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大褚村乡回族中学《美国南北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中主要事件、结局、性质和作用。
②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果多因关系的认识。
③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辩论突破难点,理解南北战争的原因。
②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兴趣。
③阅读教材材料观察图片,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④朗读歌颂林肯的诗句,阅读教材史料,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制度最终是要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重点与难点: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难点: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在当年独立战争的时候,南北方一起携手反抗英国殖民压迫,取得了胜利;为美国走上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道路共同发挥了作用。
可南北战争时,双方却成了敌人。
这是怎么回事?换句话说,只要弄清了南北战争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不但战争的性质、结局、作用,甚至连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以内战开成出现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现任美国总统是谁吗?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2009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典礼格外引人注目,出乎意料的是就职典礼结束后举行花车巡游,奥巴马将终点选在了林肯纪念堂。
无独有偶,1963年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地点也悬在了林肯纪念堂。
想想为什么呢?仅仅是巧合吗?因为他俩都是黑人,而历史上使美国黑人获得解放自由的正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出示林肯照片)。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使学生理解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奴隶制和人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南北战争的背景:美国独立后的两种经济制度2. 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奴隶制的扩展问题3. 南北战争的爆发:11年南方宣布脱离联邦4. 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转折点:如安提塔姆战役、葛底斯堡战役等5. 南北战争的结束:15年南方投降,奴隶制废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南北战争的影响和奴隶制问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美国历史》等相关教材。
2. 影视资料:关于南北战争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和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和思考题。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南北战争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课程:通过展示南北战争前美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当时南北方的经济和社会差异。
2. 教学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美国独立后国家统一和分裂的矛盾。
3. 案例分析:观看关于奴隶制和人权问题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奴隶制在当时社会的合理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研究南北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如林肯的《解放宣言》等。
5. 总结课程:强调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奴隶制问题的解决。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南北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二课时:分析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转折点。
3. 第三课时:讨论南北战争的影响和奴隶制问题的解决。
4. 第四课时:进行课程总结和复习。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南北战争的理解。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南北战争的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和主要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人物和事件。
3. 培养学生对美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南北战争的起因:美国独立后的分裂倾向、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工业经济、黑奴制度的存废问题。
2. 南北战争的爆发:11年南方宣布脱离联邦。
3. 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役:布尔溪之战、安蒂特姆之战、葛底斯堡之战、维克斯堡之战等。
4. 南北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林肯、杰斐逊·戴维斯、尤利西斯·格兰特等。
5. 南北战争的结束:15年南方投降,美国重新统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黑奴制度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南北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事件。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美国历史》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南北战争的图片、地图、战役示意图等。
3. 参考资料:关于南北战争的历史文献、学术论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美国独立后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南北战争的起因。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南北战争的原因、过程、战役、人物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南北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如布尔溪之战、安蒂特姆之战、葛底斯堡之战等,以及战争中的关键人物,如亚伯拉罕·林肯、杰斐逊·戴维斯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南北战争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南北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3. 问答:设置一些关于南北战争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美国南北战争 优秀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渲染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通过情境设置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增强对历史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的经过;林肯在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在美国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学:展示:配乐诗歌赏析《哦!船长!我的船长!》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这只船已经经历了一切风涛,我们所追求的酬报也已经得到,港口已经靠近,我听见了钟声,人们全都在欢腾,这时候,跟踪着这坚毅的船,这勇猛的大胆的船,那千万双眼睛:但是,哦,心啊!心啊!心啊!哦,点点红色的血痕,这时我的船长横卧在甲板上,倒下了,死得冰冷。
”──选自惠特曼《草叶集》说明: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设良好地学习氛围,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诗人惠特曼饱含深情地讴歌了一位已经倒下了的伟大“船长”,你知道这位伟大的“船长”是谁吗?(生:林肯)“可怕的航程”又指什么?(生:南北战争)。
这一航程为何可怕?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林肯走进美国的南北战争。
出示课题美国南北战争(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由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场战争的双方是南方阵营和北方阵营,那么美国的南方阵营、北方阵营单纯的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吗?展示:播放百集大型记录片《话说世界历史》中的“南北方对立的社会经济制度”片段。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历史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了解二、教学课题1、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2、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教材分析美国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内战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事件,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
学生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美国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美国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组织辩论和图解突破难点,理解南北战争的原因;通过情境设置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增强对历史的感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2.难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教材整合法:依据课标及教材内容,打破教材现有结构,从学生兴趣出发整合教材问题教学法:根据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动口,动脑能力。
分组辩论法:将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相关问题的辩论已突破难点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看大屏幕,这个人是谁?生:奥巴马百度搜索奥巴马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0%C2%B0% CD%C2%ED&in=31632&cl=2&lm=-1&st=&pn=16&rn=1&di=54822248775&ln=1999&fr=&fm=&fmq=1 331913723187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师: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他吗?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师:黑人成为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的美国的总统,受到了世人的极度关注,也证明黑人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第十七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1)知道美国独立后,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了解其扩张的手段;(2)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矛盾的焦点;(3)内战的爆发;(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颁布及其在扭转战局方面的作用;(5)林肯的杰出事迹;(6)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
2.能力目标(1)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及“南北战争形势图”培养学生以图学史的能力;(2)列表比较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对比1783年的美国领土与1867年的美国领土范围,使学生形象直观第感受到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2.通过列表比较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矛盾已经成为阻碍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必要性和内战爆发的必然性;3.通过列举《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两部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认识到这两个法令在南北战中的重要转折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方式:欺诈、战争、收买等卑鄙手段和扩张过程中对印第安人的驱赶和屠杀,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扩张是贪婪和凶残的;2.通过对林肯事迹的了解,让学生学习其刻苦的意志、正直廉洁的情操和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高尚情怀;3.通过对战争结果的了解,是学生明白,落后的、反动的势力最终将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因此,对林肯的正确评价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2.南北战争的初期,北方的联邦政府处于不利的局面,为扭转战争局面,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因此,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文件为什么能成为够扭转战争局面的关键,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二.难点1.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原料问题和关税制度等问题上的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如何理解这些矛盾以及矛盾的焦点,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

E、可是不久后,战场上却出现了这样的场面。(PPT展示)
学生需要观察,思考并发现原因是什么?
F、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对转折进行讲解。(PPT展示)
确定战争的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G、图片赏析——感受战争。1865年,战争结束。
H、可是,伟大的领导人——林肯,却被刺杀了。赏析短片《怀念林肯》。I、战争结束了,战争美国带来了什么呢?(PPT展示)
(3)问题归结(展示PPT)3’
六、教学反思:
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导学案”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做,不感兴趣的就漠不关心。“导学案”激起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1775-1783年间,美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同时,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的美国领土的迅速扩张。而在这时,美国却面临着一次潜藏已久的危机。(欣赏短片,情境铺设)
(3)短片欣赏完后导入课题——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PPT展示)
2、新授
(1)任务设置(PPT展示)5’
在学习新课前,肯定学生拥有的疑问,同时,给予学生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预习讨论,并形成预期答案。
(2)问题解决15’
A、战争中的南北
美国独立后,本国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这两种特殊的经济制度。(PPT展示)
两种经济制度的发展固然会给国家带来财富,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时期,两种经济制度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他们必然会产生矛盾,这里有一幅漫画就充分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那就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612084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b.png)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00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2. 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3. 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的可怕,重视和平与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 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事件和战争过程;3. 美国南北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活动1. 询问:大家知道美国南北战争吗?对它有什么印象呢?2. 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整理学生回答的内容,了解学生所知所想。
Step 2 新知讲解1. 追溯历史背景,介绍美国的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与矛盾。
2. 介绍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和过程,着重讲述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争端和军事斗争。
3. 分析美国南北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涉及战争胜负及后果,道德、文化等方面内容。
Step 3 课堂练习1. 小组讨论题目:南北战争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 学生根据所分配的材料进行阅读,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3. 选出几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纠正和补充彼此之间的观点。
Step 4 总结点评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落实主要内容与观点。
2. 强调战争对于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危害,强调实现和平与友情的意义及重要性。
3. 提醒同学们,孝顺爱国,珍视家庭、民族的和谐与团结。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将历史事件的讲述与世界历史的影响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历史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与启示。
本案所设计的学生讨论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此外,本案涉及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应该高度关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南北战争教案导入新课:“您就是那位夫人,您写的这本书,引起了我们伟大的战争,感谢您写这本书。
”林肯对小说家斯托夫人说。
林肯所说的这本书是斯托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
是不是这本书引起了美国内战呢?讲授新课回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后,存在的两种经济都发展起来。
南方种植园经济需要大量奴隶,工业革命扩展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看书种植园图片)两种制度间必然存在矛盾。
1爆发的原因两种制度有什么矛盾?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爆发原因是奴隶制存废问题?总结:种植园奴隶主和资本家为争夺原料、市场、劳动力矛盾尖锐。
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
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
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到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
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
斗争主要围绕西部土地展开。
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
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
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
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2. 导火线:为什么林肯能当选总统?为什么林肯就任总统是内战爆发的导火线?1854年共和党成立,林肯的主张是逐步废除奴隶制,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
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日。
林肯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符合人民意愿,北方经济实力强。
林肯当选总统,他必将行使总统权力,反对奴隶制扩张。
南方决定发动叛乱。
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南北战争爆发。
3.内战爆发: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同学分析南北方在各方面谁占优势。
)北方废奴和维护统一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深得人心,北方在经济军事上也占优势。
当时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
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
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
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由于南方军队早有准备,也由于林肯害怕国家分裂,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态度优柔寡断。
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所以战争初期对于北方非常的不利(出示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如果你是林肯,为扭转战局,会怎样决策?并说明理由。
(要充分发动群众;利用西部资源。
)4.内战转折: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看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下决心解决黑人和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
于是他接受了人民的意见,顺应历史潮流,于1862年9月22日,毅然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
这一伟大历史文件敲响了南方奴隶制的丧钟。
同时,林肯还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如:颁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给人民;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改组军事指挥机构,撤换了同情奴隶主、作战消极的麦克莱兰,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镇压反革命分子等等。
(分析法令对战局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会迅速扭转战局?宣言有什么局限性?)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近百万人踊跃参军,其中有23万黑人士兵。
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
宣言仅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没有废除所有州的奴隶制;但它的进步意义是无法否认的。
林肯名字和宣言联系在一起。
5.内战结束: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
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4月9日被迫投降。
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
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
北方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北方是正义的。
人民的英勇战斗。
林肯政府采取措施,调动了人民积极性。
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人心所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对林肯进行评价)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林肯有软弱的一面,但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贡献,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思考题: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从原因、目的、结果分析。
并说明,南北战争虽然使黑人获得解放,但远未获得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
黑人的真正解放是个漫长过程。
直到今天美国依然存在种族歧视。
原因奴隶制存废,目的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
结果废除了阻碍美国经济发展的黑人奴隶制, 使美国经济腾飞。
独立战争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小结原因---爆发---转折---结局---性质、作用随着南北经济发展,两种经济制度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内战爆发。
人民英勇斗争,林肯政府采取措施,北方胜利。
内战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美国经济飞速发展。
课堂练习:比较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从中得出什么认识?从原因、性质、结果、领导、人民的作用等方面比较。
认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人民创造历史等等。
课后拓展1.学习本课,对我们认识现实问题有什么启示?2.朱鎔基总理访美时说:“中国有权像南北战争一样,用武力对付台独势力。
”你怎么理解?你认为怎么解决台湾问题?你又怎么认识一国两制?3.最近美国参加的战争有哪些?你怎么看美国的做法?鼓励学生去探究。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美国领土扩张的概况;北部工业革命的情况;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的概况及其意义;历史人物——林肯。
2.思想教育:(1)认识美国“西进运动”是一部渗透了印第安人血泪的历史,但它扩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经济大发展;促使美利坚民族勤劳、进取、务实精神的形成,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认识美国内战是南北经济冲突和政治冲突发展的结果。
北方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
(3)通过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林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能力培养:(1)评价“西进运动”、林肯总统历史贡献,培养学生历史辨证思维能力。
(2)给学生介绍课外读物,扩展视野、活跃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背景难点:“西进运动”的评价;南北两咱经济形式间的各种矛盾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四、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自由女神像左手拿的书版来复习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导入到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美国南北战争”。
(显示课题)南方与北方曾联合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什么原因使南北双方由联合走向战争?战争结果又如何?(设问进入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美国独立之后,建立起来的是什么政权?(北方资本家和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政权)★政权的性质是什么?(资产阶级专政)★实行什么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
但南北方的经济形式不一样。
北方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南方发展种植园奴隶经济。
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扩张的道路)第一、南北战争背景1.美国领土扩张(南北方为什么都热衷领土扩张?)北方资产阶级希望从新的领土上获得工业原料和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南方种植园主则希望扩大种植园面积,蓄养更多的奴隶替他们劳动。
在领土扩张上,南北方虽然目的不一样,但愿望是一样的,都迫切地要求发展经济。
美国是怎样扩张领土的,它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呢?(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介绍扩张的情况):美国独立的时候,领土只包括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佛罗里达不包括在内,领土约205万平方公里。
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先后从法国、墨西哥、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1898年吞并夏威夷,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领土扩张产生了什么影响?(1)在美国向西领土扩张的过程,大批移民从东部出发,乘着大篷车向辽阔的西部进发。
当时称之为“西进运动”。
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西进移民的吃苦、耐劳、勤奋、进取、务实成为美国精神。
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都需要这些精神。
(2)在领土扩张中,大批的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边远的地区。
到19世纪末,美国原有的一百万印第安人只剩下二十四万。
可以说,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后来长期停留在原始状态,欧洲人征服印第安人的过程也是先进文明征服落后文明的过程。
(设置师生的互动)(3)随着领土扩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部种植园主经济矛盾也日益加剧。
2.南北矛盾(南北方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为什么加剧?)独立后南北方的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领土的扩张,它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了,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表现在哪?(市场、劳动力、原料)争市场:北方——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发展本国工业;南方——反对保护关税,为了输入廉价的工业品。
争劳力: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力,主张解放奴隶;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
争原料:北方——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发展资本主义;南方——把工业原料输出到英国和法国。
争西部土地: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所以,南北不同制度的矛盾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3.林肯当选总统内战是怎样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林肯反对奴隶制第二、战争概况南部和北部两种经济势力的斗争,反映在政治上为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
在废奴运动高涨的情况下,适逢美国总统换届大选,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和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结果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
1.爆发——南方挑起内战南方奴隶主知道废除奴隶制不可避免了,于是,南方先后有11个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于1861年2月组成南部同盟,另选总统,以里士满为首都,公开分裂国家,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历史上称为“南北战争”。
美国北部和南部的经济冲突和政治冲突最终发展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斗争——大规模的战争。
由于南方军队准备已久,加上有英国的援助,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利,华盛顿两次告急,激起人民愤概。
在这种前方失利、后方动乱的压力下,北方该如何做?林肯总统采取两项民主措施:1862年政府通过了《宅地法》,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