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虫防鼠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确保公司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场所,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等。

二、责任分配1. 生产部负责起草本制度,并对生产区的防鼠防虫工作进行具体实施。

2.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对生产区的虫害、鼠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3. 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并对办公区、仓储区的虫害、鼠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防鼠防虫工作负总责,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实施。

三、防鼠措施1. 生产区、仓储区的门、窗、通风口等应安装防鼠网,确保鼠类无法进入。

2. 生产区、仓储区内的食物应妥善存放,避免鼠类偷食。

3. 定期对生产区、仓储区进行清洁,清除鼠类可能的食物来源和藏身之处。

4. 在生产区、仓储区安装适量的粘鼠板,定期更换,以捕捉鼠类。

5. 定期对生产区、仓储区的鼠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防虫措施1. 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进行清洁,清除虫害的滋生环境。

2. 在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安装适量的捕虫灯,定期更换灯泡,以捕捉飞虫。

3. 在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使用适当的杀虫剂,对虫害进行化学防治。

4. 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的虫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培训与宣传1. 对全体员工进行防鼠防虫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2. 在公司内部进行防鼠防虫的宣传,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六、记录与报告1. 各部门应建立防鼠防虫工作记录,记录清洁、检查、处理等情况。

2.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防鼠防虫工作进行检查,并形成报告。

3. 综合管理部应定期对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形成报告。

4. 各部门应及时将防鼠防虫工作记录和报告上报质量管理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鼠虫问题日益突出。

鼠虫在人类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害,如传播疾病、破坏粮食和器材、污染环境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本《防鼠防虫管理制度》,以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二、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为了保证公司及员工的生活环境安全,消除鼠虫害的危害,提高公司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幸福感。

三、管理要求1. 定期检查:公司将定期进行鼠虫害的检查,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环境。

检查次数不少于每季度一次,确保隐患的及时处理。

2. 安全防护设施:根据检查情况,公司要配备鼠虫防护设施,如鼠夹、粘贴纸、杀虫剂等。

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使用这些设施,确保环境的安全。

3. 宣传教育: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防鼠防虫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防鼠防虫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共同维护好工作环境。

4. 垃圾处理:公司要做好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及时清理垃圾,防止鼠虫孳生的源头。

5. 环境卫生:公司要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和清洁,定期打扫和消毒,减少鼠虫的繁殖。

6. 管理责任:公司要明确防鼠防虫工作的责任和岗位职责,成立防鼠防虫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做到有责任心和高效率。

1. 检查措施:建立定期鼠虫检查制度,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理。

2. 防护设施措施:配备足够的鼠虫防护设施,并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

3. 宣传教育措施:定期组织防鼠防虫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4. 垃圾处理措施:制定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清理垃圾、消灭孳生源。

5. 环境卫生措施:定期清洗和消毒办公区域和公共区域,消除鼠虫繁殖环境。

6. 管理责任措施:设立防鼠防虫小组,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加强管理。

五、管理效果评估1. 检查结果评估:对定期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防护设施评估:对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有效使用。

学校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学校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预防和控制害虫、鼠类的滋生与传播,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校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

三、防虫防鼠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害虫、鼠类。

2. 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落实分级管理责任,明确责任人。

3. 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使用防虫防鼠药物和器械。

4. 严格检查,定期评估。

定期对防虫防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四、防虫防鼠工作内容1. 害虫防治(1)加强校园绿化,合理布局,防止害虫滋生。

(2)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垃圾,减少害虫栖息场所。

(3)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4)对可能滋生害虫的场所,如卫生间、下水道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鼠类防治(1)加强校园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整洁,减少鼠类栖息场所。

(2)定期对校园进行鼠类检查,发现鼠洞、鼠迹及时封堵。

(3)采用物理方法,如捕鼠笼、粘鼠板等,捕捉鼠类。

(4)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减少鼠类食物来源。

五、责任与分工1. 学校成立防虫防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防虫防鼠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各班级要明确责任,落实防虫防鼠措施。

3.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消毒、鼠类防治等工作。

4. 教职工和学生要积极参与防虫防鼠工作,发现害虫、鼠类要及时报告。

六、监督检查与奖惩1. 学校定期对防虫防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2. 对在防虫防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防虫防鼠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防虫防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鼠防虫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生产和生活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以下是一份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的范例,包括目的、责任和要求、实施程序和监督和改进。

一、目的为了确保生产和生活场所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鼠类、虫类侵入和繁殖,防范疫情发生,建立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二、责任和要求1.全体员工应当遵守管理制度,不得有放松警惕或者随意扔垃圾等行为。

2.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制定防鼠防虫管理计划,并监督执行。

3.专门人员应当定期巡查,清理垃圾和杀灭害虫。

4.参照相关法规,采取合适的方法防止鼠类和虫类在场所内繁殖和生存。

5.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方法,不得误伤和虐待动物。

三、实施程序1.整理垃圾: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全体员工应当整理好自己的工位和周围的垃圾,放入指定的分类垃圾箱。

2.清理场所:每周对场所进行深度清洁,包括清除甲醛等有害物质,清除死角和厨房等易滋生虫类的地方。

3.采取物理防御措施:在门窗下、墙角等可能出现缝隙的地方填充灰泥等材料,加装密封门窗等。

4.使用虫褪剂:针对食品存储和库房等场所,定期使用虫褪剂消灭害虫。

5.使用诱饵和捕鼠器:对于鼠类,使用诱饵吸引,使用捕鼠器捕捉。

同时不得使用含有高毒性的药品。

6.定期维护:每月一次对设备进行维护,对已使用的防鼠防虫措施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四、监督和改进1.相关人员定期检查防鼠防虫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2.全体员工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确保长期有效。

3.对于重大疫情事件的发生,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汇报相关部门。

对事件进行调查和评估,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以上是一份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的范例,可以根据各个场所的情况进行具体的修改和完善。

这份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场所的安全和卫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积极性。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的防虫防鼠工作,保障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场所,包括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

第三条公司成立防虫防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防虫防鼠工作。

第二章防虫防鼠措施第四条预防措施4.1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垃圾,使用有盖的垃圾桶,避免食物残渣等吸引害虫。

4.2 食品管理:严格控制食品的储存和处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4.3 环境治理: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积水,避免害虫的滋生。

4.4 物理隔离:使用防虫网、门帘等物理隔离措施,防止害虫进入。

第五条杀灭措施5.1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5.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生物方法进行防治,减少化学防治的使用。

5.3 物理防治:使用捕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第六条监测和记录6.1 定期对防虫防鼠工作进行检查,记录害虫的数量和种类。

6.2 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3 记录防治措施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章责任与培训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防虫防鼠工作负总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第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防虫防鼠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九条对在防虫防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防虫防鼠规定,导致虫害发生的个人和部门给予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防虫防鼠工作领导小组所有。

第十三条本制度的修改由公司防虫防鼠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以上是公司的防虫防鼠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能够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单位环境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预防和控制鼠虫害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作场所,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仓库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鼠防虫管理体系,保证单位环境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防止鼠虫害的发生。

第四条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防鼠防虫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鼠防虫意识和卫生意识。

第五条单位应当定期对防鼠防虫设施和防鼠防虫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防鼠防虫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鼠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二章防鼠防虫管理职责第七条单位应当设立防鼠防虫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防鼠防虫工作。

第八条防鼠防虫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防鼠防虫工作计划和防鼠防虫措施。

(二)组织实施防鼠防虫工作,对防鼠防虫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三)对员工进行防鼠防虫知识培训。

(四)建立防鼠防虫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鼠虫害情况。

(五)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和合作,制定联防联控措施。

第三章防鼠防虫设施和设备第九条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防鼠防虫设施和设备,包括鼠虫防治设施、鼠虫监测设备、杀虫灯等。

第十条鼠虫防治设施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设计合理,便于清洁和检查。

(二)防止鼠虫进入工作场所。

(三)采用环保、无毒的防鼠防虫材料。

第十一条鼠虫监测设备的设置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安装位置合理,便于监测鼠虫活动情况。

(二)能够准确监测鼠虫数量和种类。

(三)及时报警,提醒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二条杀虫灯应当:(一)安装在室内和室外的适当位置,便于吸引和灭杀害虫。

(二)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防鼠防虫工作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制定防鼠防虫工作计划和防鼠防虫措施,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第十四条防鼠防虫工作主要包括:(一)定期清理和清除鼠虫的温床和生活环境。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害虫和鼠害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侵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制度制定。

二、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防虫防鼠工作,负有领导、督促、检查的责任。

2. 安全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防虫防鼠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各部门应按照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防虫防鼠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防虫防鼠工作计划1. 制定年度防虫防鼠工作计划,包括下列内容:(1) 对重点区域、设施和作业场所的防虫防鼠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和加固;(2) 加强对员工的防虫防鼠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技能;(3)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并购买适当的防虫防鼠药剂和器具;(4) 安排专人定期对企业的防虫防鼠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5) 制定并组织实施应急处理预案,对突发虫鼠害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

四、防虫防鼠工作的具体内容1. 对于临近水源、下水道、废弃物堆放场、粮食仓库等易受害虫和鼠害侵扰的区域,应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密封性,封堵漏洞,防止害虫和鼠类进入;(2) 加强清洁卫生管理,定期清理下水道,清除积水,垃圾及时清运;(3) 对易受害虫和鼠害侵袭的地方进行喷洒杀虫剂、鼠药等防治措施。

2. 对于作业场所、仓库、食堂等地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 每日清点清理食品、垃圾,以及易积聚虫鼠的地方;(2) 加强门窗的密封性,随时进行检查和维护;(3) 对于大型场所,应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消毒和防治,以杜绝害虫和鼠害滋生。

3. 对于办公区域和员工宿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卫生管理频次,保持环境整洁干净;(2) 提供必要的防虫防鼠设施,并加强日常检查与维护;(3) 对于发现害虫和鼠类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五、防虫防鼠知识培训1.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虫防鼠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和防范意识。

2. 培训内容包括害虫和鼠害的种类、习性、预防方法、处理措施以及急救知识等。

学校虫鼠害防治管理制度

学校虫鼠害防治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虫鼠害对学校环境和师生生活的干扰,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校区、宿舍、食堂、实验室等场所的虫鼠害防治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虫鼠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虫鼠害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学校虫鼠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虫鼠害防治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为本部门、班级虫鼠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四、防治措施1. 防鼠措施:(1)加强校园环境整治,消除鼠类栖息场所,如垃圾堆放点、绿化带、排水沟等。

(2)定期检查门窗、管道、下水道等可能存在的鼠洞,及时修补。

(3)合理设置鼠笼、鼠夹等捕鼠工具,定期更换。

(4)加强食品管理,确保食品存放安全,防止鼠类偷食。

2. 防虫措施:(1)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合理设置植物布局,减少害虫滋生。

(2)定期检查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良好。

(3)定期检查门窗、墙壁、地板等可能存在的虫洞,及时修补。

(4)合理设置毒饵站,定期投放毒饵,控制害虫数量。

3. 消杀措施:(1)定期开展校园消毒工作,对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

(2)对鼠类、害虫滋生区域进行重点消毒。

(3)加强虫鼠害防治宣传,提高师生防治意识。

五、监督检查1. 学校虫鼠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虫鼠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未按要求开展虫鼠害防治工作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对虫鼠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虫鼠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篇一:防鼠防虫管理制度防鼠、防虫管理制度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库区内鼠、虫害防治的办法及使用的药具、用药注意事项等各项工作的管理。

2. 职责办公室:负责鼠、虫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质量管理员:负责鼠、虫害防治的监督、指导。

仓管员:具体负责鼠、虫害的防治工作。

3. 内容3.1 防治对象生态习性特点3.1.1 防治对象主要包括鼠类及各种昆虫(主要指蚊、蝇、蟑螂、蛾等害虫)。

3.1.2 鼠类的特点:视觉差、听觉灵敏、色盲、性成熟快,是杂食类动物。

3.1.3 蚊类的特点:幼虫生活在水中,有滤食、刮食、捕食等多种取食方法。

3.1.4 蝇类的特点:边吃边吐、拉,白天活动,有趋光性,食性复杂。

3.1.5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

3.1.6 蛾类都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3.2 防治措施3.2.1 封堵好各库房与外界相连的各个环节,防止鼠虫进入,如:建筑收缩缝及门窗的不当开启等。

3.2.2 在主要的出口、通道及昆虫可能出没的地方要安装紫外线杀虫灯。

3.2.3 公司各区内禁止存放、倾倒食物及食物残渣。

3.2.4 公司各区内道路上不得有积水,特别是污水。

3.2.5 定期清理各垃圾、残渣废料堆放点。

3.2.6 每年大面积灭鼠一次。

灭鼠时间由办公室安排并通知全公司,灭鼠方法采取长期使用捕鼠器,如粘鼠板、鼠笼、鼠夹灭鼠,坚持不懈完成灭鼠工作。

3.2.7 灭虫3.2.7.1 选用敌百虫、倍硫磷、杀螟松作为杀虫齐,敌百虫配成0.3-0.5%的水剂喷施,倍硫磷配成1-2%水剂喷施,杀螟松配成1-2%的水剂喷施。

在春、夏、秋三季每月给库外草坪喷药杀灭蚊、蝇、蛾类。

3.2.7.2 使用杀虫剂种类、品牌、由办公室提出报告,经质量管理员认可,并签署意见后,由办公室派专人管理。

3.2.8 对非库区、营业场所出现的蟑螂选用市售灭害灵喷雾,由各部门员工配合进行。

篇二:防虫防鼠管理制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预防和杀灭飞虫、爬虫、老鼠的措施和方法。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规范防虫、防鼠的管理,以保证仓库、生产厂房内无虫、鼠等动物,从而为保证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本制度适用于厂房、仓库等房间的防虫防鼠操作。

2. 引用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

3. 职责3.1 稽查后勤部负责防虫防鼠设施的安装,并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及完善。

3.2 生产车间、仓储部负责本部位防虫防鼠设施的编号和定期清理工作,并记录结果。

4. 管理内容4.1 飞虫的预防及杀灭措施4.1.1 在公司内生产厂房周围的垃圾箱应有盖,封闭厂房与外界交接处的门口内部安装捕杀灭虫灯。

4.1.2 灭虫灯应悬挂在略高于门,且对交通无任何妨碍的位置。

4.1.3 灭虫灯应保证单独供电,其开启时间为:1、2、12月不开启;3、4、11月份夜间开启,5-10月份24小时开启。

4.1.4 车间将本部位灭虫灯画出分布图并进行编号,以便清理时作记录。

4.1.5 灭虫灯1、2、12月每月清理一次,3、4、11月每周清理一次,5~10月每周清理两次。

4.1.6 灭虫灯清理时先断开电源,拉出抽屉斗,详细记录(记录1)飞虫的种类、数量,分析其来源,根据飞虫情况安排厂房外的药物消杀,记录完毕将抽屉斗内的飞虫尸体倒入厂房外的垃圾箱内,在厂房外用湿抹布擦拭抽屉斗至无污迹,同时用湿抹布擦拭灭虫灯的外表面及抽屉斗框架至无污迹。

清理完毕将洁净的抽屉斗上好,开启电源,检查灯管发光是否正常,以便通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

4.1.7 在5~10月份为苍蝇易发季节,在此期间对生产厂房周围的草坪每周进行药物杀灭飞虫一次,每周两次对垃圾箱喷洒药物灭苍蝇。

4.2 爬虫的杀灭及预防4.2.1 爬虫主要集中在仓库,主要是入库物品带入,因此仓库是控制爬虫的主要地点。

4.2.2 在每年3、4月及9、10月爬虫易发生的季节,每周对仓库四周进行一次药物灭虫。

4.2.3 仓库内应及时修补墙面,地面裂缝,杜绝爬虫栖息,及时消灭已发现的爬虫。

4.3 老鼠的预防、杀灭措施及方法4.3.1 应防止老鼠进入的场所为:变、配电室、仓库和厂房。

4.3.2 在变、配电室与外界交界处,安装固定的挡鼠板。

4.3.3 在仓库、厂房与外界的交界处的物料、器具进出门口安装活动的挡鼠板,在每次物料、器具进出完毕后,立即放下挡鼠板。

除物料、器具进出时间外,不得拿开挡鼠板。

4.3.4 除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外,库房内需定期采用器械灭鼠。

4.3.5 灭鼠器械为捕鼠盒或粘鼠板,每周定期灭鼠一次。

4.3.6 仓库根据物料存放情况,画出灭鼠器械分布图,在每周五按灭鼠器械分布图安放捕鼠盒或粘鼠板,更换新鲜诱饵(馒头、肉食等)。

4.3.7 在每周一上午按灭鼠器械分布图查看捕鼠情况,如发现被捕捉的老鼠,放在水中闷15分钟至确认闷死后,去室外土中深埋。

每周一检查处理后,真实填写记录(记录2)。

4.4 记录的填写4.4.1 灭虫灭鼠工作应严格按频次执行,认真填写记录内容。

4.4.2 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时间、数量、位置。

4.4.3 分析记录数据,以便采取措施。

5. 相关文件6. 发放范围总经理、常务副总、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保部、生产车间、仓储部、稽查后勤部。

7. 记录记录1灭虫记录表编码:JL/AK-057-00记录2灭鼠记录表编码:JL/AK-0ZZ-00 篇三:仓库防虫、防鼠的管理制度仓库防虫、防鼠的管理制度目的:建立仓库防虫、防鼠的管理规定,确保仓库清洁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仓库防虫、防鼠的管理。

三、责任者:供应部经理、仓库保管员。

四、管理规定:1、仓库是贮存物料的场所,应保持清洁发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虫、防鼠。

2、仓库要求密封,无空洞,防止虫、鸟进入仓库。

3、仓库要安装适量的粘鼠板防鼠。

4、仓库必须装有适量的电子灭虫灯,诱杀蚊蝇、苍虫。

并根据电子灭虫灯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及时更换。

5、每周清洁两次电子灭虫灯,抹去灯上灰尘及已死苍虫,保持灭蚊灯的清洁卫生。

洁净区更衣室管理制度、目的:建立更衣室管理制度保证列衣室整洁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更衣室的管理,非洁净区更衣室参照执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使用更衣室的员工、车间清洁卫生员。

四、管理制度:1、进入洁净区各工作室必须遵照《进入生产控制区更衣程序》(编码:MS0103600)进行更衣。

2、洁净区更衣室男女分开,均设有更鞋室、一更室、二更室。

2.1 更鞋室设在更鞋柜,鞋柜外侧柜为存放员工自身的鞋,内侧柜存放工作鞋,不得放错。

2.2 一更室、二更室均设有更衣柜严格按以下规定使用:a、一更室衣柜存放自己的外衣和员工自带的小包;b、二更室柜存放工作服。

2.3 更鞋柜、更衣柜均按工号编号,员工根据自己的工号对号使用,不得乱用。

3、保持更鞋室、更衣室的清洁卫生:3.1 不准存放非本室所须的物品;3.2 不准将私人物品带进二更衣室,特别严禁食品进入;3.3 更鞋室、更衣室每天要清扫地面,每周要彻底清洁一次,擦洗门窗,做到室内无蜘蛛、无蚂蚁、无老鼠;3.4 更衣室的清洁按《更衣室清洁程序》(编码:WS0228300)进行。

3.5 更衣室内的洗手池是供员工上班洗手、手消毒专用,不准在更衣室洗手池洗涤其他物品,做到每天清洗一次洗手池。

4、员工要爱护好更鞋柜和更衣柜,如有损坏要及时通知维修,以保持更衣室整洁。

洁净区人个卫生管理制度目的:建立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使每个操作人员按制度要求搞好个人卫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工作的全体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负责人、质保部负责人、洁净区工作人员。

四、管理制度:1、对全体员工身体健康要求:1.1 每年要进行体检一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只有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1.2 凡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外伤皮肤病及过敏等要及时调离洁净区,绝对不允许从事接触药品及与之相关的工作;1.3 因1、2条原因离岗者,在疾病治疗、身体恢复健康后要持有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有效证明方能重新上岗。

2、个人卫生;2.1 勤洗澡洗闲,没有头皮脱落;2.2 勤理发、剃须、剪指甲;2.3 不允许涂脂抹粉及其他护肤品;2.4 不允许戴饰物、手表、手镯;2.5 进出洁净区,严格按《进入控制区更衣程序》(编码:MS0103600)进行;2.6 进入洁净区,消毒后不得再做与生产无关的动作,不得再接触非生产用品。

3、洁净服(帽、鞋、手套、口罩)的卫生;3.1 洁净服要求不掉纤维,不产生静电粘附粒子,无明显的磨损、破损现象;3.2 洁净区工作服不设口袋、线条简单,接缝处无外露纤维,领口要扣好袖口、裤口等要加松紧带;3.3 洁净服专人专用,不得穿离洁净区;3.4 洁净服在每年的4月~10月要每天换洗,其他时间如是同一产品边续生产,每2天洗一次,换产品时,工作服必须换洗;3.4.1 洁净区工作服在洁净区洗涤;3.4.2 洗净的工作服装人专用的干净的塑料袋内;3.4.3 洗净的工作服由洗涤工及时按工号分发到使用者的二更衣柜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