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轮结构基础知识
游轮的基本结构

1. 游轮的结构包括哪些游轮流体漂流瓶的原理有以下几点:1、浮力,因为水对物体的浮力使漂流时筏可以浮在水面上而不沉没2、能量的转换(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地势高低的差异,使得河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即水流动,筏可以随着水流动3、流体的粘性,由于水有粘性,使得水流动时对筏子的接触面产生力的作用,还着筏子一起前进其他还有些和势流理论相关或者和船体结构相关的理论2. 游轮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全球能够制造大型邮轮的国家仅有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四个国家。
建造大型邮轮是一项极为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艘大型邮轮由约2500万个零件组成,是C919大飞机的5倍,是复兴号高铁的13倍,涉及的核心供应商就有几百家,全部供应商更是有几千家,堪称比建造航母还要复杂。
3. 游轮分为几种轮船舱位等级的区别为:1、一等、特等和贵宾舱是两人舱,在甲板最上层,有窗户,房间内两个平铺,设备一般有独立卫浴设备电视沙发等。
两人舱也称豪华舱。
2、二等A、二等B为四人舱,在甲板上层,有窗户,部分二等A有独立卫浴设备。
3、三等A、三等B,为六至八人舱。
在甲板以上,有窗户,有公共洗漱间。
4、四等A在十二至十六人。
在甲板以下,无窗户,有公共洗漱间,四等B舱内人数相对比较多一些。
习惯上称四等A四等B为经济舱。
4. 游轮有哪些结构美维凯珍号游轮,是重庆是东江实业有限公司斥资近亿元,聘请专业且实力强劲的造船集团悉心打造的一艘超豪华游轮。
秉承建造长江乃至世界上最好游轮的开拓设计理念,无论是船体结构,功能布局,还是船上的装饰,凯珍号均采用超五星级标准,引入六星级概念,讲究山与人,船与水,人与景的充分互动,和谐统一。
美维凯珍号于2009年9月下水,是长江中独一无二的,移动的水上庄园,同时也是世界内河最大,最新,最豪华的涉外游轮。
美维凯珍号气度非凡,精致华丽的五层高透空旋转大厅,临江面水,别致的欧式露台每间客房均可独享,视野开阔自由的顶层阳光休闲甲板,四部丛主甲板直上各楼层的豪华观光电梯,配置高档,集商务,休闲与一体的网吧(24小时无限上网),设备先进,试听一体的会议室,娴雅宁静。
高铁概论05(铁轨,桥梁,隧道,路基)

全长53.9公里,海底长度23.3公里。 此隧道跨越津轻海峡连接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
规划中...... 台湾海峡隧道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渤海隧道
课外知识拓展
隧道世界之最(二)
新关角隧道,西格铁路(西宁格尔木)二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目前国内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世 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隧道位于 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青藏 铁路天棚站至察汗诺站之间。于 2007年11月6日全面开工,全长 32.64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通车后,列车穿越关角山的时间将 由原来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建设 总工期为5年,实际将近7年。
1.梁桥 2.拱桥 3.刚构桥 4.悬索桥 5.斜拉桥 6.组合体系桥等
4.1铁路桥涵区别及分类:
■ 6米以下是涵洞 ■ 6米以上是桥梁 ■ 20米以下是小桥 ■ 100米以下是中桥 ■ 500米以下是大桥 ■ 500米以上是特大桥 桥长:指两台胸墙之间的距离。
1.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 D)
A、涵洞 B、水渠 C、桥梁 D、隧道
单轨铁路主要分成两类: 1.悬挂式单轨铁路 2.跨座式单轨铁路
1.世界上第一条跨坐式单轨铁路线诞生于1888年,是 由法国人设计,在爱尔兰铺设的,线路长约15km,由蒸汽 机车牵引,这条线路一直运行到1924年10月。
2.1893年德国人发明了悬挂式单轨交通,并于1898一 1901年在著名悬车之城—德国鲁尔区伍珀塔尔修建了 13.3km的悬挂式单轨铁路。这是世界上最早、历史最悠久 的悬挂式单轨交通。
2.4无缝钢轨----防爬设备
1.列车运行时纵向力 使钢轨产生的纵向移动 称为爬行。
2. 防 爬 措 施 : 加 强 钢 轨与轨枕间的扣压力和 道床阻力;
河北普通(统招)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黄金考点汇编

2024年河北省统招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考点一、机械零件设计概述1.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1)实现预定功能(2)满足可靠性要求(3)满足经济性要求(4)操作方便、工作安全(5)造型美观、减少污染2.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1)根据机器的具体运转情况和简化的计算方案确定零件的载荷。
(2)根据零件工作情况的分析,判定零件的失效形式,从而确定其计算准则。
(3)进行主要参数选择,选定材料,根据计算准则求出零件的主要尺寸,考虑热处理及结构工艺性要求等。
(4)进行结构设计。
(5)绘制零件工作图,制订技术要求,编写计算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文件。
3.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丧失预定功能或预定功能指标降低到许用值以下的现象,称为机械零件的失效。
由于强度不够而引起的破坏是最常见的零件失效形式,但并不是零件失效的唯一形式。
(1)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考点二、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同一零件对于不同失效形式的承载能力也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而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称为设计计算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强度准则强度是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强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塑性变形及表面失效(磨粒磨损、腐蚀除外)的能力。
强度可分为整体强度和表面强度(接触与挤压强度)两种。
(1)利用强度准则判断零件强度的常用方法当机械零件按强度条件判定时,可采用许用应力法或安全系数法。
2.刚度准则刚度是指零件受载后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其设计计算准则为: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应小于或等于机器工作性能允许的极限值。
3.耐磨性准则设计时应使零件的磨损量在预定限度内不超过允许量。
由于磨损机理比较复杂,通常采用条件性的计算准则,即零件的压强p不大于零件的许用压强[p]。
4.散热性准则零件工作时如果温度过高将导致润滑剂失去作用,材料的强度极限下降,引起热变形及附加热应力等,从而使零件不能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 知识点

二、例题解析
1. 图示的四杆机构中,各杆长度为 a=25mm,b=90mm,c=75mm,d=100mm,试求: 1)若杆 AB 是机构的主动件,AD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2)若杆 BC 是机构的主动件,AB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3)若杆 BC 是机构的主动件,CD 为机架,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机构?
缺点: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加工成本高、不适宜远距离传动(如单车)。
2、渐开线齿廓 1、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
1.渐开线的形成:―条直线在圆上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渐开线 BK-发生线,基圆-rb
θk-AK 段的展角
2.渐开线的特性
① AB = BK;②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切于基圆纯③离中心越远,渐开线上的压力角越大。 ④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当 rb→∞,变成直线。⑤基圆内无渐开线。
3.机构的死点位置
摇杆为主动件,且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此时机构不能运动.称此位置为:“死点”
6
机械升本参考资料 QQ:365991175
相信天道酬勤,爱拼才会赢!
避免措施: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靠飞轮的惯性(如内燃机、缝纫机等)。
也可以利用死点进行工作:飞机起落架、钻夹具
3、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机械升本参考资料 QQ:365991175
相信天道酬勤,爱拼才会赢!
第 1 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一、理论要点
1、运动副及其分类
1.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 零件-独立的制造单元
2.运动副
定义: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a)两个构件、b) 直接接触、c) 有相对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运动副元素-直接接触的部分(点、线、面)例如:凸轮、齿轮齿廓、活塞与缸套等。 运动副的分类:按运动副元素分 ①低副-面接触,应力低例如:转动副(回转副)、移动副。 ②高副-点、线接触,应力高。例如:滚动副、凸轮副、齿轮副等。
常用的机械结构知识大全

机械设计:常用的机械结构知识大全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我们将机构中所有构件都在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
1、构件的自由度如图4-1所示,一个在平面内自由运动的构件,有沿X轴移动,沿y轴移动或绕A点转动三种运动可能性。
我们把构件作独立运动的可能性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所以,一个在平面自由运动的构件有三个自由度。
可用如图4-1所示的三个独立的运动参数x、y、θ表示。
机械设计:常用的机械结构知识大全机械设计:常用的机械结构知识大全2、运动副和约束平面机构中每个构件都不是自由构件,而是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构件组成动联接。
这种使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后,就限制了两构件间的部分相对运动,运动副对于构件间相对运动的这种限制称为约束。
机构就是由若干构件和若干运动副组合而成的,因此运动副也是组成机构的主要要素。
两构件组成的运动副,不外乎是通过点、线、面接触来实现的。
根据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接触形式,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按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转动还是移动,低副又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①转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只能绕某一轴线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通常转动副的具体结构形式是用铰链连接,即由圆柱销和销孔所构成的转动副,如图4-2(a)所示。
②移动副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直线移动的运动副,如图4-2(b)所示。
由上述可知,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引入了两个约束,仅保留了构件的一个自由度。
因转动副和移动副都是面接触,接触面压强低,称为低副。
我们将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也称低副机构。
由于低副是面接触,压强低,磨损量小,而且接触面是圆柱面和平面,制造简便,且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
此外,这类机构容易实现转动、移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及转换,因而是在一般机械和仪器中应用广泛。
平面连杆机构也有其缺点:低副中的间隙不易消除,引起运动误差,且不易精确地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铁路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

铁路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一、铁路运输基础知识1. 铁路的发展历史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铁路从最初的蒸汽机车时代,到电力和柴油机车的使用,再到现代高速列车的出现,铁路运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铁路的组成和运行原理铁路主要由轨道、车辆、设备和人员组成,其中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车辆和设备是保障铁路运输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人员是铁路运输的灵魂。
铁路列车运行的原理是靠机车牵引列车前进,通过轨道上的动力传递实现。
3. 铁路列车的分类和结构铁路列车按用途分为客车和货车,按速度分为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按动力分为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和柴油机车。
铁路列车的结构包括车头、车厢、底盘、轮轴、轮对等部件。
4. 铁路线路的规划和建设铁路线路的规划要考虑地形、气候、沿线城市和乡村的分布等因素,建设包括道岔、架桥、修建隧道和铺轨等工程。
二、铁路运输安全知识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设备管理和安全文明建设等内容,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
2. 铁路运输的事故和故障及处理方法铁路运输的事故和故障包括火车相撞、脱轨、电力故障、信号故障等,处理方法包括事故救援、紧急疏散和设备维修等。
3. 铁路运输的防火防灾知识铁路运输的防火防灾知识包括车辆和站场的火灾防护、列车上的应急处理、乘客的安全疏散等内容。
4. 铁路安全标志和信号铁路安全标志和信号包括列车运行标志、道岔标志、信号灯色等,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
三、铁路运输服务知识1. 铁路客运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包括售票、检票、候车和乘车等环节,要求服务员做到礼貌、热情、细致,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铁路货运服务铁路货运服务包括货物的装卸、运输和配送等环节,要求货运员做到仔细、认真、及时,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
3. 铁路旅客安全知识铁路旅客安全知识包括购票上车、乘车安全、应急逃生等内容,是旅客必须了解的知识。
火车拐弯问题知识点总结

火车拐弯问题知识点总结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拐弯的情况。
在火车拐弯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物理和工程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火车的结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和轨道系统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火车拐弯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火车的拐弯原理、拐弯时的力学原理、拐弯对轨道的影响以及解决火车拐弯问题的方法等方面。
一、火车的拐弯原理1. 车轮与铁轨的接触火车的拐弯原理首先涉及到车轮与铁轨的接触。
火车的车轮是通过与铁轨接触来提供支撑力和传递动力的,因此车轮与铁轨的接触是火车行驶的基础。
在火车拐弯时,车轮必须能够顺利地在铁轨上进行转向,以确保车辆在拐弯时不会脱轨。
2. 列车的车型和结构拐弯时,火车的车型和结构也对拐弯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列车在拐弯时会有不同的性能表现,例如高速列车和货运列车在拐弯时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同时,车辆的车体结构、重心位置和转向架等部件的设计也会影响火车的拐弯性能。
3. 转向架的设计火车的转向架是用来支撑车轮并使其能够转向的机械结构。
转向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火车在拐弯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同类型的转向架会对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车轮的转向过程以及车辆的侧向力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拐弯时的力学原理火车在拐弯时会受到一系列力的影响,这些力来自于车辆自身的惯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了解拐弯时的力学原理对于理解车辆行驶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离心力在火车拐弯时,车辆会受到离心力的影响。
离心力是由于车辆的速度和质量导致的一种惯性力,它会使车辆向拐弯的外侧产生向外的力。
这种力会对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摩擦力火车的拐弯还会受到铁轨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
摩擦力是支撑火车行驶的核心力量,它不仅影响着车辆的加速和制动能力,还会对车辆的转向过程产生影响。
在拐弯时,摩擦力会受到车辆侧向力和离心力的影响,从而影响着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力。
3. 侧向力侧向力是由于车辆拐弯时车轮受到的侧向推力而产生的力。
火车轮结构基础知识

火车轮结构基础知识火车是一种陆地交通工具,由机车和车厢组成。
而火车轮则是火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并通过与铁轨的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使火车能够移动。
火车轮结构包括轮毂、轮辋、轮缘和轮胎等部分。
轮毂是轮子中心的部分,承载着车轴的重力,并支撑轮辋与车轴之间的连接。
轮辋是轮子中间的部分,其具有椭圆形的外观,负责承受轮胎的压力,同时通过配合轮缘的形状来保证铁轨与轮子的平稳接触。
轮缘是轮辋外侧的凸起部分,有助于保持车轮与铁轨的接触,并提供必要的摩擦力。
轮胎是火车轮的外围部分,由橡胶制成,可以降低噪音和减少对铁轨的磨损。
火车轮的制造材料通常是优质的合金钢或铸铁。
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以应对长时间高速行驶时的高应力和摩擦。
另外,火车轮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热处理工艺,以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
火车轮的直径和宽度是根据列车的需求来设计的。
一般来说,轮子的直径越大,可以承受的力越大,但也会增加车轮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轮胎的宽度则与火车轨道的规格和轨枕的间隙有关,通常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火车轮的装配是一个关键的工艺过程。
首先,需要正确地将轮缘与轮辋连接起来,以确保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然后,在轴上安装轮毂,确保与轮子的接触紧密、稳定,并保持合适的回转半径。
最后,通过车轮的动平衡测试来保证车轮的质量,以减少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振动,提高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火车轮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
定期检查车轮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车轮,以降低火车行驶中的震动和噪音。
同时,需要通过车轮的修整、修复和动平衡等工艺来确保车轮的良好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总之,火车轮是火车运行的基础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果。
掌握火车轮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火车这一伟大的交通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轮结构完全由车轮直径,轮辋,轮毂尺寸,毂辋距,辐板形状,轮缘踏面外
形所决定。
每个尺寸或每部位形状都有其特殊意义。
一、直径
车轮直径对其本身及整个车辆都有较大影响。
一方面车轮直径越大,车辆重心越高,车辆的动力性能越差。
另一方面,增大车轮直径,可以降低轮轨的接触应力,降低车轮磨耗速度,增加车轮的热容量,提高踏面制动热负荷的承受能力。
因此车轮直径大小应根据车辆情况综合确定。
但总的来说,车辆轴重越大,车轮直径应越大,以提高车轮的热容量和增加轮轨的接触面积,减少踏面损伤和磨耗。
另外,车轮直径的取值还应注意规格的标准化系列问题,以利于车轮制造和检修。
目前我过货车车轮直径大多为840mm特殊货车车轮直径为915。
二、轮辋
轮辋宽度尺寸主要取决于轮轨的搭载量。
当轮对运行在曲线上时,外侧车轮轮缘靠近钢轨,内侧轮缘远离钢轨。
只有内侧车轮踏面在钢轨上的搭载量足够,才能保证轮对不脱轨。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当曲线半径在300m以下时,轨距应加宽15mm 因此,最大轨距为1435+15+6=1456m(其中:名义轨距L为1435mm最大公差为6mrh。
轮对最小内侧距为1354mm轮缘最小厚度为23mm车轮踏面外侧倒角5mm 钢轨头部圆弧半径为R13mm钢轨内侧磨耗2mm轨枕弯曲、道钉松动等引起轨距扩大8mm重车时车轴微弯引起轮对内侧距离减小2mm轮轨安全搭载量按7mm考虑,根据上述数据算得轮辋最小宽度为120mm考虑到车辆过驼峰时实施的制动,车轮外侧面磨损5mm则轮辋最小宽度应为125mm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车轮轮辋宽度为135~140mm
轮辋厚度通常指新轮辋厚度。
我国铁路对正常服役的车轮的判废依据是轮辋剩余厚度,当轮辋剩余厚度小于等于23mm时车轮报废。
新轮辋厚度与轮辋限度之差为轮辋的有效磨耗厚度。
轮辋越厚有效磨耗厚度就越大。
但车轮自重也大。
有效磨耗厚度越厚,车轮使用寿命越长,新旧车轮直径差就越大。
车辆检修时,为了满足车辆之间悬挂的要求,经常需要在心盘、旁承等位置增加调
平板。
如果新旧车轮直径差过大,所增加的垫板相应加厚。
这样心盘螺栓就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加了检修的工作量
轮辋质量占车轮质量较大的比例,即轮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轮的质量。
特别是铸钢车轮,由于浇铸工艺原因,轮辋质量越大,就要求辐板越厚,车轮质量将更大。
车轮为簧下质量,其质量的增加对轮轨垂向动作用力有较大影响。
为了提高轮辋硬度以提高其使用寿命,成产中车轮踏面进行淬火处理。
由于
淬火工艺特性,淬硬深度受到限制。
轮辋越厚,内部硬度越低,耐磨性能越来
越差。
虽然车轮使用寿命随着轮辋厚度的增加而延长,但延长的比例越来越小。
从车轮的使用寿命的角度来考虑轮辋应越厚越好。
但从车轮重量和新旧车轮
直径差的角度轮辋厚度应越小越好。
轮辋厚度尺寸大小各有利弊,应根据车辆具体使用条件及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综合确定。
目前国内货车车轮轮辋厚度有50mn和65mn两种。
三、轮毂
车轮和车轴靠过盈配合组装在一起,轮毂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轮牢牢地固定到车轴上,其尺寸主要由轮轴配合所需要的紧固力所决定。
我国车辆车轮轮毂长度名义尺寸均为178mm轮毂厚度随轴重的不同而变化。
在轮毂长度尺寸和轮轴间配合过盈量一定的情况下,轮毂厚度越厚,车轮质量越大,轮轴之间的紧固力也越大。
合理的轮毂厚度应该是:在满足轮轴紧固力要求的前提下厚度尽可能地小,以减轻车轮质量。
四、毂辋距
毂辋距指轮辋内侧面与轮毂内侧面间的轴向距离,该值与轮对内侧距、车轴两轮座之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在选取毂辋距时不能仅从车轮的角度考虑,应根据轮对内侧距与车轴协调考虑。
目前国内货车车轮该值为68mm
五、辐板形状
辐板的强度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因此车轮辐板应有足够的强度。
辐板形状对车轮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有较大的影响。
较小的径向刚度可使车轮具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改善制动热负荷作用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和降低轮轨动力作用力,因此辐板的径向刚度应适量地小。
辐板的轴向刚度应尽量的大,否则车轮将产生较大的轴向变形。
轴向变形过大会改变轮轨正常接触位置和轮缘角度,影响车辆运行性能,增加爬轨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辐板形状,可以在不增加自重的条件下大幅度地提高车轮的结构刚度,改善车轮的刚度,因此辐板是
车轮结构设计和优化的重点部位。
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辐板形状有:直辐板、S辐板、波浪形辐板、盆型辐板。
直辐板与其他各形状辐板相比,优点是质量小,缺点是径向刚度过大,轴向刚度较小。
不是一个好的辐板形状。
但尽管如此,在轮盘制动的情况下必须米用直辐板,以便安装制动盘。
S型和盆型辐板可使得车轮具有合理的刚度和较低的热应力。
将辐板设计成S形或盆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热应力。
踏面制动一般采用这两种辐板形状。
但由于S形辐板不利于钢水的流动,因此不适合铸钢车轮,铸钢车轮大多采用盆形辐板。
波浪形辐板与S形辐板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辐板的偏心量 (靠近轮辋处辐板的中心线与靠近轮毂处的辐板中心线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车轮的毂辋距不同。
波浪形辐板车轮径向刚度较小,与S形相比波浪形辐板车轮轴向刚度和应力较大。
辐板形状即可用优选法设计也可用优化法设计,不管用什么方法,良好的辐板性能是唯一的目标。
另外在车轮辐板设计时,要校核辐板是否与车辆下部界限发生干涉。
六、轮缘踏面外形
轮缘踏面外形设计时应考虑与轨头外形的配合,理想的轮轨型面配合状态能有效地降低接触应力和磨耗,有助于改善列车通过曲线性能,有效地提高列车失稳的临界速度。
同时设计的新踏面应尽量与磨耗后的形状接近,以降低修正踏面时金属切削量。
轮缘踏面外形的设计原则是:
(1 )如果轮缘踏面与钢轨发生两点接触,那么必然要有一个点发生滑
动,滑动的点将发生严重磨耗,因此应尽量避免轮缘踏面与钢轨发生两点接触。
此外,轮对处于任何位置时,轮轨接触点处的车轮和钢轨横向界面曲率半径差不要过大,以增大轮轨之间的接触面,减小接触应力,从而降低轮轨磨耗量和轮轨疲劳损坏。
(2)保证轮对在直线轨道上运行时有较高的临界速度,这就要求轮对
在横移量不大时,车轮踏面接触点处的等效斜率小,即左右轮接触点
处的半径差小,这样轮对在直线上运行时不易发生蛇行运动。
(3)曲线通过性能好,即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轮对和轨道之间应保持较小的冲角,这就要求轮对在横移量较大时车轮踏面接触点处的等效斜
率要大,即左右接触点的处的半径差要大,这样有利于轮对位置复
原,从而可以减轻轮缘磨耗、轨道侧磨和轮对对曲线的冲击。
(4)在运用中,由于磨耗、剥离、擦伤等原因,轮缘踏面需要经常旋修,如果磨耗后的形状与轮缘踏面初始差别较大,那么旋修时旋掉的金属
量就多,这样会降低车轮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轮缘踏面设计时,既要考
虑上述各种性能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
轮缘需有一定高度,过低易发生脱轨;若轮缘设计的过高,当踏面磨耗深度较大时轮缘顶部可能触碰钢轨鱼尾板螺栓和鱼尾板肩部。
轮缘高度一般在26~30mn之间。
考虑通过道岔安全,车轮轮径越小,轮缘应越高。
轮缘有防止车轮脱线的功能,为防止低速车轮爬轨和高速车轮跳轨,轮缘外侧面与水平面之间有足够的轮缘角,一般在70°左右,过小容易爬轨,不能保证安全;过大使修复外形时切削量增加,且当轮对有冲角时轮缘顶部易与钢轨发生接触。
轮缘踏面形状主要取决于线路情况和列车运行速度,而与车轮本身的结构无关。
当运行的路线和列车的速度没有较大变化时,即使车轮结构发生了变化,其踏面形状也无需改变。
通常情况下踏面采用标准形状。
车轮设计计算标准中一般不包括轮缘踏面外形设计计算。
目前国内货车只有一种轮缘踏面形式,即LM型,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