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申报调查表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研究

STEM教育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领域中新兴的热点和前沿课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研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多学科知识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顺应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需要。
本项目主要围绕更新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将近8年的教学实践,受益学生数万人,并获得2020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一、项目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四大课程内容之一。
2014年,项目组有针对性地对某市48所初中校的初中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结果表明,该市师生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相关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一线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对“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因为课程内容较为简单,量少,杂乱无绪;三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不匹配,融合度不高。
有鉴于此,本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①改变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综合与实践”课程学习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作用不显著。
②“综合与实践”课程在每册初中数学教材中或无规律穿插安排,或仅提供一两个研究课题,缺乏系统性,编排零散,师生选择空间小。
③对于“综合与实践”课程,一线教师没有掌握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首先,项目组顶层设计研究路线,引入先进、科学的STEM教育理念,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设有针对性的主题讲座,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国际STEM教育峰会及国内相关会议,定期组织团队集中研讨STEM教育理念,每学期均不定期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宣讲、解释STEM教育理念。
通过系统学习,项目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融合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实际问题能避免学生知识运用的碎片化,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综合素质;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亲自动手实践,自觉应用STEM理念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教学质量将会极大提高;教师积极地挖掘现实世界中隐含的数学问题,研发具有STEM教育理念特色、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教育规划选题调查表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规划选题调查表附件:沧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选题调查表(xx 小学)学校:(此处加盖公章)研究领域建议选题名称概括说明(一)学校管理与发展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策略的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学校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通过对本校学生作业检查发现,我校学生课外作业的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
(二)教师发展发挥国培、省培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国培省培计划培训学习是一种经济又很实际的一种研修培训方式。
研修班级是虚拟的,松散的。
相距很远,又很近的。
班主任是班级研修的组织者、引导者。
辅导教师就是拉近班级学员距离,形成核心集体的纽带和桥梁。
(三)学科教学小学写字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电脑时代小学写字教学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然而人们观念上轻视,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致使写字教学很难全面扎实展开,学校必须因地制宜,探寻实1 / 5施的策略。
(四)课程建设小学课程文化特色建设研究学校要结合本单位地域文化和办学优势,找到校本课程价值的立足点,研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可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也可以是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和不同兴趣学生选择的选修课。
(五)教育教学评价小学生多元评价方式的研究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倒逼我们必须在中小学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必须配套实施小学生的多元评价措施,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平。
(六)德育与学生管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

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个性 教育教学 优先关注 刘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1 年 4 月 教育信息化研究 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课题
北京大学 共 2 项
立项编号 AEEA18009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2020 年 5 月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 朱广荣 北京大学 问题及其干预对策研究
教育决策 优先关注 学生发展研究 咨询研究 课题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重点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首都高校“大类招生、专业 AAAA18015 分流 ” 机制及其实施效果 马莉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
-6-
2020 年 6 月
清华大学 共 1 项
立项编号 AEBA18005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欺凌预 AAAA18017 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 任 于 16 区大样本数据分析 BABA18039 BACA18041 CADA18068 CAEA1808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萍 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 2020 年 10 月 重点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创新中心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教育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基础 教育资源配置 优先关注 曹浩文 2021 年 12 月 源配置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理论研究 与效益研究 课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中小学研学课程创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优先关注 杨德军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 2021 年 12 月 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课题 展研究中心
CDDB18158
以数字教材为载体的小学 CDHB18379 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与 李 策略研究
课堂创新发展研究2018年子课题立项表

2018-DDKT-045 2018-DDKT-046 2018-DDKT-047 2018-DDKT-048 2018-DDKT-049 2018-DDKT-050 2018-DDKT-051 2018-DDKT-052 2018-DDKT-053 2018-DDKT-054 2018-DDKT-055 2018-DDKT-056 2018-DDKT-057 2018-DDKT-058 2018-DDKT-059 2018-DDKT-060 2018-DDKT-061 2018-DDKT-062 2018-DDKT-063 2018-DDKT-064 2018-DDKT-065 2018-DDKT-066 2018-DDKT-067 2018-DDKT-068 2018-DDKT-069 2018-DDKT-070 2018-DDKT-071
“简优课堂”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创新研究 基于项目实践的创客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创客教育实践探究 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九年一贯制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STEAM教育在灵智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创新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教育渗透现状及对策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音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小学果蔬创客战队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农村中学数学学科实施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学“回本六一一”课堂形态的实践研究 儿童滑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区域教研转型实践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低段学生科学观察与记录的实践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奥尔夫表演教学的实践研究 探索“家、校、社”三维一体幸福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乐学善学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学业表现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研究 中学生尊重教育的实践研究 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基于STEM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课例设计———以“探秘人体的呼吸”为例

基于STEM 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课例设计”——以“探秘人体的呼吸”为例申 燕I ,陈尚宝',邹志谱2 ,姚毅锋'(I .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81 : 2.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以“探秘人体的呼吸”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对其教学实施流程、设计意图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结果及反 馈对教学具体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此类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STEM 理念;项目式学习;课例设计;人体的呼吸文章编号:1005-6629(2019)9-0050-06 中图分类号:G633. 8 文献标识码:B1背景介绍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称 “PBL ”)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我国各地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式学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问题驱动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展示分享研究成果⑵。
基于STEM 理念的PBL,是解决现实问题的 有效方法,该方法既强调工程的价值,又保证学生数学和(或)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在过程中让 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关系。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各国展开了 STEM 教育探索,旨在将原本分散的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⑶。
项目式学习课例的开发可以以某一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通过设置问题驱动,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探究。
“探秘人体的呼吸”学习项目源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页标题为“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岀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开展实验,能够定性地了解人体吸 入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异,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以及常见气体如02>C02x 水蒸气的检验方法。
“十三五”课题申报表

附件二编号_________________毕节市发展改革委“十三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申请书课 题 名 称 毕节市“十三五”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申 报 单 位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1 课题负责人 1 喻 彪 1 申 报 日 期1 2014年10月8日 1毕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填 表 说 明1、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2、课题负责人(申请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的任务。
主要参加者不包括负责人,最多可填写5人。
3、本表报送一式三份,请用A4纸双面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
4、请用水性笔填写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一、课题组成员情况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研究路径、研究提纲及主要内容1、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
通过调查分析法搜集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真实、可靠资料,并进行梳理和归纳。
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文献深度挖掘和概括。
采取调查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方法,提炼出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找准制约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省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先进政策举措和成功经验,着力探寻毕节市“十三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政策取向等内容。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能够对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面临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表现形式,提出“十三五”期间促进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二)研究路径本研究的基本路径如下图所示。
首先通过收集的数据资料和文献资料,分析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认清基本情况,明确“十三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基本问题,然后结合其他省市的已有成功经验,提出“十三五”期间促进毕节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第17卷 第1期教育学报Vol.17,No.12021年2月JournalofEducationalStudiesFeb.2021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基于学术史的视角余雅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摘 要:基于学术史视角,以学科的基本要素为判断标准,发现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自产生以来,历经萌芽期、初具形态期、迅速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走向成熟。
在教育法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的目标与主题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我国教育法治实践做出了积极回应。
表现为:呼吁教育法的制定和教育法体系的建立,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法可依;强调学生权利保护,推动司法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以及公正司法;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推进依法治校;全面研究教育立法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法之治。
针对学科理论建构与证成方面存在的缺憾,未来应将教育法学学术史作为教育法学研究的基础,形成教育法学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规范;着眼提高教育法学研究的学术性,建立教育法学的学术根基和理论体系;注重教育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形成中国教育法学的性格和思想领地;强化教育法学内含学科的融合与联系,探索教育法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理论突破。
关键词:教育法学;学术史;教育法治;教育法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40 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1298(2021)01 0143 15DOI:10.14082/j.cnki.1673 1298.2021.01.012 教育法学在我国是一个当代学科。
“如果没有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实践需要,则不会有其后与教育法相关的教学与科研,也不会有今天的教育法学。
”[1]应该看到,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立法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育法治建设的推动,这使得教育法学研究对实践的关注多于对知识本身的关注。
2018年逢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遇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8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审评书

1.第一阶段:课题资料搜集准备,把握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生涯规划的新的相关理论,确定课题参加人员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分工。
2.第二阶段:研讨新高考,总结新高考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各自开展的学生生涯探索活动,交流总结。
3.第三阶段: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实践案例等形式形成文字材料。
4.第四阶段:结题总结。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课题组负责人徐泽雷老师所处学校领导极大关注,把本课题的研究纳入学校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和实践教育;学校当中有着丰厚的科研风气,课题组研究队伍年富力强,既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学生生涯指导经验、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课题组成员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老师们有充足条件搞好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徐倩,女,31岁,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英语系本科毕业。尉氏县第三初级中学英语二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2016年参与开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4-JKGHGH-453)《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并结题。
刘国政,男,46岁,信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与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现任开封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四.本课题创新点:
生涯规划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和成熟理论。在初中、高中和大学,甚至小学都广泛开展了生涯教育。而我国起步较晚,整个理论体系还不完备,实践经验尚有欠缺。本课题主要从新高考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研究和规划初高中阶段学生生涯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该指导体系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历程,以期对学生生涯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4.构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系统:当学生进入到初、高中学习阶段时,不论学生家长或学校、老师,社会其它人员,都开始了对学生生涯的关注和指导。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应当是构建起对学生生涯的系统指导,且建立较为完备的指导方案和跟踪指导档案,为学生成长和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