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合集下载

梅兰竹菊“四君子” 课件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梅兰竹菊“四君子”  课件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1.确定竹干走向
2.画出竹枝
3.画出竹叶形态
我来画一画
习题1 自选竹子的某个部分进行临摹
难度:☆
习题2 临摹出一幅较为完整的竹子
难度:☆☆☆
习题3 半临摹半创作出一幅竹子作品 难度:☆☆☆☆☆
学习任务三
根据自己选择的习题序号,对照评价表,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评价。
我来评一评:
习题1 自选竹子的某个 难度: 部分进行临摹 ☆
竹子
高雅傲霜 清高淡泊 潇洒隐逸 ……
菊花
吴昌硕梅、兰、竹、菊题材作品
2 格物致知,赏析竹子名作
朝代:北宋 作者:文同 作品名称:《墨竹图》 作品材质:绢本笔墨 作品尺寸:纵131.6㎝,横105.4㎝
朝代:元代 作者:柯九思 作品名称:《墨竹图卷》 作品材质:纸本笔墨 作品尺寸:纵23.4㎝,横87㎝
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兰竹菊“四君子”
1 诗文导入,重温君子品格 2 格物致知,赏析竹子名作 3 鞭辟入里,了解竹子笔墨 4 学以致用,体验竹子画法 5 以美润心,汲取文化力量
1 诗文导入,重温君子品格
清秀淡雅 不畏严寒 傲雪绽放 ……
梅花
高雅纯洁 淡泊朴实 坚贞不屈 ……
兰花
四季常青 宁折不屈 虚心有节 ……
效果:能画出竹子的任一结构, 且有不同的姿态。
习题2 临摹出一幅较为 难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完整的竹子
☆☆☆
效果:能画出一幅竹子,竿、 枝、叶组合比例协调,并能画 出竹叶不同的方向变化。
习题3 半临摹半创作出 一幅竹子作品
难度:
效果:在临摹的基础上,加上
☆☆☆☆☆ 自己的体会,画面诗书画印,

四年级美术微课教案曹洪福

四年级美术微课教案曹洪福

四年级美术微课教案四君子:梅兰竹菊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梅兰竹菊的美感,积极思考多种法。

2、能将思考的图形的大体形状画出来,提高基本形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对四君子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教学方法:运用图画观察法,实物演示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四君子的美,能够画出四种花的基本形状教学难点:了解的四种花的结构和精神,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教具准备:铅笔、彩纸、彩笔学具准备:铅笔、彩纸、彩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实物鲜花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花。

师:嗯,这是一朵非常漂亮的玫瑰花,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生:喜欢师:是的,我们都非常喜欢花,花呢,可以用来陶冶心情,可以装饰我们的房间,还可以拿去送给别人,除此之外呢还有很多作用好吧,花既然这么好,同学们肯定有自己喜欢的花咯,有谁可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师:好的,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欣赏的艺术家,那么,下面就请艺术家们来欣赏几幅图吧,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什么?(展示图:1、马蹄莲:这种花呢,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得比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它很淡雅,其实呢它的花应该是银白色的,在这为了突出花就涂了橘黄色2、牵牛花;很漂亮,这是比较普遍的,这一朵呢是大叶的,还有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秀气,<展示小的)3、向日葵:简单带过4、下面这一朵呢,可是很多作者笔下抒发其高尚情操的好意象,荷花,出淤泥而5、最后一张呢,她的地位也是不可忽略的,乃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着其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一朵牡丹,代表富贵的牡丹花)师:好的,欣赏完了,你们发现这五幅画,五朵花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生:……(二)讲授新课师:这五朵花呢都比较艳丽,它们的美是妖娆之美,那么你们可知道在花草树木之中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拥有着淡雅,清幽,高风亮节的四君子,是哪四种呢? 师:好极了,梅兰竹菊,堪称四君子,气宇非凡,刚刚呢,你们当了一回欣赏的艺术家,那么,接下来是的时间呢,你们就来当画的艺术家,我们一起动手试着画出它们,我们都知道画梅兰竹菊最好是水墨画,才画的更形象,但是按照我们目前的水平,只能采用简笔画以及我们平时作画的一些技巧来完成,目前我们只是初步认识它们,如果想要更深刻的认识那么等以后你们读高年级的时候可以选择美术专业进行学习好吧,下面,拿出你们准备好的纸和笔跟老师一起画,你们可以画的和老师的一样,也可以自由发挥,你们有信心画的比老师好吗?【一起画】好的,我们开始画第一个君子~ 梅花:梅花呢,在冬天开放,没有叶子,五片花瓣,画的时候注意一下第二个我们要画的是兰花,兰花呢品种很多,我们随便选择其中一种画就好了接下来呢我们画竹子,竹子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中很容见到,种类也很多,我呢就先简单的画一节大竹子,再画一小竹子,我们再加一竹笋就跟完美了……最后呢,画菊花,菊花也简单的比较多,各种各样的,我们按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一种画就可以了…(三)布置作业同学们在下面画(四)学生作画,老师巡回辅导放音乐。

【新】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2 浙美版

【新】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8课《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2 浙美版

梅兰竹菊“四君子”1创新设计这节课以国画的技法为主,所以这需要学生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动手能力。

但给学生一定的人文教育,也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因为竹子的特点及其代表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2教学目标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

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

③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国画的兴趣。

3学情分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和国画技法有很大的差别。

这节课以国画的技法为主,所以这需要学生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和动手能力。

但给全体学生普遍的美术人文理论教育,也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能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

4重点难点①竹子的结构特征。

②竹子的绘画步骤。

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②竹叶的笔墨变化。

5教学过程5.1 第一学时5.1.1教学目标①了解竹子的绘画方法及技巧。

②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

③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国画的兴趣。

5.1.2学时重点①竹子的结构特征。

②竹子的绘画步骤。

5.1.3学时难点①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

②竹叶的笔墨变化。

5.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在讲课之前, 老师先看看这诗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大家怎么理解这诗画讲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二、讲授新课我们先来欣赏一幅国画-竹子,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

1、竹竿①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

七年级美术上册《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设计
5.情感引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艺术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技法和审美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难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将四君子的生长特点、线条、墨色、构图等技法灵活运用,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掌握其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梅、兰、竹、菊元素的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在本章节的导入环节,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梅、兰、竹、菊四君子背后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其象征的高洁、坚韧、谦逊等品质。
(2)展示梅、兰、竹、菊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君子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1.过程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了解梅、兰、竹、菊的生长特点,分析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2.方法目标: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法,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分三课完成。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梅、兰、竹、菊有着很高的地位,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它们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无数文人墨客更是争相诵咏,留下大量诗词歌赋。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颂梅花不畏严寒、不畏孤独与寂寞,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尚品质;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诗人屈原以“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惜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赞美其幽芳高洁的情操。

第三课时的教材选取岭南派代表画家关山月和其他名家的梅花作品,通过咏梅诗句和梅花写意技法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内涵。

2.学习梅花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鉴赏能力。

3.根据对咏梅诗句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梅花。

要求浓淡得体, 层次分明,疏密有序。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在识梅、赏梅、诵梅、画梅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梅花优秀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花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梅兰竹菊“四君子”2

梅兰竹菊“四君子”2
过程。
尝试用中国圆与总圆法圆 竹
自评互评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教师归纳作画步骤:
1先立干,以确正大体布 局;
2彳扑圆好后,随即勾节;
3画竹枝,枝要与干穿插 掩映,互相呼应;
4枝完成后即行布叶。圆 叶应注息叶的前后、主次、 疏密及用墨之浓淡;
5进少收拍写完善圆 面。
4.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水墨形式表 现竹子,注意用笔和用墨。
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8〈〈梅兰竹菊“四君子” »
课时:第二课时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竹的生长习性与造型特点,领会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思想 内涵。
2.学习竹子的写意画法,了解中国面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提高 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竹的象征意义及写意形式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竹子的写意的表达方式
2.欣赏名作
(1)欣赏历代名家的墨竹 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 观察比较作品的异同之 处。
(2)教师小结竹子的象征 意义:虚心宜节,坚韧挺 拔。墨竹画史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墨竹作品经久 小衰,生命力强;墨竹蕴 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 质。
3.墨竹的画法。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 察。
(2)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 (竹干、竹节、竹叶)的
5.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作业,教师 点评。
课前
准备
学生:毛笔、宣纸、 墨等中国圆工具 教师:中国圆工具材 料、课件




导案
备注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欣赏并谈感受
观察教师的示范
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 竹节、竹叶)的过程。
1.认识竹子。

8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 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8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 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8《梅兰竹菊“四君子”——傲雪梅花》4-1课时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

教师先以“听音识梅”活动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然后引导学生颂读咏梅诗句,并欣赏历代以梅花为题材的经典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中国画的精髓。

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在中国画创作实践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中国画作品,并进行示范,拉近了学生与中国画的距离,使他们敢于大胆尝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和造型特点,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的内涵;学习写意梅花的表现技法,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根据咏梅诗词,临摹或创作一幅梅花作品。

2、在识梅、赏梅、诵梅、画梅的过程中,以观察、讨论、创作、自评、互评等方法,创作一幅梅花作品,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3、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写意梅花的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难点:梅的干、枝、花的画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范画、毛笔、生宣纸(或高丽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听音识梅教师课件播放古筝曲《梅花三弄》和梅花图片,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近梅花,感受梅花之美。

师生简单交流,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傲雪梅花)二、了解梅花的特点,诵读佳句教师:梅、兰、竹、菊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四君子”中,梅居首位,是中国传统名花。

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它在民间有着传春报喜的寓意。

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为古今诗人、画家所赞美,而且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奋发图强的激励。

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画梅者极多。

教师请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梅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总结:梅花有五瓣、七蕊,呈圆形,在民间又被称为“五福花”,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浙美七上 8梅兰竹菊“四君子”  教案设计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梅花画法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1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 .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1)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

(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干、竹叶)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毛毡或报纸(做垫纸用)、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情境导入。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

(2)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

(3)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

3、示范画梅花。

出示有画梅花步骤的教学录像,或教师示范梅花画法步骤,让学生了解梅花不同形态的表现方法以及枝干的表现方法。

4、尝试体验。

学生尝试画梅花。

5、评价与展示。

让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同学之间互评。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文案拼音:wén àn现代文案的概念: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

多指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在中国,由于各个行业发展都相对不够成熟,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文案"的概念常常被错误引用和理解。

最典型的就是把文案等同于"策划",其实这是两种差别很大,有着本质区别的工作。

只是由于文案人员常常需要和策划人员、设计人员配合工作,且策划人员也需要撰写一些方案,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文案和策划就是一回事,甚至常常把策划与文案的工作会混淆在一起(这也和发源于中国的"策划学"发展不够成熟有关)。

广告文案广告文案很多企业中,都有了的专职的文案人员,只有当需要搞一些大型推广活动、做商业策划案、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需求量大的项目时,才需要对外寻求合作。

以往一般企业都会找广告、文化传媒等公司合作。

这些公司一般都有专业的文案、设计团队,经验也相对丰富,但因为业务量大,范围广泛,在针对性方面会较为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专业文案的要求更加严格,逐渐衍生了一些专注于文字服务的文案策划公司。

这类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大多数都是从工作室形式转型而来,也有从文化传播机构独立出来的。

随着中国广告业二十余年的迅猛发展,广告公司的经营范围,操作流程,工作方式都在变化,文案的角色由无闻转为配角,现正昂首阔步走向台面,成为主角,从前一则广告多是由设计出计划,再配图之后,文案轮为完稿,一则广告的计划多是由文案与美工共同完成,然后各自分工。

说起文案的地位,日本是从1992年意识到文案的重要性,台湾是1998年。

2002年,大陆的一些中大型广告公司的老总几乎都在垂叹,好的文案太少了。

好的文案往往愿意扎堆,从全国形式来看,这股潜规则正逐渐由华南广告重镇广州向华东中心上海转移。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工作撰写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海报; 撰写企业样本、品牌样本、产品目录; 撰写日常宣传文案白领一族文案白领一族单页、各类宣传小册子; 撰写DM直邮广告,包括信封、邮件正文; 撰写电视广告脚本,包括分镜头、旁白、字幕; 撰写电视专题片脚本; 撰写电视广告的拍摄清单; 撰写广播广告; 将海外版广告文案作汉化(翻译); 撰写广告歌词,或汉化(翻译)外文歌词; 撰写各种形式的网络广告; 为网站栏目命名; 撰写网站内部文案; 撰写手机短信广告; 撰写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阐述; 撰写广告口号; 撰写产品包装文案,包括:品牌名、使用说明、产品成分等; 为产品或品牌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路演或活动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活动请柬及活动现场宣传品上的文字; 为各种礼品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为专卖店命名,并作创意阐述; 撰写商店的橱窗或店内POP物料文案; 撰写软文、新闻式、故事式、评论式; 撰写策划书,或协助策划人员优化、润色方案文字; 协助客户企业内刊的编辑,提供主题方向,审核文字。

不同的环境对文案撰稿人有着不同的锤炼和要求。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构成从现有的文案分类有很多种,按照4A标准,一般有四类:助理文案(ACW),文案(CW策划文案策划文案),高级文案(ACW),资深文案(SCW),其中稍微要区别的是高级文案与资深文案,前者要求的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而后者不仅仅是文案的撰写能力还包括做文案的年资。

有些4A公司设有文案主任(CE)一职,大体上与文案职责类似,有时候负责专项。

另外有些个别公司还配有首席文案的职位(CCW),文案功力凤毛麟角,虽不具领导才能,但有的首席文案拿的工资却比创意总监还要高。

大部分国内广告公司文案的种类繁杂,有房地产文案、创意文案、企划文案、品牌文案等。

文案是由标题、副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组成的。

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

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广告标题:它是广告文案的主题,往往也是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

它的作用在于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目,留下印象,引起人们对广告的兴趣。

只有当受众对标语产生兴趣时,才会阅读正文。

广告标语的设计形式有:情报式,问答式、祈使式、新闻式、口号式、暗示式、提醒式等。

广告标语撰写时要语言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传递清楚,新颖个性,句子中的文字数量一般掌握在12个字以内为宜。

广告副标题:它是广告方案的补充部分,有一个点睛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标题的补充及让人感觉,前面的不懂,在这里全部让人了解。

广告正文:广告正文是对产品及服务,以客观的事实、具体的说明,来增加消费者的了解与认识,以理服人。

广告正文撰写使内容要实事求是,通俗易懂。

不论采用何种题材式样,都要抓住主要的信息来叙述,言简易明。

广告口号:口号是战略性的语言,目的是经过反复和相同的表现,以便名域其他企业精神的不同,使消费者掌握商品或服务的个性。

这以成为推广商品不可或缺的要素。

广告口号常有的形式:联想式、比喻式、许诺式、推理式、赞扬式、命令式。

广告口号的撰写要注意简洁明了、语言明确、独创有趣、便于记忆、易读上口。

所谓广告文案是以语辞进行广告信息内容表现的形式。

广告文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文案就是指通过广告语言、形象和其他因素,对既定的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所进行的具体表现。

狭义的广告文案则指表现广告信息的言语与文字构成。

广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和对广告形象的选择搭配;狭义的广告文案包括标题、正文、口号的撰写。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要求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准确规范是文案中最基本的要求。

要实现对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的有效表现和对广告信息的广告文案广告文案有效传播,首先要求广告文案中语言表达规范完整,避免语法错误或表达残缺。

其次,广告文案中所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第三,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不可生搬硬套,自己创造众所不知的词汇。

第四,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避免使用冷僻以及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2)简明精炼、言简意赅文案在文字语言的使用上,要简明扼要、精练概括。

首先,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广告产品的精髓,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

其次,简明精练的广告文案有助于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和迅速记忆下广告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