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北欧:外国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
北欧生活方式

芬兰举行国际冰雕比赛宣传保护海洋2月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冰雕比赛上,来自法国、英国、葡萄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芬兰等国的冰雕艺术家参加了2月3日至6日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冰雕比赛。
冰雕艺术家们以“海洋的未来”为主题创作出精美的冰雕作品,以此告诫人们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芬兰、挪威和瑞典北欧国家,属世界上森林和林产品生产最为重要的国家。
丹麦和冰岛属集约造林国家,林业是丹麦重要的行业。
北欧国家林业遵循可持续经营的原则,采伐后重新造林。
这种经营是基于高质量的国际林业研究,并得到公认。
这些北欧国家通常拥有寒温带针叶林,但是丹麦和瑞典北部也生长有一些温带混交林。
丹麦:公元前4000年,丹麦国土由原始林覆盖,此后逐渐开始农业耕作,原始林也逐渐被采伐,到1800年,森林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3%。
1805年,制定《森林保护区条例》,规定将所有的森林定为森林保护区,禁止在林中放牧,强制伐后重新造林。
从那时起,森林面积逐渐增加。
今天,丹麦的森林覆盖率为11%。
面积小于2hm2的森林占丹麦森林资产的35%,但它们只占森林面积的2%。
70%的森林属私人所有。
从发展趋势显示,面积大于20hm2但小于250hm2的森林在增加。
爱沙尼亚:林地面积为227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1.9%。
在近50年里,林地比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10年来,对天然牧场进行了造林。
37.1%的林地由国家森林经营中心管理,25.8%的林地为保护区。
森林蓄积量为4.51亿m3,并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松林面积和蓄积量最大分别为71万hm2和1.51亿m3;桦木林次之,为70.7万hm2和1.18亿m3。
芬兰:林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8%。
70年来,森林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同龄林所占的比重最大。
欧洲赤松是最常见的树种,其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45%。
森林的62%为非工业性私有者所有,8%为工业性私有者所有,25%为国有。
芬兰是世界林产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特别是印刷纸和书写纸。
看看国外老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看看国外老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看看国外老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第一个故事:50岁开始,我们学做老师当你年近5旬之际,还有勇气重返学校再为自己定下你的下一个人生目标吗?还会再次努力学习争取通过大学考试吗?美国人杰克和山姆在年过50之后打算重修一门专业,再创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想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
杰克原先是一个药剂师,曾获得过化学专业的学位。
多年来一直在某个公司里就职,由于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他的工作重心渐渐地从化学方面转移到了信息技术方面,并在一家公司信息技术部门任负责人,后来他失去了工作。
在此之前,他从没有想到过从事教学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去应聘一个教化学的职位。
他说,“如果是在25年前,我会对这个建议一笑置之。
但是现在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真的很喜欢教学工作。
”做出如此大幅度的人生目标调整和决定确属不易。
山姆,现年59岁,多年来一直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但那却一直不是他所倾心向往的。
后来由于经济原因,他决定将其结束,去追求更有意义的工作。
他认为自己早十年有这样的想法就好了。
他说,“我真希望那时有人在我耳边大喝一声‘你有能力做到’,也许我会早点考虑这事。
”杰克和山姆在中年以后决定转行,对于他们来说,挣钱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山姆说,“教学工作充满了新的挑战。
”,他喜欢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喜欢给他们提供指导。
教学工作给他提供了一个不断创新的机会,使他得到了很大的自我满足感。
因为要让他的课堂充满趣味而不重复,他就要不断地努力。
虽然山姆和杰克对自己的决定都非常满意,但在这过程中并非没有困难,杰克说,“第一个学期的工作非常艰难,毕竟离开大学已经26年了,我们必须重新学习,调整自己,必须经过一段时日才能进入状态。
”山姆也有同感,他说,重新学习一些东西并参加和通过考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50出头的人与一群20岁左右的学生们坐在一个课堂里学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杰克惊讶地发现,年轻学生很快都接受了他,与他相处得很好。
国外养老案例

其他国家的养老方式
美国,社会非常发达,还是家庭养老为主。
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 很多美国老人都有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 的国度、地区养老的人群,如美国的退休老人到佛罗 里达、夏威夷、墨西哥海滨购房长住,安度晚年。
第12页
其他国家的养老方式
美国: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
第10页
其他国家的养老方式
美也称“退休社区”或“退休之家” 。它除了租赁房屋外,还提供就餐、清扫房间、交通 、社会活动等便利服务,其服务标准不低于四星级宾 馆。 如老人需要24小时护理照料,最好的选择就是到护理院 居住。 近年美国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趋势:几个经济条件 较好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意人或亲属联合起来选一 块地,设计一个小小的养老社区,社区内有邮局、游 泳池、网球场等服务设施。
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相 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融合了传统的家庭 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的原则 ,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 年人过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 的质量。
第6页
各国养老产业经营模式
美国
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 过80种以上。代表楼盘:太阳城中心、凤凰城。 特点:完善的配套设施与功能区划分
第13页
其他国家的养老方式
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
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 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 ,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 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 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他们还可 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 月要1000欧元。
北欧人的生活

北欧人的生活
北欧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一直以来都备受世人关注。
这个地区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这些国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北欧人的生活方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尊重自然和社会公平。
在北欧,人们非常重视家庭和社区。
他们喜欢和家人一起度过时间,周末常常
会举办家庭聚会或者户外活动。
在北欧,人们注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他们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北欧人也很注重社区关系,他们喜欢和邻居交流,参加社区活动,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
北欧人的生活方式也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和休闲方式上。
他们注重工作与生活的
平衡,有着严格的工作时间和假期制度。
他们喜欢户外活动,尤其是冬季运动,例如滑雪、滑冰和雪橇。
北欧人也热爱大自然,他们喜欢在森林、湖泊和海滩中散步、露营和钓鱼。
在北欧,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高的意识。
他们重视环境保护,鼓励
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物和污染。
北欧国家也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之一,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密不可分。
总的来说,北欧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们注
重家庭和社区、工作与休闲的平衡,尊重自然和社会公平。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让北欧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借鉴。
国外“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随着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国内老年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国外“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注重老年人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老年人是有学习的需求和意愿的群体,他们追求知识、追求充实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丰富多样、形式灵活的老年教育课程和活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参加。
这种“自助型”的模式,更能激发老年人的主动性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国外“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注重老年人的社交和交流。
老年人是一个相对孤独的群体,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和精力。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老年教育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
老年人可以在课堂上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生活感悟,增进友谊和交流。
这种社交和交流的机会,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国外“自助型”老年教育模式注重老年人的自主选择和参与。
老年人是一个有智慧和经验的群体,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老年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老年人可以自己组织和安排课程和活动,自己担任教师或辅导员,为其他老年人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这种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机会,提升了老年人的自尊和价值感,同时也丰富了老年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一个北欧老人的生活样本

一个北欧老人的生活样本作者:来源:《中国慈善家》2013年第04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老龄化人口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从抽象概念变为横亘在眼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人是群居动物,年纪大了往往更会害怕孤独,害怕与社会割裂。
独居老人作为老年人中更为弱势的群体之一,需要更多社会关注度。
这组照片讲述的是一位瑞典老人斯万的独居生活。
摄影师彼得·德·鲁作为斯万的邻居,运用质朴的记录手法,描绘了老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透过这些片段,还原了一个孤独老者的生活状态:从他采收的苹果、丢弃的废电池、写满了各种标记的日历牌,到他穿着满是污渍的工作装在起居室看报、在电视旁修补渔网,或是在凌乱的厨房里准备冬日的储藏。
斯万所住的博达小村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以南,距离首都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他出生在这里,一生也都住在这里。
1925年,他的父亲奥古斯特·埃利亚斯建造了斯万至今居住的这幢房子。
奥古斯特·埃利亚斯是个多面手,他会造船、锻铁、砌石、耕地、捕鱼。
斯万的母亲叫安娜·玛利亚,他还有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姐姐英格丽德。
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在1934年至1935年期间也对瑞典经济造成冲击,斯万一家靠着他们的农田以及奥古斯特·埃利亚斯继承下来的林地勉强度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万在挪威边境附近的菲奈斯达伦驻防。
1941年,奥古斯特·埃利亚斯去世了,年仅53岁。
斯万复员回家后,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20世纪初,斯德哥尔摩那些殷实的家庭开始在乡村买避暑别墅。
从一开始,这些消暑的观光客就需要本地的服务。
多年来,斯万建造了不下二十座避暑别墅,修建和维护了很多堤坝,承接各种翻修和重建的项目。
他也捕鱼,种植小麦、燕麦和马铃薯,照看苹果园和山莓地。
他有几只猫,过着自己的生活,看看电视,读读报纸、杂志,还有书架上的各种书。
2008年摄影师拍摄这组照片时,斯万已经是88岁的老人,他的姐姐英格丽德也早已过世,不过她生前住过的房间依然被斯万保持着原貌。
国外老年人的多彩生活等

国外老年人的多彩生活等作者:王展徐成文来源:《老友》2004年第02期美国:好奇心愈大愈长寿美国衰老研究中心发表一项为时5年的研究成果,他们测试了1200名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的好奇心,并以此比较他们的血压和胆固醇。
结果显示:好奇心较大的一群人的寿命比好奇心较小的人长30%。
原因可能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会尽量使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而活力充沛。
英国:老人轻松着装在世界各国中,英国人历来以循规蹈矩而闻名于世。
即使天气十分闷热,工作人员也必须扎上领带,不然,将被视为失礼。
然而,这种情况现在已有了较大变化。
英国老人并不保守,有的老人已经穿着T恤衫上街了。
宽松的服装风气,老年女性也接受了,当然她们与超短裙及袒胸露背的服饰无缘,但是衣着款式的多样化足以表明老人们的穿衣理念。
假日的公园中,黄昏的街市里,英国老人休闲和逛街时的“时髦”装束已令传统的英国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英国老年人的服饰在“开放”的大潮下,已随潮流而进。
荷兰:一天一颗巧克力抗氧化物是对健康有益的一种有机化学成分,荷兰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巧克力中所含的一种抗氧化物的量约为红茶的4倍:其中深色巧克力的含量较高,每100克的巧克力中有53.5毫克,而牛奶巧克力100克中含有15.9毫克,红茶则是100毫升中含有13.9毫克。
荷兰老年人在日常抗氧化物的摄取中,茶叶是最主要的来源,约占55%,巧克力约占总摄入量的20%。
喝茶时配上一块巧克力饼的古老的荷兰习惯,不只是一种享受,也很有保健的道理。
法国:老人越老越浪漫法国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仍很浪漫,老年俱乐部的会员人数近年增加了两三倍。
聚会、出游、参观、会餐、收藏、阅读……是老年人最喜欢的活动。
泰国老人好福气泰国人老了以后似乎比年轻时还受重视,在下面专门为老年人而设的福利措施中可见一斑。
老人俱乐部。
目前,整个泰国约有4000家老人俱乐部。
大多数俱乐部坐落于政府医院内,为他们的成员提供像锻炼计划、医疗检查和老年知识之类的活动。
英国老人的潇洒生活

英国老人的潇洒生活☉佚 名和加拿大类似,在英国,子女成年后会各自离开家,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
他们不仅仅是与父母分居,而且为了寻找自己理想的工作,常常还可能迁居异地。
在英国几乎没有儿孙绕膝的老人,有老伴的还可以相互照顾,如果失去了配偶,则一切都得自己料理。
子女们很少会有“常回家看看”的念头,老人们也没有这份“奢求”。
尽管享受不到这些“天伦之乐”,但退休后的老人很少有人会患上“退休综合征”。
因为他们不是在家种花养草,就是到处旅游,早晚还会牵着宠物悠闲地散步。
英国老人就是这样,过着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生活。
抵押房子换钞票,潇洒度晚年老人过世后,他的房子不再顺理成章地成为儿女继承的遗产,而是属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产业。
在英国,这并不是什么怪事,因为老人在生前就已把房子抵押给了保险公司,每个月领取一笔丰厚的抵押贷款来安度晚年。
玛丽是一位69岁的英国老妇人,她拥有一套价值30万美元的房子,由于老伴过世了,儿女们也早已成家立业,且分散在各个城市,所以她自己一直独居。
如果,只依靠每月还不足1000美元的退休金,显然生活会落入窘境;虽然子女们经济条件都还不错,但她不想影响孩子各自独立的家庭生活。
为了晚年生活更加舒适和安逸,玛丽计划采用“反向抵押贷款”的方式,自己筹措未来生活的费用。
玛丽通过咨询,测出自己抵押房产最高可获得167367美元的信用额度,每个月就可以领取到1071美元。
那么,以此作为条件,如果玛丽过世后,她的房屋产权将归目前的贷款机构所有,房产处理后(比如房屋变卖后)的收益由贷款机构全权获得。
目前,这种养老方式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
越老越精彩,触网的闲暇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老年人开始接触网络,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程序和引导页面,正在帮助老年人迅速掌握上网技巧,并且通过互联网排除寂寞,寻找乐趣。
很多老年人接触电脑都是从一些简单小游戏开始的,然而,当小游戏慢慢地变成网络游戏时,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网络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xx:xx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濒临北极的北欧四国,在许多人眼里,那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那里不仅有神奇的极昼极夜极光现象,还是传奇的圣诞老人的故乡,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诞生和成长之地。
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国度,人们不仅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比较强,而且老人也比较长寿。
瑞典人的平均寿命正逐年延长,早在1988年该国的男子平均寿命已为74岁,女子为84岁,仅次于号称“长寿之国”的日本,列世界第二位;2001年,挪威的平均寿命为78.7岁;芬兰也是世界上的长寿国之一,近年来,该国的人均寿命为80.5岁;而丹麦,也有“高龄天堂”之美誉。
北欧人缘何如此长寿?因了什么生活得这样和谐与幸福?北欧四国有完善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可能有人觉得,有这样富裕的生活条件怎么能不感到幸福?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发展中,生活条件根本无法相比。
幸福真的仅仅来自于丰厚的物质条件吗?答案是什么?今年5月的夏季,在北欧最美的季节,记者考察了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四国,和四国的老人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分享了各国的民俗风情和地方文化,感受了他们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
走访中,记者深深感到,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许北欧四国的养老模式及生活方式在中国确实没有直接可借用性,但他们的一些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因为不管是富裕还是非富裕国家,都有着人类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可依托在国民的生活理念、人生态度和生活追求上。
优越的生活条件固然可以成为民众幸福的基础,但幸福与快乐不完全是因为物质上的丰富,更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是否高,与它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才是生活的核心,幸福、长寿的根源。
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扫描xx人的现实生活连日里穿梭在北欧四国的几个主要城市,记者看到了一些最普通又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这些普通而又典型的生活场景,其实浸润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理念,透视着这个民族深邃的文化习俗。
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仍然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是,简单、悠闲的生活却是北欧四国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共同感受。
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镜头之一:简单、悠闲是xx人生活的主体轻松而悠闲的生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到达赫尔辛基的时候只是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钟,可是,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记者却没有看见一个行人。
路过市中心,只见街上行人稀疏,当街的店铺全都没开门,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座“空城”,哪里有记者印象中的首都城市的热闹与繁华?这天,刚好是周六。
北欧人重视私人空间,享受轻松悠闲的生活是北欧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权利。
从小在瑞典接受教育的华人陈女士告诉记者,瑞典规定每人每周工作不能超过40小时,工作时间一般为早上8时到下午4时,每年还有25天的带薪假期。
按照挪威的法律规定,周末或节假日加班可以领到双工资,但大多数挪威人都不会为之所动,他们宁愿去山上散步、海边钓鱼,去滑雪、晒日光浴。
芬兰、丹麦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
因此,北欧不少商店下午五点左右关门,周末一般是不开门的。
下班后或节假日,他们都尽情地休息或外出度假。
只有在上班日,街上才能感受到热闹。
但是,会享受生活的他们总能够在忙碌的一天中找出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或到咖啡馆喝喝咖啡,或到码头边喂喂海鸥,体会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旅游是北欧人悠闲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典、丹麦等国已居世界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列。
在瑞典,包括旅游在内的娱乐支出通常占一个普通家庭开支的10%以上,是个人所得税和住房费用之外最大的支出。
热爱阳光的民族北欧,地处高纬度,芬兰、挪威均有,瑞典也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在这些国家的最北部,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也许正因为冬季过于漫长,每到阳光明媚的夏季,都是让他们感到欢欣无比的好季节。
其实,早在春日第一缕阳光初照大地之时,北欧人便迫不及待地全家大小外出郊游。
一到夏天,北欧的许多城市便成了一座“空城”,游走在城市里的大都是外国人,北欧本地人纷纷放假到国外享受“阳光之旅”去了。
陈女士告诉记者,有不少北欧人在泰国、土耳其等国家买了房子,就是为了享受夏日的阳光。
眼下正是初夏,阳光灿烂,记者不时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特殊的风景:海边、公园里,甚至是街边的长椅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不少正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的人。
有的是三点式,有的干脆脱掉上衣,旁若无人地躺在草地上。
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亲近自然这种和谐的一景其实在北欧随处可见。
大街上,记者一次次地看到坐在海边或公园里喂鸟的人,这已是很普通却又深入他们生活骨髓里的一幕。
在芬兰的西贝柳斯公园,记者就和这样的一个老人聊过。
老人已经78岁高龄,他全身穿着黑衣服,戴着一顶黑帽子,背着一个黑背囊,手提着一个黑袋子。
老人一边缓慢地走着,一边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似的。
他在干什么呢?记者好奇地迎了上去。
老人告诉记者:“鸟是我的好朋友。
”所以他常常带着面包或鸟食到公园或海边喂鸟。
听说我们来自中国,老人笑称他从来没有去过中国,说:“xx是个很遥远的国家。
”喜欢自然,亲近自然,是北欧人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
北欧人绝大部分住的都是木房子。
他们将一幢幢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别致木质别墅建在树木密集的地方,以致在城市的高处鸟瞰,记者不由地生出只见树木不见城市的感叹。
北欧人热爱自然,这当中,是有其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
北欧四国,森林资源都极其丰富。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素有千湖之国的芬兰从空中鸟瞰,是一幅森林和湖泊构成的美妙图画。
平坦的地面上森林密布,遮天蔽日,湖泊则如一颗颗闪烁的明珠镶钳在其中。
挪威是个三面环海的小国,境内多山多峡湾,交通闭塞,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从贫到富,无论是芬兰、挪威还是瑞典、丹麦,他们崇尚大自然的习性并没有受到现代“灯红酒绿”生活的绝对冲击,仍然保留以农为本的传统生活色彩,冬天扛着雪橇去冰天雪地里滑雪,夏天赤身露体地享受日光浴。
很多生活富足的人,除了享受别墅洋房、汽车游艇的现代文明之外还以在深山老林建一幢原始形态的木房子为荣,希望也喜欢体验更原始的生活。
相对来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乡下生活更加情有独钟,他们即使已移居城市也跟乡村“藕断丝连”。
这样一些生活表象,其实是透露了北欧人崇尚自然简单的生活内核。
——镜头之二:喜欢运动、注重环保的民族xxxx经济发达,都是福利型国家:挪威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万美元,富裕程度位列世界第三位;2001年10月22日瑞典《每日新闻》曾经报道,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调查数字显示,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丹麦人对生活状况最为满意。
报道说,丹麦人中,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人所占比例高达62%,比较满意的人占35%,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仅占3%。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固然可以带来幸福生活。
然而,金钱与幸福从来就不是绝对划等号的,这点已成了众人的共识。
生活态度、人生追求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相比于金钱,这种幸福感或许更容易把握,来得更真实。
富而不奢,注重实效,是北欧人显著的特点。
热爱运动的民族挪威人爱海,喜欢海上运动,许多人都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或协会的成员。
每到夏季,在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在海上游泳和从事帆船运动的人。
挪威人尤其擅长滑雪,挪威人不论男女老幼,几乎都会滑雪。
瑞典作为欧洲乒乓球大国在世界体坛有一席之位,瑞典老人也热爱乒乓球运动,但那里的乒乓球运动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
乒乓球网略高一些,所用的球较大。
原来这样击球时所花的力气就要多一些,而“多花点力气”,正是老年人打乒乓球要达到的目的。
感觉上,北欧四国都很注重环保。
北欧四国政府都努力倡导绿色环保运动,鼓励国民多以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丹麦也被称为自行车大国,是北欧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在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记者常常看到成堆成行的自行车,有相当一部分是免费提供给国民或游客使用的。
使用者只需用20元丹麦克朗硬币打开锁,用完后可以在任何一个停车点锁好,20元丹麦克朗便自动吐还给用车者。
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大至政府官员,小至普通国民,都喜欢骑自行车上班、出游。
华人黄女士便对记者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丹麦参加一个高规格会议,散会后,她看见一个议员从会场出来,以为他去找车,不想,他却骑上自行车走了。
在北欧人眼里,骑自行车是个很好的锻炼,这只是生活模式的一种,与身份没关,与年龄也没关。
所以在这些国家,记者能时常看到一些有相当年纪的老人也在骑自行车。
除了骑自行车,北欧街头见得最多的运动还有“健行”。
虽然喜欢这种运动的也有年轻人,但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
“健行”者每人都会手握两条形同拐杖的棍子,棍子高及手肘,手肘中有一宽如护腕的凹面,刚好可以护住手肘,凹面有一小横杆,便于用手掌力行走。
这种“健行”,可以牵动全身运动,对腰部肌肉更是有特别的锻炼效果。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相当于手握两条拐杖,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所以,xx老人都十分热衷于这种运动。
有着浓郁异域色彩的芬兰浴要说最奇特的运动,可能还属举世闻名的芬兰浴吧!到芬兰,是不能不了解芬兰浴的。
芬兰浴即俗称的桑拿。
芬兰人喜欢桑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桑拿房,芬兰人建房子,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给桑拿房选个最好的位置。
在赫尔辛基所住的宾馆,大堂里便设有免费的桑拿房,记者看见浴室的内部是用原木建成的,原木刷上了暗红的油漆,感觉十分温馨、舒适。
室内热气腾腾的,呆不了几秒钟便让人汗流浃背的。
对芬兰人来说,芬兰浴有着特殊的意义,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只有500万人的国家,平均不到3人便有一间桑拿室。
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孩提起,便在母亲的怀里接受桑拿的熏蒸和洗礼。
到酒吧喝酒、洗芬兰浴,成为芬兰人的主要夜生活。
芬兰浴比较讲究,有一道独特的程序。
按照当地的习惯,请客人洗芬兰浴是最盛情的款待方式,先由女主人陪女客人洗,然后由男主人陪男客人洗。
客人入座后,主人用勺子一勺地将冷水泼洒在石块上,一股股炙热的蒸汽便腾空而起,充满整个室内。
顷刻间,室内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淋的。
大约一刻钟后,主人会带着客人洗个冷水浴,有条件的,主人会带客人到室外的湖上游泳,如此往返3次,整个芬兰浴才算结束。
据说,在隆冬季节,当地人会事先在湖上凿个一米见方的窟窿,从浴室里直接跳到冰冷的湖水中浸泡或在雪地里打滚,用雪揉擦全身。
虽一冷一热,但芬兰人自幼便接受这种锻炼,不会因此感冒生病。
运动、锻炼固然可以让身体变得更为健康、强壮,但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