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虫防鼠管理办法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确保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场所,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等。
二、责任分配1. 生产部负责起草本制度,并对生产区的防鼠防虫工作进行具体实施。
2.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对生产区的虫害、鼠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3. 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并对办公区、仓储区的虫害、鼠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防鼠防虫工作负总责,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实施。
三、防鼠措施1. 生产区、仓储区的门、窗、通风口等应安装防鼠网,确保鼠类无法进入。
2. 生产区、仓储区内的食物应妥善存放,避免鼠类偷食。
3. 定期对生产区、仓储区进行清洁,清除鼠类可能的食物来源和藏身之处。
4. 在生产区、仓储区安装适量的粘鼠板,定期更换,以捕捉鼠类。
5. 定期对生产区、仓储区的鼠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防虫措施1. 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进行清洁,清除虫害的滋生环境。
2. 在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安装适量的捕虫灯,定期更换灯泡,以捕捉飞虫。
3. 在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使用适当的杀虫剂,对虫害进行化学防治。
4. 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的虫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对全体员工进行防鼠防虫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2. 在公司内部进行防鼠防虫的宣传,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六、记录与报告1. 各部门应建立防鼠防虫工作记录,记录清洁、检查、处理等情况。
2.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防鼠防虫工作进行检查,并形成报告。
3. 综合管理部应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形成报告。
4. 各部门应及时将防鼠防虫工作记录和报告上报质量管理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仓库五防管理措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办法

仓库五防管理措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鼠办法一、防火措施防火是仓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防火措施能够保护仓库内的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仓库中的电气设备是防火的重点。
应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线、插座和开关等零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2.定期清理仓库内的可燃物:仓库内应定期清理可燃物,包括废纸、木材、塑料等容易引发火灾的材料。
防止这些材料积累和堆放过高。
3.设置消防设备: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和灭火器箱。
同时,要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有效性和完好程度,并确保员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4.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培训员工如何正确、高效地疏散和使用消防设备。
二、防盗措施仓库的防盗措施是确保货物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防盗措施:1.安装监控系统:仓库内应安装监控摄像头,覆盖重要区域,如进出口、货物堆放区等。
监控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控并记录影像,以提供必要的证据。
2.限制进出口:严格控制仓库的进出口,采取门禁管理措施。
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仓库,并进行记录。
同时,要确保进出口处有足够的照明和警示标志。
3.设立安全门禁系统:可以采用刷卡、指纹识别等先进的安全门禁系统,加强对仓库内部区域的访问管控。
4.加强巡视和巡逻:定期安排巡视员或安保人员对仓库进行巡视和巡逻,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三、防潮措施仓库内湿度过高容易导致货物受潮、发霉,损坏货物和造成经济损失。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潮措施:1.合理通风:保持仓库室内的良好通风,及时排除室内湿气。
可以安装电扇、通风窗等设备,增加空气流通。
2.控制湿度:可以使用除湿机等设备控制仓库内的湿度。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湿度范围。
3.防水处理:对仓库的屋面、墙壁等进行防水处理,避免雨水渗透或漏水。
同时,对仓库地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进入仓库。
ISO22000虫害鼠害的控制办法(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范工厂相关区域害虫的清除预防措施,从而保证生产的产品品质符合产品安全的要求。
2.0适用范围:全公司厂区范围内的露天空间及生产车间。
2.1定义害虫:本文件所说的害虫(广义是指有害动物)包括所有对产品卫生有危害的动物:如各种啮齿类动物(如老鼠)、昆虫、鸟类、家养动物等。
3.0职责综合办公室:负责虫害、鼠害的归口管理,并负责生活区、生产区清洁、虫害、鼠害的控制及防虫、防鼠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生产管理部:负责车间内清洁、虫害、鼠害的控制及防虫、防鼠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供应链部:负责库房内、清洁、虫害、鼠害的控制及防虫、防鼠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4.0控制要求:4.1有害动物的危害厂区存在有害动物会造成以下危害:4.1.1.直接消耗、破坏产品;4.1.2.在产品中留下如粪便、毛发等;4.1.3.给产品中带来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如:苍蝇、蟑螂可传播沙门氏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梭菌、志贺氏菌、链球菌以及其他致病菌;啮齿类动物可传播沙门氏菌、寄生虫;鸟类是多种病原菌的寄主,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
4.2.害虫控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害虫控制4.2.1.做好厂区及车间内的环境清洁卫生,去除或封闭吸引动物及昆虫的物质。
4.2.1.1.厂区a.综合办公室安排人员每天打扫整个厂区的环境卫生(含废纸屑等杂物以及清理厂区内的积水),清理草皮上废纸箱、塑料等垃圾,保持草皮整洁;厂区内草皮综合办公室安排专人管理,保持草皮整洁。
收集的垃圾送往垃圾场分类存放。
b.综合办公室安排人员每天分两次打扫整个厂区的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整洁,并将收集的垃圾送往垃圾场分类存放。
c.垃圾桶清理、清洁及消毒:每天清理一次,清理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消毒。
d.综合办公室对厂区环境卫生进行检查。
发现不合格应要求清洁工重新打扫。
4.2.1.2.车间内a.生产时各岗位人员每班保持现场及机器设备卫生,清理现场废弃物并及时清理地面上的积水。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模版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本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的办公环境和生产场所免受鼠害和虫害的侵扰,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办公场所。
二、责任与义务1. 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防鼠防虫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并向全体员工宣传和推广。
2. 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并监督本部门的防鼠防虫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3. 员工应当积极参与防鼠防虫工作,如发现鼠害或虫害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报告。
三、防鼠防虫措施1. 加强环境整治:公司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干净,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和垃圾处理,消除垃圾和食物残渣。
2. 封堵漏洞:对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的鼠洞、虫孔和漏洞进行修补和封堵,确保环境密闭。
3. 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防鼠防虫检查,确保没有潜在的鼠害和虫害问题。
4. 防鼠设施:在公司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设置鼠夹、鼠笼和捕鼠器等防鼠设施,并定期更换和清洁。
5. 防虫措施:在公司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使用虫害阻断装置,如粘虫纸、杀虫剂等,有效控制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6. 建立监测机制:设立防鼠防虫巡查岗位和监测点,定期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应急处理1. 发现鼠害或虫害问题时,员工应立刻向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报告,并进行记录。
2. 相关部门或负责人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清除鼠害或虫害,修复受损部位等。
3. 对于严重的鼠害或虫害问题,应及时联系专业的防鼠防虫公司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公司要定期组织员工防鼠防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鼠防虫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在公司内部张贴防鼠防虫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提醒员工注意防鼠防虫。
3. 建立防鼠防虫问题反馈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六、评估与改进1. 定期评估防鼠防虫工作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建立防鼠防虫工作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推动工作的改进。
企业防虫防鼠工作制度内容

企业防虫防鼠工作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生产,维护企业环境卫生,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企业防虫防鼠工作的目标、范围、组织结构、职责、措施和方法等内容。
二、目的与范围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防虫防鼠工作,确保企业内部无虫、鼠等害虫的侵害,保障产品质量与作业安全,提高企业环境卫生水平。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厂区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三、组织结构与职责1. 生产部负责起草本制度,并对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
2. 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以及生产管理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本制度。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管理区域的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实施。
四、防虫防鼠措施和方法1. 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2) 安装防虫网、防鼠板等设施,阻止虫鼠进入企业内部。
(3) 对企业内部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虫鼠侵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杀灭措施(1)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如喷洒杀虫剂、设置老鼠药等。
(2) 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杀灭,如使用粘鼠板、捕鼠器等。
(3) 结合生物方法进行杀灭,如引入天敌等。
五、防虫防鼠设施的管理与维护1. 设施安装(1) 安装防虫网、防鼠板等设施,防止虫鼠进入企业内部。
(2) 安装灭虫灯、粘鼠板、捕鼠器等设施,进行虫鼠的杀灭和捕捉。
2. 设施维护(1) 定期检查防虫防鼠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定期清理防虫防鼠设施,防止设施堵塞和失效。
(3) 对损坏的防虫防鼠设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培训与宣传1. 对员工进行防虫防鼠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虫防鼠意识。
2. 定期开展防虫防鼠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防虫防鼠工作的重视程度。
七、监督与检查1. 定期对防虫防鼠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防虫防鼠工作的有效性。
八、记录与报告1. 记录防虫防鼠工作的相关数据,如设施运行情况、药剂使用情况等。
防虫防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防虫防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虫害和鼠害对食品的污染,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防虫防鼠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防虫防鼠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防虫防鼠措施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持生产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垃圾,防止虫害和鼠害的滋生。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经营场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和鼠害侵入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防止虫害和鼠害的侵入。
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储存管理,防止食品受潮、发霉、变质,造成虫害和鼠害的滋生。
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运输管理,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虫害和鼠害的污染。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章防虫防鼠设施第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场所的实际情况,安装防虫防鼠设施,如纱窗、防虫网、粘鼠板等。
第十三条防虫防鼠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防虫防鼠培训与宣传第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组织防虫防鼠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虫防鼠技能。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积极开展防虫防鼠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样品。
虫鼠害综合控制计划书

一、虫鼠害防治办法及目的在餐厅内设置防虫防鼠办法,以避免虫、鼠侵入对产品造成污染,引发食物安全问题。
通过建筑物的密闭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消除害虫鼠的滋长地、栖息地和吸引源;采用允许利用的物理性的办法:通过安装预防监控办法,适当的位置阻隔害虫鼠进入关键区域的机缘和途径,利用被允许的、在局部进行针对性的化学处置。
二、虫鼠害控制计划1.鼠类防治方案门店建筑防鼠设计(1)顶部顶部无全吊顶时,天花板以上隔墙用砖及水泥成立隔墙。
若是天花板上部不能承重,建议用两层孔径不大于*厘米的铁丝网、中间夹石膏板成立隔墙.。
部份没有吊顶的区域建议在吊顶上方安装孔径不大于*厘米的铁丝网覆盖避免老鼠坠入室内。
天花板上各类管道穿越建筑物墙的孔洞、裂缝要完全封堵周密。
吊顶预留孔: 吊顶内各类管线的预留孔等处,其裂缝不大于。
(2)墙天花与隔墙之间,墙面与地板之间,得进行完全密封处置。
穿墙电缆、空调风管、消防管、饮用水管等与墙面衔接处的裂缝小于。
砖质砌筑的围墙,外侧面下端墙根要砌抹至少60cm高的水泥防鼠墙裙。
木板后为空用两层孔径不大于*厘米的铁丝网、中间夹石膏板成立隔墙.上方也用孔径不大于*厘米的铁丝网密封。
(3)门门与墙、门与地面之间的裂缝不超过cm。
铁栅门增设可以挡鼠的铁丝网,网眼不超过1 cm×1 cm。
直通户外的门上安装自动关闭器。
(4)地板地板下楼板中打过洞的地方都得进行完全密封处置,利用隔音棉或铁丝网和混凝土,将老鼠完全隔离在外。
(5)下水系统采取双向阻隔方式: 坑道内的下水道深井和地漏, 别离配制密封性能好的盖板和地漏盖; 坑道外的排水管口安装网眼cm× cm的钢丝网罩, 并按期检查,清理污物, 以防堵塞。
(6)设备电缆和电缆套管:电缆桥架都需要加盖,套管与墙体之间裂缝封堵周密、无裂缝和孔洞,可以堵死的地方用水泥封堵; 对多个入口的电缆套管, 预留但未利用的套管口增设铁丝网罩, 有电缆通过的套管用铁丝网包扎, 网眼不超过1 cm×1 cm。
防虫防鼠管理办法

防虫防鼠管理办法概述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中,虫鼠是常见的问题,它们不仅会造成不便,还可能传播疾病或破坏物品。
为了保证健康与生产力,制定科学的防虫防鼠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防虫防鼠管理办法,以帮助您有效预防和控制虫鼠的滋生。
一、卫生管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虫防鼠的基础。
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垃圾和残渣物,特别是食物残渣。
注意储存食物的卫生,将开封的食品密封保存,避免散发出气味吸引虫鼠。
厨房及其周边区域应该时常清洁,保持干净、无油渍,并修复水管漏水,以防止湿度积聚成为虫鼠滋生的温床。
二、填堵隔离识别并消除虫鼠进入房屋或办公室的途径,修补或封堵其可能的通道是关键措施之一。
紧闭门窗,确保门缝与窗缝密闭,安装防止它们进入的网窗或塑料膜,以减少虫鼠入侵的机会。
同时,检查和修复建筑结构中的漏洞、裂缝和缝隙,封堵潜在的进入路径,减少虫鼠的栖息地。
此外,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以预防昆虫在排水管道内繁殖滋生。
三、化学控制在卫生与堵隔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化学控制手段来进一步预防和减轻虫鼠干扰。
这包括使用杀虫剂、杀鼠剂和灭鼠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设备。
然而,使用化学品需遵循相关指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选择低毒、环保的产品,并在使用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此外,化学控制仅仅是一种补充手段,还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控制虫鼠。
四、定期检查和维护虫鼠的滋生和入侵是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来保持防虫防鼠管理的效果。
制定检查计划,定期巡查建筑物内外,特别注意潜在的栖息地,如水池、下水道、储藏室等。
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阻断虫鼠侵入途径。
同时,检查化学防治设备和药剂的有效性,及时更换或补充,确保其稳定的防鼠防虫功能。
五、教育与培训防止虫鼠干扰需要全员参与,教育与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加强员工或家庭成员的卫生和防虫防鼠意识,教导正确的管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个人明白防虫防鼠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并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解决虫鼠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防控目的
建立防虫防鼠控制程序,预防鼠类及各种昆虫对生产、储存区域造成污染和危害,保证储存区域、车间生产现场整洁。
二、防控原则
综合办组织,仓库、生产参与;属地管理,全面治理;科学规划,综合防控。
三、防控责任
1、所有进出生产车间、储存区域的人员,负责按本标准要求,使用和维护好防虫防鼠设施;
2 、防虫防鼠设施专职人员,负责按本标准要求检查,以确保措施始终处于良好防护状态;
3 、专职卫生清洁人员,负责已杀灭的昆虫和杀虫灯的卫生清洁;
4 、生产部、质量部负责按本标准要求,实行监督管理。
四、防控措施
(一)、措施及要求
1. 储存区域、车间出入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口和厂区卫生间设置窗纱、塑料门帘、地漏网等防鼠、防蝇蚊设施,并要经常检查维修,保持其完整性。
2. 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保证人员出入储存区域、车间要随手关门。
3. 控制蚊蝇的孳生地,捣毁鼠类的栖息场所,确保厂区及周围环境卫
生。
4. 厂区内不宜采用药物灭鼠的方法来进行灭鼠,可以采用捕鼠器、粘
鼠胶等方法,各负责部门随时监控灭鼠情况并清理。
5. 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下水道口盖板严密,排水口加筛网。
6. 派专人查找死鼠并集中进行焚烧处理。
7. 每年的5-9月份,每周用杀虫剂对厂区进行灭虫一次,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每月至少一次用杀虫剂对厂区进行灭虫。
8. 厂区内的垃圾应用带盖密闭容器,每天由专人进行清理,以免蚊蝇孳生。
9. 生产车间入口处有防蝇门帘、灭蝇灯,并及时清理灭蝇灯。
每周清理一次,并做好清理记录。
10. 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窗纱破损者应及时修复。
(二)、纠正措施
1.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灭虫方案,必要时维修、更换或增加灭蝇灯,以及其它应急措施。
2. 害虫害鼠活动活跃的季节必要时加强措施。
要针对灭鼠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计划,保证相应的措施得到落实,做好记录。
3. 若原辅料仓库内发现老鼠活动的痕迹,必须对鼠害情况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监控和记录保持
1 、对厂区进行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2、做好《防虫防鼠措施执行记录表》、《灭蚊灯清洁记录》
3、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各类报表填写
4、综合办对各类报表进行监控,虫害异常时重新布置灭蚊防鼠器具分布
六、附图
附图1:灭蚊防鼠器具分布图
清洁消毒记录
场所名称:
表二
灭蚊灯清洁记录
表三
防虫防鼠措施执行记录表场所名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