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神奇的静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领域

中班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静电》

一、设计意图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材分析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生成于幼儿对一次生活现象的观察,午睡起床后,当我给女孩子梳头时,我班的小朋友发现黄婧的头发粘在梳子上,还有的小朋友的头发梳过的时候就飞起来了,就问老师:“黄婧的头发怎么飞起来了?”很多孩子听到了也围过来,大家议论着头发怎么会自己飞呢,而且会粘在梳子上,有时也会粘在衣服上,难道是头发有魔力吗?围绕这一“魔力”的话题,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静电》,试图让幼儿在玩耍中探索出“魔力”产生的原因(摩擦),以及这种“魔力”到底是什么?(静电),真正的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2. 幼儿情况的分析

从中班四五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好动,喜欢探索,好奇心强,对深奥的理论知识较难明白,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现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让幼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

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的多。

3. 教学目标

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在操作中使幼儿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以幼儿为主体,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激发幼儿对静电现象的探索兴趣。

4. 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使幼儿知道静电的存在并产生对静电现象的探索兴趣,让孩子有目的的探索出静电产生的原因,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有趣的情境和游戏,运用这些教学形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产生对静电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5. 活动准备

为帮助幼儿突破难点,能使幼儿充分的进行探究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活动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塑料尺、塑料笔、梳子;小工具:筷子、铅笔、吸管、积木以及一些碎纸片纸小鱼若干。

二、教学法

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分析了本次探究活动的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转移,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我以情景式教学方法为主,努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同时还采用了参与法,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使幼儿大胆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等多种手段,使幼儿在操作中能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进入魔术表演

1. 活动开始,我用提问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你们还记得黄婧小朋友头发飞起来的事情吗?那么头发为什么会飞起来呢?”来勾起幼儿的回忆,提高对活动主题的兴趣。师:“今天老师就帮你们揭开这个小秘密,老师准备了几个小游戏,小朋友们一会儿就知道啦。”

2. 我采用情境创设小魔术,利用自主探究法,观察法,尝试法,指引法,教师出示一根塑料尺,请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一一尝试肯定是塑料做的这种说法。师:“我要用这根塑料棒把小纸片吸起来,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教师用尺子做一下碰触小纸片的动作,纸片未动,这时孩子们一定回答否定的多。

3. 于是,教师边假念咒语“魔力魔力快快来,魔力魔力快快来。”边在身上摩擦塑料尺,然后再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去吸引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幼儿会观察到小纸片纷纷被尺子吸引上来,从而产生好奇对活动过程产生探究欲望。

(二)幼儿操作,探索静电的产生

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难点

1. 接下来我利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探索静电的原因,我提示幼儿说:“桌子上有很多碎纸屑,请你们每人拿一个小盆子,再选一个工具用“魔力”的方式去收拾干净。”

2. 孩子们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着尝试。针对幼儿遇到的选用工具而吸不起来纸屑的这一现象,我及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换换别的工具,或想想老师的魔术细节等等。

3. 当幼儿都尝试成功的时候,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让你的工具产生“魔力”的?”带着问题,幼儿继续尝试。教师可以随机走到幼儿的身边问一问:“你的“魔力”是怎么产生的。”

4. 幼儿突破第一个问题,知道摩擦可以产生“魔力”,接着可以提出第二个需要尝试的问题:“试试在换个地方摩擦能不能产生这种“魔力”?”

5. 通过自主探究,使幼儿自主找到答案:不管摩擦哪,摩擦都能产生静电“魔力”。这时我给幼儿一个概念就是:“静电”。小结:“静电是因为物体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其实老师的塑料尺不是有魔力,而是有静电。静电有一种吸的力量,你的头发和你的小工具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才能吸起那些小东西。”

6. 接着我提问:“大家的塑料尺真的有魔力吗?”并再次引导说:“回忆想想我们开始说的,黄婧小朋友的头发为什么会飞起来呢?”这时教师把黄婧小朋友叫到身边,给她梳头,让幼儿观察。此时黄婧小朋友的头发飞了起来,让幼儿通过回忆操作过程,使他们自己说出答案:“是因为有静电”。

(三)游戏:钓小鱼

活动的结束部分是游戏,通过游戏法让幼儿巩固掌握“静电”这一生活现象。主要让幼儿在第一次尝试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尝试,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

在游戏前,教师为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说:“现在老师要把刚才我们用的纸屑装到自己的兜兜里,活动结束后再把纸屑扔到垃圾桶,这样就能保持我们活动室的整洁,你们要像我一样做。”幼儿学教师一一把纸屑装进自己的口袋里,随后进行游戏活动。

教师的游戏引导语:“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小鱼,你们用今天所学的摩擦产生静电的原理,用你的小工具去钓小鱼,看谁钓的最多。”我提供的小鱼竿是塑料做的,小鱼是纸片做的。游戏结束以后活动也随之结束。

四、活动评价

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答案,摩擦产生静电。幼儿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回答问题,并能够了解头发飞起来是因为梳子的静电吸引了头发,小纸屑被吸起来同样是因为静电的吸力作用,较好的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