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海西家园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服务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对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讨论如何保护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及相邻地区。

(2)分析海西家园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

(3)探讨海西家园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

(2)分析海西家园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主要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2)分析海西家园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探讨如何实现海西家园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社会事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社会事业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教育、科技、医疗等方面的发展。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归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地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处的中国地理位置和海西家园在福建省的位置;(2)讲解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山地、丘陵、平原等;(3)介绍海西家园的气候资源,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等。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特点,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名城,如福州、泉州等;(2)讲解海西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经济社会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等。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特点,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等;(2)讲解海西家园的社会发展特点,如教育、科技、医疗等;(3)介绍海西家园的城乡建设项目,如交通、住房、环境等。

第四课时: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特点,包括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等。

2. 教学内容:(1)介绍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现状,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2)讲解海西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

第五课时:海西家园的人民生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民生活特点,包括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

五上海西家园教案

五上海西家园教案

五上海西家园教案第一篇:五上海西家园教案第一课国菜之尊佛跳墙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国菜佛跳墙的传说,由来,以及佛跳墙的制作方法,佛跳墙得此名的原因;让学生基本了解山与海的味道,以及主要的闽菜有哪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各种闽菜。

教学重点:佛跳墙的由来,制作过程,以及得到此名的原因,山与海的味道,闽菜的特点。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佛跳墙的制作过程,课外的时候可以学习制作佛跳墙。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自然跟读法,小组竞赛法教学准备:先了解菜馆中的各种闽菜,预习课文第一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佛跳墙是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名菜 2.佛跳墙的起源3.坛煨佳肴后来又叫“佛跳墙”的原因4.了解佛跳墙有如此大的魅力的原因 5.了解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及其特点第二课闽南小吃有故事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闽南小吃的特点,了解有代表性的闽南小吃主要有沙茶面,烧肉粽,薄饼,及它们的制作过程,知道有关薄饼的传说和诱人的台湾小吃教学重点:闽南特色小吃沙茶面的制作方法,烧肉粽的由来,薄饼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闽南特色小吃的制作过程,课外的时候可以自己学习制作。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自然跟读法,小组竞赛法教学准备:上网查询有关闽南小吃的资料,预习课文第二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闽南小吃的由来2.沙茶面的主配料及其做法3.烧肉粽的制作原料,制作过程4.薄饼的制作过程5.关于薄饼的传说 6.诱人的台湾小吃有哪些第三课山水培育“八大干”教学目标:了解闽西八大干出名的由来,知道猪胆干的特色,豆腐干的美味,菜干的特点,地瓜干的味道,田鼠干的功效,笋干的嫩甜清翠等。

教学重点:猪胆干的特色,豆腐干的美味,菜干的特点,地瓜干的味道,田鼠干的功效,笋干的嫩甜清翠等。

教学难点:分清八大干的具体的产地,查询其他地区的风味土特产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自然跟读法,小组竞赛法教学准备:上网查询有关闽南小吃的资料,预习课文第二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闽西八大干的由来2.猪胆干的特色3.豆腐干的制作工艺4.菜干和地瓜干的制作过程5.田鼠干的功效6.肉脯干的特点第四课宫廷小吃留沙县教学目标:了解沙县小吃的品种,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沙县小吃的传说,沙县小吃与当地民俗,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园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探究学习的热情。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家园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概述1. 导入:通过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3. 了解海西家园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课时:地理特色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分析其对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 探讨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了解其开发与保护状况。

3. 引导学生关注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第三课时:历史文化1. 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沿革,感受家乡的发展变迁。

2. 分析海西家园的文化底蕴,了解当地民俗风情。

3. 探讨海西家园的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的措施。

第四课时:经济发展1. 学习海西家园的产业结构,了解其特色产业和发展趋势。

2. 分析海西家园的支柱产业,探讨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海西家园的科技创新,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五课时:社会事业1. 了解海西家园的教育资源,分析其优势与不足。

2. 探讨海西家园的医疗卫生状况,关注民生福祉。

3. 分析海西家园的社会保障体系,了解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资源1. 图片: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发展历程等图片。

2. 地图:海西家园及相关地区的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等地图。

小学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

西






年级班
担任教师
二0 年秋季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福建省海西家园版五上教案

福建省海西家园版五上教案

福建省海西家园版五上教案一、教材分析《福建省海西家园版五上教材》是适用于福建省海西地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

本教材突出地域特色,注重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和海西地方特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字词知识,准确、流利地朗读和书写。

2)初步认识四声音调,学会运用,准确自如地朗读、书写。

3)能读懂教材中的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题,初步阅读体会。

4)初步学会对课文进行内容分述、阅读跟述、朗读。

5)初步学会写作句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拟定题目、搜集素材、组织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出问题法: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听、读教材,查找答案,思维活跃。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法:通过课内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

3)课堂解答法:针对学生思维中可能产生的疑惑,及时解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阅读来启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学习轻声的发音及书写;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和发展阅读策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语文知识;2)阅读法: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操作法:通过课后的练习或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

2.教学手段:1)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2)黑板课件:利用黑板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展示。

五、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或听课之前先阅读教材,做好课前预习。

二、教师授课步骤:1.引言:出示句子“小鸟在山上飞,飞到了树上。

”请学生读句子。

2.学习新字词:学生通过音韵、意义、形状三个方面认真学习新字词。

3.学习轻声的发音及书写:1)让学生集体朗读四声韵母;2)让学生分组进行回答;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4)通过“读文”让学生学习字的笔画。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以及人文景观。

2. 提高学生的乡土情怀,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海西家园进行简单的评价和规划。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

2. 分析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课时:海西家园的地理特征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交通状况等地理特征。

2. 分析海西家园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课时:海西家园的人文景观1. 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

2. 分析海西家园人文景观的特色和价值,提高学生的乡土情怀。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和价值。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海西家园进行评价和规划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海西家园》。

2. 相关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关于海西家园的资料。

3.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学习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第二周: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特征第三周:学习海西家园的人文景观六、教学活动设计:第1课时: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要素。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

五年级上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材分析《海西家园》是一本关于家乡福建的教材,通过介绍福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章节,分别介绍了福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著名景点和现代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福建的自然地理特点;(2)掌握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3)了解福建的民俗风情;(4)掌握福建的著名景点;(5)了解福建的现代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了解福建的自然地理特点;(2)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掌握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3)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福建的民俗风情;(4)通过游览、采访,掌握福建的著名景点;(5)通过讨论、研究,了解福建的现代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福建的自然地理特点;(2)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3)福建的民俗风情;(4)福建的著名景点;(5)福建的现代发展。

2. 教学难点:(1)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2)福建的民俗风情;(3)福建的现代发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了解福建;2. 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福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福建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福建的著名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福建的自然地理特点,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2. 讲解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福建的民俗风情,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4. 讲解福建的著名景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5. 讨论福建的现代发展,让学生关注家乡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海西家园》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佛跳墙的由来。

2、了解闽菜的大致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佛跳墙因何得名2、培养热爱福州、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创设有关福州传统菜肴的背景;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福州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更是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现在先让我们来谈一谈大家知道的福州著名菜肴有哪些呢?二、介绍佛跳墙的由来佛跳墙原名福寿全。

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 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

周莲尝后;赞不绝口。

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

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

从此即改名为佛跳墙。

1965 年和1980 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

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

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

三、总结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1、按对应关系;把地名和菜名连起来2、在家长的指导下;试着制作一两种地方特色菜二、闽南小吃有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闽南丰富的小吃种类。

2、了解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能说出闽南一些有名的小吃。

2、知道一些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

教学思路: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 文化的故事。

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美味可口;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

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二、介绍闽南小吃闽南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改革。

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

其品种繁多;式样新颖;造型美观、美味可口;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地方风味小吃有:蚵仔煎、鲜酥蚵串、鱼仔粥、蚝仔粥、鲎羹、包心鱼丸、鲜肉鱼丸、水丸汤、马鲛粳、网纱鱼卷、酥炸鱼条、捆蹄、面线糊、扁食、肉燕、烧芋果、芋包、鸡汤伊面、干拌面、卤面、莲美豆干、糯米灌大肠、猪血尾口粳、苦菜大肠汤、虾皮番薯粉团、豆签、牛肉羹、豆花、石花糕等。

其中蚵不仅营养丰富;且烹制的食品味道鲜美。

闽南人有食粥的习惯;他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时令食物;调配糯米制成粥。

土笋冻;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像蚯蚓的软体动物熬成的胶状体;不仅美味;还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

鲎羹是闽南特有的海产;鲎全身可食;风味特殊。

民间传统小吃有:肉粽、粳粽、豆粽、五香卷、鸡卷、炸肉丸、嫩饼菜、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烧芋果、芋包、甜芋饼、菜果、水晶菜头饼、腰子饼、肉饼、芥菜饭。

其中肉粽以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久远而享誉海内外。

肉粽、粳粽、豆粽都是端午节的必备供品。

三、介绍闽南小吃的传说故事烧肉粽籍贯:泉州年龄:1000 余年关键人物:陆游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 ;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

也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涉。

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

传说他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

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

主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

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

为了救关羽;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

黎山请注意文明用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

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

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行。

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

据说与陆游有关。

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 。

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

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蚝仔煎籍贯:泉州年龄:1000 余年掌故:泉南沿海产蚝;所以泉州风味小吃有蚝仔煎。

因其价廉物美大众化;尤受海外侨胞的珍爱。

传说在蚝仔煎形成过程中;曾涉及不少历史名人。

最有趣的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

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

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

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

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佳酱(甜咸均可)拌和。

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几煎。

四、总结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查找资料;以“小吃中的趣味故事”为话题;进行故事交流。

三、山水培育”八大干”教学目标:1、了解“八大干”的名称。

2、了解“八大干”的产地。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八大干”的做法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让学生自己互相交流;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八大干” 。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

二、介绍”八大干”的产地和历史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如东坡豆腐、瓤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氽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

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尤以制作精细、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

连城地瓜干也叫连城番薯干。

连城地瓜干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

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

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帮田鼠。

农民对田鼠为害早已深恶痛绝;捕捉田鼠;已是广大农民由来已久的行动。

然而;把捕获的田鼠制成老鼠干;列菜肴;始于何时、何人;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当今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只称制作老鼠干是" 祖传焉的"。

由此推之;宁化老鼠干的历史应有数百年之久。

上杭萝卜干上杭萝卜干以它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著称。

它具有色泽金黄、皮嫩肉脆、醇香甘甜、开味消食、清热解毒等优点;可以炒吃、清炖、油烩;若将其浸泡变淡;加上白糖、醋等更是上等冷盘。

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尖制成;称为“闽笋尖” 。

它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列为上京贡品。

八闽山区竹山众多;唯漳平闽笋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受上海、天津、广州群众及港澳同胞的欢迎。

武平猪胆肝在清朝就闻名中外;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武平猪胆肝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有多种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自制的酱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经1 周左右;再挂在通风处晾干;然后放入烤房熏烤而成。

制成后色、香、味俱佳;既有韧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无穷。

永定菜干相传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历来有制作菜干的习惯;一季制作;四季可食。

素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省内和南洋一带;它是辅以各种配料经精港技艺烹调而成的传统菜肴;风味佳美;颇具特色。

三、总结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连线“八大干”的名称和产地。

四、宫廷小吃留沙县教学目标:1、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2、了解沙县小吃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沙县小吃的历史以及其浓郁的地域特色教学思路:本课教学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所介绍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介绍沙县小吃很多人是先知道沙县小吃;然后才认识沙县;了解沙县的。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因此;人们将沙县誉为“小吃城” 、“美食城”。

据不完全统计;沙县各类小吃有上百种;常年供应的有几十种;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样;米、面、芋、豆腐原料独具地方特色;且来源丰富。

二、介绍沙县小吃的种类节令小吃:春节城乡都吃年糕、白果、糍粑;城关吃面条;农村吃粉干;元宵节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农历四月初一烙粑;有甜有咸两种;立厦城乡家家户户食果;分为馅和无馅两种;传说是战国时期孙膑为瞒过庞涓装疯而特制的食品;端午节吃粽子、花椒饼、荷菜包;七夕又称七七节;是沙县民间儿童节日;是时家中有新入学的儿童;外婆要送小书包、雨伞、算盘、服装、小茶壶、糖塔和白糖光饼;祝愿学习取得好成绩;中元节又叫鬼节。

这时新鸭、新芋上市;除了吃鸭子外;还做芋包吃;市上供应葡珠;有糯米做的和面粉做的两种;除了上供外;大人小孩都爱称上一、二斤做零食;中秋节除了吃月饼、白果糕;也吃芋包;立冬、冬至吃猪脚、糍粑;号为补冬;腊月二十三;龙王爷上天;常用岩酥、金钱酥、董糖、蓼花、米花、甘蔗俸供。

地域小吃中;夏茂牛系列拥有60 多种佳肴;还有芋包、糖烧麦、豆腐包、豆腐丸、豆腐脑、米冻皮、金钱蛋、油糍;南阳的蛋素、蛋角;南霞的泥鳅粉干;郑湖的板鸭在沙县小吃系列中最具有名气。

常规普通小吃有:扁肉、清汤面、拌面、酸菜面、白果、油饼、火把、猪耳、麻球、米冻糕、糖包、小龙包、肉包、煎饼、大肠糕、年糕、鸭汤粉干、锅边糊、油条、花椒饼、起酥饼、葱肉饼、菜头饼、白糖饼、糖水饼、水晶饼、口香饼、杏仁酥、牛奶饼、米果、芋果、线面、烤豆干、青草冻、玉糕、冬酒、菊酒、炒果条、烫嘴豆腐等等;琳琅满目;外地客人品赏后;每每赞不绝口:沙县小吃;名不虚传啊!三、总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把图中小吃和它的名字连起来.五、涨海声中万国商教学目标:1、了解海峡西岸的海外贸易的历史2、了解福建省内的几个港口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历史上福建几个港口的对外贸易情况2、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