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阜阳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

合集下载

双轮驱动

双轮驱动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创新的两大基本形式。
“双轮驱动”中的科技创新,通过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实现生产活动的质的飞跃,使生产力成为推动 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科技创新有力地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使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革。
“双轮驱动”中的制度创新,通过改变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 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使生产力获得的解放和发展进一步得到制度 保证和体制保证,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 感,从而为社会不断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重点,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快发展步伐,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推进。
宜宾市
“双轮驱动”一词是宜宾市委、市政府根据宜宾经济社会情况,审时度势提出的,意思是“巩固提升传统产 业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即对诸如白酒、能源、化工、建材、绿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巩固提升,支持企 业进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提升传统特色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智能终端、通用航空 等8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在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招引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推进宜宾市打造全省先进装备 制造业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不断破除科技领域的制度瓶颈和藩篱,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科技创 新永无止境,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也永远在路上。
阜阳市
阜阳市“双轮驱动”即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发展引擎,促进城市发展。

软考高项时政题36道

软考高项时政题36道

1.《“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针对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部署了6项具体任务,其中()是面向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通信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需求而开展研发的。

A前瞻布局新兴平台软件B积极培育嵌入式软件C重点突破工业软件D协同攻关应用软件参考答案:B2. “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A数字经济B智慧经济C信息经济D网络经济参考答案: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到,要坚定不移贯彻()、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A平衡、包容B创新、绿色C平衡、合作D创新、包容参考答案:B4.《“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发展战略构建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A信息化创新B实践创新C改革创新D创新驱动参考答案: D5.依据《“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属于()任务的工作内容。

A重点突破工业软件B协同攻关应用软件C聚力攻坚基础软件D前瞻布局新型平台软件参考答案:A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构建数字规则体系,营造()的数字生态。

A开放、健康、安全B共享、共建、共用C开放、共享、安全D共享、健康、共用参考答案:A7.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A数字化B信息化C商业化D区域化参考答案:B8.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作者:王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24期摘要:建国以来,安徽城镇化进程一波三折,以1978年改革开放和2000年新世纪为分界点,历经了三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

总结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揭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安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阶段特点安徽一、城乡户籍分割的波动发展阶段(1952—1978年)改革开放前,安徽受户口迁移、粮油供应、劳动用工等制度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受阻,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曲折反复的特点。

(一)1952—1957年起步发展阶段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成立,辖有7个专员公署、5个省辖市、67个县和3个县级市。

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较快,“一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

随着城市经济的和工业化的迅速恢复,安徽城镇化开始起步,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8.7%提高到1957年的9.0%,非农业人口由1952年的179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356万人。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及调整阶段1958—1965年,安徽城镇化出现了快速上升、下降的过程。

其中,1958—1960年呈现大跃进状态,城镇化率从1957年的9.0%快速提高到1960年的16.1%;1961—1965年,转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主线的调整期,城市人口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1965年城镇化率下降到11.6%。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此后20年,农村居民被排除在城市之外,这是改革开放前,安徽城镇化与工业化没有互动的根本原因。

(三)1966—1978年停滞发展阶段文革10年,安徽城镇化陷入停滞,城镇化率从1965年的11.6%小幅提高到1978年的12.4%。

这一时期,我国推行重工业道路,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工业化无法形成对城镇化的拉动,城市待业青年快速增加。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宁国经济新腾飞2011年10月26日至30日,省第九次党代会在合肥召开,张宝顺同志代表八届省委向大会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和谐美好安徽而奋斗》的报告。

站在“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历史新起点,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三大强省”战略目标,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安徽的发展宏图。

如何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现经济强省建设目标,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

面对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传统产业优势日趋弱化,为此,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如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宁国市实际,笔者认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世界新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面向宁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按照科技引领、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应用带动、市场主导的要求,以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突出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水平,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较强区域竞争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紧跟市场需求,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

杨振超在市委九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杨振超在市委九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杨振超在市委九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今天,市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十九次全会精神。

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第一,在深刻理解上狠下功夫,把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省第九次党代会,是在建党90周年、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次大会,承载着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的时代重任,坚定了安徽在全国新一轮发展格局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

其一,大会取得三项成果:一是审议通过了一个好报告;二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班子和省纪委班子;三是保持了风清气正的会风。

会议期间,来自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基层一线的29名代表,围绕两个报告,紧密联系淮南和各自工作的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

特别是省长王三运同志参加淮南代表团讨论,并作了重要讲话。

三运省长对报告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作了深刻的阐述,要求我们做好“五篇文章”,即:做好结合实际的文章,做好抢抓机遇的文章,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做好改善民生的文章,做好能力提升的文章。

讲话很有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这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坚信,在新一届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精诚团结,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加快全面转型、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其二,报告凸显三大特点:第一,报告是坚持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宣言书。

报告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和省情,顺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时代潮流,注重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之下谋划安徽的转型和发展,以“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六条新路、三大目标、七大任务”的高度概括,全面回答了今后五年“建设什么样的安徽和怎么建设安徽”等事关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工作结合得好,工作创新得好,工作实干得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制造业高质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制造业强,则经济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坚实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着提升力新型工业化水平,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不断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成为制造业的最终选择,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使企业逐步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但是,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我市制造业的发展仍以劳动密集、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制造业为主。

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匮乏、创新投入不足、创新平台不强、科技人才层次不高等,其中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7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其它主要创新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这些都制约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我市拥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市创新创业大学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但这些科教优势都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竞争优势。

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平台建设落后,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弱,至使产学研结合不紧,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产业化率不高。

因此,搭建创新资源平台,探索高校、院所、企业、政府间的合作模式,形成资源共享、配套协作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发挥本市科教资源,积极开展与大院大所合作,支持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交流合作,是提高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

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

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①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 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
为什么
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④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02 构建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市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的省级综合性试点,绍兴大力推 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绍兴在传 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谋划建设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 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材料二 在促进城乡要素流通上,绍兴市以扩大人才引进、搭建帮促平台、建设“数字三 农”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优质资源向镇村下沉。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在全省率先开 展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选拔工作,成立全市大学生农创客联合会,推进“千万农民 素质提升工程”。 2021年来,绍兴市扛起使命担当,以“排头兵”的姿态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 口合作和山海协作工程,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拓展与对口地 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高标准打造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材料三 为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绍兴市将努力创建“一带一路”枢纽重要节点城市, 谋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绍兴越 城区加快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积极融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大市场。 ➢ 阅读材料,分析绍兴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并结合具体材料进行说明。 ➢ 要求:讨论时长5分钟。每组派代表发言,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产业发展措施.doc

产业发展措施.doc

产业发展措施通过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重点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对下面是我整理产业发展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产业发展措施篇一(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了市发展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从相关乡镇和市直部门抽调8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导,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机构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二)明确职责,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行市级领导挂钩制度,指导发展特色产业,明确市级领导每人挂钩一个乡镇,每人重点扶持一项特色产业。

各驻村禁毒防艾工作队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助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对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负总责,做到乡镇领导挂钩包干到村、乡村干部帮扶到户。

市直相关部门将特色产业列入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以上科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规划、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都有人服务,有人把关,有人验收,有人签字,有人负责,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三)出台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一是继续实行补助政策。

除国家和省、州的扶持外,市财政按州级的补助标准1:1配套安排,具体金额根据年度推进计划一同下达。

同时,对州委、州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几个特色产业给予一定补助,如:每种植一亩竹子补助种苗费80元,每种植一亩咖啡补助种苗费100元,每种植一亩核桃补助种苗费50元。

二是继续实行奖励政策。

市人民政府将对完成种植任务的乡镇实行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帮助群众搞好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投资入股、技术指导、合资等方式倡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减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经信委
5
安徽鸿润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省级新广品(HR-I型竹炭纤维汽车内饰 毡)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6
安徽澳德矿山机械设备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省级新产品(激光覆熔金属陶瓷高韧性
耐磨U95截囚、省技术创新小氾企业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11.
支M范企业发展
35
阜政办〔2018〕19号
2018
拟支持项目汇总表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奖补类别
金额(万 元)
政策依据
备注
1
安徽宏亮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8%fe长育肥猪中期复 合预混合饲料、10%氏娠母猪用复合预混 合饲料)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省技术创新小氾企业奖励
11.支持75范企业发展
29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抑菌防蟠毛巾、增韧
耐腐蚀手套)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0
安徽省美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4个省级新产品(富硒酸奶奶糖、一种
富硒鸡精、MJ-II液体调味品、MJ-I
立方体调味品)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2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0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XLD-VC语音控制电梯)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1
安徽福斯特渔具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FST-JY仿生鱼饵、
FST-RY旋转式鱼饵)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2
界首市蒙特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混纺布料)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2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7
安徽兆龙食品有限公司
省级新广品(贝贝兔电脑族口香糖)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8
安徽东锦服饰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防水阻燃面料、一种
抗菌阻燃羽绒服)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
阜阳富瑞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FRX-01型复合肥防结块粉 剂)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4
阜阳万瑞斯电子锁业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JFL-C35-LY01型远程智能
蓝牙控制通信安防机柜锁)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5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OSR-8具有发光效果的鱼 饵)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6
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
5个省级新产品(SX-I抑菌竹纤维面料、 超强吸湿性毛巾、防变形竹纤维浴巾、 高韧性驱蚊抑菌湿巾、竹纤维与麻纤维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8
安徽省凯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复合型振动清理筛)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9
界首市粮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多功能谷物风力清选 机、粮食局部处理机)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6
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华信牌复合氨基酸硒 口服液、华信牌骁香酒)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7
安徽枫慧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3个省级新产品(FH-1719建筑外墙保 温装饰一体板、FH-1025高杯突值抗拉 伸空调箔、FH-1711高平整度防腐彩涂 铝板)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0
安徽丰华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5个省级新产品(口服固体药用聚酯热 封垫片瓶、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 热封垫片瓶、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热封垫 片瓶、外用半固体药用聚丙烯热封垫片 瓶、药用低密度聚乙烯尤菌膜、袋)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25
阜政办〔2018〕19号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4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一种超长行驶里程的电池-
“长跑王II代”6-EVF-36L电池)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5
安徽骏马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黄丹、稀土红丹)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市经信委
7
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OHG-15ZR型果蔬空气能烘 干机组)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8
安徽澳雅合金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HBP型高强度泡沫铝板)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9
阜南县天亿工艺品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多功能仿石灯笼、木 制仿古花瓶)
市经信委
11
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
省标准化示范企业奖励
11.支持75范企业发展
3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2
安徽鼎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DZ-I型可降解绣花膜)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பைடு நூலகம்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13
安徽省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新广品(EM-I可控电磁屏蔽的泡沫 铝隔墙)
2个省级新广品(DJ-I型再生聚酯全拉 伸丝(FDV、再生聚酯高强低伸短纤
维)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4
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新广品(新型防蛀蚕丝纤维)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5
阜阳市康桥小微企业创业服务有限公

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省级新产品(MTP-03带风叶仿真鱼饵)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3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OSR-6具有辅助划水效果 的鱼饵)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24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OSR-7具有波动效果的鱼 饵)
市经信委
31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新产品(TH-I型PP基锂电池隔膜)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5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2
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
2个省级新产品-YL650型多功能扒谷出 仓机、YL-A-ZN移动智能抨样机
9.支持工业产品创新
10
阜政办〔2018〕19号
市经信委
33
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