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7大庆油田智能注水

合集下载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1. 背景介绍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全球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

由于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注水来提高采收率,但是注入的水源多为地下水或者河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才能被用于注水。

因此,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对于大庆油田的生产非常重要。

2. 水处理技术2.1 地下水处理大庆油田储层地下水水质复杂,含有沙、泥等颗粒物质,多数含盐、碱、石油类物质。

对于地下水的处理,大庆油田主要采用反渗透淡化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将盐和其他无害物质分离,有效地净化了水源,以满足注水要求。

2.2 河水处理大庆河水污染较严重,处理难度较大,需要经过多道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河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注水用水,满足注水质量标准。

3. 注水工艺技术3.1 常规注水工艺常规注水工艺主要包括:高压水注入、成组注水、井底滤芯注水等。

这些传统工艺的缺点是:水质不易得到保证、储油层注水效果无法得到优化等。

3.2 新型注水工艺滤床压裂注水、储层堵剂注水、储层水平井注水等新型注水工艺,走向低成本、高效益等方向。

其中,滤床压裂注水能够兼顾注水效果和注水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注水质量;储层堵剂注水则能够通过堵塞不良产水层降低水压力,在不干扰油水分离的情况下提高注水效果。

4.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是大庆油田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给大庆油田的注水工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优化,相信大庆油田注水生产会更加科学、高效。

高效智能分层配注技术成功应用于油田注水井

高效智能分层配注技术成功应用于油田注水井

高效智能分层配注技术成功应用于油田注水井作者:何天成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1期摘要: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在油田已推广实施多年,对于提升油田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

实践经验表明,目前基于人工上井测调的方式仍然存在测调效率不高、野外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人力成本高等弊端。

目前各行业都在朝基于物联网的人工智能方面转变,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升级换代到无人化、全自动的智能测调方式,成为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效注采;智能注水;精细注水;远程监控1.项目研究背景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层间吸水差异大,造成油藏动用程度严重不均、层间矛盾突出,影响整体开发效果。

目前油田主要应用同心配水和偏心配水工藝技术,但采用常规分层注水测试调配过程复杂、不能实时监测和调节井下各层注入量,井下作业风险和操作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直读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

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本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配注系统是一种新型油田精细分层配注系统,采用全自动测调及直读验封技术,充分吸收了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特点,采用全新的流道结构设计、井下双系统冗余设计、大扭矩高效率微型伺服系统精密控制技术,独立太阳能供电和远程APP测控等技术,体现了精细注水和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应用前景广阔,系统由用户端、太阳能供电系统、井场测控装置、井下中继器和智能配注器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用户端(移动终端、云服务器、PC终端)为用户提供高效远程测控解决方案。

智能配注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如下:a)井下配水器;是整个智能配注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上接头、本体、主控单元、压力测试单元、流量测试单元、水量调节单元以及下接头组成。

配水器各组成部分及主要功能有:1)转接头,采用油管标准螺纹,连接油管和配水器2)上下接头:两端加工有内外螺纹,含密封组件,实现配水器和和转接管连接和密封;3)电缆接头:内含防水插针、电缆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实现内部电缆连接和密封4)配水器本体:保留Φ46中心测试通道,全新流道结构设计,采用一体化设计,各功能单元合理布置于内部,集成度高且便于加工;5)流量测试单元:包括流量板和换能器,负责单层流量信号采集、处理。

注水井动态生产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注水井动态生产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注水井动态生产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作者:刘璐来源:《硅谷》2015年第01期摘要随着大庆油田逐步进入石油高含水开采后期,如何提高石油采收率、降低人力成本,已成为油田最为迫切的需求。

目前,我国各大油田已将“数字化油田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

针对油田采油区范围大,注水井地点分散,数量多,数据人工手抄提取,所带来的工作量大且繁琐,以及数据不能得到很好的统一管理,以及对设备运行情况不能及时监测、记录和统计等问题。

本文提出以力控组态软件ForceControl作为基础,通过在井口安置无线控制仪表及无线RTU构成SCADA系统,实现对生产现场注水井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

同时架设采油区局域无线网络,建立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图像监控和远程控制的信息化平台。

关键词注水井;实时监控;组态软件;信息化平台中图分类号:TD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1-0027-02目前油田采油作业区范围大,注水井井网单井间距大,数量多,多数采油单位只能从保障设备能正常安全运行角度,对注水井进行管理,没有对油田水驱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精细化高效管理。

因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一套满足采油区注水井日常生产管理的实时监控系统,可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油田开发效果,保证生产高效进行。

1 主要研究内容1)生产监控参数的确定。

注水井数据主要采集油压、套压、干线泵压、瞬时水量等等。

用力控软件将制作好的工艺监控画面文件拷贝至数字化平台的工程文件夹中进行快速编译,可达到快速组态的目的,做到管理平台与井口控制的画面高度统一,实现生产实时、智能监控。

2)现场硬件系统的设计。

①传感器的选择。

无线电量模块:无线压力传感器可选用的是SZ903D产品,实时监测油压、套压和注水干线的泵压。

SZ903D传感器配置液晶显示器;并采用防H2S腐蚀设计;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的使用环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应用灵活、操作方便等特点。

现场控制器RTU:远程实时控制终端可选用安控科技E5522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同时控制笼统井和分层井,操作简便,针对不同的井设定单井流量,同时也可以设定数据采集的时间频率,起到优化监控管理的目的。

油田分层注水新技术进展

油田分层注水新技术进展
分注率(%)
40
6000 4000 2000 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历年分注井与分注率柱状图
开发对分层注水工艺的技术要求?
适应多层段 测试简便,效率高 工况适应性强
2000年以后,各大油田主要应用桥式偏心分注工艺,配
套应用电缆高效测调工艺,近三年各油田也应用桥式同心
分注工艺,分注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桥式偏心配水器
可调式堵塞器
1、固定式分层注水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代,研究了以水力压差式封隔 器(糖葫芦派克)、固定式配水器为核心的固定
式分层注水技术,有效控制了油井含水上升。
可多级使用 投球测分层注入量 可实现不放喷井下作业 更换水嘴需要起出管柱、测试工作量大
最小卡距1.2m
各层段同步测试 可采用钢丝或液力透捞方式进行测调 在国内10多个油田试验,受专用配套投捞测试工艺 和测试队伍熟练程度,后期没有大面积应用。
4、桥式偏心分层注水技术
油田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加剧导致 偏心注水测调效率低,研究了桥式偏心
油 层
分层注水技术,在各油田应用较多。
油 层
油田分层注水新技术进展
汇报 人:巨亚锋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 二○一五年七月


注水开发是国内油田的主体开发方式,是有效保持地
层能量的主要手段,也是二次采油的主体技术,是油田
实现稳产和高效开发的保障。 注水开发是目前油田开发最成熟、最经济、最有效, 也是最具潜力的开发方式。 中国石油注水开发储量占已开发总储量的82%,水驱产 量占总产量的80%,注水开发举足轻重。
Lrad = 199.151 m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分析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分析

措施五:过滤罐专业修保
2011年开始,制定滤料清洗和滤罐维修流 程和制度,由内部队伍实施专业化施工
年 投 入 资 金 3000 万 元 , 清 洗 维 修 730 座 , 有 效 运 行 率 从 72.3% 提 高 到95%,出站水质达标率提高4.3%
洗前滤料
洗后滤料
洗前筛管
洗后筛管
问题3:细菌控制难
用升温水对过滤罐反冲洗,提高反洗效果
常规反洗,顶部常有约5cm污染
层,滤料抱团、粘连;升温反洗
顶部只有一层薄油,滤料松散 现场应用5座水处理站
常温洗后滤料粘连 升温洗后滤料松散
(min)
措施三:过滤罐气水反冲洗技术
通过气泡对滤料的扰动和搓洗,加速滤料表面污染物的剥离, 提高滤料再生质量
与单纯水反冲洗再生相比, 提高清洗效率30%以上,节 省自耗水量40%
2010年大庆注水系统能耗损失分布
MPa

措施一:增建预处理池及配套工艺


需建废水预处理池70座,其中在用17座,规划3

年内改造13座、新建40座。

措施二:载体絮凝磁分离技术


磁种作为载体参与絮凝过程,在外加磁场作用下,

实现固液分离。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已

建成6 座处理站。
三年累计洗井114854井次,干支线冲洗17134km,井口 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由2010年45.3%提高到2012年67.4% , 累计增加注水988.6万立方米
杀菌率达到99.0%以上 可实现站内达标 现场应用98座水处理站
措施二:二氧化氯杀菌技术
二氧化氯氧化细胞内巯基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起到杀菌作用

从精细注水看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

从精细注水看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综述·分析油与水的较量从精细注水看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4-01-22 09:49 ]编者按:由于新储量“三低”居多、开采难度大,老油田采出程度高、含水上升快,集团公司油田整体进入“双高”和多井低产阶段。

在此形势下,如何走低成本之路,实现质量效益发展?中国石油报《勘探·开发》版推出《油田效益开发·案例》系列专题,以期进行探索。

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井网加密现场。

赵永安摄从会战时期的“注水三年,水淹一半”到如今的特高含水期、“水淹至脖”,大庆油田的开发一直在与水较量。

目前,大庆油田综合含水率达91%以上。

含水量达90%以上的油田,被石油专家形容为人被淹过了脖子,岌岌可危。

按照水驱油田的一般开发规律,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超过50%就将进入产量递减期。

目前,大庆油田喇萨杏等主力油田的可采储量采出度高达80%以上,且剩余油分布复杂,水驱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像抓原油产量一样抓注水,像重视原油产量一样重视注水,使精细注水成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庆油田解题低成本开发,离不开精细水驱。

水驱如何精细“逆袭”水中找油、水中捞油,以“控递减、控含水”为核心,大庆油田提出“四个精细”,即精细油藏描述、精细注采关系调整、精细注水系统挖潜和精细日常生产管理,进一步增加水驱动用程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从而使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

“四个精细”中的精细油藏描述,有助于擦亮看清地下的眼睛。

精细油藏描述掌控地下的精细程度好比医学检查从“B超”发展到“核磁”。

利用精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能精准地找到剩余油在哪里、有多少。

以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模拟为主要手段的多学科油藏研究,使大庆油田对剩余油描述精度超过80%,技术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分层注水为例,传统的模拟只能模拟笼统注水,分层注水要设置大量虚拟井,模拟不准确。

油田联合站注水系统实时监测与控制

油田联合站注水系统实时监测与控制

油田联合站注水系统实时监测与控制作者:马丽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6期【摘要】注入系统及污池水位管理,对泵、泵、机温度进行监控,以改进油田连接站的自动管理,保证注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对油田穿越站出口进行监控。

流压、润滑压力、流速等可自动控制。

通过RS485总线将采集和控制信号与工控主机相连,多功能自动控制注水水过程的管理软件。

【关键词】注水系统;过程控制;智能模块;ADAM系列注水井是石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耗电量大,一般占整个油田总耗电量的30-40%。

油气田及气田提升站注水系统中,泵注水装置是油气田生产的主要设备,也是稳定产油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一些喷油装置,由于缺乏监测系统,很容易发生抽油事故。

注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注水自动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注水效率、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1、注水系统工艺流程及监测点的确定油气田互联站注水系统流程图(主控图)。

具体步骤是:对新、旧连接站的废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然后泵入废水槽。

进料由高压注水泵按生产指标要求加压,再经主管道送到配水箱。

校核后定量给料,分配到每一个注射孔。

针对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下列参数进行实时监测:(1)污水储罐①对1号油罐的液位及上下报警进行实时监控;②对2号油罐的液位及上下报警进行实时监控;③对3号油罐的液位及上下报警进行实时监控;(2)注水电机①电机前后轴承温度;②电机定子(机身)温度。

(3)注水泵①注水泵前后轴承温度;②注水泵进出口压力。

(4)公共参数①汇管压力、流量;②润滑油压力、流量。

2、储水罐液位自动监测系统储油罐的技术指标是保持水位在5米到8米之间。

当水位高于8.5米时,会发出最高水位报警信号;当水位低于4.5米时,会发出最低水位报警信号。

3、注水泵、电机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对内燃机进、出压力、泵和轴承温度、内燃机压力和流量及润滑油轴承套进行实时监测,内燃机注油泵和自动监控系统对内燃机的正常运行起着控制作用。

注水井智能分注工具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注水井智能分注工具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2023年第52卷第5期第71页石油矿场机械犗犐犔 犉犐犈犔犇 犈犙犝犐犘犕犈犖犜2023,52(5):71 76文章编号:1001 3482(2023)05 0071 06注水井智能分注工具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宋兴良1,2,王 敏1,2,周宇鹏1,2,王 超1,2,佟 音1,2,张伟超1,2(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53;2.黑龙江省油气藏增产增注重点试验室,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智能分注技术能够实现分层注水井动态数据的连续监测、注水方案的实时调整,保证注水合格率。

但是成本高,不能在多层精细分注井大规模应用。

其中,电磁流量计在智能配水器中的成本占比约为38%,为降低成本而取消物理流量计,开展智能配水器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利用无量纲分析方法,构建智能配水器水嘴前后压差与流量和水嘴开度经验计算准测方程,通过室内试验获取方程的经验参数。

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注水井压力,将压差值代入方程并计算流量,实现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测量。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流量测量技术获得的计算流量值与标准流量值比较,相对误差小于12%。

在智能分注工具中采用新型流量测量技术,不需要配置流量计,从而降低智能分注工具的成本,为智能分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注水井;智能分注;流量测量中图分类号:TE934.102 文献标识码:A 犱狅犻:10.3969/j.issn.1001 3482.2023.05.010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犪犖犲狑犉犾狅狑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犕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犐狀狋犲犾犾犻犵犲狀狋犐狀犼犲犮狋犻狅狀犜狅狅犾狊犻狀犠犪狋犲狉犐狀犼犲犮狋犻狅狀犠犲犾犾狊SONGXingliang1,2,WANGMin1,2,ZHOUYupeng1,2,WANGChao1,2,TONGYin1,2,ZHANGWeichao1,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2[4] 高永华,陈钦伟,刘华伟,等.海上油田分层开采压力膨胀式插入密封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8,40(2):205 209.[5] 聂海光,王新河.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过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42 249.[6] 方志刚,刘颖,周波,等.分层注水井封隔器验封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油气井测试,2016,25(2):64 66.[7] 毕福伟,于九政,刘延青,等.双密封套管保护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机械,2017,45(2):93 95.[8] 吴洪彪,付玉青,祖树平.分层注水井验封工艺技术及量化解释新方法[J].油气井测试,1999,8(3):18 20.[9] 杜丙国.严重漏失井井筒清砂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07,30(2):79 82.[10] 宋彦武.连续冲砂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4,32(8):40 42.[11] 范锡彦,于鑫,杨洪源,等.分层注水井分层流量及验封测试技术[J].石油机械,2007,35(10):64 65.[12] 江华,韦红术,张俊斌.双向洗井装置在恩平油田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13):87 90.[13] 张磊,潘豪,曹砚锋,等.海上疏松砂岩防砂方式优选及决策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2):44 50.[14] EddieGBowen.AQuasiIntelligentFlowControlDeviceforWaterInjectors[C].SPE170463 MS,2014.[15] 李文涛,修海媚,巩永刚,等.冲洗验封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8,41(1):99 101.[16] 王超.偏心分层注水井一体化验封测调工具研制[J].石油矿场机械,2021,50(1):73 76. 收稿日期:2023 04 14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含水后期水驱高效精准挖潜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2016E02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更准确注水更精细
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探秘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15-05-27 10:03 ]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辆测试车、一个地面控制箱、一支测控仪——5月19日,在大庆油田北3-11-丙水264井场,记者见证了精细注水新技术的神奇: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员将这“四件套”与潜入井下的芯片电联后,20天内的井下数据即可被提取。

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试验成功,摸清了北3-11-丙水264井及其周围连通的4口采油井的脾气秉性,所属复杂区块有效动用厚度提高7.82个百分点。

目前,这4口采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液增加4.8吨,日产油增加0.33吨。

一套智能配注器、一支智能测控仪加上小巧的电源管理仪,潜入地下,与控制系统的芯片“珠联璧合”,能摸准摸透油藏脉络走向,使注采关系复杂的区块实现精细注水不再困难。

井下数据能否实时连续监测?
从最早的“固定式”到“直读式”,再到如今的“智能式”,每一次精细注水工艺技术的更新换代,都推动了大庆油田注水开发跨越式发展。

工艺技术创新延伸了精细注水的深度与广度,使地下情况越摸越清,分层注水越注越精。

与常规配注技术相比,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可谓是“新式武器”。

它是将压力流量监测、通信及自动控制系统置于井下智能配水器中,可对“嘴后”压力、层段注入量及累计注入量实时连续监测,在精细油藏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上更胜一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前期艰苦攻关,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在井下无线通信、非接触充电及智能测调等方面相继取得突破,研制出的智能测控仪Ⅰ型和配注器Ⅰ型实现了井下注入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长期连续监测及小层注入量自动测调。

然而,新技术也暴露出测试施工困难和高压差下流量控制阀难以打开、误差大等问题。

每次测试,都需要关井,同时由吊车、污水罐车和钢丝测试车共同配合完成,正常的生产工况受到影响,施工难度大,作业成本高。

“新式武器”面临严峻考验,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辆车就能完成全部测试?
经过油田开发中、高、特高含水期的洗礼,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分层注水技术研发流程逐步完善,精细注水的“雷区”被不断排除。

今年年初以来,科研人员继续攻坚啃硬。

针对这项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科研人员研制出智能测控仪Ⅱ型及电源管理仪,优化了测试工具,简化了测试难度,降低了成本。

与智能测控仪Ⅰ型相比,Ⅱ型是利用直径3.2毫米单芯钢管电缆配合施工,仅需一辆钢管电缆测试车即可完成全部测试工作,无需其他车辆和设备配合,简化了施工工艺。

测控仪总长度缩短至1.4米,重量降低,井口处由单人操作即可将智能测控仪下入至井内,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测试难度。

同时,智能测控仪Ⅱ型与智能配注器间的通信距离由0.5米增加到1米。

这意味着,智能测控仪Ⅱ型在距离智能配注器1米时,就能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了仪器对接难度,提高了测试施工效率。

在此基础上,采油工程研究院研制出智能电源管理仪,与单芯钢管电缆配套使用,实现了对井下电池组的非接触充电,井下工具可长期稳定带电工作。

然而,科研人员很快发现了新问题:高压差下,流量计测量精度低,流量控制阀开启困难。

经过反复实验与试验,研制出智能配注器Ⅱ型,改进了流量计的控制电路,去除杂波、识别真实信号的能力得到提高,识别精度得到加强。

此外,科研人员对流量计的测试探头进行优化,使流量计在紊流状态下抗干扰能力大大提升。

90%以上注水合格率如何实现?
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适用于层间矛盾突出、层段压力变化频繁等注采关系复杂区块的精细分层注水。

特别是新开发投产区块,基础资料少、井下情况认识不清晰,应用这项技术,可对井下压力和流量数据连续监测2年至3年,既有利于精细地质分析,又可为注采方案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大庆油田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日趋稳定,地面地下一体化优势凸显,提高了工艺稳定性和测试精度,保证了注水合格率。

以往常规测试,需要工人定期上井测试,而且只能测量到当时的数据,两次测
试之间存在空白区。

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可以对井下注水压力、注水量等生产数据连续监测,测试间隔可根据生产需要人为设定,并可根据配注要求对注入量定期自动调配,使注水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此外,这项技术可实现井下全自动测调,无需人工参与。

测试工人只需要定期上井为电池充电。

2014年至今,通过6口井的现场试验,单井测试时间为1天,实现了注水井生产数据连续监测,录取井下压力、流量、温度等监测数据12.642万组。

通过分析采集数据,制定井组匹配调整方案,为深化调整水驱、精细挖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关阅读
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
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研发的新一代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即非接触式智能分层注水技术,是将压力流量监测、控制调整系统置于井下智能配注器中,比对单层流量与配注量,发送指令实现井下全自动测调。

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的优势在于:
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节省测试班组;单层流量超出设定误差范围后,可进行自动调整。

非接触式——利用智能测控仪把井下监测数据传至地面。

这项技术适用于层间矛盾突出、层段压力变化频繁等注采关系复杂区块的精细分层注水。

特别是在大庆油田新开发投产区块,基础资料少、井下情况认识不清晰,应用这项技术可对井下压力和流量数据进行2年至3年的连续监测,可使注水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

同时,其连续监测的技术优势可为精细油藏分析提供全新的井下分层数据支持,可提高地质分析精度,增强挖潜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专家说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合:
实践证明,精细注水是油田开发的长效之策、根本之策。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关系更加复杂,对配水精度和测调周期要求更高。

提高注水合格率,是提高油层动用比例的有效方法。

诚然,目前发展的细分注水工艺实现了直读式高效测调,但个别注水井受区块地质条件及周围注采关系影响,注入量变化较频繁,导致测试难度大或所需测调周期极短。

因此,需要研究解决这部分井测试效率的问题。

大庆油田新研发的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能够实时对井下注水压力、注入量等关键生产参数进行长期连续监测,获得连续注水指示曲线和累计注水量,同时根据设定的注入要求进行注入量自动调配,调配精度在±10%以内,使注水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
试验表明,这项技术能够对生产井进行连续监测,无需改变其生产状态,在减少测试工作量的同时,提供高精度井下生产数据,可进一步摸清油藏开发区块的注采规律,为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合理配注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

从效益评价看,这项技术是当前精细注水领域最具潜力的新技术。

操作者说
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工程师宋兴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水井智能配注技术就是这样的利器——一台笔记本电脑与一个地面控制箱、一辆钢管电缆测试车、一支测控仪电联后,测控、传输等操作即可完成。

以大庆北1-71-540井现场试验操作为例。

测试前,利用专用电缆头将智能测控仪与测试车上的钢管电缆连接,地面控制箱与电缆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接通地面控制箱电源,开启控制用笔记本电脑,将无线信号天线插入电脑USB接口与地面控制箱建立连接,即与智能测控仪建立通信。

这时,通过操作界面就可以看到智能测控仪返回信号。

将智能测控仪下入防喷管内,按照正常测试工艺开展智能配注井测试工作。

当测控仪下入到目的层附近时,逐渐放慢下放速度。

当电脑控制界面返回井下智能配注器编码时,可迅速找到目的层智能配注器,表明测控仪与井下智能配注器已建立通信连接。

此时,可立即停止下放测控仪,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此时,再看电脑软件操控界面,注水井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一目了然,人工调配操作、井下配注及监测参数设置界面,以及压力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均可同步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