半岛 、世界最大群岛 。世界最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大的湖泊是 里海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 贝加尔湖 死海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
合作探究
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
1.找出海岸山脉、 内华达山脉、落基 山脉、大平原、密
西西比河平原、拉
布拉多高原、 阿巴 拉契亚山脉,分别
指出它们在北美洲
的位置和大致的海 拔。
合作探究
认识北美洲的地形特征之一 2.按照“相对 一致、空间上连 续”的原则,将 北美洲按照地形 划分成西部、中 部 和东部三个区 域,说出这三个 区域主要的地形 类型。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1 .学生活动:知识结构导图我先建 2.师生交流: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纬度位置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海陆位置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 季风气候典型 气候类型多样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自 然 环 境
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