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指压按摩法应用产後调理
穴位指压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痛、焦虑和产程的成效

穴位指压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产痛、焦虑和产程的成效摘要】本研究将进行穴位指压对减轻分娩妇女产痛感受之成效探讨,以期最终能研发临床可用之有效护理策略,提升分娩妇女的照护质量,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三阴交;穴位指压;分娩妇女;疼痛【中图分类号】R5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88-011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减轻疼痛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非药物性及药物性的减痛法,分述如下:1.1药物性的减痛法:药物性的减痛法虽然药物性止痛比非药性止痛的方式来得有效,但却有较多的副作用及较高的经济成本,如Sakala(1988)曾提出,药物除了使母亲与新生儿的死亡率与罹病率增高外,也影响了产后亲子间的互动、新生儿肌肉张力、活动与睡眠状态,甚至对新生儿造成长期的影响。
所以,虽然药物的使用可减少疼痛,但无法减少因害怕所造成的长期情绪影响。
在美国各大医院常运用药物性的减痛法,包括两侧子宫颈旁鸦片丁药物阻断可适度的解除产痛,但较缺乏实证资料的支持;硬脊膜外的方法对疼痛解除非常有效。
1.2非药物性的减痛法:Janet(1994)研究25项护理行为中,以提供尊重及个别性照护、情绪支持、提供呼吸及放松技巧等三项对产妇最有帮助。
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包括产前准备课程、松弛及呼吸技巧、局部冷热的应用、分娩卫教、支持性照护、针灸及穴位指压、经皮神经电刺激、催眠、想象、生物回馈、姿位改变、按摩、音乐治疗、治疗性触摸、皮内水阻断、水疗浴法,以上均为一有效的产痛管理技术,可提供分娩妇女另一种替代方法。
2穴位指压本研究的穴位指压,是指以单手拇指指腹,环形按压于穴位点上。
操作定义:单手拇指指腹为附着面、垂直按压于穴位,其它四指顶住肌肤,让指尖、指腹能平均出力,力道应介于使人感受到快感和微痛的间,约施以3~5公斤的压力,施压时每一穴位1秒钟按揉一圈,持续4秒钟休息2秒为一个循环,故每分钟按摩速度为10次为原则。
中医指压疗法

中医指压疗法指压外治1 指压的常用手法指压的常用手法有掐、压、揉、补、泻等。
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患者,或急性疾病大多宜用掐法,属泻法;反之身体虚弱的患者,大多宜用压法,属补法。
这两种手法,即掐压二法,凡虚实夹杂之证,亦可交替使用。
揉法,即按摩疗法中的一种手法,在本疗法中很少单独应用,一般多在操作完毕后而配合用之。
(1)掐法:用拇指指甲深掐在穴位上,并稍微用力,频频摇动手指,以加强刺激量。
(2)压法:用拇指或食指屈曲成尖状的第一指关节压在穴位上,不断地点压。
(3)揉法:在穴位上用指尖或手掌轻轻揉按。
(4)补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拇指尖稍微用力点压的轻刺激即为补法。
适用于虚证。
(5)泻法:在筋骨间或肌肉丰厚处,或皮肤敏感部位的穴位上,用重力点压不动的即属泻法。
适用于实证。
2 指压的操作方法一般情况下,指压都用拇指按压穴位,只有在治疗面部和腹部疾病时才用其他手指,或以掌代指。
(1)拇指法:先将手臂自然弯曲,再将拇指充分伸直,然后将拇指的指腹(或指尖)压在穴位上,渐渐加重压力。
(2)其他手指法:用其他手指的指腹或稍上的部位,轻轻地置于穴位上按压。
(3)手指重叠法:先将一手拇指弯曲并置于穴位上,再将另一手拇指按于其上进行按压。
(4)手掌法:手掌法即用手掌代替手指按压的方法。
(5)代指法:有时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效果不好或力度不够,或按压面积太小,而需用其他物品来代替手指或手掌治疗,这种方法即代指法。
操作要领(1)头部:指压头部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10秒;五指作圆锥状,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分别在前额部、头顶部、后头部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5秒后,即迅速将手抽回。
(2)面部:指压眼球上下左右的穴位时,须将中指指腹依顺序置于上下眼睑的相应部位轻压15秒;若指压上眼睑时,须将力量往下压;眼角外侧的穴位需要指压时,须将无名指第2节同时置于左右穴位上,以水平方向轻轻地按压15秒;指压下颌到面部中线的穴位时,须将拇指置于下颌的下方,食指、中指的指腹置于下颌的上方,三指同时以一般的力量按压15秒;指压面颊上的穴位时,须将五指作圆锥状,然后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置于脸的中央,稍用力向外侧按压5秒,即迅速将手抽回。
如何用指压法补充气血

如何用指压法补充气血指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身体特定穴位的按压和推拿,可以调和气血、舒缓疲劳和促进身体健康。
这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包括气血不足。
本文将介绍如何用指压法来补充气血,并提供一些常用的穴位和方法。
一、气血不足的症状和原因气血不足是指人体内的气机不畅,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常见的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月经不调等。
气血不足的原因可以是长期的体力过劳、情绪压力过大、饮食无规律、失眠等。
二、指压法补充气血的原理指压法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来刺激相关的经络,改善气血的循环,增加气血的供应。
它可以调和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从而达到补充气血的效果。
三、常用的指压穴位和方法1. 大横穴(太冲穴):位于脚背凹陷处,按压此穴位可促进气血的运行和补充。
使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约3-5分钟。
2. 内关穴:位于手掌腕横纹的最高点,按压此穴位可以活血化瘀,促进气血循环。
使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约3-5分钟。
3.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此穴位可调和气血,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使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约3-5分钟。
4. 冲脉穴:位于足背上,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按压此穴位可以补充气血,增强体力和耐力。
使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约3-5分钟。
5. 内庭穴: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缘凹陷处,按压此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缓解疲劳和乏力。
使用拇指按压此穴位,每次按压约3-5分钟。
四、指压补气血的注意事项1. 按压穴位时要用力适中,不宜过分用力,以免造成伤害。
2. 按压需坚持一定的时间,每次按压约3-5分钟,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时间。
3. 按压穴位时需放松身体,保持舒适的姿势,以便更好地发挥指压的效果。
4. 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压,如有需要也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医师的建议。
五、结语指压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补充气血的方法,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气血不足的症状,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指压穴位法在产程中的应用

中医指压穴位法在产程中的应用指压穴位是中医推拿手法名称之一,是指以手指用力按压穴位,滑动指压法为其常用的方法,即用较强的压力抵紧穴位,然后顺着一定的方向反复滑动。
根据所选穴位的不同,指压穴位对多种疾病或症候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改善睡眠质量及血压,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助于控制体质指数、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肌肉收缩功能,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缓解疼痛及呕吐等症状。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对分娩过程管理的日趋科学化,人们对自然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缩短产程、减轻和消除产痛已成为人们热心关注的问题。
分娩痛作为分娩必经的过程与气血的变化关系密切,经络又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的穴位,具有疏通经络、理气止痛、活血催产的作用。
而国内近年来亦有轮流指压合谷、三阴交、内关穴来减轻产痛、缩短产程的报道其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产科医师及助产士的认可。
本研究在以往报道的基础上,选取穴位更为广泛,手法上以指压为主,辅以掌扣法,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缓解产妇焦虑、疼痛,同时亦能够促进产程进展的新型助产方式。
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400例,年龄21~35岁,孕周为37~41周。
纳人标准:初产妇,或仅有过一次阴道分娩经历的经产妇、单胎、头位、胎位正常、无产道畸形及狭窄、无头盆不称等阴道分娩禁忌且计划阴道分娩。
排除标准:合并内外科疾病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本研究不违反伦理的一般原则,但临产前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
按分娩先后顺序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初产妇与经产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1.2.1实验组请本院中医科按摩师对全体助产士进行穴位按摩知识培训,手法准确、熟练,达到标准考核后,上岗操作。
(完整版)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一、头面部按摩1、点按印堂2、开天门3、分抹前额4、环揉前额(内→外)5、点按头维6、分抹眉部7、点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晴明、四白、瞳子髎、太阳穴8、分压眼球9、括抹眼眶→环揉太阳穴10、点按迎香11、擦鼻旁12、点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廉泉13、抹下额14、点按翳风、听宫、下关、颊车15、擦耳旁、鸣天鼓16、抓点头部(头正中线→百会→神聪)、梳头法、干洗头法、四指归提法17、分揉环揉脸部18、弹打脸部、拿揉颈部二、手部按摩1、推抚手臂2、拿揉手三阴、手三阳3、内侧推五指、外侧推四缝、捻五指4、点劳宫、合谷、内关、外关、曲地5、抖上肢三、胸部按摩(缺乳)1、晨笼解罩法2、大范围揉乳房、从尖突推到剑突3、分胸(不能过乳头)4、点缺、膻中、乳根四、腹部按摩1、摩腹(顺时针、逆时针)2、分腹阴阳3、横推腹部(侧掌擦、手掌擦)4、推脾运、胃5、狮子滚绣球6、运运颤颤7、直推任脉、边推边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归来、子宫穴)8、摩腹五、腰背部按摩1、对压放松2、揉压脊背3、搓运脊背4、横搓命门5、搓髂点强6、侧掌擦腰7、按揉腰骶8、揉风门、点肩井、天宗、肺俞(3)、心俞(5)、膈俞(7)、肝俞(9)、胆俞(10)、脾俞(11)、肾俞(腰2)9、推膀胱经六、下肢按摩1、仰卧分压2、推抚内、外侧3、拿揉4、点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凌泉、阴凌泉、血海1、印堂——在额部、当两肩头之中间主治:头额痛、眩晕、小二惊厥2、头维——前发际进0.5寸主治:眼痛、头痛、目眩等3、攒竹——在眉头鱼腰——眉中丝竹空——眉梢处4、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处主治:偏头痛、额痛、失眠等5、睛明——目内眦处主治:眼睛疾痛四白——6、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头痛、目赤、目痛7、迎香——鼻翼旁主治:鼻塞、鼻、口眼歪斜、鼻息肉8、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瞳孔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9、颊车——开口取穴、面下面颊端陷者中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等10、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晕厥、昏迷(急救之一)11、承浆——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唇紧、面肿12、廉泉13、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主治:耳鸣耳聋、牙关紧闭14、听宫——耳屏前,微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失言15、下关——在面部耳前弓颧弓与下颌切迹阶形成的凹陷处主治:齿痛、耳鸣16、百会——两耳尖之间中点主治:头痛、头晕、中风17、神聪——共有4穴,在百会穴上、下、左、右、离开0.5寸18、劳宫——微拟于拳,中指尖处主治:中风、心痛19、合谷——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取穴主治:头痛、头晕、面肿、牙痛、半身不遂、无汗、多汁、腹痛、便秘、小二惊风20、内关——掌侧腕横纹上二寸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21、外关——腕后二寸上主治: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肋痛、手颤22、曲池——曲时横收桡侧凹陷处取穴主治:咽喉痛、上肢不遂、手臂无力、腹痛肚泻、高血压等23、缺盆——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肿痛24、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中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乳少25、乳根——26、中脘——脐上4寸主治:胃部的一切病痛27、下脘——脐上2寸28、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胀、腹痛29、关元——脐下3寸主治:腹痛30、中极——脐下4寸主治:尿闭、痛经31、曲骨——耻骨联合上方3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主治:腹痛、泄泻、便秘33、大横——脐旁开4寸34、归来——脐下4寸旁开2寸35、子宫穴——脐下4寸旁开3寸3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剑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37、八髎——在骶骨、上、次、中下、四称之主治:腰痛、月经痛、肾虚、腰酸、便秘38、长强穴——尾端0.5寸处取穴主治:泄泻、便秘补上:风池——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颈强痛、中风、感冒39、风门——第二椎旁开1.5寸主治:咳嗽、目眩等40、肩井——肩上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主治:手臂不举、中风、难产41、天宗——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主治:肩胛痛42、肺腧——第3椎旁开1.5寸主治:腰背痛、盗汗43、心腧——第5椎旁开1.5寸主治:失眠、心痛44、膈腧——第7椎旁开1.5寸主治:肾脘胀痛、背痛45、肝俞——第9椎旁开1.5寸主治:眩晕46、胆俞——第10椎旁开1.5寸主治:口苦、咽痛47、脾俞——第11椎旁开1.5寸主治:腹胀、黄疸、便血48、肾俞——腰2椎旁开1.5寸主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腰酸、耳鸣耳聋49、太冲——足大趾上1.5寸主治:头痛、眩晕、腹胀50、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主治:头痛、足痛、气喘、月经不调、失眠、下肢冷51、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后缘取穴主治:脾胃虚弱、腹泻、月经不调、产后血晕、失眠52、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侧1横指(膝下三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消化不良、便秘53、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膝下1寸膝外廉凹陷者中)主治:半身不遂、麻中、膝痛、呕吐54、阴凌泉——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水肿55、血海——髋骨内上缘2寸(屈膝掌放于骨膝按下拇指处)主治:月经不调56、夹脊——背正中线旁开0.5寸。
美容压指结果总结

美容压指结果总结篇一:美容压指是一种常用的美容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按摩脸部、颈部等部位,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达到美容的效果。
本文将总结美容压指的结果,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美容压指的结果总结美容压指的具体效果取决于使用工具的方法、按摩力度和按摩时间等因素。
一般来说,美容压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改善肤色,减轻皱纹等。
具体来说,美容压指可以有效改善以下问题:1. 细纹:通过按摩可以舒缓细纹,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使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2. 松弛: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肤更加年轻有弹性。
3. 暗沉:通过按摩可以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黑色素的代谢,使肌肤更加明亮。
4. 干燥: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肤更加滋润。
二、美容压指的优缺点1. 优点(1)按摩力度适中,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力度。
(2)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新陈代谢,使肌肤更加健康。
(3)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使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4)可以缓解肌肤疲劳,使肌肤更加年轻有活力。
2. 缺点(1)使用美容压指需要较长时间,需要耐心和坚持。
(2)对于某些肌肤类型,如敏感肌肤,使用美容压指可能会引起不适。
(3)使用美容压指可能会对手法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
三、总结美容压指是一种有效的美容方法,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肌肤问题,但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肌肤敏感问题。
美容压指可以有效改善细纹、松弛、暗沉和干燥等问题,使肌肤更加年轻有活力。
篇二:美容压指是一种用于改善面部肌肤质地和外观的按摩方法,可以帮助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皱纹、松弛和毛孔等问题。
下面是美容压指结果的总结。
1. 改善肌肤弹性:美容压指可以刺激肌肤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改善肌肤弹性和紧致度。
2. 淡化细纹:美容压指可以沿着细纹方向按摩,有助于淡化细纹,改善肌肤纹理。
3. 缩小毛孔:美容压指可以按摩毛孔,有助于改善毛孔大小和清洁肌肤。
最简便有效的手法----指压疗法

最简便有效的手法----指压疗法最简便有效的手法----指压疗法中医学认为,人体中有一个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它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总称。
《医学入门》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说明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
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
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这说明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是无形的,但又是存在的。
如针刺、指压或按揉的时候就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而且好像是沿着一定的络线在传导。
在人体的经络上有很多气血转输出入之处,那就是腧穴。
腧穴与经络是古代医家在砭刺、针刺、艾灸、按摩后所产生的酸、麻、胀、热、凉等感应(称“气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经过反复实践,人们发现这种得气感应不仅在穴位局部出现,还沿着一定的路线向运处传导,从而认识到人体各部分之间有联系通路;还发现许多穴位可以治疗运隔部位的病痛,而且治疗作用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进而把穴位归纳分类,逐渐形成经络的联线,并给以定位、命各、分类、归经。
经络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临床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
腧穴遍布全身,不但数量、类别很多,而且作用功能各异。
根据复杂多变的疾病,正确运用相对应的腧穴用针、灸、压、揉、敲、打等法,辩证施治,对提高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指压法可以说是最简便有效的手法了。
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什么穴位、手法,只要知道怎样用点穴方法按压点揉即可袪病疗疾养生保健了。
指压法简便,稍加学习即可撑握。
如果穴位太多记不住,也没有关系,你就按压点揉或敲打阿是疗效点即可。
按压时以大拇指为主,使多大劲都无妨,以自己或被施术者能承受的力度为最佳,只按压、点揉、敲打或点压按揉敲打同时进行也可以。
中医经络穴位指压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经络穴位指压舒缓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在现代社会的高压力环境下,许多人都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
这些压力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经络穴位指压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舒缓压力并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将介绍中医经络穴位指压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一、中医经络穴位理论中医经络穴位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内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经络和穴位,通过按摩或施加压力来调节这些经络和穴位,可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二、中医经络穴位指压的原理中医经络穴位指压的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流动,以达到舒缓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血液和气血运行的通道,对于保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三、中医经络穴位指压的方法在中医经络穴位指压中,按摩和施加压力是主要的手段。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的穴位以及相应的指压方法:1. 曲池穴:位于内臂上,肘横纹下三寸处,可舒缓肩颈疼痛和解除紧张情绪。
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柔地按摩或施加适度的压力。
2. 三阴交穴:位于内脚踝骨突之后,距内踝骨缝隙后三横指宽的地方。
对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具有辅助作用。
可以用拇指以适度的力度按摩或施加压力。
3. 太冲穴:位于脚底,大脚趾骨两侧凹陷处,具有缓解焦虑和舒缓压力的效果。
可以用拇指以适度的力度按摩或施加压力。
四、中医经络穴位指压的益处中医经络穴位指压具有多种益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压力:经络穴位指压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使身体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2. 改善睡眠: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帮助睡眠质量的提高。
3. 促进血液循环:经络穴位指压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供应,提高氧气和养分的输送,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
4. 缓解疼痛: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从而减轻疼痛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三里
取穴法:在膝眼下3吋(四指橫寬),脛骨前外側凹陷 處,左右各一穴。可以緩解脹氣及疲憊。
內關穴
取穴法:手腕橫紋的中心點往手臂上2寸(三指橫寬) 的位置,其穴在兩筋中間,兩手各有一穴。可緩解 產後傷口疼痛及脹氣。
三陰交
取穴法: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四指橫寬)位置, 左右腳各一穴。可以緩解尿滯留。
傷皮膚或感染。 3、避免於胃部脹滿或飯前、飯後一小時內及運動
後執行技術。
13
操作注意事項
4、患有急性傳染病、急性炎症、各種腫瘤、嚴重肺 心腎病、容易引起出血疾病者避免執行。
5、皮膚有損傷、感染、潰瘍或燒傷部位避免執行。 6、施行穴位按摩數次後,若症狀未改善或加重及停
止。 7、勿在同一穴位作穴位按摩超過15分鐘。 8、治療期間避免時冰冷、酸、辣食物,酒精飲料刺
7
產後調理穴位指壓
1、產後痛:取內關穴按摩以減少產後傷口疼痛、胃 痛。 2、疲憊:足三里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降低疲憊 感、緩和全身疲勞。 3、尿滯留:三陰交有利膀胱、利水固脫作用,對膀 胱的正常功能有調理功效。 4、脹氣:內關穴、足三里促進婦女健康之腸 蠕動 5、增加乳汁:取乳根,有宣通乳絡、活血 化鬱之效。
壇中穴、乳根
取穴法:壇中穴-兩乳頭中間、平第四條樂谷間隙; 乳根-乳頭直下,乳房底端,第六條肋骨之間。可增 加乳汁。
穴位按摩法操作注意事項
穴位按摩雖安全、簡易、非侵入性的方法,但在 某些疾病或情況下仍不適合執行,因此操作前保 持環境舒適、放鬆心情,須注意的護理如下: 1、注意病人隱私,適當保暖,舒適臥位。 2、治療者須先清潔雙手,並修剪指甲,以避免刮
穴位指壓按摩法應用產後調理
組員:黃任婕、陳映汝、陳欣慧、 余艾雯、林威汝、林珮楨、 游青雲、歐淳涵
指導老師:蔣亞萍老師
大綱
• 摘要 • 前言 • 產後異常生理的變化 • 按摩定義護理評估 • 機轉與效用 • 穴位按壓法的技巧 • 產後調理穴位指壓 • 穴位按摩法操作注意事項 • 結論
2
摘要
產婦在這產後期生理都會面臨相當程度 異常變化,而這些變化中,有些會因生產結 束而逐漸恢復舊觀,有些則需做調整。穴位 指壓在歐美已廣泛運用於臨床護理照顧中以 緩解疼痛及健康之促進,在中國醫學有應用 穴位指壓方式解決婦女產後生理異常及婦科 等問題,這些方法都能提昇婦女健康的自我 照顧。
產後異常生理的變化
(1)產後痛 (2)下背痛 (3)疲憊 (4)尿滯留 (5)噁心、嘔吐 (6)便秘、脹氣
4
穴位按摩作用機轉
穴位按摩之作用機轉相同於穴位指壓、 穴位點壓及針療法,其原理是根據反射現象 利用摩擦、按壓、揉捏,短時間(約30秒至5 分鐘)以柔和的力量刺激人體中某一特定穴 位,始滯留的氣血流暢,以調和內臟機能的 異常。
激性食物等。
結論
穴位按摩於國內外具有悠久歷史,據中醫記
載運用手的一種串重緩急之動作,刺激人體
各穴位,具治病、預防疾病和保健作用,且
各穴位按摩為非侵入性、簡單、易行又廉價
,是人人皆可執運用於臨床護理照護,針對自
然產及剖腹產產後婦女也提升自我保健的一
門療法。
15
謝謝聆聽
5
穴位按壓法的技巧
(1)壓迫在穴位上的強度必須是溫和且堅定地 ,不可超過被押的人所能忍受的程度。 (2)穴位按壓法的姿勢:患者採取放鬆的、舒 適的、自然的姿勢,對自己做穴位點壓法, 則採取能夠完全地移動手指和使出力量的姿 勢。可採:(1)坐式(2)臥式(3)頭部(4)四肢 部。
(3)穴位按壓法的手法:穴位點壓法的手法包括將 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指尖;指紋部位,姆指第一 關節或食指第二關節,兩姆指以重疊方式施加壓 力或中指案在食指的指甲上,或中指食指併攏, 均以90度的垂直角度壓迫穴位,施行時按摩,建議 以每次3到5公斤之壓力,一次刺激3至5秒鐘為宜 ,覺得脹、麻感或舒適感程度為止,手指每秒旋 轉2或3圈,持續壓迫每一穴位1-2分鐘,至少每日 施行一次,任何時候有症狀或想施行,就可以做 穴位按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