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源、信息检索原理与信息检索技术

合集下载

信息查询基础知识

信息查询基础知识
《中图法》1975年由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倡议,全国36个图 书馆共同编辑出版。现已多次修订,为第四版,它广泛用于 我国图书的分类。
分解为:
I 文学 I7 美洲文学 I712 美国文学 I712.45 美国文学长篇、中篇 小说
2.2 信息检索
(第二章2.2、2.3、2.4、2.5小节)
2.2.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产品资料 科技报告 档案
课堂交互讨论:我们是否需要了解多种文献 信息源类型呢?
一、了解一种就可以了; 二、了解几种常用的和常见的就可以了; 三、各种类型都需要了解;
分别阐述你选择的原因。
2.1.3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
(1)外表特征由构成文献信息源的载体、符号系统 和记录方式三要素中提取出的特征构成。
档案文献(Archives,Technical Records)国家机 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各种活动所形成的 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 的历史记录,具有保密性。
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 是国内外生产厂 商或经销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企业出版物,直观 性强、数据详实。
性强。
一 指作者以 论文、译文、 知 新颖性、创 时效性没有 次 本人的研 专著、报纸、 识 造性、具体、 零次文献强 文 究成果为 报告、产品样 首 详尽和系统 献 基本素材 本、学位论文、次
而创作的 专利文献、标 固 原始文献 准文献、档案 化

文献 定义 类型
表现形式
特征
二 对一次文献 目录、题录、索 检索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献信息源的分类; 文献信息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截词检索技术;字段检索技术; 信息查询的基本流程。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原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源在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信息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信息一直在积极地发挥着人类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信息、物质和能量已构成现代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递、存储和利用各种信息,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许多国家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而信息检索课则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一、信息概述(一)信息的含义早在古代,人类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是可以寻觅和获取的。

这从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

比如,南唐诗人李中曾在《暮春怀古人》中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1]的佳句;唐朝诗人许浑也在《寄远》中喟叹“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2]。

这里的“信息”指消息和音讯。

不过,科学家将信息作为一门严密的科学来研究,已经是20世纪了。

这主要归功于信息论的奠基人、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Claude E. Shannon),他1948年发表的貌岸然《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轰动全球。

香农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3]。

也就是说,信宿(信息接受方)未收到消息前不知道信源(信息产生方)发出什么信息,只有在收到消息后才能消除信源的不确定性。

如果没有干扰,信宿得到的信息量与信源的不确定性相等。

简单地说,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消息是信息的载体,其形式是具体的,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信息是指包含在具体消息中的抽象内容。

在接受者看来,信息必须是事先不知道其内容的新消息。

信息的这一定义用在信息科学的通信领域是恰当的,但它没有体现出信息的本质特征。

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N. Wiener)对信息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信息检索技术

信息检索技术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1,什么是信息检索?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信息检索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能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其中相关信息的过程。

有目的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其中包括“存”和“取”两活动。

旧分类方法: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新分类方法:文本检索、数值检索、音/视频检索2,试分析阐述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信息集合、需求集合、匹配与选择,信息检索三阶段及期特点?答:即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

(1)信息集合是指有关某一领域的,经采集、加工的信息的集合。

形成可供用户访问与检索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以一种公共知识结构,它有可能弥补某个特定用户的知识结构缺陷,即可以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或信息,或是获取知识的线索,或者提供某种信息区激活人脑中存储的知识。

(2)需求集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众多用户不同形态的信息需求的汇集,就形成了需求集合的存在。

信息需求的产生与满足,是实施信息检索行为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实施信息检索行为的目的所在。

(3)选择与匹配:面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解与沟通的桥梁,以便能够从信息集合中快速获取用户所需要或所缺少的信息与知识呢?这就需要信息检索提供一种“匹配”机制。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把需求集合与信息集合依据某种相似性标准进行比较与判断,进而选择出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这里,我们要求匹配机制至少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匹配标准,即相似性标准;二是执行匹配的动因。

3,信息检索主要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手工检索阶段,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印刷文献(图书、期刊、会议、专利、学位论文)为主要检索对象;以各类文摘、题录、和目录性工具书为可利用的主要检索工具;以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部门为开展信息检索服务的中心机构。

(2)计算机化检索阶段(脱机批处理检索时期、联机实时检索时期、联机网络化与多元化检索时间),主要特点:以各类机读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各类信息中心,联机服务中心作为新兴的信息服务部门而存在;信息检索用户逐渐由专业检索人员(检索中介)向个人终端用户转移和扩散。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T
TB TG TH TE …… TU TV
TB1
TB2
TB3
TB4
…… TB48 …… TB488
……
TB482
TB489
T—工业技术类中图法举例
以T-工业技术大类下的TP类展开下位类如下: T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9 计算机应用 TP393 计算机网络 TP393.0 一般性问题 TP393.01 计算机网络理论 TP393.02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
二、文献信息源类型
文献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见 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三种: 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胶片、 电子文献等); 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 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 息源等)
1、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
• 印刷型(Printed form):以纸张为载体 • 缩微型(Microform):以感光材料为载体:胶片 • 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以声像记录材料为 载体:磁带 • 电子型(Machine Readable form):以计算机信息 存储设备为载体 :软磁盘、光盘、硬盘等
叙词
•叙词是主题语言的高级形式。是以较正规和正式的 科学名称为基础组织而成一种主题法检索标识系统。 •由在概念上不可再分的基本概念单元词汇组成,检 索时可以利用这些单元词进行组配,以表达一个复杂 的概念。
•如课题: 太阳能热水器研究 汉语主题词表中正式主题词是太阳能利用、太阳 能加热等代替。
标题词
•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UDC(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又称为通用十进制分类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 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部文献资料分类法。原由比利 时人P.-M.-G.奥特莱和H.-M.拉封丹在《杜威十进分类 法》第6版的基础上编成。近百年来,UDC已被世界 上几十个国家的10多万个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采用。 UDC目前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通用文献分类法。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1.1搜索引擎综合分类
(1)全文搜索引擎 (2)目录搜索引擎
(3)元搜索引擎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
网易搜索引 擎
雅虎中国搜 索引擎
搜狐搜索 引擎
北大天网中英 引擎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网页1链出个数
+ —网—页—2—级—别—...+—网—页—N—级—别—
网页2链出个数
网页N链出个数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9.7网络信息检索的研究热点
• 9.7.1 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
A
Group
B
Group
C
Group
(1)海量数据的 磁盘列存储技术
(2)海量数据 存储模式
• DC元数据规范最基本的内容是包含十五个元素的元 数据元素集合,用以描述资源对象的语义信息。
题名Title 创建者Creator 日期Date 主题Subject 出版者Publisher 类型Type 描述Description
其他责任者Contributor 格式Format 来源Source 权限Rights 标识符Identifier
中进行存储和获取。如果提供数据元的组织同时提供描述数 据元的元数据,将会使数据元的使用变得准确而高效。用户 在使用数据时可以首先查看其元数据以便能够获取自己所需 的信息。
(随便告诉大家元数据是元数据是一种二进制信息,用以对存储在公共语言 运行库可移植可执行文件 (PE) 或存储在内存中的程序进行描述)
• (大家可以想象下我们经常使用PPT中的那个超级链接,个人觉得和那 个很相似)
网络信息检索的原理及技术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及检索技术

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及检索技术

局限性
处理复杂语言现象的能 力有限,对某些专业领 域和特定语言的处理效 果有待提高。
机器学习与信息检索
概念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通过训练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并改进 检索算法。
应用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自动提取特征并分类, 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优点
能够自动优化和改进信息检索算法,提高检索效果。
结果评价是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判 断其是否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系统是实现信息检索 的工具或平台,它能够从各种 信息源中获取、存储、组织和
检索信息。
常见的信息检索系统包括图 书馆信息系统、搜索引擎系 统、学术论文数据库等。
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取 决于其信息组织方式、索引技 术、检索算法等多个因素。
信息检索过程
信息检索过程包括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选择、 信息检索策略制定、信息检索实施和结果评价 等步骤。
信息需求分析是信息检索的前提,需 要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类型。
信息源选择是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 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信息检索策略制定是根据信息源的特 点和信息需求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
信息检索实施是执行检索策略,从信 息源中获取相关信息。
解决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包括立法保护、技术手 段如加密和匿名化等。
信息检索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语义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等。
02
智能化技术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动信息检索向更深层次的知识层面发展。
04
移动化和社交化的趋势将使信息检索更加个性化和社交化,提高用户 参与度和满意度。
语义鸿沟问题
01 语义鸿沟是指用户与信息之间的理解差距,导致 用户难以找到所需内容。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

2.类型
• 根据信息检索目的的不同,信息检索可 分为:
(1)数据检索:包括数值形式和非数值形式的 数据。 (2)事实检索:以事实为检索目的的检索。 (3)文献检索:以文献为检索目的的检索,或 者检索文献的出处,或检索文献的摘要,或 全文检索,主要是对文献来源的检索。
3.关系
• 文献检索在信息检索中占主导地位。
信息检索理论与方法
张 辉 huizh@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 教材:
张辉.信息检索与利用.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参考书
1. 王知津·工程信息检索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 叶继元·信息检索导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 叶鹰·信息检索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沈固朝 ·网络信息检索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指检索和获取原始信息. 注意:①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检 索 工具的结构、编排原理、著录格式; ②做好检索记录工作。
八、信息检索评价
• 检索系统评价
– – – – – – 信息源评价 信息组织管理 系统功能评价 输出结果评价 用户接口 系统技术支持
• 检索效果评价
检索效果评价
• 查全率是从量度上考查所需信息的被检出率, 以此考查检索工具库满足用户检索需求的完 备程度。 查全率=被检出的相关信息 / 相关信息(检出 +遗漏)×100% • 查准率是衡量检索系统拒绝非相关信息的能 力。 查准率=被检出的相关信息 / 被检出信息(相 关+不相关)×100%;
三、信息源(信息类型)
• 信息源是指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 得信息的来源。
• 信息源包括个人信息源、实物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

信息检索重点

信息检索重点

一、信息检索四要素1、信息检索的前题:信息意识2、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源3、信息检索的核心:信息获取能力4、信息检索的关键:信息利用二、信息基本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扩散和传递性、增值性(创新)、可存贮性和可压缩性、可知性(信息能力)和共享性知识属性:意识性、信息性、实践性、继承性、渗透性情报属性:针对性、知识性、时间性、传递性、效用性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信息经过人脑思维加工,即认识飞跃产生知识,情报属于知识的范畴。

广义的情报是信息的传递,因此,情报具有信息和知识两种性质。

三、按载体不同分为:口头信息源、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四、文献信息源:1、按出版形式不同可分为十种类型: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2、按记录信息的材料可分为三种类型:纸印本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3、按加工深度不同可划分为四种: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四者之间的关系:从零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从分散的原始文献加工整理系统化的过程。

零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素材,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浓缩,是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

五、信息检索系统类型:⑴根据检索目标和检出文献信息形式的不同: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⑵根据具体检索手段不同:手工检索、机械检索六、检索步骤: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检索范围和检索标识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查找和获取原始文献七、信息检索的方法:⒈常用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⑴顺查法⑵倒查法⑶抽查法⒉追溯法:从已知的现有文献后所列参考文献入手,逐一追查原文,从这些原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再逐一追查,不断扩检的查找方法⒊循环法:指追溯法常用法混合使用的方法。

八、信息检索的途径:⒈根据外表特征划分著者途径;书名、篇名、刊名途径;序号途径⒉根据内容特征划分分类途径(SA、Ei);主题途径(SA、Ei);分子式途径(CA)九、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2、确定检索范围与检索标示3、选择检索工具4、确定检索途径5、查找和获取原始文献检索途径与方式:初级检索:默认的检索方式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组合使用,如“篇名”和“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识别(学位级别和机构) • 1.朱建立. 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知识处理系统: [硕士论文]. 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87 2.P B Bishop. Computer system with a very large address space and garbage collecti: [Ph D dissertation]. Cambridge, MA: Massachusetts Inst Technol, 1997
• 【中文】赵洗尘.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图书情 报工作[J],2003(3):76-80
杂志 • 杂志,像期刊和报纸一样,是连续出版物的一 种,但是它的内容一般是通俗性的,或者娱乐、 新闻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列情况会用到杂志
1.寻找关于流行文化的 信息和观点;
2.得到当前事件的实时 信息; 3.寻找供某一领域非专 业人士阅读的文章。
• 强调互动性 • 充分利用多媒体
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涵盖从娱乐、运动休闲、语言学习、消费到商业 财经等不同领域!基于宽带的内容和集Flash动画、视频 短片和背景音乐、声音甚至3D特效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 多媒体表现形式令他们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束缚,并 且具有了更多的互动性。
• 信息源:ZCOM Xplus 猫扑电子杂志 电子杂 志 龙源期刊网 Dmad 酷乐互动 MeMail 希网网络 VIKA DigiBook iebook 妙想互联
• 3.三次信息(文献)
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信息,经过综合、分析、 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信息。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 利用二次文献信息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 进行深度加工而成。 属于这类文献的有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 手册、指南、年鉴、百科全书等。 这些对现有成果加以评论、综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 文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中, 可以充分利用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动态的综述类文献信 息,在短时间内了解其研究历史、发展动态、水平等,
信息源(信息资源)划分示意图
信息源 记录型 实物型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 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三次信息 图书 期刊 报纸 专利文献 会议文献 科技报告 学位论文 标准文献 技术档案 产品资料 智力型 零次
载体形式
处理级别
编辑出版形式
1.1 按照载体形式分
• • • •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机读型
信息密度低 容量小 体积庞大 占有大量存储空间 不易长久保存
微缩型
• 微缩型,以光学材料和技术生成的文献形式,经历了 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全息照相技术出现之前,一般只 是将文字、图象等信息符号进行一种等比的缩放。 – 缩微媒体还可作为计算机数据的存取载体,分别有 输入胶卷和输出胶卷。缩微图象可复制,传送设备 能将扫描的缩微图象在异地的打印机或传真机等设 备上输出。 – 缩微型资料本身的数字化被认为是一种趋势。
• 惠梦君, 吴德海, 柳葆凯, 等. 奥氏体-贝氏体球 铁的发展. 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贝氏体球铁
• 下来情况会用到会议论文 1.当做学术研究时,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 的研究状况,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 2.了解某学科水平动态。
• 主要由专利说明书构成。 •
专利文献
所谓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交 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它经 专利局审核后,向全世界出版发行。专利说明书 的内容比较具体,有的还有附图,通过它可以了 解该项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由于只有符合新颖 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 所以专利说明书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产品 工艺设计人员来说,是一种切合实际、启迪思维 的重要情报源。
十大传统文献信息源
多种信息源的载体: A 网络信息源 B 数据库
特种文献信息 4.学位论文 5.会议文献 6.专利文献 7.标准文献 8.科技报告 9.技术档案 10.产品资料
图书
1.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出版物。图书又可分为 三类:一类是消遣、教科书、科普读物和一般生产 技术图书,属阅读性的图书;一类是辞典、手册和 百科全书等,属工具性的图书;另一类是含有独创 性内容的专著,它属原始信息(文献)。图书往往 是著者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经分析归纳 后编写而成的。其特点是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 熟、可靠,但出版周期较长,报道速度相对较慢。 图书主要用于需对大范围的问题获得一般性的知识 或对陌生的问题需要初步了解的场合。 2.图书的著录特点是:有书名,有著者,有的还有编 者;必有出版地、出版社名和出版年份;非第一版
• 电子型, 也称为机读型,所谓“机”现指的就是计算机、 微机。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存取与处理,完成文献信息 的数字化,形成电子型文献及形形色色的电子出版物, 它们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新闻、电子会议录 等等。机读型的版本也是多样的,有磁带版、磁盘版、 光盘版、联机版以及最新的网络版。
– 电子型文献不仅具有存储密度高、存取速度快的特定,而且具有电子 加工、编辑、出版、传送等种种功能。
报纸著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粮食问题. 人民日报, 1996-10-25(2)
• 是指为申请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但都是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而 作的总结,多数有一定的独创性。学位论文是非卖品,除 极少数以科技报告、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外,一般不出版。 • 学位论文的获取一般通过专门的数据库或学位授予单位的 图书馆。 • 学位论文著录的特点是:通常有表示学位论文的词,如 Thesis,Dissertation等;有的有论文作者所在学校的校名。 下列情况会用到学位论文 1.科学研究开题前的文献调研; 2.博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时。 3.自己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时。 4.追踪学科前沿发展、研究研究过程
• 刊物名称中一般有“学报”等字样,容易辨认
• 学术期刊中较少照片或广告,封面严肃 • 学术期刊刊登较长、有深度的研究文章 • 学术期刊通常由学术或专业机构主办

报纸 连续出版物的一种,通常每天或每周发行,它收
集了时事和新闻和相关评论的各种文章。
特例:还有一天出版5次的报纸。
• 报纸最大的优势是时效性强。 • 下列情况会用到报纸 1. 找关于国际、国内和本地事件的最新消息; 2. 找社论、评论、专家或者大众的观点。
• 下列情况会用到期刊 1.当做学术研究时,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 的研究状况,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 2.了解某学科水平动态; 3.学习专业知识。
• 期刊论文的著录格式识别
• 作者(多作者用逗号分开,超过3个者用et al). 文章题目.刊物名称,年代,卷数(期数):页数 • 【英文】 H.Tohyama,A plasma Image bar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Journal of the Imaging Science,Vol.35 NO.5,330-3(Sept-Oct 1991)
期刊
• 一般是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 期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内容新颖,报道速 度快,信息含量大,是传递科技情报、交流 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据估计,期刊 情报约占整个情报源的60-70%,因此,受到 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多数检索工具也 以期刊论文作为报道的主要对象。对某一问 题需要深入了解时,较普遍的办法是查阅期 刊论文。
1.2 信息处理级别(加工深度)示意 图
俗称全文
专期会专科标学档 刊议利技 位 论论说报 论 著文文明告准文案 书 目索文 录引摘
知 识 的 产 生
记 录
一次信息
信息
二次信息 传 信 息 的 利 用
三次信息 百手年词综述 科 全册鉴典述评 书

1.3 信息的出版形式
常见文献信息 1.图书 2.期刊 3.报纸
电子型
• 它有如下特点【了解】:
– 可存取性、可获得性、即时性、及时性、可检索性、可研究性、学科交叉 性、动态性、合作性、可链接性、交互性、广博性、多媒体性。
1.2 信息处理级别(又称文献深度)
一般说来: 一次信息是基础,是检索的对象; 二次信息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信息是一次、二次信息的浓缩和延伸。
信息源、信息检索原 理与信息检索技术
目录
1. 2. 3. 4. 信息源及其识别*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检索技术 检索效果评价
1 信息源(信息资源)及其识别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源的 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态势。了解信息源的 不同形式,有助于加深对信息内涵及其特 征的认识,为信息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与杂志的区别 • 杂志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体育 或电影明星,生活、娱乐、故事等
• 杂志往往有许多照片和广告 • 杂志上刊登的文章一般不长 • 杂志的出版周期通常比学术性期刊短
-------------------------------------------------------------• 学术期刊适合学者、研究人员及教授们阅读

会议文献 是在学术或专业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和会议资料
编辑出版的信息。 • 特点: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传递信 息迅速,能及时反映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 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 是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向的重要信息源 。 • 会议文献包括:会前文献,如会议日程预报和 会议论文预印本;会中文献:开幕词、讨论记 录和闭幕词等;以及会后文献,会议录 (Proceedings)、会议论文集(Symposium)、会 议论文汇编(Transactions)。会后文献是主要 的会议文献。
识别信息源---图书
• 关于图书的线索有的来源于参考文献、也有的来 源于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比如下面的记录:
钱军,周海炜.知识管理案例[M].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3.103-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