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历史与发展

计算机历史与发展

计算机历史与发展
计算机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发展历程曲折而又充满创新,从最初的计算机电路到今天的智能科技,发展过程渊源深远。

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中国的古代时期就有用毛笔记录信息的记数技术,也有计算风水方位用以对决攻与守的棋战技巧,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计算机的雏形,但是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一般无法实现自动计算。

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推进,16世纪科学家瓦勒发明了滑轮计算机,使用螺旋槽状滑轮来计算,这种机器的算法可以实现较高级别的计算,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它的操作十分缓慢,容易出现误差。

19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埃内斯特·拉斐尔发明了首台机械式计算机,他利用梯形滑块来实现计算,这台机器可以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但由于结构繁琐,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率极低。

20世纪50年代,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它具有计算速度快,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够完成较复杂的数学计算,引爆了电子计算机革命。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科学技术是拥有让生产方式发生彻底变革的动力,计算机的诞生,使数字技术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适应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篇一《浅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与教育意义》【摘要】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

各种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建设设计行业,并且使计算机软件得到了很大的开发。

而本文主要论述的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与发展方向和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的问题的论述,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发展现状;发展问题;教育意义;结束语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产业大而不强,需尽快改变我国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

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我国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

本报告分别就先进集成电路芯片与光电子器件、高性能计算机与软件、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第三代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数字电视与音视频编码,信息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等六方面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创新。

作为近代科技革命重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渗透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对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正视在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重视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一直如影随形。

高中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文【三篇】

高中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文【三篇】

【导语】我们的脚下的⼟地⽆时不刻发⽣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切都源于科技!⽆忧考为⼤家提供《⾼中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三篇】》,欢迎阅读。

【篇⼀】 今天,我给⼤家介绍电脑的发展。

电脑也叫电⼦计算机,是由美国冯诺依曼在⼀九四六年⼆⽉发明的。

电脑⼀开始需要⼀间屋⼦才能装得下,要好⼏个⼈⼀起才能操作使⽤,当时电脑运⾏速度很慢,计算⼀道数学算式都需要很久的时间。

然⽽,因为科技的进步,电脑变成了纯屏电脑,运⾏的速度也变快了,⽽体积却变⼩了,⼀个⼈就可以操作和搬动了!最重要的是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

在科学家的不断努⼒下,纯屏电脑变成了液晶电脑,电脑屏幕⾮常薄,辐射⼜很少,屏幕也清晰多了。

在科学家的钻研下,液晶电脑变成了⼿提电脑,⼿提电脑的功能更多,可以随⾝携带,在⽕车上都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们沟通交流。

这就是电脑发展的过程!这就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篇⼆】 现在的科技发展多么惊⼈,⼈类的⽣活⽔平也步步提⾼。

可是在新中国刚成⽴的时候,中国的重⼯业⾮常落后,科技也不怎么发达,急需⼤批经济、科技、⽂教等建设⼈才。

可当时的中国,是个贫油的国家。

⽽且美国科学家也定论:中国地下没有⽯油的储备。

就在⼤家都绝望的时候,有⼀个⼈讲了⼀句话:科学证明中国有储备丰富的⽯油和天然⽓资源。

他就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在听说中华⼈民共和国诞⽣后,李四光经过重重阻碍,于1950年春回到祖国的怀抱,并于1958年加⼊中国共产党。

随后,规模⼤、产量⾼的⼤庆油⽥被探明,中国由此甩掉了“贫油国”的帽⼦,让全世界刮⽬相看。

李四光地质学家为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袁隆平更是为我国的杂交⽔稻整套的制种技术做出了贡献。

1973年,袁隆平爷爷培育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杂交⽔稻技术。

袁隆平爷爷研发出杂交⽔稻后,国际上有许多家机构⾼薪聘请他出国⼯作,但是他都婉⾔谢绝了:“我根在中国,我的⽬标不仅是要让全国⼈民吃饱,⽽且要吃得好。

”袁隆平爷爷还常说:“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史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演进和革新的梳理,我们深入剖析了计算机从诞生至今所经历的关键里程碑事件。

此外,我们还将回顾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展示计算机科学不断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引言:计算机作为一项伟大的创造,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们的发展不仅加速了人类的科技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

然而,背后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之路却鲜为人知,这使得探究计算机的发展史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伟大产物的意义和价值。

文献综述:现有文献中对计算机的发展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上,较少涉及计算机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

因此,本论文将综合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呈现计算机从诞生至今的演变历程,并深入讨论其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1.1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们利用原始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寻呼机来辅助计算。

然而,真正的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上半叶。

在1936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提出了通用图灵机的概念,这开创了计算机理论的基石。

随后,康奥尔大学的约翰·冯·诺依曼教授在1945年提出了存储程序的计算机结构,即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这种结构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内存中,极大地简化了计算机的设计和操作。

1.2 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随着二战期间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管的问世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突破口。

在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NIAC成为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其庞大的体积和耗电量令人惊叹。

ENIAC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开启了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1.3 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革命20世纪60年代,由于半导体技术的突破,集成电路(IC)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高效和可靠。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办公室的工作到家庭的娱乐,从科学研究到日常购物,计算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然而,计算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早期的计算工具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例如,算盘作为一种手动计算工具,在许多地区被广泛使用了数千年。

它通过珠子的位置和移动来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但这些工具在计算速度和复杂性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

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械计算设备开始出现。

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这台机器在当时未能完全建成,但它的设计理念包含了存储、处理和控制等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要素。

进入 20 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问世。

这台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 170 平方米,重达 30 吨,使用了 18000 个电子管。

ENIAC 的计算速度相较于以往的机械计算设备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它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电子管容易损坏、体积庞大、能耗高等等。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晶体管的出现取代了电子管,大大减小了计算机的体积和能耗,提高了可靠性。

集成电路的发明则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小型化和性能提升。

从第一代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的计算机,到第二代以晶体管为核心的计算机,再到第三代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20 世纪 70 年代,微处理器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个人计算机时代。

英特尔公司推出的 4004 微处理器是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它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不再是大型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专属,逐渐走进了普通家庭和办公场所。

操作系统的发展也是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功能简单,用户界面不友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易用。

从 DOS 系统到 Windows 系统,从 Unix 到Linux,操作系统的不断演进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计算环境。

关于计算机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论文

关于计算机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论文

关于计算机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论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会越来越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发展及未来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发展及未来的论文篇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关键词:创新;技术人才;计算机系统;发展动态一、计算机技术的现状计算机技术专业在诸多方面就业前景都比较好,例如:(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计算机发展的论文

计算机发展的论文

计算机发展的论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其它科学行业不可比拟的,现代计算机是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代替陈旧落后的机械或继电器技术,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应用到计算机上,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发展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计算机发展的论文篇1浅谈计算机发展趋势展望【摘要】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链词】计算机发展趋势新型计算机一、前言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并行处理和智能化。

自从1944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传统计算机的性能受到挑战,开始从基本原理上寻找计算机发展的突破口,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应运而生。

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以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人人工智能时代。

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计算机采用平行处理技术改进计算机结构,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超级计算机通常是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能完成普通计算机和服务器不能计算的大型复杂任务。

从超级计算机获得数据分析和模拟成果,能推动各个领域高精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

最大的超级计算机接近于复制人类大脑的能力,具备更多的智能成份.方便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画片、很多耗巨资拍摄的电影中,使用的特技效果都是在超级计算机上完成的。

日本、美国、以色列、中国和印度首先成为世界上拥有每秒运算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已在科技界内引起开发与创新狂潮。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论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机械计算工具到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

文章探讨了计算机的演进轨迹,重点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进步,并讨论了与计算机发展相关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里程碑事件。

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展望了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突破和变革。

本文将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早期计算工具早期的计算工具是人类用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的简单工具,如算盘和计算尺等。

这些机械计算工具虽然操作简单,但限制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速度。

然而,它们是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突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引发了计算机行业的革命。

电子计算机利用电子管实现了计算和存储功能,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

随后的几十年里,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多次升级和改进,不断提高性能和功能。

三、关键技术创新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关键技术创新。

例如,发明了晶体管替代了电子管,使得计算机更小、更快、更稳定。

之后,集成电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集成度和性能。

此外,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软件开发工具的不断发展,也为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创新。

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扩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扩展。

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到今天的商务、娱乐和通信等各个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应用广泛而多样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计算机技术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化和自主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计算机的发展史——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摘要:在过去的三百年中,每一个世纪都有一种技术占据主要的地位。

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时代;20世纪的关键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送、处理和利用;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则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使我们周围的信息更在高速的传递着。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包含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间的互连结构日趋复杂。

以通信子系统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

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

只有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发展史,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并且发展计算机技术。

因此我就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写成了这篇论文。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一)计算机简介计算机(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96年至xx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

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二)计算机发展历史概述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

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思路。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

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 __: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

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

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

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

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三)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

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

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

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

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

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元朝时渐趋成熟。

珠算盘不仅 __经济的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而且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 __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不仅对自动控制机械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计算工具的演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可以自动地与地球运转同步,后经唐、宋两代的改进,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记里鼓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

提花机原理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发展有过间接的影响。

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八卦,也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

莱布尼兹写过研究八卦的,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

他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就是中国的八卦。

经过漫长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并且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

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 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

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二、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何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它最简单的定义是:以实现远程通信为目的,一些互连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连”是指各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信道彼此交换信息。

“独立自治”则强调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1970年,美国信息学会联合会的定义: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此定义有三个含义:一是网络通信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二是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三是有一个全网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又被定义为: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通信子网中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强调,“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而他的发展历程也曲曲折折,绵延至今。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