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审稿专家操作手册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审稿专家操作手册(版本:1.0)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新媒体部2018年12月目录1. 用户登录/注册 (1)1.1用户登录 (1)1.2密码找回 (1)1.3选择期刊 (4)1.4进入专家工作桌面 (4)1.5切换期刊 (5)1.6修改个人资料 (5)2. 专家审稿 (5)2.1待审稿件 (5)2.2已审稿件 (8)2.3过期未审稿件 (9)2.4未完成的审稿 (9)2.5免登录审稿 (9)3. 定稿会审稿 (10)4. 执行总编签发 (12)1. 用户登录/注册用户使用PC浏览器,输入网址:,进入系统首页。
1.1 用户登录输入注册的邮箱/手机号及密码,并正确填写验证码后登录系统。
由编辑部直接添加账户的审稿专家,使用编辑部提供的账户信息和密码登录。
1.2 密码找回在登录首页,点击“忘记密码”,跳转到密码找回页面进入密码找回页面。
填写注册的手机/邮箱及验证码。
可以通过手机号和邮箱找回密码。
输入后点击“下一步”获取校验码输入校验码,点击“下一步”。
输入2次新的密码。
新密码设置完成,使用新密码即可登录系统。
1.3 选择期刊在“我选择的杂志列表”中,选择需要审稿的杂志,以专家身份进入,即可进行审稿。
如果为杂志投稿或修改、校对已投稿件,可选择作者身份进入。
如果希望投稿的杂志不在列表中,可在下方“申请成为杂志作者”中选择杂志,添加后成为该杂志作者,为该杂志投稿。
1.4 进入专家工作桌面进入专家工作桌面,可以看到需要进行的审稿工作及相应篇数。
1.5 切换期刊审稿专家可成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多种杂志的专家,在采编系统中切换期刊操作时,不必退出系统重新登录。
工作桌面上方的“更换当前期刊”链接,即可回到选刊页面。
选择相应的目标期刊及角色,点击“进入”即可完成期刊切换。
1.6 修改个人资料点击左上角“个人资料”链接,可进入个人资料维护页面,维护个人信息。
如需修改已绑定的手机号或电子邮件地址,需点击“账号安全”链接,经验证后解绑并更换新的绑定信息。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老师)资料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师)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目录一、教师登录 (3)二、论文审阅 (4)2.1查询和筛选文献 (4)2.2点击查看学生上传的论文情况 (5)2.2.1点击篇名查看检测结果 (5)2.2.2点击作者查看学生上传情况 (13)2.2.3对学生上传论文的操作 (13)2.2审阅意见 (14)2.3报告单操作 (15)2.3.1简洁报告单 (15)2.3.2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 (16)2.3.3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报告单 (16)2.3.4全文对照报告单 (16)2.3.5跨语言报告单 (17)三、学生信息 (17)四、修改密码 (18)一、教师登录使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首先需要选择自己所在的学校名称。
点击学校输入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学校。
系统提供了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地区和省市名称选择自己的学校;二是直接输入学校名称进行检索并选择。
教师在选择好学校的名称后,输入用户名,密码、选择身份(教师)、输入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
二、论文审阅点击菜单左侧“论文审阅”按钮,进入论文审阅页面。
2.1查询和筛选文献论文审阅页面主要展示了该指导老师下属的各学生提交的最新一篇论文。
输入篇名或者作者,点击“搜索”按钮,可以筛选文献进行查看。
点选“届”信息,并按“搜索”按钮,可以筛选查看指导教师的不同的届的学生的文献。
点击“搜索”按钮后的下拉框,可按照是否审阅对文献进行筛选。
选择未审阅或已审阅,可以查询已审阅或未审阅的文献。
点击排序按钮,可以按照检测结果、提交次数进行排序。
2.2点击查看学生上传的论文情况2.2.1点击篇名查看检测结果点击篇名可以链接到该文献的检测结果页面。
学生的检测结果分为五部分。
第1部分:展示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标题、题录摘要、作者、上传时间、脚注和尾注、检测范围。
其中:题录摘要包括关键词、创新点、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脚注和尾注由系统提取;检测范围是指本篇文献的比对范围,点击“查看”可打开弹框。
图书管理系统完整版

图书管理系统完整版1. 引言本文档主要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操作和配置,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本系统。
本文档适用于图书管理系统的新手用户和潜在用户。
2. 系统概述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图书馆图书、读者和借阅信息的管理工具。
通过本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地管理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借阅记录,提供高效、便捷的图书管理服务。
3. 功能模块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3.1 图书管理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
管理员可以方便地维护图书馆的图书资料。
3.2 读者管理读者管理模块包括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
管理员可以维护读者信息,包括姓名、电话、邮箱等。
3.3 借阅管理借阅管理模块包括借阅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功能。
管理员可以记录和管理读者的借阅信息,包括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
3.4 系统设置系统设置模块包括系统参数的配置,如借阅规则、提醒消息等。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系统设置。
4. 操作指南以下各章节将分别介绍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步骤。
4.1 图书管理操作指南4.1.1 添加图书1.登录系统,进入“图书管理”模块。
2.点击“添加图书”按钮。
3.输入图书相关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4.选择图书分类,点击“保存”按钮。
4.1.2 修改图书信息1.登录系统,进入“图书管理”模块。
2.在图书列表中找到需要修改的图书,点击“编辑”按钮。
3.修改图书相关信息,点击“保存”按钮。
4.1.3 删除图书1.登录系统,进入“图书管理”模块。
2.在图书列表中找到需要删除的图书,点击“删除”按钮。
3.确认删除后,系统将删除该图书信息。
4.1.4 查询图书1.登录系统,进入“图书管理”模块。
2.在图书列表中,可以通过书名、作者等条件进行搜索。
3.系统将显示匹配的图书列表。
4.2 读者管理操作指南4.2.1 添加读者1.登录系统,进入“读者管理”模块。
2.点击“添加读者”按钮。
期刊管理系统(完整版)

一、问题描述某单位的期刊阅览室藏有期刊,期刊借阅室有职工3名,主要负责期刊的定购和借阅工作。
其管理功能图如图所示。
随着读者人数的增加,手工借阅期刊的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不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为了改善现状,期刊阅览室应需求建立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既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增加读者注册管理、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期刊借阅处理、期刊归还处理等功能,以达到提高期刊阅览室的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在对期刊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业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对期刊阅览室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期刊、归还期刊描述如下。
1、订购和到刊核对过程订刊管理员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
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
卡片中的期刊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种的期刊;对于同一种期刊,用总期号区分不同期的期刊;对于同种同期期刊,用复本序号区分不同复本和期刊。
管理员用条码阅读器将以上期刊卡片的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并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借阅证,持有借阅证才有权借阅期刊。
2、借阅期刊过程读者从卡片箱中选到所需的期刊卡片(一张卡片对应一本期刊),将卡片和借阅证交给借刊管理员,管理员再根据卡片从架上找到相应的期刊给读者,并用条码阅读器将卡片(可以是多张)和借阅证上的期刊信息和读者条码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
3、归还期刊过程还刊时读者只要将期刊交给还刊管理员,管理员将期刊上的期刊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的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除相应的记录。
最后期刊上架。
二、系统目标分析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
2024版《图书管理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处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结果回调,更新 系统订单状态。
图书馆自动化设备整合策略
调研现有自动化设备
了解图书馆现有自动化设备种类、 数量、功能等。
制定整合方案
根据系统需求和设备情况,制定 自动化设备整合方案。
开发设备接口
针对各类设备开发相应的接口, 实现系统与设备的互联互通。
调试与测试
对整合后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馆内分类与编码实践
结合具体图书馆案例,介绍馆内图书 分类和编码的实际操作。
图书编码规则
阐述图书编码的原则和方法,包括 ISຫໍສະໝຸດ N、ISSN等国际标准书号的使用。
条形码/RFID技术应用
条形码技术
01
介绍条形码的原理、生成和识别方法,以及在图书管理系统中
的应用。
RFID技术
02
阐述RFID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反馈收集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
05
系统集成与外部接口对接
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方案
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确保平台稳定、安 全、可靠。
实现支付功能
在系统中集成支付接口,实现用户在线支付 图书费用、押金等功能。
设计支付接口
根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API文档,设计符合 系统需求的支付接口。
功能
管理图书的入库、出库、盘点等,确保图书库存准确无误。
优化策略
采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动化盘点和快速定位;设置库存预警机制,当库存 数量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提醒采购;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查,确保图书与系 统记录一致。
期刊管理系统(wlf)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1.1系统的开发背景与调查结果 (1)1.1.1开发背景 (1)1.1.2系统调查结果 (1)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2)2.1系统功能需求 (2)2.1.1系统功能要求 (2)2.1.2开发环境 (2)2.2系统可行性分析 (3)第三章系统设计 (4)3.1系统层次划分 (4)3.2业务流程图 (6)3.3系统数据流程图 (8)3.4数据字典 (9)3.4.1数据项 (10)3.4.2数据流 (11)3.4.3处理逻辑 (13)3.4.4数据存储 (15)3.4.5外部实体 (16)3.5系统概念设计 (17)3.5.1概念模型(E-R图) (17)3.5.2关系模式 (19)个人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系统概述1.1系统的开发背景与调查结果1.1.1开发背景期刊管理系统是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图书情报管理部门对各种期刊的采购、借阅、装订等项工作进行管理。
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期刊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分别设置期刊的借阅方式,并根据期刊的借阅情况分析期刊的使用效率和读者情况。
1.1.2系统调查结果✧原有期刊管理存在的问题:1.期刊的采购过程不够科学,而只是凭借经验。
2.期刊的编目和装订工作任务繁重效率低。
3.对书库的管理工作相对复杂,甚至有时出现很乱。
4.期刊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不能事项时时查询。
5.读者对期刊的情况查询困难。
✧对原有问题的解决方法:1.组织结构是上,调整人员分配。
将原来的书籍借阅与读者管理的两个人分开,将书籍借阅与期刊借阅和在一起由两个人负责。
读者管理令成一个工作单元由一个人负责。
2.系统的工作方式上,将统计工作由计算机完成,使报表及期刊信息的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代替原有人工的纸张形式。
方便读者及工作人员的查询。
3.为采购工作提供数据依据,使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4.使编目和装订工作实现半自动化,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完整版)信息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信息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A. 数据收集B. 数据存储C. 数据传输D. 数据删除答案:D2. 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A. 数据库B. 硬件设备C. 软件系统D. 操作系统答案:A3.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A. 结构化方法B. 面向对象方法C. 原型方法D. 黑箱方法答案:D4. 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A. 存储数据B. 描述数据C. 管理数据D. 分析数据答案:B5. 以下哪种不属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型?A. 事务处理系统B. 管理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人工智能系统答案:D6. 以下哪种技术不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A. 数据库技术B. 网络技术C. 软件工程技术D. 量子计算技术答案:D7. 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数据可用性B. 数据准确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可靠性C. 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性、数据安全性D. 数据合法性、数据合理性、数据正确性答案:A8. 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哪些任务?A. 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B. 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验收C. 系统培训、系统运行、系统维护D. 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验收答案:B9. 信息管理系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系统性能、系统功能、系统可靠性B. 系统效率、系统成本、系统效益C. 系统稳定性、系统可扩展性、系统兼容性D. 系统安全性、系统可用性、系统可维护性答案:B10.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方法?A. 预防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纠错性维护D. 删除性维护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______、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
答案:系统开发12. 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主要包括:数据项、______、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图书馆管理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数据由编号、书名、出版社、单价和图书状态(库存用0表示或借出用读者编号表示),读者数据由编号、姓名和电话号码构成。
实现功能包括:(1)添加图书的记录(2)图书管理(借书和还书)(3)对图书数据排序(按单价的降序)(4)删除图书记录(5)修改图书记录(6)添加读者记录(7)输出图书信息表和读者信息表*#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lib.h>#include <windows.h>/*函数的声明*/void bookname();void writername();void booknumber();void press();void bookdate();void Bfind(); //查询主菜单void Bdevise(); //修改函数void Badd(); //添加函数void Bdelete(); //删除函数void Bdisplay(); //显示所以已保存的图书信息函数void Bclean(); //清除所有图书信息函数void lendbook(); // 借书函数void returnbook(); //还书函数void lendorreturnbook();//借书或还书主菜单函数void appealkey();//用户密码申诉函数void devisepeoplekey();//修改用户密码函数void accountapply(); //用户申请账户函数void addpeopleaccount(); //管理员之添加用户帐号函数void addmanageaccount(); //管理员之添加管理员账号函数void addaccount(); //管理员之账户添加主菜单函数void devisepeopleaccount();//管理员之修改用户账号函数void devisemanageaccount();//管理员之修改管理员帐号函数void deviseaccount();//管理员之修改账号主菜单函数void deletepeopleaccount();//管理员之删除用户账号函数void deletemanageaccount();//管理员之删除管理员账号函数void deleteaccount();//管理员之删除账号主菜单函数void displayallpeopleaccounts();//显示所有用户信息函数void displayallmanageaccounts();//显示所有管理员信息函数void displayallaccountsmessage();//显示所有账号信息主菜单函数void highaddpeopleaccount(); //高级管理员添加用户账户函数void highaddmanageaccount(); //高级管理员添加管理员账户函数void highaddaccount(); //高级管理员之添加账户主菜单函数void booksmanage();//图书操作主菜单函数void accountsmanage();//管理员账号操作主菜单函数void highaccountsmanage();//高级管理员账号操作主菜单函数void menu1(); //用户之查询主菜单void menu2(); //管理员之查询主菜单void menu3(); //高级管理员之查询主菜单/*定义书的类型*/struct book{int bookstock; //库存量char bookname[20]; //书名char bookwriter[20]; //作者char booknumber[20]; //书号char press[20]; //出版社char bookdate[20]; //出版日期char price[20]; //出版价格int turefalse; //判断图书是否被借阅}books[20];/*定义用户类型*/struct peopleaccount{char pname[20];char pkey[20];}peopleaccounts[20];/*定义管理员类型*/struct manageaccount{char mname[20];char mkey[20];}manageaccounts[20];/*定义借书卡类型*/struct card{char cardnumber[20]; //借书卡号和用户信息一起写入yonghu.txt文件中的}cards[20];/*定义文件指针变量*/FILE *fp1; //fp1打开用户信息文件FILE *fp2; //fp2打开管理员信息文件FILE *fp3; //fp3打开图书信息文件FILE *fp4; //打开借还书记录的文件FILE *fpa; //fpa是临时文件指针/*改变输出的字体颜色*/void color(const unsigned short color1){if(color1>=0&&color1<=15)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 color1);/*仅限改变0-15的颜色;如果在0-15那么实现他的颜色因为如果超过15后面的改变的是文本背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描述某单位的期刊阅览室藏有期刊,期刊借阅室有职工3名,主要负责期刊的定购和借阅工作。
其管理功能图如图所示。
随着读者人数的增加,手工借阅期刊的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不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为了改善现状,期刊阅览室应需求建立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既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增加读者注册管理、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期刊借阅处理、期刊归还处理等功能,以达到提高期刊阅览室的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在对期刊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业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对期刊阅览室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期刊、归还期刊描述如下。
1、订购和到刊核对过程订刊管理员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
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
卡片中的期刊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种的期刊;对于同一种期刊,用总期号区分不同期的期刊;对于同种同期期刊,用复本序号区分不同复本和期刊。
管理员用条码阅读器将以上期刊卡片的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并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借阅证,持有借阅证才有权借阅期刊。
2、借阅期刊过程读者从卡片箱中选到所需的期刊卡片(一张卡片对应一本期刊),将卡片和借阅证交给借刊管理员,管理员再根据卡片从架上找到相应的期刊给读者,并用条码阅读器将卡片(可以是多张)和借阅证上的期刊信息和读者条码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
3、归还期刊过程还刊时读者只要将期刊交给还刊管理员,管理员将期刊上的期刊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的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除相应的记录。
最后期刊上架。
二、系统目标分析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1)读者注册管理。
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
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
(2)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
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
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
(3)期刊借阅处理。
当读者符合所有借阅条件时,予以借出。
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4)期刊归还处理。
当读者将期刊归还时,系统在归还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归还日期等内容。
三.可行性分析1.引言期刊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期刊注册、借阅、查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要求系统简单实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型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和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研究期刊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是否开发该系统提供依据和建议。
2.项目背景及意义建议开发软件名称:期刊管理系统项目的提出者:李洋韩璐张雪开发者:李洋韩璐张雪用户:读者系统定义:该系统是基于对期刊的借阅、归还、管理等提供高效率、便捷的管理方式。
旨在对期刊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3.可行性论证3.1技术可行性该软件的开发只需Windows7操作系统下进行,利用vs2005和SQLserver2005进行开发,在计算机上只需安装一般的处理软件和一些支持软件,不需要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支持。
该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只要在该计算机上能够运行Windows7操作系统和一般的处理软件就可行。
开发者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熟悉开发软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具有开发软件的能力。
综上,开发该管理软件具有技术可行性3.2经济可行性本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能够促进借阅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及人力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使用系统所带来的间接收益。
同时也促进了单位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单位期刊的管理效率。
3.3社会可行性系统对组织机构影响的可行性:由于此系统的运行会对组织机构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只是涉及个别的人员变动。
人员适应的的可行性:现行的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环节的工作都比较熟悉,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所以工作人员只需熟悉操作过程几次就可以上岗。
运行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充分考虑到组织机构和优化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另外窗口操作简单,直观,易于掌握,所以,对现有人员不用进行培训。
因此系统是具有运行可行性的。
法律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所使用工具和技术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
4.结论综上分析,该系统开发项目在技术、经济、社会方面均可行。
该系统能满足项目任务提出方所需要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期刊方便快捷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能为全体单位职工带来更加方便和快速的信息查询。
最后结论是可着手组织开发本系统。
四、系统分析针对上述系统目标和功能要求,结合单位期刊管理的特点与管理功能,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以下分析:1.借还刊业务流程2.数据流程分析本系统包括以下外部实体:借阅者:能浏览单位提供的期刊介绍和查询信息。
当登陆到期刊管理系统后,可完成注册读者信息,并修改密码及其它基本信息,查询期刊目录,查询历史借刊记录等。
订刊管理员:根据读者需求、期刊库库存及单位资金情况,订购新期刊,为新期刊分配代码、登记信息并建立卡票。
同时负责借刊前的读者注册、注销和信息更新等。
借刊及还刊管理员:协助借阅者完成借刊、还刊,以及查询期刊库目录、历史借阅记录等功能。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顶图,如下图所示:期刊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程图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细化,分解得出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读者可以通过登陆系统,完成注册及修改信息等处理,此时涉及到订刊管理员。
借刊、还刊处理应由相应的借刊管理员和还刊管理员协助完成。
为进一步细化中图,对中图中四个处理分别进行分解求精得到如下四图所示的数据流程地图。
期刊管理系统中层数据流程图订购通知单订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注册处理数据流程底图借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还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4、数据字典此单位的期刊管理系统的主要数据流有:读者注册申请、借刊或还刊信息等。
数据存储包括:读者记录、期刊库记录。
数据流进一步细化为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主要有:密码、读者姓名、借书卡编号、期刊编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期刊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数据字典数据元素条目数据结构流条目数据存储条目5、定义处理逻辑“订购期刊规则”是:期刊是否有订购历史,如果有,则要根据该期刊被检索的次数来确定订购的本数,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5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订购1本。
若无订购历史的期刊,则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1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不予订购。
检索次数≥20 订购5本10≤检索次数<20 订购3本有订购历史期刊5≤检索次数<10 订购2本检索次数<5 订购1本订购期刊规则检索次数≥20 订购3本无订购历史期刊10≤检索次数<20 订购2本5≤检索次数<10 订购1本检索次数<5 不订购五、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1.引言为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图书、期刊等精神方面产品的需求,建立一个通过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期刊借阅期刊的系统,可为单位员工带来极大的方便。
该系统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基础,通过ASP作为实现语言,可以高效快捷的满足单位员工的借刊要求。
读者及管理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
(1)编写目的主要目的是对各种期刊的采购、借阅、装订等项工作进行管理。
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期刊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分别设置期刊的借阅方式,并根据期刊的借阅情况分析期刊的使用效率和读者情况。
(2)背景本项目名称:期刊管理系统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单位主管人员,开发者是期刊管理系统开发小组,用户是单位的全体员工。
本系统方便单位全体员工借阅期刊,方便读者实现查询图书信息,更改个人信息,借刊还刊等功能。
在软件产品完成之前,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建立共同协议创立一个基础。
对要实现的软件功能进行全面描述,帮助用户判断软件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
提高开发效率:使用户在设计开始之前周密地思考需求,从而减少事后重新设计、重新编程和重新测试的返工情况。
通过对各种需求进行仔细复查,在开发早期发现若干遗漏、错误的理解和不一致性,以便及时加以纠正。
为成本计价和编制计划进度提供基础:软件功能的描述是计算机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有助于估计所必须的资源,并用作编制进度的依据。
为软件测试与验收提供一个基准。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期刊管理需求,为期刊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数据,缓解手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该系统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期刊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刊信息,还刊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期刊资源、借刊信息、还刊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2.任务概述I系统目标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1)读者注册管理。
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
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