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重点难点

合集下载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2. 相关的自然现象和声音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学习心得。

4. 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5. 深化理解: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进行课堂分享。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内容概括:风、水、动物的声音3.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感悟4. 教学难点:观察、表达、思维5. 教学目标: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大自然的画面,配以相应的声音描述。

2. 课后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妙、奏”等9个生字,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

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过程(一)音频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声音的音频,请学生说一说听到了哪些声音,由此引入课题《大自然的声音》(二)初读感知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激动乐器虫鸣翻动歌曲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伟乐曲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4、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叽叽喳喳”这样的词语。

(2)交流体会: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

(3)在平时的阅读和交流中你都积累了哪些拟声词?(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课件出示:水声:叮咚淙淙滴沥淅沥哗啦滴答咕嘟扑哧扑通鸟声:布谷喳喳啾啾啁啾叽叽嘎嘎咕刷啦扑棱动物:唧唧喔喔咕咕嘎嘎呱呱喵喵咩咩哞哞汪汪吱吱人物:扑哧喃喃哈哈呵呵嘿嘿树声:喀嚓嘎巴簌簌唰唰5、指导写字。

(1)师强调并范写“滴、敲、演”等字。

“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

“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支。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读通课文,熟悉内容。

1、解除了生字词的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把课文读下来了,自由读读课文,在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节序。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21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丰富,以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为主线,引导学生去倾听、感受和想象。

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风、水、动物等自然元素发出的声音,以及这些声音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敏感和热爱,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倾听与表达:学生能倾听并描述大自然中的声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 想象与创新:学生能根据课文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的声音故事。

3. 情感与审美:学生能感受课文中的声音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4. 理解与运用:学生能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的表达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各种自然声音的描述,如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以及这些声音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

(2) 倾听与表达: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想象与创新:学生需要根据课文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的声音故事。

(4) 情感与审美:学生需要感受课文中的声音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5) 理解与运用: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的表达中加以运用。

2. 教学难点(1) 理解抽象概念:课文中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声音的舞蹈”、“音乐的河流”,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思考,理解这些概念所表达的意思。

(2) 想象与创造:学生需要根据课文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的声音故事。

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或创造力。

(3) 情感与审美的培养:学生需要感受课文中的声音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理解和审美能力。

(4) 理解与运用的结合: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在自己的表达中加以运用。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这些声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观察、描述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让他们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2. 大自然中的声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这些声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大自然中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音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中的声音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

6. 总结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课题: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种大自然中的声音,并画出相应的图画。

2. 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声音的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2. 生字词:雷声、雨声、风声、鸟鸣、蛙鸣等。

3. 自然界的声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声音的产生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声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听到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分析:雷声、雨声、风声、鸟鸣、蛙鸣等。

3. 自然界声音特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多样性。

4.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5.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声音的产生原因,培养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大自然的声音,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大自然声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好。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

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播放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大自然声音。

2.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段讲述课文内容,老师进行点评。

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学习方法。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模拟大自然声音,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大自然的美好。

学生在朗读、讨论、实践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2.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

在实践活动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大自然声音的美好。

3.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声音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教学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有哪些声音,学会用耳朵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大自然声音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敏感度,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鸟鸣声、流水声等。

2. 声音的特点:高、低、轻、重、快、慢等。

3. 声音的来源: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4. 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声音,学会用耳朵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PPT课件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大自然声音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些声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大自然声音。

2. 新课内容:讲解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点、来源和作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实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用耳朵去感受这些声音,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讨论大自然声音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启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大自然、珍惜声音资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声音2. 声音的特点:高、低、轻、重、快、慢等3. 声音的来源: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4. 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自己身边的大自然声音,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2. 画一幅关于大自然声音的图画,要求体现出声音的特点和来源。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了解课文描述的各种大自然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等。

2. 词汇积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3.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口语表达: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录音机、磁带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大自然声音的录音,引导学生倾听并说出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声音及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描写大自然声音的句子。

6. 课后实践:布置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记录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声音,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内容:- 大自然的声音- 风声、水声、鸟鸣等- 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3. 布局:总分结构,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堂所学,仿写一段描写大自然声音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声音》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课文重点是第2—4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知识常识
描写四季的句子
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秋: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冬: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11. 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
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
2.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
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6.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7.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
云翻滚、热不可耐
8.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
9.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
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
掌、摩肩接踵
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
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
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
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
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
(带有“马”的词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一马当先)
(带有“鸡”的词语: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
鸡毛蒜皮)
(带有“牛”的成语: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牛角挂书、
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
12.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
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
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
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
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
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十指连心、
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
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
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
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