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建筑简史
欧洲建筑的发展史

欧洲建筑的发展史(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从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规范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科林斯,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
这些比例与规范,与这些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欧洲原始建筑的各个年代史及中期世纪的法国建筑史

欧洲原始建筑的各个年代史及中期世纪的法国建筑史欧洲建筑史大致可分为:欧洲原始建筑,希腊经典建筑,古罗马经典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洛可可建筑,复古浪潮建筑,现代主义建筑。
而法国建筑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古典主义建筑时期,法国的凡尔赛宫;文艺复兴建筑时期,法国的尚龙苏府邸(1515———1556)等。
一、欧洲原始建筑中的法国建筑在大约公元前 1 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地穴”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史上真正意义的人工建筑问世了。
由于时代久远,现在已很难找到那一时代建筑的完整实物了,只有一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其存在。
而其中法国阿尔塞斯竖穴遗址便是人类最原始的居所之一。
除了居室建筑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金属时代,还出现了“巨石建筑”。
其中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卡拉克石阵就是其典型代表。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发源地之一。
二、古罗马经典建筑中的法国建筑此时古罗马的斗兽场,浴场,神庙,广场等建筑都对世界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凯旋门建筑更是为日后的法国带来了其标志性的建筑。
位于“夏尔·戴高乐广场”中央的那座巴黎凯旋门,是1805 年12 月2 日,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后,于翌年2 月12 日下令建造以炫耀自己的军功。
这座凯旋门高48.8 米,宽44.5 米,厚22 米,中心拱门宽14.6 米。
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286 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 年至1815 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面向香舍丽榭田园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吕德设计雕塑的《马塞曲》。
三、中世纪建筑中的法国建筑此时的欧洲建筑大致呈现出 4 种风格:一是公元4—9世纪出现在欧洲西部的早期基督教建筑,二是公元4—16世纪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的建筑,三是公元11—12 世纪西欧的罗马风建筑,四则是公元12 世纪在西欧发展起来并于13 世纪步入盛期的哥特式建筑,它体现了中世纪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
欧洲建筑发展史

欧洲建筑发展史欧洲是一个以美丽建筑而闻名的大陆。
从古希腊神庙到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欧洲建筑融合了各种风格和时期的元素,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史。
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欧洲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代表,采用了对称、比例和几何形状等特征,如帕台农神庙。
罗马帝国时期,建筑风格更为宏伟壮丽,如斗兽场和巴塞利卡。
这些古代建筑在欧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世纪与哥特式建筑中世纪是欧洲建筑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哥特式建筑兴起并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耸的拱形屋顶、尖塔和玫瑰窗而闻名。
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中世纪的城堡和城市规划也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如英国的威尔士府邸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墙。
3.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开始回归古典形式,探讨对称、比例和美学等问题。
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热爱与模仿。
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大教堂和米开朗基罗广场都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
随后,巴洛克风格在欧洲大陆盛行。
巴洛克建筑追求装饰与壮观,在建筑形式上充分运用了曲线、雕塑和壁画等元素。
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和奥地利的美泉宫。
4. 新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崛起。
借鉴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优秀传统,新古典主义追求简洁、对称和宏伟。
大领事宫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位于法国巴黎。
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兴起。
这一风格强调“形式即功能”的理念,建筑师追求简洁的线条和功能性的设计。
德国建筑师韦尔纳·格罗皮乌斯和荷兰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功能性和实用性而闻名,如柯布西耶的海牙市政厅和罗特丹住宅。
5. 当代建筑与未来展望如今,欧洲的建筑风格多元化。
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不断涌现,如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建筑等。
巴塞罗那的萨格拉达·法米利亚教堂和伦敦的托儿屋大楼代表着当代建筑的创新与多样性。
西方古建筑史

西方古建筑史西方古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以下是西方古建筑史的详细概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23年):-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要形式,神庙通常由石材建造,采用典型的希腊柱式,如多立克柱式和伊奥尼亚柱式。
- 最著名的古希腊神庙是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它代表了古希腊建筑的巅峰。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的影响,但在技术和规模上更加先进。
罗马建筑师发明了拱顶、圆顶和穹顶等建筑技术。
- 罗马建筑以公共建筑为主,如浴场、剧院、竞技场和宏伟的罗马斗兽场。
- 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巴西利卡。
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中世纪建筑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教堂成为主要的建筑类型。
教堂通常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高耸的尖顶、尖拱和花窗玻璃。
- 著名的中世纪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恢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建筑师开始重视比例、对称和对光线的运用。
-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安吉洛堡。
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 巴洛克建筑强调豪华、复杂和装饰性。
建筑师使用曲线、复杂的立面和雕塑来创造戏剧性效果。
-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彼得广场和维也纳的圣查理教堂。
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19世纪):- 新古典主义建筑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原则,强调对称、简洁和比例。
- 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巴黎凯旋门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至今):-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简洁和纯粹性。
建筑师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法国巴黎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和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以上是西方古建筑史的概述,涵盖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的不同时期和风格。
欧美建筑发展历程

欧美建筑发展历程1. 古希腊与罗马时期:欧美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建筑以帕台农神庙为代表,注重对称美、比例美和几何美。
罗马建筑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建造了许多大规模的建筑物,如斗兽场和罗马浴场。
2. 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建筑主要由宗教建筑占据,如教堂和修道院。
哥特式建筑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其特点是高大、尖顶的拱形天花板和大型彩绘玻璃窗。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风格受到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影响,追求对称和比例。
建筑师如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改革了建筑风格,引入了新的元素,如柱子、穹顶和扶壁。
4.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建筑追求奢华和夸张,以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为特点。
代表建筑物包括凡尔赛宫和彼得罗保罗大教堂。
5. 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主流风格,以古希腊和罗马建筑为灵感,回归简洁、对称和比例美。
巴黎的凯旋门和美国的白宫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6. 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和简洁性,摒弃了繁复的装饰。
著名的建筑师如勒·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7. 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自由和创新,拒绝受限于传统规范。
代表作包括中国的鸟巢和巴西的布拉斯米博物馆。
8. 当代建筑:当代建筑趋向多样化,兼容不同的风格和技术。
建筑师多尼斯·哈德伍德和扎哈·哈迪德是当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总体而言,欧美建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古典建筑,到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多个阶段,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美学追求。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墙体砌筑与精细处理
墙体砌筑
古希腊建筑的墙体采用石砌块垒成, 砌块之间砌缝严密,不使用胶结材料 。这种砌筑方式使得墙体具有良好的 承重能力和隔热性能。
精细处理
在墙体的砌筑过程中,古希腊建筑师 注重细节处理,如砌块的平整度和砌 缝的均匀度等。这些细节处理使得建 筑物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和精致。
形式变化与内部空间特点
腊建筑。
雅典娜胜利神庙是为了纪念 雅典在战争中的胜利而建造 的,其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
。
神庙内原本供奉着雅典娜的神 像和胜利女神的雕像,是古希 腊人祈求战争胜利和和平的重
要场所之一。
03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梁柱体系与石料运用
梁柱体系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于梁柱体系 ,其中石梁和石柱是主要的承重 构件。这种体系使得建筑物在视 觉效果上显得轻盈而优雅。
建筑应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关注人们的使用需求和 情感体验,创造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建筑空间
。
THANKS
感谢观看
卫城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 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其中包括 了多座神庙和露天剧场等建筑 。
雅典卫城的建筑风格典雅端庄 ,展现了古希腊人对美学和艺 术的追求。
宙斯神庙
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是古 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
宙斯神庙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 ,其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彰显了 古希腊人对众神之王宙斯的崇敬
外国建筑史-古希腊建筑
汇报人:
2024-03-16
目录
• 古希腊建筑概述 • 著名古希腊风格建筑 • 古希腊建筑元素与风格 • 古希腊建筑对后世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古希腊建筑概述
欧洲建筑先河
欧洲建筑发展史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欧洲建筑发展史这一悠久而辉煌的主题。
欧洲建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领略欧洲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史的开端,其特点是结构简洁、造型优美。
古希腊建筑主要分为两大类:柱式建筑和神庙建筑。
1. 柱式建筑: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最早的柱式,其特点是柱身粗壮、柱头无装饰;爱奥尼克柱式则比多立克柱式更加轻盈,柱头有涡卷装饰;科林斯柱式则更加华丽,柱头有精美的叶饰。
2. 神庙建筑:古希腊神庙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其中,帕特农神庙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其采用了多立克柱式,柱身粗壮,柱头无装饰,展现出古希腊建筑的庄重与典雅。
二、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是规模宏大、结构坚固、装饰华丽。
1. 桥梁建筑:古罗马人在桥梁建筑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著名的罗马斗兽场和万神殿。
罗马斗兽场是一座巨大的圆形竞技场,其拱形结构独具匠心;万神殿则是一座穹顶建筑,其穹顶直径达43.3米,是古罗马建筑的杰作。
2. 水利建筑:古罗马人在水利建筑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如罗马水渠和罗马浴场。
罗马水渠全长约500公里,为古罗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罗马浴场则是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建筑,其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独具特色。
三、中世纪建筑中世纪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哥特式建筑为主。
1.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和尖拱形窗户。
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中世纪欧洲的建筑成就。
2. 罗曼式建筑:罗曼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另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厚重的墙体、圆拱门和粗大的拱顶。
【科普干货】盘点那些盖了100多年的欧洲建筑,原来不只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盖了100年

【科普干货】盘点那些盖了100多年的欧洲建筑,原来不只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盖了100年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说中,愚公通过长久的奋斗,不懈地努力想要移走家门前的大山,最终感动了上天,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大山。
在没有学建筑设计史之前,史论君觉得这样的故事只能出现在神话故事中,在现实中不会真的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自从学了建筑设计史之后,史论君才知道自己是有多么的无知因为在欧洲就有这样一些建筑,通过几代甚至几十代施工团队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建成。
1圣家族大教堂——尚未竣工的世界遗产圣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创世之作。
这座神奇瑰丽的教堂始建于1882年,而高迪1883年接手这个项目至今已经整整134年,其因此被称为“一直没烂尾却一直盖不完的遗世大作”。
他曾说:“我的客户(上帝)并不着急。
”由于资金匮乏,工程进展缓慢,高迪从一开始就知道,这项工程开工时没有他,完工时(如果能完工的话)也不会有他。
1926年高迪不幸因车祸去世时,该教堂项目也仅完成了15%~25%。
圣家族大教堂计划建造18座高塔,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建筑上的石雕看上去甚至还有些恐怖,以至于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石头构筑的梦魇”。
圣家族大教堂共有3个立面:面向东方的“诞生立面”、面向西方的“受难立面”和面向南方的“荣耀立面”。
截至2010年8月,大教堂的建设者已经换了5代,代表“诞生立面”四门徒(建于1894年- 1930年)和“受难立面”四门徒(建于1954年- 1977年)的八座高塔已经建成,但“荣耀立面”还在建造中。
圣家族大教堂依然未竣工,却在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目前,整个圣家族大教堂项目完成了约70%的建造,官方宣布其全部建设到2026年才能完工,正好是高迪逝世的100周年;而装饰工作将于2030—2032年完工,该教堂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曼式和哥特式应时而生, 它们表现了神权的神秘和权威,让人心臣服于上帝。 在教会和贵族们的庞大财力支持下,教堂成为中世纪建筑的代表。
• 早期的教堂的建筑者主要是修道士,教 堂不事装饰,也不讲求比例,反对偶像 崇拜,连耶稣基督的雕像都没有。墙垣 和支柱十分厚重,砖筑很粗糙,沉重封 闭,毫无生气 。
欧洲古建筑简史
风格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20世纪之前 欧洲建筑风格演化
古典时期
上古-西罗马灭亡 (约前27世纪 - 5世纪后期)
时 间
古埃及
轴
两河流域和波斯
古爱琴海
古罗马
黑暗时代和中世纪
西罗马灭亡-文艺复兴 (约5世纪 – 14世纪末)
时
间 轴
罗曼式
哥特式
近代时期 文艺复兴-现代
折中主义建筑 (Syncretism Architecture)
为了弥补新古典主义和 浪漫主义的局限性,欧洲发 展出了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 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历 史上各种样式的手法,也称 模仿主义。
• 多变是它的永恒魅力,不纯是它的最大致命 ——折中主义风格
大陆之外的天地——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英伦孤悬海外,接受大陆时 尚风格的速度相对较慢,加 上英国建筑大多工程浩大、 人力有限,往往一栋建筑还 未完成,时尚的风向就已经 改变,于是在老风格的基础 上又加上了新风格。长此以 往,英国逐渐发展出了具有 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
• 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 表。它主要由围有柱廊的内庭 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 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 室三部分组成。
• 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 的阿蒙神庙。
方尖碑
它直刺苍穹,将太阳托起。
它迎来无穷无尽的光芒,使 我们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 一瞬息间变得透明。
它以一种新的姿态引导我们, 连绵不断、循环往复、具有 建筑和雕塑般结构的韵律, 环绕上升,使思维延伸,激 发无限可能。
• 9世纪以后,教堂开始讲求比例与美观, 出现了大量复古的罗曼式作品。
• 沉稳、封闭的罗曼式结构,配上巴西利卡, 成为中世纪中期最常见的教堂模式。
• 巴西利卡是希腊语,意即“王者之厅”, 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 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 券作屋顶。
科隆大教堂:直刺苍穹的哥特式经典
高举挺拔的尖顶和线条是哥特式最大的特色
英国兹尔满神 秘气息的哥特式能够完美 结合,在平面和立面上实 现结构的和谐。
• 拉丁十字,又称不等臂十字,为 天主教会崇尚的建筑形制。
• 拉丁十字常同巴西利卡结合, 构成教堂 。
• 在原西罗马统治区域内,教堂 多采取此种格局布置。
(约14世纪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 间
文艺复兴风格
轴 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风格
浪漫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
拓展阅读:欧洲历史观
——他是阿蒙之子,亦是上下埃及之主
• 古王国时期( 3-6王朝,约前2686-前2181年) 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象征着 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 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 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
• 洛可可(rococo ),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 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 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一般认为,欧洲人开始普及瓷器的使用,是巴洛克过渡为洛可可的 重要原因。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 饱满的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拓展阅读:古埃及
中王国时期·承前启后
( 第11-12王朝,约公元前2040-前1786年)
• 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 为代表。
• 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 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 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 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古埃及建筑的顶峰——新王国时期
( 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1085年)
➢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的意大利,全盛期是在17世纪。进 入18世纪后,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 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 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 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 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 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 的倾向。
双立柱造型能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但不符合建筑理性。
• 大量使用雕塑和深浮雕进行装饰, 是巴洛克建筑的典型手法。
• 后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往往融为一体, 相得益彰。
集奢华繁复于一身的洛可可风格
虽然绚丽得近乎过分,但巴洛克和洛可可依然是 世界建筑史上最华美的篇章之一。
凡尔赛宫
•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 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 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永恒的杰作:雅典卫城
帕特农神庙
雅典卫城·胜利女神庙
——雄浑的建筑是希腊人致予诸神的敬意
贵族政治下的公共功能 与装饰功能的合一
希罗德.阿提库斯剧场
罗马:狼奶哺育的万神之城
•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古罗 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 技艺,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 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
• 而在东罗马帝国,流行的是等 臂的希腊十字。
为了平衡穹顶的 横向推力,哥特 建筑大量使用外 墙扶壁和飞券, 形成一种独特的 风韵。
巴 黎 圣 母 院
巴 黎 圣 母 院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东帝国建筑经验与穆斯林智慧的完美结合
• 希腊化的东帝国建筑风格与拉丁 化的西帝国迥异,拜占庭人更喜 欢使用等臂长的希腊十字来布置 教堂,强调空间的宏大和风度, 偏好集中式布局,整体风格宏大 而不失典雅,与西欧流行的压抑、 神秘的哥特式截然不同。
佛罗伦萨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 具有很高的象征性意义。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它是宗教、是享乐、是激情、是浪漫、是动感、是奢华……
• 巴洛克,原指奇异古怪的东西, “畸形的珍珠”。
• 它追求自由、构思奔放,就像一匹 脱缰的烈马,把拘泥于尺规的欧洲 建筑史拉向了另一个方向。
• 早期的巴洛克代表作是罗马的耶稣 会教堂,大门正面的弧形装饰在强 调理性的古典主义者看来毫无实用 价值,完全是对建材的浪费和形式 美感的破坏。
•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达到极盛, 成为欧洲古代建筑发展史的高峰。
拱券、万神殿、凯旋门、纪念柱和大竞技场
• 拱券 是罗马人对西方建筑最大
的贡献,先后发展出筒拱、 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 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 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 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 建筑形式。极大扩展了建筑 的内部空间。
• 穆斯林占领君士坦丁堡后,习惯 性地在索菲亚大教堂四周安置了 四座授时塔,意外地创造了一座 举世无双的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
• 文艺复兴,实质是对神权秩序的挣脱。 • 新兴的城市商业阶级需要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演讲台,以及自己的城市。
文艺复兴时期的 建筑风格
佛罗伦萨大教堂标志着文艺 复兴风格的兴起
Hellas
理性与信仰的交织
古希腊柱式:生气盎然的崇高之美
• 柱式规范 古希腊建筑体系的精华所在。
•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 爱奥尼亚柱式 (Ionic Order) 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糅合两者之长,辅以忍冬草的典雅, 堪称完美。
拱券是后世欧洲建筑得以 迅猛发展的重要要素。
万神殿
• 拥有43.3米超大跨度穹顶的罗马万神殿, 始建于公元120-124年,是古典世界最 大的大空间建筑,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 高代表。其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供自 然采光之用。
君士坦丁凯旋门
• 为了纪念自己的赫赫武功,罗马人建造了高大的凯旋门, 并在其下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
古典复兴
——独树一帜的美国建筑
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但骨子 里浸透着清教徒的固执和虔诚。 为了表达对殖民时代的摒弃, 他们选择了希腊和罗马。 美国的重要建筑大多典雅庄重 得无懈可击,在那个巴洛克盛 行的年代里,看不到一丝一毫 的夸张与轻浮。
古典及近代 欧洲建筑风格史
终
图拉真纪念柱
• 好大喜功的罗马皇帝认为凯旋 门还不足以向后世夸耀自己的 功绩,于是效仿埃及的君主, 修建了大量的纪念柱。
• 高耸入云的纪念柱是罗马建筑 师们心血的结晶。
• 当然,有时候罗马人会直接把 方尖碑从埃及搬过来……
心血与鲜血铸就的罗马大竞技场
中世纪,为神权服务的时代
随着西罗马的崩溃,大半个欧洲的秩序开始重组。 蛮族国王和贵族组成的政体开始与神父们共同统治这个世界,
•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 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因为巴洛克和洛可可华丽得令人窒息, 于是就有了新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 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是新古典主义 建筑的的典型代表。
• 新古典主义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 (Rococo)的反动,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 马的艺术为信念。但其本身并不以追求复古为目 标,只是提倡最大程度的“神似”。
• 但从它开始,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 采用这种追求美观、无视建筑理性 的做法。
扩展阅读:巴洛克和洛可可
拓展阅读:巴洛克和洛可可
➢ 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 义,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 现在一般认为,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