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大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许多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存在着规范不统一、语言错误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国际形象的塑造。

为此,我们制定了《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形象。

二、整治目标1.规范双语标识的内容、格式和排版,使之简洁、明了、易读;2.纠正双语标识中存在的语言错误,提升标识的专业性和准确性;3.统一双语标识的风格和设计,增强城市形象的统一性和辨识度;4.提高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

三、整治方法1.编制双语标识规范手册。

制定详尽的双语标识规范手册,明确双语标识的内容、格式、排版和语言要求,作为整治工作的基础文件。

2.召开培训会议。

邀请专业人士,组织培训会议,培训标识制作人员和公共场所管理人员,提高他们对双语标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3.审核现有双语标识。

对现有的双语标识进行审核,重点检查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格式是否一致等问题,对不符合规范的双语标识进行改正或更换。

4.建立标识审核机制。

制定标识审核机制,设立审核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审核双语标识,确保双语标识符合规范要求。

5.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6.鼓励优秀标识的制作。

组织评选活动,鼓励制作精良、规范准确的双语标识,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整治内容1.规范双语标识的文字内容。

标识的中英文内容应当准确、简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和术语。

2.统一双语标识的格式和排版。

双语标识的格式和排版应当简洁大方,字体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字号适中,排版整齐美观。

3.纠正双语标识的语言错误。

双语标识中的语言错误包括错别字、语法错误、翻译错误等,应当及时纠正,确保双语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024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4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4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英文双语标识在公共场所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目前存在许多与规范不符的双语标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提供便利和服务,特制定此规范整治方案。

二、目标1. 统一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规范要求,提高标识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2. 优化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设计和布局,使之更加美观、合理、易于辨认。

3. 加强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有效和可持续使用。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

四、规范要求1. 字体与大小要求1.1 中文:使用标准的、易读的宋体字体,字形清晰,笔画粗细适中,大小一般不小于24号字。

1.2 英文:使用标准的、容易辨认的无衬线字体,例如Arial、Helvetica等,大小一般不小于18号字。

2. 颜色要求2.1 中文:使用黑色字体,确保清晰可见。

2.2 英文:使用黑色字体或者与主背景色相对比的颜色,确保清晰可见。

3. 布局要求3.1 中文位于英文上方,居中对齐。

3.2 字母之间留有适当的间距,确保字母清晰可辨。

4. 图案标识要求4.1 图案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2 图案标识的尺寸要合理,不宜过小或过大。

5. 材质与制作工艺要求5.1 材质应选择耐用、易清洁的材料,例如不锈钢、亚克力等。

5.2 制作工艺应确保标识的质量,文字图案清晰可见,无模糊、变形等现象。

六、监督管理1. 相关部门应负责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设计、制作、安装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2. 监督部门可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标识进行整治和处理。

3.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渠道向相关部门举报不符合规范的双语标识,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七、整治时期和措施1. 时间安排:整治工作计划为期一年,从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结束。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注意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注意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注意————————————————————————————————作者:————————————————————————————————日期:ﻩ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ﻫ第1 部分: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ﻫ1范围ﻫ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双语标志英文译法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中的英文标志。

2规范性引用文件ﻫ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9 –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ﻫ地名PLACENAMES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3.2ﻫ地名专名SPECIAL NAMESﻫ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3.34.地名通名COMMONNAMESﻫ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ﻫ4总则ﻫ1 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基本模式一般为:地名专名(音译))+地名通名(意译),专名的音译和通名的意译全部字母大写。

4.2 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双语标志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同时考虑汉语地名命名的特殊性。

ﻫ4.3 本标准汉语拼音用法应符合GB/T16159 的要求。

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为汉语拼音字母(不得使用威妥4.4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标志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冠词,玛式拼法)。

ﻫ尽量不使用介词。

4. 4.5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标志上地名的英译文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ﻫ6 标志牌上地名的英文缩写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

5.1.1一般规定。

ﻫ地名专名的音译原则5.1地名专名ﻫ5 道路交通译法细则ﻫ上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按普通话语音拼写,汉语拼音连写,空格后接地名通名的意译。

地方规范标准-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标准

地方规范标准-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标准

地方规范标准-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标准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前言为规范我省公共场所英文翻译和使用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文字法》以及国家和我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特制定本标准. DB61/T XXX《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通则; ——第1部分:——第2部分:旅游;——第3部分:交通.标准本部分为DB61/T XXX的第1部分.本部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本部分起草人: .本部分于X年X月X日首次发布.公共场所公示语中英文译写规范第1部分:通则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公示语英文翻译的术语和定义,译写原则,翻译方法和要求,书写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地名标志,实体名称,设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等公示语的英文译写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733—2008 地名标志GB/T 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 通用符号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7775-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标准适用于本标准.实体名称 Proper Names公共服务场所,公共建筑物,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具有实体性质的机构和单位的名称.设施及功能Facilities and Functions 为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需要所提供的基础设施,保障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名称标示及功能指示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 Warnings and Reminders 为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需要所提供的含警示,提示,告示等内容的信息. 公示语Public Signs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译写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首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译写.2008的规定. 地名翻译应符合GB 17733-设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属于GB/T 10001.1-2006所列范围的,应当首先使用公共信息图形标志,遵循少译原则.规范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应当符合英语使用规范,符合英语公示语的特点. 准确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应当根据使用环境,选用符合中文内涵的英文词语. 英语中有多个对应词语的中文,应对所指事物或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根据英语的使用习惯选择最能贴切表达该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如:通道在表示"地面通道"时,译作Passage,表示"地下通道"时,译作Underpass. 通俗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应当避免使用生僻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尽可能使用英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法.文明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不得出现有损我国和他国形象或有伤民族感情的词语,也不得使用带有歧视色彩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译法.针对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警示,提示信息翻译应根据需要,考虑信息接受对象进行. 简练性原则公共场所的英文译写应突出设施的功能信息,突出警示和提示信息的内容,不应字对字直译.翻译方法和要求地名标志地名标志的译写方法应符合GB/T 16159-1996和GB 17733—2008的相关要求. 实体名称实体名称一般由冠名,专名,序列名,属性名和通名等部分构成.如:西安市(冠名)第四(序列名)人民(属性名)医院(通名).西安(冠名)泾渭(专名)工业(属性名)园(通名).基本要求实体名称的冠名,专名,序列名,属性名和通名的译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要求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实体名称中地名,人名的译写方法应符合GB/T 16159-1996和GB17733—2008的相关要求.既作地名又作旅游景区名的名称,地名译写参照GB 17733-2008的要求.如:钟楼ZHONGLOU,大雁塔DAYANTA,南门NANMEN,华山HUASHAN;景区名称参照实体名称翻译,如:钟楼Bell Tower,大雁塔Dayan Pagoda,南门South Gate,华山Mount Huashan.道路标识牌下方使用英文景区名称.特殊情况下可以沿用的实体名称翻译.英文译名已作为注册商标.如:大唐芙蓉园Tang Paradise. 已使用较长时间,具有约定俗成性质.如:西安唐华宾馆Xi'an Garden Hotel.皇帝陵基金会The Yellow Emperor Mausoleum Foundation.成为企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且具有一定影响的.如:西安外国语大学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合资或独资企业的汉语名称的翻译应尊重原英文名称.如:西安金花豪生Howard Johnson Ginwa Plaza Hotel Xi'an. 对约定俗成的中国品牌的英文名称,应保留其原英文名称拼写.如: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有限公司 Tsingtao Brewery Xi'an Hans Group Co., Ltd.实体名称具体译写示例参见本部分附录A.冠名涉及中国人名,地名的冠名应使用汉语拼音拼写.如:张学良(公馆)(Former Residence)of Zhang Xueliang,司马迁(祠)Sima Qian (Memorial Temple),延安(革命纪念馆)Yan'an (Revolutionary Memorial Museum).但表示国家,区域性的冠名可用英文翻译.如:中国(银行)(Bank of)China,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特殊冠名的拼写.如:陕西Shaanxi.汉语拼音中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在a,o,e前应用隔音符号"'"隔开,该符号前后不空格.如:西安Xi'an,长安Chang'an, 延安Yan'an,慈恩(寺)Ci'en(Temple).冠名中出现"省","市","县","镇(乡)"等,在表示行政级别时应翻译.如:陕西省人民政府,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anxi Province,西安市人民政府Xi'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碑林区法院Beilin District Court,乾县民政局Qianxian County Bureau of Civil Affairs. 专名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拼写方法按照GB/T 16159-1996和GB17733—2008的相关要求.如:莲湖(公园)Lianhu (Park).序列名普通名称中包含序号的数字采用"No.+基数词"的形式翻译.如:西安市第83中学Xi'an No. 83 High School.已习惯使用序数词形式的,可以沿用.如:第四军医大学 Fourth Miliary Medical University,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X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属性名表达方位的属名参照英文习惯表达法进行翻译.如:西安城北客运站North Xi'an Long Distance Bus Station.属性名包含实际意义则应翻译.如:西北物流中心Northwest Distribution Center;如果实体已失去属性名所指称的性质,属性名视作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如:交通(大学)Jiaotong (University),兴教(寺)Xingjiao(T emple). 通名通名应翻译.功能信息类通名的翻译应突出功能信息.如:酒店Hotel,医院Hospital,派出所Police Station,火车站Railway Station,飞机场Airport,大学University,餐馆Restaurant.没有显示通名的实体名称,为便于识别,在译写成英语时应视情况将通名补出.如:德发长Defachang Restaurant,同盛祥Tongshengxiang Restaurant,老上海 Old Shanghai Restaurant,御净轩T oilets.属性名和通名可以合并用一个英文词语译出的,作为一个整体视作通名,不需再作区分并分别译出.如:管理局Administration,高等专科学校College. 设施及功能信息译文应突出设施的服务功能信息.如:收银台Cashier,购票窗口Ticket,安全检","窗口","点","亭"设施功能必须翻译,查点Security Check,电话亭Phone."台设施名称不必译出.设施名称在英文中已习惯使用其缩写形式的,应采用相应的英文缩写.如:自动取全球定位系统GPS. 款机ATM,标有阿拉伯数字的功能设施信息翻译采用"设施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如1号站台Platform 1,2号收银台Cashier 2,3号停车场Parking Lot 3,4号停车位Parking Space 4,15号登机口Gate 15.特殊设施信息应译出设施的特有性质和功能.如: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 Shelter,急救药箱First Aid Kit.设施及功能信息的具体译写方法参见本部分附录B.。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背景:随着国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我国公共场所对中英文双语标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一些问题,如标识文字不准确、语法错误、排版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质量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整治方案。

一、目标:1. 提高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 统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翻译和排版标准;3. 增强中英文双语标识的可读性和整体形象。

二、整治内容:1. 标识翻译规范:(1) 标识文字的翻译应准确无误,遵循中英文语法规则;(2) 选择适当的词语,避免使用俚语和文化隐喻;(3) 对于涉及法律、安全和紧急情况等场所,标识应相对正式、严谨;(4) 保持标识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繁琐的描述。

2. 标识排版规范:(1) 中英文标识应同时呈现,中文位于上方,英文位于下方;(2) 字体选择要清晰、容易辨认,避免创意化的字体;(3) 中英文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使得标识整体协调统一;(4) 标识大小应适中,能够清晰可见,不显得突兀或过于庞大。

3. 标识维护与更新:(1) 定期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检测和更新,确保标识内容准确;(2) 针对标识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和维护标识;(3) 如果标识使用了旧版的中英译文,应及时修改为准确的新版译文。

4. 标识审查和审核:(1) 设立专门的标识审查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审核和审查;(2) 审查标准应包括翻译的准确性、语法的规范性、排版的整齐度等方面;(3) 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标识,要及时进行指导和修改,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材料。

三、推进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 制作宣传册和宣传画,介绍整治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2) 开展培训和讲座,提高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标识规范意识;(3) 制作标识使用手册,指导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正确使用中英文双语标识。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完整版)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完整版)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1 范围DB11/T 334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通用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159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功能设施 functional facilities为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中的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包括具备安全保障、卫生保障、文化体育以及综合服务和接待等功能的设施。

4 一般要求4.1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遵循英语语言习惯(见附录A)。

4.2 本部分汉语拼音用法应符合GB/T 16159的要求。

4.3 独词独词路标的英文书写形式依国际惯例全部大写,如出口 EXIT。

4.4 方位词4.4.1 方位词包括:“东、南、西、北、前、后、中、上、内、外”。

其对应的英文译法分别为East(E.),South(S.),West(W.),North(N.),Front,Back,Middle,Upper,Inner,Outer,“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其对应的英文译法分别为Southeast, Southwest, Northeast, Northwest。

4.4.2 通常情况下,方位词含有指示方向的意义时应译成英文。

4.4.3 当方位词本身固化为地名的一部分时,方位词采用汉语拼音。

如东直门DONGZHIMEN。

4.5 序数词4.5.1 通常情况下,如需要用序数词表达,其英文写法采用字母上标形式,如1st,2nd, 3rd等、如东三环E. 3rd Ring Rd。

4.5.2 名称中的数字不使用英文序数词形式,应直接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中关村一桥ZHONGGUANCUN Bridge 1,2号看台Platform 2,3号收银台Cashier 3。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

2023年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提高我国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质量和规范性,方便外国人员和游客在我国的公共场所进行方向指引和信息获取,特制定本整治方案。

二、整治范围本整治方案适用于我国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酒店、商场、医院、学校、公园等。

三、整治内容1. 标识布局规范(1) 中文和英文标识应采用对称布局,中英文水平对齐。

(2) 中英文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致,特定标识如需调整间距,应按照规定进行调整。

2. 字体和大小规范(1) 中文和英文应选用简体字体,字体应当清晰易读。

(2) 中英文大小应一致,以主要信息为准,但不得小于14号。

3. 翻译准确性(1) 英文翻译应准确无误,在标识中尽量保持与中文信息的一致性。

(2) 特殊术语如无具体对应词汇,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翻译。

4. 标识颜色规范(1) 对于公共场所中的不同类别标识,应采用统一的颜色标准,确保易辨识性。

(2) 英文和中文标识的颜色应保持一致,避免混淆。

5. 图标设计规范(1) 图标应选用常见且易于理解的符号,以跨文化和跨语言的原则进行设计。

(2) 图标的形状应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或模糊。

6. 标识位置规范(1) 标识应放在易于被注意到和辨认的地方,避免被遮挡或隐藏。

(2) 标识的高度应适宜,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阅读。

7. 标识维护规范(1) 公共场所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标识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保持标识的可读性。

(2) 如有需要更换损坏或模糊的标识,应及时更换,保持标识的维护和一致性。

四、整治措施1. 管理执法措施(1) 相关部门负责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标识进行整治。

(2) 对于存在违反规范的标识,相关部门要求公共场所进行整改,落实整治要求。

2. 整治宣传落实(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的宣传和发布,提高社会各界的知晓率。

(2) 对于规范整治后的公共场所,相关部门应进行宣传,增加对外宣传和宣传。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规范

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规范

同,ICS备案号:DB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Specificatio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征求意见稿)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次前言............................................................................................................................................................... I II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道路交通部分细则 (3)6 旅游景点部分细则 (4)7 商业服务业部分细则 (5)8 体育场馆部分细则 (6)9 医疗卫生部分细则 (6)附录 A (8)A.1 警示提示信息 (8)A.2 功能设施信息 (19)A.3 基础设施信息 (61)A.4道路与车辆信息 (65)A.5 服务类信息 (66)A.6企业名称及业态类信息 (70)A.7文化娱乐类信息 (72)A.8经营类信息 (76)A.9商品名称类信息 (78)A.10服务人员名称类信息 (84)A.11体育项目类信息 (85)A.12体育场馆类信息 (86)A.13其他信息 (86)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保春、程丽萍、郑钧、蔡若蘅、柳柳、王蕾、余清霞、吴国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年月日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公共场所的英文翻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
治方案
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方案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事业单位,交发公司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工作。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关于开展外语标识纠错工作的通知》为工作内容,坚持“规范城市双语标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全面排查我市公共场所的中英文双语标识,重点对中英文双语翻译错误进行规范整治,逐步实现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化、标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提升国际化城市形象。

二、整治重点
重点对单位标识、道路标志标线、公交站牌、公交车上提示语、出租车停靠点指示牌、出租车上提示语、客运站等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双语标识规范整治工作。

三、责任分工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对出租车等行业涉及的双语标识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市公路管理处: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标志标线的规范整治工作。

第 2 页共 6 页
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标志标线的规范整治工作。

廿三里交通管理所: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标志标线的规范整治工作。

佛堂交通管理所: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标志标线的规范整治工作。

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对所属公交站牌、公交车上提示语、出租车停靠点指示牌、出租车上提示语、客运站等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

万方交通:负责对所属范围内所涉及的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

交通设计公司:负责对涉及交通设计的相关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

义达监理:负责对涉及交通监理的相关双语标识进行规范整治。

四、工作安排
集中规范整治工作从XX年5月20日至7月20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5月20日--6月5日):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规范整治方案,开展动员部署,安排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营造专项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面排查(6月6日--6月15日):各单位按责任分工,对所负责范围的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双语标识进行认真排查和梳理,找出错标、漏标问题,摸清整治问题的基本情况,于6月13日前将市交通
第 3 页共 6 页
系统中英文双语标识排查表(附件一),统计上报至局办公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三)规范整改(6月16日--7月10日):各单位按责任分工,对错误的公共信息标识进行整改、规范,对应设置中英文双语而未设置的,及时补充完善。

(四)全面检查(7月11日--7月20日):交通局创建办对交通系统各单位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识规范整治工作进行抽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各单位于7月12日前将本单位开展的专项整治情况报交通局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从提升我市城市国际化的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强化督促指导,全力推进规范整治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各单位要充分把握规范整治工作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的中英文双语标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加大对客运站、出租车行业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设置单位掌握标准的能力;加强检查监督,强化经常性的督查和监测工作,确保规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宣传,形成合力。

各单位要加大宣传规范整治工作的重
第 4 页共 6 页
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 5 页共 6 页
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第 6 页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