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近年来,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应该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的安全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抵御能力。
一、地震安全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首先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墙角等。
避免乘坐电梯,尽量使用楼梯下楼。
在震后,要注意避免触电、逃生时不要慌乱,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等。
二、台风安全知识台风是一种狂暴的气象现象,常常伴随着强风大雨,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做好室内外物品的固定,关闭门窗,确保室内外通风。
避免外出,尽量在安全的地方待命。
遇到台风时,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部门的通知,做好防范措施。
三、洪水安全知识洪水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洪水来临时,我们应及时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在洪水中,切勿擅自下水,尤其是不要尝试涉水行走。
遇到洪水时,要及时向上游方向撤离,尽量避免过低的地势。
四、火灾安全知识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发生火灾时,要立即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在火场中,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
遇到浓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好自己的呼吸道。
五、地质灾害安全知识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我们要避免在陡坡下停留或建造房屋。
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寻找高地或坚固建筑物避难。
同时,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气象灾害安全知识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暴风雪、雷电等,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暴雨来临时,我们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避免外出,确保室内外排水畅通。
在雷电天气中,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和金属物品,找到安全的避雨地点。
防灾减灾简短小知识

防灾减灾简短小知识
防灾减灾简短小知识
1. 避免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出门,尤其是在暴风雨、暴雪、地震等情况下。
2. 学会正确的逃生方式和方法,如在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
墙壁逃生等。
3. 家庭中应备有简易急救箱,包括创可贴、止血带、消毒液等常用物品。
4.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桌子或床下,保护头部和颈部不受伤害。
5. 家庭中应备有足够的食品和水源,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3天
以上的存活能力。
6. 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
及时扑灭火源。
7. 在山区或洪涝区居住时要注意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并及时撤离到
安全地带。
8. 学会正确使用GPS定位仪等导航设备,在户外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找到方向并求助。
9. 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急救。
10.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要保持冷静、镇定,不要惊慌失措,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怎么写6篇,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简短-经验本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怎么写6篇,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简短-经验本大家好,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怎么写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怎么写1主要有台风、暴雨、雷电、寒冷、冰雹、地震和高温等。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应急措施:(1)在台风来临前,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要搬移窗台上的花盘或者其他悬挂物品,及时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的物体;(2)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里游泳或者驾穿出海;(3)在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的人员要停止作业,在危险地带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撤离;(4)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措施:(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4)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
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者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措施:(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2)关闭家用电器,拉开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如果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在低洼处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6)如果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靠紧,以防被雷电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7)雷雨天气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8)对被雷电击中的人员,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抢救。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防灾减灾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
1. 地震安全知识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
措施。
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其他稳固结构下面,
保护头部和颈部;如果在户外,应该尽量远离建筑物和高压线路等危
险物品。
2. 暴雨洪水安全知识
暴雨和洪水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暴雨天气中,
我们要注意避免到低洼地带或者河道附近;在遇到洪水时,要尽量远
离河道,并且不要试图涉水过河。
3. 火灾安全知识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我们需要掌握火源、火势、火场逃生等基本知识。
当火灾发生时,应该尽快报警并且迅速撤离火场;如果无法逃离,可以将门窗紧闭,并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 水域安全知识
水域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我们需要掌握游泳技能和水域安全知识。
在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并且不要过度劳累;在水域玩耍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深水区或者危险物品。
5. 防雷安全知识
雷电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我们需要掌握防雷安全知识。
当雷电来临时,应该尽量避免到露天场所或者高处;如果在户外无法避免,可以蹲下身体,并且将双手放在膝盖上。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常识,并且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防灾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以下是一些适合宣传的知识内容。
一、地震防灾减灾知识1.了解地震风险区: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政府会划定地震风险区,并公布在地图上,公众应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地震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2.家庭防震准备:在家中选择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或门边的墙角,躲避时保护头部;同时,家庭应该备齐急救用品、非常规照明、食品和饮用水等。
3.疏散和避难:地震发生后,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开阔地带,避免靠近可能倒塌的建筑物,以免被困。
4.开展防震演习:经常组织家庭和单位的地震演习,提高应对地震的自救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知识1.保持警惕: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避免靠近河道、山区和低洼地带。
2.防洪准备:提前储备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紧急救援工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3.疏散和避险:当接到疏散指令时,应迅速高效地撤离,避开被淹的区域,尽量选择高地或安全的建筑物作为避难场所。
4.加强排涝措施:对于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加强排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避免因排涝不畅导致严重淹水。
三、台风防灾减灾知识1.关注气象信息:在台风季节,时刻关注气象局发布的台风路径和强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2.预防物品固定:在台风来临前,将易受风害的物品固定好,如花盆、室外家具等。
3.做好备品储备: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电池、药品等。
4.室内安全:台风到来时,尽量留在室内,关好门窗,避免受到风雨的侵袭。
四、火灾防灾减灾知识1.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和急救技能,以提高自救能力。
2.避免火灾隐患:不随意乱扔烟蒂,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3.保持安全出口畅通: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火灾发生时快速逃生。
4.定期检查电线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插座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防灾减灾知识大全

以下是一份较为详细的防灾减灾知识大全:一、地震灾害1.地震的基本知识(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一般来说,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里氏35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3)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2.地震来临时的应急措施(1)室内:如果在室内,应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颈部,直到震动停止。
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
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也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
在高楼大厦中,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2)室外:如果在室外,要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如果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尽量往山顶或空旷地带跑。
3.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1)被埋压时要保持冷静,有坚定的生存信念。
尽量挪开杂物,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已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
尽量保存体力,利用环境物体击打发声,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救援时要注意先易后难,先救近处被埋压人员。
使用工具挖掘时要注意避免误伤被埋人员。
对于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被救人员,要让其先闭眼,避免强光刺激。
二、火灾1.火灾的成因及分类(1)火灾的成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气故障(如电线短路、过载等)、用火不慎(如炉灶使用不当、烟头未熄灭等)、玩火、雷击等。
(2)根据燃烧物质的特性,火灾可分为A类火灾(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棉麻等燃烧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沥青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E类火灾(电气火灾)。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是指通过教育掌握和宣传有关灾害防治和安全预防的知识,以提高公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和自身安全意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
1. 火灾安全教育:警示公众不使用不安全的电器和电线,正确使用火源和明火,培养灭火技能和逃生意识,了解火灾报警设备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 地震安全教育:教育公众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逃生姿势,避免站立在易倾倒的物体旁边,远离大型家具和悬挂物品,了解地震避险区域和应急逃生通道。
3. 水灾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不靠近洪水和暴雨倾泻的地方,不搭乘沉没的交通工具,不游泳或玩耍在洪水中,学习疏散和求援等水灾应对技巧。
4.台风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了解台风预警和预报,准备好食品、水和紧急救援用品,保持住房结构的稳固,避免靠近海边和易被风吹动的物体。
5. 爆炸及化学泄漏安全教育:教育公众不靠近工厂或危险物品存放的地方,不接近可疑包裹,了解应对爆炸和化学泄漏的避险方法,掌握逃生技巧等。
6. 交通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公众遵守交通法规,慢行,不酒驾、超速或疲劳驾驶,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儿
童安全座椅等。
7. 自然灾害知识:教育公众了解洪水、地震、台风、暴雨、雪灾、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特点和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8. 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公众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和包扎伤口等,了解急救电话和急救设备的使用。
通过普及防灾减灾安全教育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灾减灾知识重点内容

枫桥夜泊在室内1.蹲下,寻找掩护,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2.远离窗户、镜子,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3.用被子、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在室外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被困废墟1.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2.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
3.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畅通。
4.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叫、敲击物体等。
防灾减灾——洪水篇有何征兆1.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2.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
突遇山洪袭击时1.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
2.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
被围困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1.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以呼救,让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在水上转移。
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防灾减灾——火灾篇预防火灾1.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在家里或寝室不使用违规电器。
2.出门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3.不在楼道、阳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
高层建筑1.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2.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
公共场所1.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
3.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
4.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森林、草原1.判明火势大小、风向,迅速向火已经烧过或植物稀少、地势平坦的地带转移。
2.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过。
防灾减灾——雷电篇室内防雷1.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2.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得目得就是什么?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得就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得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得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与避灾自救技能得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得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得损失。
2、常见得灾难性天气有哪些?主要有台风、暴雨、雷电、寒冷、冰雹、地震与高温等。
3、如何应对台风得来临?台风就是一种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得低压涡旋,常常伴有狂风、暴雨与风暴潮,具有很强得破坏性。
应急措施:(1)在台风来临前,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要搬移窗台上得花盘或者其她悬挂物品,及时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得物体;(2)不要去台风经过得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里游泳或者驾穿出海;(3)在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得人员要停止作业,在危险地带工作得人员要及时撤离;(4)住在低洼地区与危房中得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4、如何应对暴雨?暴雨,特别就是大范围得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措施:(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4)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
5、如何应对雷雨天气?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得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者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应急措施:(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2)关闭家用电器,拉开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得野外停留,如果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在低洼处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得高度;(4)远离孤立得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6)如果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靠紧,以防被雷电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7)雷雨天气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8)对被雷电击中得人员,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抢救。
6、如何应对洪灾?洪水就是指由于暴雨或者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得自然现象。
应急措施:(1)突然遭受洪水袭击时,要沉重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她人员,切不可有侥幸心理;(2)被洪水围困得,有通讯条件得,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工具得想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可以寻找体积较大得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3)当住宅遭受洪水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房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4)洪水过后往往伴随疫情发生,应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7、如何应对泥石流?泥石流就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得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得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随,对农作物与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措施:(1)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者高地跑;(2)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3)不要躲避在有滚石与大量堆积物得下方。
8、如何应对海啸?海啸就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得海浪,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与水下滑坡、崩塌所激发海水剧烈得起伏,形成强大得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得灾害。
应对措施:(1)海啸前通常会有一些反常现象,例如潮汐突然反常涨落,伴有大量水泡,浅滩上出现大量海生物等,察觉海啸征兆,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处转移;(2)不幸落水,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尽量减少动作,尽量不游泳,节约与保持体能,尽量向其她落水者靠拢,以便比较容易被发现。
9、如何应对地震?地震就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得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球表层得振动。
破坏性地震就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得地震灾害。
一般震级大于5级得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得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应对措施:(1)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与防震抗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得路线与场地。
(2)地震发生时必须沉重冷静,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得房屋时,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得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得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台风与暴雨得预警信号一、台风预警信号(图)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蓝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蓝色预警信号灯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与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与过往船舶采取积极得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得搭建物,切断危险得室外电源。
黄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与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中小学生及幼儿园托儿所停课;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与过往船舶采取积极得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与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得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得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橙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与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与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得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得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得山洪、地质灾害。
红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与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回港避风得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得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得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得山洪、地质灾害。
二、暴雨预警信号(图)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预警信号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与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与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得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得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与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得排涝措施。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得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得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与其她上班人员得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得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得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与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得防御与抢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