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计算公式地面下沉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G=ΔH×γ
其中,ΔG表示地面下沉量,ΔH表示地下水位上升量,γ表示土体
压缩系数。

地下水位上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H=Σ(Δh)
其中,ΔH表示地下水位上升量,Δh表示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
上升量。

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上升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Δh=A×(1-S_s)/(S_w×(1+e))
其中,Δh表示每个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上升量,A表示降水量,S_s
表示地下水位下方土层的饱和度,在无降水条件下,该土层的饱和度为1;S_w表示吸力饱和饱和度,表示地下水位上方土层的饱和度,在无降水条
件下为0;e表示地下水位下的土层的孔隙比。

土体压缩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γ=e/(1+e)
其中,γ表示土体压缩系数,e表示地下水位下的土层的孔隙比。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基坑开挖降水引起的地面下沉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根据土体力学和水文地质方面的理论推
导得出的,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实测数据的验证,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 地下水水量的计算 第三节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 第四节 地下水水量评价 第五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一、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在
当今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开发的地下 水。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地下水水量的计算
二、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2.承压水含水层的弹性储存量
W=F·S·h 式中:
W--地下水的弹性储存量(m3); F--含水层的面积(m2); S--弹性释水系数; h--承压水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m)。
一、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二、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三、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第二节 地下水水量的计算
一、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1.降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的补给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当采用降水入渗系数计算时
Q=F·α·X/365 式中:Q--日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m3/d);
F--降水入渗的面积(㎡); α--年平均降水入渗系数; X--年降水量(m)。
在任一地点获取的地下水量,都是以周围地段甚至整 个系统的水量为代价的。那种将流经本地区(段)的地下水视 为已有的资源观,显然违背了水资源流动性这一客观事实 。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3.可恢复性 地下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在不断接受外界水量和溶质
补充的同时,也将系统内部水量连同水中所含的物质排泄出去。 在天然条件下,补、排水量在多年间可以大体平衡,各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分类
三、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3. 曹万金提出的地下水水资源分类
补给资源: 储存资源:指多年中不能动用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岩土勘察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岩土勘察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岩土勘察地下水位计算公式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的高度,通常是指在地下水饱和带中的水位高度。

地下水位的测定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土勘察地下水位的计算是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进行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岩土勘察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地下水位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地下水流动的速度和方向、地下水的渗透性等。

在岩土勘察中,一般采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地下水位:H = Z + (L + S T)/n。

其中,H为地下水位的高度,单位为米;Z为地表高程,单位为米;L为地下水的补给量,单位为立方米/天;S为地下水的排泄量,单位为立方米/天;T为地下水的渗漏量,单位为立方米/天;n为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单位为米/天。

在实际的岩土勘察中,我们需要通过现场的观测和实验来获取上述参数的数值,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地下水位的高度。

在岩土勘察中,地下水位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地下水位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流动方向,为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岩土勘察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和技术来计算地下水位,比如地下水位的测量和监测技术、地下水位的模拟计算技术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地下水位数据,从而更好地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岩土勘察地下水位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地质学、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实际的勘察和监测数据,来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地下水位的计算,才能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水文地质学部分实用公式

水文地质学部分实用公式

1、 突水系数《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察评价标准》(MT/T1091-2008)附录E(1)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的矿区Ts 突水系数MPa/mP 隔水层承受的水压,MPaCp 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厚度,m M 底板隔水层厚度,m(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较强、补给条件较好的矿区。

含义同上。

2、 地下径流模数=集水面积平均流量 单位:2km s /L ⋅3、矿井涌水量:一、水文地质比拟法预算矿井涌水量 原理和应用条件:水文地质比拟法就是利用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开采方法基本相同的开采矿区或生产矿井的排水资料,来预计勘探矿区或新建矿井的涌水量。

应用前提是勘探矿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开采矿区或生产矿井基本相似,老矿井要有较长期的水量观测资料,以保证涌水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数学关系表达式的可靠性。

一般而言,水文地质比拟法主要适用于条件比较简单,充水岩层的透水性比较均一的孔隙或裂隙充水矿床,特别是用于已有多年生产历史的矿井。

根据上水平的实际排水资料预测延伸水平的涌水量或根据生产采区的排水资料预测延伸水平的涌水量,效果更好。

计算方法:(1)富水系数比拟法:根据0p P Q K =K p 为富水系数,Q 0为一定时期内从矿井排出的总水量,m 3; P 0为同时期内的矿石开采量,t ; 得出:Q=K p ·P原来的生产矿井的K p 值乘以同时期新矿井的设计开采量P ,即得新矿井的涌水量(2)单位涌水量比拟法:根据地下水符合层流或紊流状态,选择下述公式:层流000S F Q q =紊流0000S F Q q =F 0、S 0、Q 0分别为老矿井的开采面积、水位降深和排水量。

所以新矿井的涌水量Q 比拟计算式为F 、S 分别为新矿井的设计开采面积和水位降深。

既非层流又非稳流,改进公式:m 和n为待定系数,根据经验通过计算或曲线拟合确定,或用最小二乘法求得。

降水计算公式

降水计算公式

一、潜水计算公式1、公式1Q kH S SR r r =-+-1366200.()lg()lg()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

2、公式2Q kH S Sb r =--1366220.()lg()lg()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 为水位降深(m);b 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r 0为基坑半径(m)。

3、公式3Q kH S Sb r b b b =--⎡⎣⎢⎢⎤⎦⎥⎥1366222012.()lg 'cos ()'ππ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b 1为基坑中心距A 河岸边的距离(m);b 2为基坑中心距B 河岸边的距离(m);b '=b 1+b 2; r 0为基坑半径(m)。

4、公式4Q kH S SR r r b r =-+-+1366220200.()lg()lg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b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

5、公式5Q kh h R r r h l l h r =-++--+--136610222000.lg lg(.)h H h -=+2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l 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h 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h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

含水层水压力计算公式

含水层水压力计算公式

含水层水压力计算公式含水层水压力是指地下水对含水层的压力作用。

在地质学和水文学中,研究含水层水压力是探究地下水运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

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是描述地下水压力与深度和地下水位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含水层水压力计算公式含水层水压力计算公式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推导得出的。

根据帕斯卡定律,地下水的压力与水的密度、深度和地下水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某一深度处,地下水压力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P = γ * h其中,P是地下水压力,γ是水的密度,h是深度。

这个公式表明,地下水压力与水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

当深度增加时,地下水压力也会增加;当水的密度增加时,地下水压力也会增加。

二、含水层水压力的应用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运动研究和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满足人类的生活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含水层水压力,可以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水运动研究: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的流动过程。

地下水运动的研究对于了解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污染的传播和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模拟地下水运动过程,预测地下水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3. 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例如,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的压力可能会对隧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通过计算含水层水压力,可以评估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

总结:本文介绍了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含水层水压力的计算公式是描述地下水压力与深度和地下水位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含水层水压力,可以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地下水运动过程,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水文学基本概念(术语)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水文学基本概念(术语)
是指岩石容纳水的能力,衡量指标为容水度。
2
48
容水度
Water capacity是指岩石完全饱和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用小数或%表示,一般小于或等于孔隙度。
2
49
含水量
Water content/moisture是岩石空隙中所保留的水分的多少。重量含水量(Wg)与体积含水量(Wv)的关系:Wv = ?d•Wg,其中??d为岩石的干容重。


概念
解释
0
1
水文地质学
Hydrogeology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0
2
地下水水文学
Groundwater hydrogeology是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地下水与河流、湖泊的相互补给、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0
3
水文地质学原理
Principles of hydrogeology又称为普通水文地质学,研究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学科。
1
7
水文循环
Hydrologic cycle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大循环是指海洋和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小循环是指海洋内部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1
8
天气
Weather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因素综合影响所决定的大气物理状态。
1
9
气候
Climate是某一区域天气的平均状态。
1
20
水面蒸发
发生于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由水面的蒸发。
1
21
陆地蒸发
(Transpiration)发生于陆地表面的蒸发,包括土面蒸发和叶面蒸发。

工程地质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工程地质地下水位计算公式

工程地质地下水位计算公式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的高低位置,是地下水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工程地质领域中,地下水位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正确地计算地下水位对于工程地质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位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地下水位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过程。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降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渗漏,以及地下水系统间的水平补给。

而地下水的排泄则主要通过地下水径流、蒸发和植被蒸腾等方式进行。

在工程地质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地下水位:G = R E P。

其中,G代表地下水位,R代表地下水的补给量,E代表地下水的排泄量,P 代表地下水的抽取量。

这个公式是一个简化的地下水位计算公式,它假设地下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即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达到了平衡。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系统的非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地下水位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地下水系统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降雨量、地表水位等因素。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地下水位:G = (R E P) / K。

其中,K代表地下水的补给系数,它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渗流能力。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渗流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K值也会有所变化。

通过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K值的估算,从而计算出地下水位。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我们在工程地质中还需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到季节、降雨、地表水位、地下水抽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长期的地下水位观测数据,来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

在工程实践中,正确地计算地下水位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需要采取防渗措施来保护工程的安全;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需要通过地下水补给措施来满足工程的用水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