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二PPT课件分析2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共16张PPT)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一叶知秋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天高气爽
日积月累
想一想,下面这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shuǎng
天高气爽 天高云淡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léi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秋风习习
rǎn
层林尽染
春华秋实
描写天气 描写植物 描写丰收景象
这些四字词语分三方面描写秋天, 可以借助画面进行记忆和理解。
我理解
日积月累
天高气爽: 秋天天空清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天高云淡: 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秋风习习: 形容秋风轻轻地吹。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
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向往”通过查字典 知道是“向往”的意思, 再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 道:我对即将到来的一 天充满了向往。
词句段运用
suì
píng
◇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畏惧爸爸
妈妈会批评他。
••••
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理解:前文“打碎了家里的 花瓶”,后文“畏惧爸爸妈 妈会批评他”,前后联系理 解,“忐忑不安”就是指小 明心里极度不安纠结。
语文园地(二)
动脑筋,想一想
交流平台
想一想,本单元学习课文时遇 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你是怎么做的?
查字典
读书的时候,如果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 我会这样做……
交流平台
我会选择查字典。 字典上的解释既准确又 详细,可以避免很多弯 路。
我会根据上下文揣 摩。很多词语的意思都 与上下文关联得非常紧 密,通过公道估计能大 体了解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ppt课件2

送同学们2句话: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是理解 词语最好的方法!
2.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你会更优秀!
“雏鹰争章”第四关——课外延伸
乌丢丢的奇遇
《乌丢丢的奇遇》 —乌丢丢是布袋老人的 小木偶丢失的一只小脚丫,为了寻找布袋老 人,他去了珍儿的家,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 友—木头娃娃、小泥猴、不倒翁……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被 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 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 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雏鹰争章”第三关——词句段运用4
选一个季节或一处美景,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用 上几个描写季节的词语。
试着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我喜爱的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可以……
我喜爱的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被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
温 我喜爱的
春:
馨 夏: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大汗淋漓 汗如雨下 夏树苍翠
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遇到不会的小组讨论、交流。 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合作完成竞赛单。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这样做…… (4)一朵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 “雏鹰争章”第三关——词句段运用4 选一个季节或一处美景,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用上几个描写季节的词语。 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遇到不会的小组讨论、交流。 (4)一朵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 试着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冬 天
“雏鹰争章”第三关——词句段运用3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小
组讨论交流、总结,再完成竞赛单。
春: 夏: 秋: 冬:
美美地读,边读边想象词语描写的画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共41张PPT)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第三句的意思是:与其别人好的时候跑去道贺,不如 别人苦的时候送去帮助。
这些是关于帮助别人 的谚语。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句子填在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方便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正所谓
谢谢观看
谁
长什么样子
我们经常做的事
张池
◇他掉了一颗门牙。 ◇我们天天一起上学,
◇他的脸圆圆的, 一起回家。
笑起来有个小酒 ◇我们经常一起打兵
(jiǔ)窝。
(pīnɡ)乓(pānɡ)
球。
审题指点
本次写话的要求是照样子,写一写你的一个 好朋友。内容是:写出他的名字、长相、你们 经常一起做的事情。我们要认真读读示例,了 解写话应该注意的问题。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 太走出门。 路过。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特别:①格外 ② 与众不同;不普通 经过:③通过(动作) ④通过(地方)
(1)我特别( ① )喜欢这块样子很特别( ② )的橡皮。
·· ·· (2)经过( ③ )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 ·· (3)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要经过( ④ )武汉。
我们可以拿出最满意的 书写作品,互相说说这 些作品好在哪里,不好 在哪里,提出建议。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写字时 我们应该注意些 什么呢?
写前要仔细视察字的笔画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 笔顺规则书写,注意汉字 的间架结构,书写做到端 正、整洁等。
日积月累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第三句的意思是:与其别人好的时候跑去道贺,不如 别人苦的时候送去帮助。
这些是关于帮助别人 的谚语。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句子填在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方便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正所谓
谢谢观看
谁
长什么样子
我们经常做的事
张池
◇他掉了一颗门牙。 ◇我们天天一起上学,
◇他的脸圆圆的, 一起回家。
笑起来有个小酒 ◇我们经常一起打兵
(jiǔ)窝。
(pīnɡ)乓(pānɡ)
球。
审题指点
本次写话的要求是照样子,写一写你的一个 好朋友。内容是:写出他的名字、长相、你们 经常一起做的事情。我们要认真读读示例,了 解写话应该注意的问题。
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狐狸太 太走出门。 路过。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特别:①格外 ② 与众不同;不普通 经过:③通过(动作) ④通过(地方)
(1)我特别( ① )喜欢这块样子很特别( ② )的橡皮。
·· ·· (2)经过( ③ )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 ·· (3)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要经过( ④ )武汉。
我们可以拿出最满意的 书写作品,互相说说这 些作品好在哪里,不好 在哪里,提出建议。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写字时 我们应该注意些 什么呢?
写前要仔细视察字的笔画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 笔顺规则书写,注意汉字 的间架结构,书写做到端 正、整洁等。
日积月累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课件(共32张PPT)

大场面是这个小镇 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 张友松
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这是1 这个小镇 前所未有的最辉煌 的一个夜晚。
这是小镇经历 过的最激动人心的 一夜。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译者:
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俞东明
陈海庆
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 译者: 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 成时 洒了满地的眼泪。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 角度不能太单一。比如《将相和》中的廉颇, 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心有不满,并 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但当他听到蔺相如 的话后,却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知错能 改、以国为重的精神令人敬佩。
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 仿写句子
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60 岁:花甲之年
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 始。故称 60 岁为花甲之年。
◎70 岁:古稀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 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80~90 岁:耄耋之年
语出曹操《对酒》: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 泽广及草木昆虫。”
盼望 饿 安静 喜欢 厚
仿写示例:
我盼望着妈妈带我去旅游,盼得花儿都谢了、星星都落了也没盼来。 我现在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班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落都能听见。 我喜欢看书,恨不得每分每秒都用来阅读。 他的脸皮真厚,快赶上三尺厚的城墙啦!
二、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 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我最喜欢张友松 译的版本,读着 最有外国名著味 儿。
我喜欢俞东明、 陈海庆译的版 本,感觉表达 更简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PPT课件

语文园地(二)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授课老师:XXX
交流平台
赵同学: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彭同学: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孙同学: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董同学: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交流平台
驻扎 捐款 花苞
蛀虫 娟秀 冰雹
拄拐 手绢 鲍鱼
结
论
1.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读音类似或相同的字。 如第一组中的 驻 蛀 拄
第二组中的 捐 娟 绢 第三组中的 苞 雹 鲍 2.每组词语中读音相似或相同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主、肙、包
形声字种类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 声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声旁在内,或 者形旁在内,声旁在外。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词句段运用 排比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照样子,写句子。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 小河高兴)的时候( 唱歌 ),(难过 )的时候(唱歌), ( 无聊 )的时候也( 唱歌 )。
小组设问句PK
示范: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一定要多读课外书。
小组PK
例: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是燕子,用泥、唾沫和树枝来筑巢。 是谁来筑巢呢?当然是燕子。用什么筑 巢呢?用的是泥、唾沫和树枝。
课程结束
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授课老师:XXX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课件(17张PPT)

场面产生的 时间、地点、 环境
场面混乱, 人们惶恐不 安
苗苗:要写出气氛。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例如,
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猛烈紧张的气氛,送 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例如: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 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 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 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 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 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 的猛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 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 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 广场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 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 式的庄重、郑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 了深刻的印象。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 后传来一声赞颂:“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 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 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着急:“你的眼 睛怎么肿了?”
名师讲授
这四个例句中,前两句分别用“赞颂”“婉言 谢绝”这些与“说”意思相同的词语来代替“说”。 这类词语除了文中提到的“谈论、讲授、窃窃私语”, 还有“斥责、责问、要求、哀求、征求、试探、吼、 骂、讽刺、挖苦、叹息、答应、回敬”等。第三、四 句没有直接用表示“说”的词语,而是借用伴随语言 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词语来提示。这样写既展示了 人物语言,又强调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 等,能使读者听其言,观其行,会其意。
名师讲授
人教(部编版)二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说课课件 (共14张PPT)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222021/8/222021/8/22Sunday, August 2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8/222021/8/222021/8/222021/8/228/22/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2021/8/222021/8/222021/8/22
字典的方法。 重点
逐步养成在阅读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03
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 难点
2021/7/25
6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二)范例引领,学习方法 (三)拓展练习,熟练掌握 (四)拓展规律,总结提升
1. 读儿歌,圈生字 2. 按步骤,学方法
2021/7/25
7
五、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21.8.2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21.8.22*August 2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8/22/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 21.8.22
《语文园地二》说课
2021/7/25
1
目录
1 理论依据 2 教材分析 3 学情分析 4 教学目标 5 教学流程
2021/7/25
2
一、理论依据
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 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学会用音 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工具书
2021/7/25
3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件(共2个课时,共32张PPT)

语文园地
●下面的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 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 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两耳过肩查又硬。
你是怎
孙
么猜出来的?
悟
空
语文园地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由由然有神仙之概。
诸 葛 亮
语文园地
借助资料,可以更快地走进文本, 理解人物形象,激发自己对古典名著 的阅读兴趣。
语文园地
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了对课 文的理解,得到了更多阅读的乐趣。
观看影视剧,会加深我们对课文 的理解,丰富我们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语文园地
还有没有其他能帮助我 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听一些研究者的解说, 会有新的收获。
••••
••••
“千岁大王”。
根据字面意思
结合生活经验 联系上下文
借助影视作品
语文园地
词语解释
这些词语的意 思你都猜对了吗?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喜不自胜:欢喜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拱伏无违:都表示赞同,没有一个违抗或不同意的。
序齿排班: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语文园地
三、日积月累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_______夜__静__春__山__空_______。 _____月__出__惊__山__鸟_________ ,时鸣春涧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语文园地
2.这首诗是____唐____朝诗人__王__维___写的。这首诗描写了
___桂__花___、 ____山____ 、____月____ 、 ____鸟____等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满怀对周总理的深 情,描写了一个震撼人心 的场面。敬爱的周总理的 灵车,经过北京长安街时, 首都人民群众冒严寒向周 总理告别。感情真挚深切, 读后催人泪下。
词句段应用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旗帜起飘初是拂全的场声肃音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 ﹒◇是那那﹒么里﹒的明天朗比,别使处我的总更想可高爱歌,一空曲气,﹒是表那示﹒么我﹒清满鲜心,的天愉空快。
•
8.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 的能耐 ,把好 端端的 东西破 坏了, 还居然 翻出新 意。还 有秋风 中的那 些树木 ,原本 蓊蓊郁 郁的, 可是经 不住风 的手轻 轻地摇 晃,三 摇两摇 的,就 只剩下 一副骨 骼了。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译文: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拼死守住, 即使是一寸土地也不能轻易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译文: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 任。
感谢观看!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
点
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 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
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
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 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 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 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 广场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 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 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 了深刻的印象。
名师讲解
例句1中,“只听见”反复出现,写出了当时 会场的肃静和庄严。例句2中,“是那么”反复出 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以及对草原美景的惊 叹!这两句都采用了“反复手法”,短时间内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起到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 种情感的作用,同时还使文章语言充满了回环起 伏之美。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 仿照着写一写。
本单元的书写提示提供了两个范例:一个是孟郊的 《游子吟》,一个是《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这两个 范例,一古一今,从两个方面给我们作出了示范。《游 子吟》是一首古诗,采用了古代从右往左、竖着书写的 方式。《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中的几句话是摘录,因 此题目靠右写在最后一行。在描红和书写时,要注意行 款整齐、布局合理,不要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写完以后,要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从行款布局、间 架结构、笔画走势等多方面检视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 书写水平。
场面发生的 时间、地点、 环境
场面混乱, 人们惶恐不 安
苗苗:要写出气氛。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例如,
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激烈紧张的气氛,送 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例如: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 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 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 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 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 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点面结合”中的“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 个事物进行详细、具体的描写;“面”是指对多个事 物的整体描写。所谓的“点面结合”就是指既有具体 描写,又有整体描写。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 场面描写?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
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
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 不能再 平常的 事物, 便有了 某种诗 意。你 瞧,那 晚风中 的炊烟 ,怎么 看都像 是一幅 悬腕挥 就的狂 草,云 烟乱舞 ,该虚 的地方 虚,该 实的地 方实, 那是我 们在绢 和纸上 无法做 到的, 可谓真 正的“ 天书” 了。
•
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 满荡田 田的莲 叶便乱 了。然 而,乱 是乱了 ,但却 乱出了 味道。 究竟是 什么味 道呢?我 也说不 清。看 来这世 界上的 许多事 情,就 像这风 中的“ 乱荷” ,有一 种不触 动情欲 的美, 大美。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 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 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 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 睛怎么肿了?”
名师讲解
这四个例句中,前两句分别用“赞叹”“婉言 谢绝”这些与“说”意思相同的词语来代替“说”。 这类词语除了文中提到的“谈论、讲解、窃窃私语”, 还有“斥责、责问、请求、哀求、征求、试探、吼、 骂、讽刺、挖苦、叹息、答应、回敬”等。第三、四 句没有直接用表示“说”的词语,而是借用伴随语言 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词语来提示。这样写既展示了 人物语言,又强调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 等,能使读者听其言,观其行,会其意。
•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天动地,气壮山河!
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 和同学交流。
乐乐:除了要做到点面结合,还要交代清楚场面发生 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 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
例如: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 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 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 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 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
译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 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贡 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译文:捐躯:牺牲生命。为了解除国家危难而奋勇献身, 看待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参考答案
走在最后的小刘突然紧张地大喊起来:“狼,狼, 狼——”
“哪来的狼?”老岳转过身跑过来,看着一脸紧 张的小刘吼道,“你乱叫喊啥呢?”
“真的,你看,就在那边。”小刘手指着身旁不 远出的灌木丛,“刚才我真的看到了,还不止一只 呢。”
“在哪儿呢?没有呀!”老岳端着猎枪警惕地打 量着四周。
书写提示
•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