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海西家园》五年级上册教案

(完整)《海西家园》五年级上册教案
(完整)《海西家园》五年级上册教案

西

学校: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年级:五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谢琼琼

第一课国菜之尊佛跳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福建名菜“佛跳墙”的由来,以及它的特点,制作过程。

2、对八大菜系及闽菜特色有所了解。

3、感受家乡美食工艺的特色,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佛跳墙”相关视频或图片;搜集家乡的特色小吃资料;图画纸;彩色笔

三、课堂模式

创设“美食论坛”的谈话聊天模式。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起话题,导入情境

1、欣赏一组身边美味小吃的图片,学生说说对身边这些美食的体验。

卤鸭肫真心豆腐仙草小粽子

2、在生活中,同学们有的已经到过不少地方旅游,能不能说出一些印象深刻的美味佳肴的名称呢?

3、咱们福建地理位置独特,有山有海,独特的山海生态环境,使得家乡的菜肴也别具一格,被称为八大菜系之——闽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家乡的美食及其特点。

(二)阅读资料,感受闽菜

1、阅读书本资料“国菜之尊佛跳墙”。

2、观看“国菜之尊佛跳墙”制作的视频介绍资料。

3、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美食大国,今天我们班级要进行一个“美食论坛”,来谈谈以下话题:

(1)在文本中,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反馈书本学习的内容)

(2)对于“国菜之尊佛跳墙”你有什么看法,想法。(制作工艺复杂,享誉海内外等)(3)人们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在美食上,你对这样做的看法能发表一些见解吗?(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知道食物的发明创造也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三)了解美味,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完成课后题“连一连”。

2、分享交流课后题“写一写”: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3、你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小吃、美味很出名,分享一下你拍到或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4、分小组画一画美食连环画,把自己在家学做美食的过程以文配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当一当小厨师:回去后在家长的指导下练习制作一两种地方特色菜。并记录下过程、结果和感想。

第二课闽南小吃有故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最具代表性的闽南小吃的由来以及它们的特点、制作过程。

2、了解几种最具代表性的闽南小吃的特点、制作过程。

3、感受家乡小吃的特色,了解家乡的饮食习惯,感悟家乡人民的生活智慧,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搜集“小吃中的趣味故事”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吃是饮食文化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道风景。闽南人生活于山海之间,加上悠久的对外交流历史,历代厨师利用丰富的山海物产,兼容中外烹饪特长,逐渐形成风味独特、品种繁多的闽南小吃。它精美别致,声名远扬,在琳琅满目的中华美食中独树一帜,备受食客们的偏爱。今天我们就来分享闽南小吃以及有关闽南小吃的故事。

(二)阅读资料,感受闽南小吃

1、阅读书本资料“闽南小吃有故事”。

2、文中介绍了沙茶面、烧肉粽、薄饼这三种最具特色的闽南小吃,你最喜欢哪一种?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喜欢的小吃的原料、做法、口味特点等)

3、闽南小吃不但色香味俱全,还有着美丽的传说呢。指名介绍《薄饼的传说》。

4、了解了薄饼的传说,大家有何感想?

(三)了解美味,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诱人的台湾小吃。

2、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小吃?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3、很多小吃都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又往往妙趣横生。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小吃中的趣味故事”,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闽南小吃,让更多的人了解海西美食。

第三课山水培育“八大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福建的八大干特产。

2、向客人介绍闽西八大干产品。

二、课前准备:

搜集闽西八大干产品的材料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让学生做

上节课,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

师:同学们,下个周末,有个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想尝尝我们家乡小吃不知道拿什么招待他好?

生……

师: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有名的小吃。可是老师挺为难的,因为这些小吃我都不会做,怎么办?

生……

师:要把这些人都请到家做厨师,我可承受不了。不如这样,明天是周末,你们去问一问,这些“厨师”是怎样做小吃的,能亲自看他做或帮忙做最好,做好后最好要尝一尝,有资料的还可以去查一查,读一读,同时记下做小吃的大概过程,下个星期告诉我。

(周末,学生去问一问,做一做,尝一尝,并且记下相应的提纲。)

(二)分门别类,让学生来说

师:为帮助老师招待客人,听说许多同学周末都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问师傅,有的跟妈妈一起做,有的查阅了资料,有的还尝了小吃,老师谢谢你们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提纲,按小吃的品种不同分为“烧卖”组,“生鱼片”组,“老鼠干”组,“板鸭”组,“其他”组。来讨论讨论该种小吃的做法,要求各抒己见,互相补充,等一会儿每个组派代表来教我做小吃。

(三)小组讨论

师:下面分组发言。

(四)创造情境,让学生来写

为了深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写说明书,写广告语。

1.写说明书。

师:小吃是即食的,保质期,保存方法就不要了。把其他几个部分写下来就可以了,一个组选一种来写,大家都来参与,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说明书:说明书

产品:老鼠干。

产地:宁化。

主料:田鼠。

配料:五花肉、冬笋。生姜、大蒜、米酒等。

食用方法:炒熟即食。

其他组说明书。

师:同学们的说明书写得不错,制作方法可以另外说明。

2.写广告语。

同学们,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却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有什么作用,还不一定敢吃?最好在说明书中写上一、两条广告语,把这种小吃的味道、作用等概括出来,每人写一条,然后比一比谁的好,可以相互结合,选一条好的出来。下面是几位同学写的广告语:

宁化生鱼片: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清热泻火。

烧卖:皮薄馅脆,香味四溢,营养丰富。

宁化老鼠干:闽西八大干,闻名遐尔,色香味俱全,滋阴补肾。

板鸭:名菜佳肴,脆嫩香甜,营养丰富。

五、总结推广,让学生去寄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我又引导学生把说明书寄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我启发学生:

同学们,广告做得这么棒,我相信不仅我的朋友会喜辽宁小吃,你们的朋友、亲人也会喜欢上辽宁小吃的。这样吧,请你们把说明书和广告寄给你远方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让他们也来做做辽宁小吃,尝尝辽宁小吃,领略我们家乡人民的风采。

第四课宫廷小吃留沙县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了解小吃在沙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沙县小吃现状。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探讨、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发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

3、培养学生形成勤劳致富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沙县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和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各种有效方法,了解沙县小吃从业人员的有关情况。

3、就近观察有一些小吃的情况,可搜集有关图片、文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了解沙县小吃的种类和在沙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多媒体出示:沙县小吃的种类:扁肉、拌面、烧麦等。

2、联系收集的资料说说小吃的作用。(比如在我们生活中、在农村、在沙县的发展等方面。)

(二)了解小吃的样式及沙县小吃的现况

1、多媒体演示:观察小吃的汇总图,小组讨论,沙县小吃可分为几大类?根据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介绍沙县小吃的现况

2、多媒体演示介绍:沙县小吃的从业人员将近6万人,请同学互相交流交流你了解的身边的人出去做小吃的情况。

3、小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小吃大国。老师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我们沙县小吃几乎遍布全国,从祖国的最南方到最北方,从最东端到最西端,都有沙县小吃的身影,每年为我们沙县带回资金将近3亿元人民币。

(三)了解小吃经营,学做沙县小吃、发展沙县我先行

1、出示做扁肉的图片,说说你了解扁肉的做法吗?对于扁肉你还想了解有关它的什么?教师补充讲解。

2、出示小吃店的场面,说说这里的经营状况?在我们的周围都有这样的小吃店,你注意到了吗?看一看,如果小吃店的经营不讲卫生,会给沙县的小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3、除了卫生状况还有其他对沙县小吃不利的方面,出示不文明的经营方式图片。小吃业被以次充好的人员影响,如果这样下去必然自食其果,将来的沙县小吃会有生存空间吗?

4、同学们,为了我们生活,为了沙县的发展,了解沙县小吃、宣传沙县小吃,宣传合法经营,我们大家都有这责任,那我们小学生用什么办法来号召人们呢?保护我们沙县的品牌呢?

5、小组讨论、交流。

6、学生汇报沙县部分小吃的做法和如何号召人们保护这一金字招牌的做法。

(四)教学延伸:

通过今天我们对小吃、对沙县小吃现状的了解,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自己来总结一下。下课后向家人、朋友宣传沙县小吃,保护沙县小吃这一金字招牌,让我们沙县的明天发展得更加美好。

第五课涨海声中万国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晋江海港的重要作用。

2、了解港口在海西经济中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

搜集“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海港的组成。

晋江沿海有三湾十二港,是海上交通的天然良港。

三湾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

十二港是:洛阳港、后渚港、法石港、蚶江港、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福全港、围头港、金井港、东石港、安海港。其中,以北面的后渚港与南面的安海港最为著名,以“北港”、“南港”并称。

(二)海港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1、晋江还有不少有利海外交通贸易的因素。如当地出产的泉缎、绢,国内有名。晋江和邻近的南安、德化、安溪有大量瓷窑,安溪的铁冶、铸鼎产量多,质量好(晋江沿海也有

淘洗铁砂炼铁),是海外所需的货物。当地的造船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当时的晋江舟师、水手拥有丰富的航海和高超技术,能用指南针和星象精确定位。而晋江的海商,历来富冒险精神,以敢于冲冒风涛著称。

2、经唐、五代稳定发展,泉州港已成为一个有名的海外交通港口。如熙宁五年(1072年)发运使薛向、元丰年间(1079年-1085年)泉州知州陈偁一再上奏恳陈在泉州设置市舶司之利,又经元祐二年(1087年)户部尚书李常再次奏请,才于是年10月正式在泉州设立市舶司。

3、泉州市舶司的建置,标志着泉州港上升为广州、杭州、明州(今宁波)并列的重要海港。且自此以后不断发展,赶超广州,上升为国内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南宋初年,泉州港迅速进入鼎盛时期。如建炎二年(1128年)至绍兴四年(1134年)7年间,泉州市舶司获利98万缗(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5、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任福建路市舶提举,宝庆元年(1225年)兼泉州市舶的赵汝适的《诸蕃志》一书记载,宋代到达泉州港的有58个国家,东至今日本,南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群岛,西达非洲及意大利西西里岛,北至中亚及小亚细亚。地域之广,前所未记。所记诸国物产则有乳香、沉香、麝香木等47种,同时详记泉州出口交易的金银、铜钱、锦绫等多种货物。

6、宋代晋江著名的海商不少。元祐年间,泉州海商徐缙为高丽购买中国佛经雕版,又运载高丽僧人到中国来祭奠亡僧。高丽王子义天派使者带金塔等礼物附舟来祝皇帝及太皇太后寿诞,以求通好。《青阳王氏族谱》记其七世祖王元,元符间“尝航海之五洋”。在经商

致富之后大行施舍,从其施舍金钱之多可以推想海商赢利之丰盈。

(三)总结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找“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你还了解哪些海港,他们各有什么经济作用?

第六课罗星山上中国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马尾的罗星塔。

2、了解罗星塔的历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罗星塔的历史。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罗星塔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马尾的罗星塔

位于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罗星山顶。因位于马尾镇东南、马江北岸的一个小岛罗星山上,塔即以此山得名。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二)了解罗星塔的历史

据《闽都记》称,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七娘岭南人,李氏女,有姿色,里豪谋强夺之,设计陷害其夫于罪,谪死闽南,七娘愤无可诉,尽卖家产,来到福建,捐资造塔,纪念其夫,日久塔毁。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徐渤倡议重建,重建的石塔7层8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1年罗星塔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重修,因栏板和塔檐剥落,只好改用铁管栏杆。但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塔下是罗星公园,罗星塔公园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公顷。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三)总结

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七课出海白瓷瓷都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德化陶瓷文化。

2、了解瓷塑大师何朝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德化白瓷的历史

2、能说出德化白瓷的种类

三、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历史发展

始于新石器时代-----影响欧洲瓷器----明代德化瓷塑----历史最高水平

因此,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三)艺术特色

(四)制作方法

1、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五)总结

1、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说一说,什么是德化的“三朵金花”?你搜集有关灯塔的故事,然后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第八课侨界领袖陈嘉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陈嘉庚的具体言行,知道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又怎样做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而产生爱国热情。

2、知道了解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陈嘉庚的生平以及他为国家做的贡献。

三、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课件出示厦门大学图)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引出陈嘉庚,简介陈嘉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课件出示问题,齐读问题。)

(1)陈嘉庚是个什么人?

(2)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3)他是怎样说的?

(4)他是怎样做的?

(二)带着问题,齐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

1、师: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你是从那句话了解到的?在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课件出示: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华侨、企业家

2、这句话中那个词概括出了陈嘉庚的精神?(爱国)本文又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他的爱国之情的呢?板书:兴办学校心怀祖国

3、了解陈嘉庚事迹

4、小结:陈嘉庚先生就是这样深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作为他一生的信念。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同学们,让我们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从小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吧!(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写下来。(整节课在《我的中国心》深情的乐曲声中结束。)

第九课念佛不忘救国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弘一法师的事迹。

2、了解一代才子李叔同,激发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生平以及他做的贡献

三、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先由老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起话题,导入情境

了解传奇的闽籍高僧慈航法师的事迹

弘一法师这次在闽南长达十年,主要做了下列几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念佛救国。他这次在闽南期间,正值日寇侵华气焰方张之时。他对侵略者极为愤怒。一九三七年九月中旬,他离青岛赴厦门路过上海。因当时厦门战事紧张,有人劝他在上海暂住,他以“朽人前已决定中秋节乃他往(按指回厦问),今若因难离去,将受极大之讥嫌”(《弘一大师永怀录》第102页)答之。据记载:冬返厦门万石,时厦战风紧张,各方劝师内避。师日:“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因自题其室曰“殉教堂”(同上书第11页)

这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谓“时事未平静前,仍居厦门,倘值变乱,愿以身殉。古人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同上书第164页)。后来他到泉州,各方人士纷纷来请他写字,他概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同上第11页)一联予之。一九四一年五月,他在晋江檀休乡福林寺时,永宁有日舰窥伺骚扰。这时,泉州开元寺广义法师往谒,献菊花数枝。他即托菊述怀,作“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问色殷红,殉教应流血”(《泉州文史资料》第七辑)一诗赠之。他在给泉州郑氏的信中说:对付敌人,舍身殉教,朽人于四年前已有决心,曾与传贯师言及。……吾人一生之中,晚节最为要紧。愿与仁者共勉之(同上书)。

在这个时期,弘一法师特别提醒人们要注意晚节。一九三六年八月,他在厦门南普陀披诵明末宝华山见月律师的《一梦漫言》时,“改善踊跃,叹为稀有。执卷环读,殆忘饮食。感发甚深,含泪流涕者数十次”。(见《一梦漫言·题记》)为什么呢?他说:“然末世善知

识,多无刚骨,同流合污,犹谓权巧方便,慈悲顺俗,以自文饰。此书所述师之言行,正是对症良药也。儒者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者有志之。”余于师亦云然。九月五日,编录《年谱摭要》讫,复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注,并《记》。九月十三日,写《随讲别录》二纸竟,卧床追忆见月老人遗事,并发愿于明年往华山礼塔。泪落不止,痛法门之陵夷也。”(同上书)

(二)了解事迹,分享体验

师:通过了解事迹,你觉得弘一法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由上可知,他不仅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而且品行纯洁,具有十分高尚的人格。(三)了解李叔同的事迹

(四)拓展阅读

1、千年古刹开元寺

2、了解开元寺的历史

(五)作业

1、查一查,弘一法师的成就。

2、说一说,为什么法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3、你还知道法师的哪些故事?

第十课文学大师林语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林语堂的故事,了解林语堂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了解林语堂对闽南乃至全国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学大师林语堂的事迹及其贡献。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林语堂先生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了解林语堂的事迹

1、书P45-46

2、了解林语堂的基本资料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通过阅读,你觉得林语堂是一个怎样的人?

4、你知道林语堂有哪些作品么?

老师列举一些,你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

1928:翦拂集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上海开明书店

1933:语言学论丛上海开明书店

1934:大荒集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上海别发洋行

1937: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二)阅读加油站

1、林语堂与闽南话

2、读林语堂的故事,了解他

(三)拓展

了解林语堂与辜鸿铭的故事。

(四)说一说

林语堂先生是怎样刻苦学习的?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课后作业

查一查:林语堂4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品是哪一部?有关作品的资料。

第十一课皓首童心谢冰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谢冰心的有关资料,听她的故事。

2、体会谢冰心先生的为人。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谢冰心先生的生平及其贡献。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谢冰心先生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谢冰心的故事

书P49-50

(二)了解谢冰的个人资料

冰心的有关资料: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通过阅读你认为谢冰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阅读加油站

1、阅读冰心的故事:爱书成痴的小姑娘

2、师:通过这个故事,你觉得小时候的谢冰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称他为先生?

(四)拓展阅读

福州三才女

(五)交流

冰心奶奶写出了许多小说、散文和诗歌,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找出一两篇代表作,在班会上开个朗诵交流会

(六)课后作业:

查一查:

1、福州三才女之一的林徽因才华横溢,横跨文学降建筑等领域。请你查找她的相关资料,做一张人物资料卡片。

2、庐隐曾被茅盾先生誉为五四的产儿,觉醒了的女性。她以鲜明的个性和众多的文学作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请查找她的作品资料,选出你感兴趣的一部作品,写下内容梗概。

第十二课刘崇佑三伸大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刘崇佑的有关资料,听他的故事。

2、体会刘崇佑先生的为人。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刘崇佑先生的事迹及其贡献。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刘崇佑先生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刘崇佑的故事

师:通过阅读刘崇佑的故事,你认为刘崇佑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正像文中所说,刘崇佑先生是中国一位有正义感的大律师。

(二)阅读加油站

1、独立阅读福州“电光刘”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五四运动的点火人

2、通过阅读了与刘崇佑有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刘崇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四)交流

刘崇佑三次伸张大义,营救爱国志士,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

在中国历史上,福建的名人还有哪些?查找有关资料,选出几位你最钦佩的名人,做成资料卡片。

第十三课“华侨将军”叶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叶飞的有关资料,听他的故事。

2、体会叶飞先生的为人。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华侨将军”叶飞的事迹。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华侨将军”叶飞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叶飞的故事

师:通过阅读叶飞的故事,你认为叶飞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正像文中所说,叶飞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一样具有传奇色彩。

叶飞(1914—1999),原名启亨。福建南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新四军老战士。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二)阅读加油站

阅读”打不死的铁将军”;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铁血柔情

2、与叶飞有关的故事,阅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到此,你觉得叶飞是一个怎样的人?(四)交流

叶飞将军为什么被人称为“华侨将军”“打不死的铁将军”

(五)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在战争年代,有许多像叶飞一样的爱国华侨回到祖国,参与革命斗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十四课空军之父刘亚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刘亚楼的有关资料,听他的故事。

2、体会刘亚楼先生的为人。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空军之父刘亚楼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国家贡献。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空军之父刘亚楼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刘亚楼的故事

师:通过阅读叶飞的故事,你认为刘亚楼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正像文中所说,刘亚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阅读加油站

1、独立阅读“朝鲜战场试锋芒”

2、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阅读:刘、邓首长的爱将。

2、师:阅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刘亚楼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查一查

请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刘亚楼将军的其他事迹。

(五)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你最喜欢的革命将领是哪一位?请查找资料,将他的事迹整理成如下小卡片

第十五课将军故里光荣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荣亭的有关资料,了解福建的历史。

2、了解福建光荣的革命传统。

3、激发学生对爱国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和了解光荣亭的有关资料。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光荣亭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书本的介绍

有关光荣亭的基本资料

光荣亭,坐落在闽西革命老根据地上杭县的才溪乡,那里“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

享誉“九军十八师”的才溪“将军之乡”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亲自培育的中央苏区模范乡。从 1930年至1933年,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到才溪作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的《才溪乡调查》,高度赞扬了才溪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情。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在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称赞说:“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百个人中有八十八个当红军去了。”大会上把“才溪模范乡”这面锦旗奖给了才溪乡。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才溪乡有三千多人参加红军,占该乡青壮年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革命战争年代,才溪乡有一千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流血奋斗,英勇献身。 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的巨大贡献和光荣业绩,在才溪老圩坪上建造了光荣亭,并把刻有“我们是第一模范区”这块奖给才溪人民的石碑竖立在亭的中间。

(二)阅读加油站

1、独立阅读“光荣的革命传统”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百战将星”杨成武

2、师:我们了解了不少将军的故事,上节课我们还把喜欢的将军有关他的主要事迹做成了小卡片,今天又读了一位将军杨成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说一说

其实除了福建籍的将军外,新中国无数的开国将领在福建留下了足迹,你知道哪些?(五)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福建籍的开国将军共有80多位,他们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请选择你最熟悉的完成下表。

第十六课“海上女神”妈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进一步教育学生学习妈祖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的精神,立志从小认真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2、要求学生专心听他人讲述,学习概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并参与评价。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海上女神”妈祖的历史事迹。

三、教学思路:

让学生搜集有关“海上女神”妈祖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学习。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本P76-77,了解湄州岛

师:你觉得湄州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你能说说有关妈祖的传说么?

(二)阅读加油站

妈祖的美丽传说.读妈祖的故事,了解妈祖的传说

(三)拓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第一课走进WPS2000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WPS2000软件的功能,掌握进入和退出WPS2~操作环境勺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文字处理系统软件WPS200; 2.启动WPS2000; 3.退出WPS2000。 三、教学重点: 启动和退出WPS2000。 四、教学难点: 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的理解。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同学们,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画图软件绘制图形,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应用是文字处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简单实用、功能强大的集成办公系统软件WPS2000。2.讲授新课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启动和退出WPS20印文字处理系统。WPS 2000是一套支持Windows95/98,具有文字处理、表格应用、图像编辑、公式编辑、图形处理、样式管理、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电子邮件发送等诸多功能的32位操作平台上的集成办公软件。 它和美国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是目前中国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集成办公系统,也是软件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和国外软件抗衡的产品。启动WIX32X)O的方法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启动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启动WP'32000)退出WPS2000的方法也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退出WPS2000。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退出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退出WPS 2000)。第二课调动文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设计特色: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交流有关梅花的相关知识,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结合学生的问题,老师适时在事情后加上问号。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下面的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

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单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读了这几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能引导学生说出古人描写梅花的诗句更好。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学到这里,你认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 2、看梅花凌寒独自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诉学生: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美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_,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原来外公赞颂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具有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软件_川教版

第一课计算机的软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什么是软件,计算机为什么必须用软件? 2、软件基本分类(建议分两类即可) 3、为什么要用正版软件(什么是共享免费软件) 4、光盘使用常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软件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使用正版软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组成,但有了这些设备,计算机就有了我们想要的功能了吗?我们来看一个演示 (准备两台配置相同的电脑,其中一台装入一种软件(以金山打字通为例,也可用其它软件),另一台不装。) 教师演示:两台计算机中一台可以使用金山打字通,而另一台不能。 提问:为什么两台完全一样的电脑,其中一台能使用金山打字通,而另一台不能?(需要安装软件)。今天,我来就来认识认识计算机的软件。 引入课题——《计算机的软件》 2、计算机为什么要用软件 从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可以体会到,要让计算机正常工作,就需要为计算机安装软件,那么软件是什么呢?计算机为什么需要安装软件呢?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小游戏: 你能说说下面事物中什么和计算机硬件类似,什么和计算机软件类似吗?用线连一连。

二、软件的基本分类 1、出示Windows启动时图案,提问:你见过这样图案吗?你知道这是什么软件吗?你知道这个软件的作用吗?请阅读课文“操作系统”小节后回答。 你知道Windows操作系统先后有哪些“兄弟姐妹”吗?请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探究活动4小题教师引导学生在搜索引擎中查询) 2、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2小题) A、上网查一查,下面的软件有什么用途?WinRAR、ACDSee、金山词霸 B、上网查一查,如果我们希望电脑具有下列功能,可以使用什么软件?打字练习、听MP3音乐、制作幻灯片 想一想: A、这些软件的作用和操作系统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把这些软件叫做什么软件?阅读“应用软件”一小节 B、通过以上活动,我知道了:如果想让计算机做更多的事,就需要为计算机_________。 三、使用正版软件 1、阅读课文第三小节“大家都来使用正版软件”,说说判断一个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的依据是什么。 2、在小组内讨论下面行为是否正确。(探究活动3小题) A、小明从软件专卖店购买了一套正版软件。 B、小明把这套正版软件借给几个同学使用。 C、小明把自己的正版软件复制了几份软件,刻录成光盘送给同学们。 *3、在全班讨论(延伸): A、小明把自己购买的软件复制了一份用于防止软盘损坏。 A、共享软件和免费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 B、在网上下载的软件是否是正版软件。 (关于学校使用软件的问题可参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的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使用时应当说明该软件的名称、开发者,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依本条例所享有的其他各项权利。该复制品使用完毕后应当妥善保管、收回或者销毁,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或者向他人提供。) 4、光盘使用小常识 A、看看图1-3、图1-4、图1-5、图1-6,说说图中是怎样保护光盘的。 B、你还有什么保护光盘的好办法。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

2019春季改版最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 学设计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9年秋审定最新改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编辑,可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9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xiá zi()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口哨 2.白鹤 二、1.爱好 2.嗜好 三、1.我们祖国的花朵

新人民音乐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临沭县实验小学备课专用 个人备课 第一课朝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 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 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 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演唱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 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 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 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寓教于乐: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个人备课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 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 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 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创造表现: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 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 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 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四、完美结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渔舟唱晚》、表演《晚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 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 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寓教于乐: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 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2.复习 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

信息技术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 备课教师:阿卜力克木阿则

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

第1课春的气息 教材分析:播放动画并初步认识Flash的界面。 学情分析:首次接触动画的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Macromedia Flash Player播放器;掌握用flash播 放器播放flash动画的方法。 2.掌握启动、退出Flash MX的方法。 3.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包括“浮动面板”、“工作区”、 “图层窗格”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的过程,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 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善于台作 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浮动面板”、“工作区”、“图层窗格”。教学难点: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 教学策略与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及环境:多媒体电脑和Flash软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认识Flash Flash的工作界面有工具箱、舞台、工作区、浮动面板、属性面板、标题栏、时间轴 教研组长意见: 年月日

第2课新春快乐 教材分析:制作逐帧动画。 学情分析:首次接触动画制作的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通过“文档属性”以及“窗口”→“属性”命令来设 置舞台大小、舞台背景色。 2.理解“时间轴”、“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术语。 3.掌握通过“属性”面板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 4.学会制作“逐帧动画”。 5.学会通过“控制”→“测试影片”命令以及利用快捷键Ctrl+Enter 来观看动画效果的方法。 6.掌握执行“文件”→“保存”命令保存动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的过程,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 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善于台作 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时间轴”、“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术语。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属性”面板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 教学策略与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及环境:多媒体电脑和Flash软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 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三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1 节第一课 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 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 课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教案 年级:五年级 姓名: 日期:

活动一:制作演示文稿 活动任务: 在播放欣赏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先制作精彩纷呈的电子相册,接着了解演示文稿的结构,逐步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 活动要求: 一、熟练添加图片和文字。插入艺术字,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二、合理设置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控制幻灯片的演示顺序; 三、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助、共同提高。 活动安排: 第一课:演示文稿巧播放 第二课:电子相册尝试做 第三课:电子相册更精彩 第四课:演示文稿仔细做 第五课:演示文稿更美观 第六课:演示文稿巧编辑 第七课:设动作与超链接 第八课:放映效果我设置

第一课演示文稿巧播放 活动目标: 一、了解演示文稿的作用; 二、认识演示文稿软件; 三、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四、会使用放映笔; 五、了解演示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导入: 在课上、参加课外活动或开会时,经常会看到人们用计算机放映演示文稿来辅助讲解。一个演示文稿一般由多张幻灯片组成,放映时,常常还伴有各种动画展示效果。 教学过程: 一、放映演示文稿: 放映演示文稿一般指按照演示文稿事先设定的顺序和效果,展示其中一系列幻灯片的过程。 实践观察:打开本科素材文件“中国传统艺术展”,然后放映演示文稿。 动手做:打开演示文稿“美丽的花” 二、使用放映笔: 放映演示文稿时,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放映笔在幻灯片上圈画重点,以辅助讲解。 动手做:打开幻灯片,并圈画重点词句。

三、课堂小结: 四、游戏五分钟: 课后作业:思考与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初步认识了演示文稿,也学习了如何播放演示文稿并在文稿中圈画重点,同学们掌握的比较好,课堂气氛高涨。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白鹭》选自《郭沫若文集·丁东草》。1942年10月,郭沫若先生以《丁东草三章》为题一气呵成写完了《丁东》、《白鹭》、《石榴》三篇咏物散文。《白鹭》为整组文章的第二篇,作者以生动的笔调,清新的语言再现了白鹭的精巧和韵致。通读全文,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又可以体悟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诗意追求。诚如作者郭沫若所写“白鹭是一首诗”: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觅食的独特、栖息的悠然、飞行的幽雅等等无不充满韵味,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本文时,宜采用读,细读、精读、品读、赏读,要读出形——白鹭的大小适宜、色彩和谐,读出意——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情——以心格物,融通自然,读出味——白鹭鸟的无穷韵味,诗意美好追求的韵味无穷。 【设想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让学生借助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文本的情感熏陶,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真正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课文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2、体会语言凝练,含义隽永,讲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点。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的意思。 2、理解把握主题。 3、梳理写作线索。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课文朗读 1、学习生字 隽永juàn 绮丽qǐ睿智ruì蓑毛suō喙huì铿锵kēng qiāng 鸿鹄h óng hú寥廓liáo kuò黛色dài 嵌入qiàn 嗜好shì淳厚chún 恬淡ti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c

第一节演讲的好帮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PowerPoint”程序。 2、学会打开和播放演示文稿。 3、认识“PowerPoint”视图方式。 4、掌握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查找与替换。 2.培养同学之间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区别视图方式的不同点。 四、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启动、打开“PowerPoint”程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演示文稿: 教师播放演示文稿,请学生欣赏。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和上节课同学们看到的文件称“演示文稿”,它是利用专门的软件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2003是一个常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它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个应用程序,这一学期我们将通过学习走进Powerpoint2003. 常用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还有我国金山公司自主开发的

WPS Office办公软件中的“金山演示”程序。 2、揭题: 演示文稿常用于讲座、演示、演讲等一些活动中,起到解析疑难、直观展示、分析概括等作用,对演讲、讲座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演讲的好帮手”---Powerpoint2003 (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识“PowerPoint”程序 你能启动“PowerPoint”程序吗?有几种方法? 出示“做一做”:启动“PowerPoint”程序 学生动手做 学生演示。 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这位同学演示操作的怎么样,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如果我们要用别的方法启动“PowerPoint”程序,该怎么做呢?请读读金钥匙。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认识一下“PowerPoint”窗口的组成。 看你能不能记住部分的名称? 来向你的同学介绍“PowerPoint”窗口的各部分名称名称和位置。 2、了解工具按钮的名称与功能 讲解:与Windows一样,把鼠标指针移到工具栏中某一按钮图标上稍停一会儿,按钮下方就会给出提示,告诉我们这个按钮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设计(精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

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doc

教学内容:第一课、你会收集信息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会用传统的方法收集信息,并逐步形成收集、获取信息的习惯; 2、学会使用普通电话、IC卡电话、磁卡电话收集和传播信息,掌握“120”、“114” 等常用电话号码的用途,明白它们是特殊的“信息服务”号码; 3、了解现代通信工具BP机、手机的基本常识,知道它们是人们互通信息的重 要工具; 4、学会用设备获取录音带里的信息; 5、学会用设备获取录像带、VCD光盘或DVD光盘中的信息; 6、知道在现代社会里,还有传真机、便携式VCD机、掌中宝电视机、掌上电脑 等,用它们也可收集获取信息。 教学重难点: 会用传统方法直接收集信息,学习利用设备获得信息。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提问:同学们,明天是什么天气? 2、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讲述:我们把这些方法统称为收集信息。 4、谈话:同学们,你们会收集信息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收集信息的有 趣的方法。 二、新授 (一)掌握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 1、谈话: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收集。 2、思考:除了以上收集天气信息的方式之外,你还知道那些收集信息的常用方式?

3、说一说: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试一试:选择一种方式,收集1—2条你感兴趣的信息。 5、出示电话。 6、提问:我们可以利用电话获取那些信息?各是怎样的途径? 7、试一试:用电话收集信息。 8、思考:现代通讯工具有怎样的变化? 9、说一说: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10、提问:你们会使用手机吗? 11、说一说:手机的使用方法。 12、思考:手机和家用电话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13、学生讨论不同之处。 14、学生汇报结果。 15、这些是我们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 (二)掌握运用特定设备收集信息的方法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信息是存放在特定的设备里的? 2、学生汇报结果。 3、说一说:收录机、录放机、单放机、复读机等设备的使用。 4、思考:VCD机与录放机、录像机里存放的信息的方式一样吗? 5、介绍:传真机、便携式VCD机、掌中宝电视机、掌上电脑的使用。 6、小结:以上这些设备是获取信息的专用设备。 三、巩固练习 收集信息小比赛: 1、宣布比赛内容与要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收集相关信息。 3、评议比赛结果。 教学内容:第二课、传播信息的游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与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2、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

最新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单元目标: 1、体验热爱生活的情趣,享受祖国母亲怀抱里幸福童年的快乐。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校园的早晨》,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3、结合身体动作跟手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表现力。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4、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通过唱好校歌等活动分享身边的课程资源。 二、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微笑波尔卡》《快乐的嚓嚓嚓》《露一手》(1);人: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第二课时《赤足走在田埂上》《校园的早晨》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记号”《露一手》(2)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第三课时《春之歌》《把心儿种在春天里》采集与分享:我们的校歌;认:还原记号;《露一手》(3) 第四课时《OK星期天》《快乐的小队》《露一手》(4) 第五课时《祝你快乐》机动复习我的创造《露一手》(5)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微笑波尔卡》 2、唱《快乐的嚓嚓嚓》 3、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

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三、教学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 (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模块5制作演示文稿 第一单元演讲好帮手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五年级第一课《演示文稿的制作》的第一、二节,课文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了PowerPoint的启动、创建与制作标题幻灯 片和美化幻灯片的过程,文字不多,却尽显PowerPoi nt使用的精髓。 据了解多数学生小学阶段学过信息技术,对一些基本操作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因此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PowerPoi nt,知道它的作用,并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应用。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单元教学特点,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年龄情况,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怎样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 2、技能目标: a.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b.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团结互 助的精神 b.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PowerPoint及其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对使用PowerPoint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

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地进行。 【教学准备】 1有网络教室的计算机教室。 2.制作“自我介绍”的PowerPoi nt幻灯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步步为营,导学达标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具体设计如下。 一、激情导入(5分钟) 师:很高兴认识大家,在老师做自我介绍之前老师想先听听你们的自我介绍。(请两位同学起来作个自我介绍) 生:作自我介绍。 师:接下来到老师了。同学们,请看屏幕。 边放映幻灯片边作自我介绍。 师:跟刚刚同学们的自我介绍相比,那一种方法使你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丰富又很直观呢? 生:…… 二、引出新课(5分钟) 师:其实,PowerPoi nt还可以用在更多方面。 提问学生知不知道在那些领域还应用到PowerPoi nt? 生答:(知道、不知道两种选择) 师:讲解(结合PowerPoint的播放)。 教育领域:教师使用PowerPoint辅助教学。 政务领域:使用PowerPoint作报告。 商务领域:在高级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公司使用PowerPoint汇报材料、展示新产品 发布等等。 我们用PowerPoint来作什么? 生:议论纷纷。 师:我们可以学用PowerPoint来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风采,还可以用PowerPo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