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美丽的地球,我的家》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是我们的家》一、教学背景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学习地球科学是每个孩子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学习地球科学的过程中,孩子们更要了解如何爱护我们的家——地球。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观察、触摸、讨论、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如何爱护我们的家。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3.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1.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四、教学难点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在教室内展示一张地球仪图片,向孩子们介绍地球。
2. 导入新知•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了解地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引导孩子们知道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对我们的生活都有什么作用。
3. 活动展开1.制作环保主题卡片•向孩子们介绍环保的理念。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孩子们制作“我爱环保”、“不用塑料袋”等环保主题卡片。
2.寻找“好伙伴”•通过播放环保小动画,“找好伙伴,为环境出一份力”,鼓励孩子们行动起来,找到身边的“好伙伴”一起行动环保。
3.探索地球•向孩子们展示地球上的各种奇妙景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学习并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
4. 总结反思•让每位孩子介绍自己制作的环保主题卡片,并谈谈环保的意义。
•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检测,对孩子的活动情况和真实表现进行评测,包括环保主题卡片的制作、环保行动的实施、参与讨论和口语表达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产生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地球的景观和地貌,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本次课程也针对难点,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能够真正让孩子们实现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大班社会课教案:美丽的地球,我的家

大班社会——美丽的地球,我的家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了解地球日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
2.美丽的风光图片
3.环境污染的图片
4.地球与太阳头饰
5.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想象的欲望
1.谜语:一个大球真奇怪,不能踢来不能拍,你我生活在他家,每天都要踩着它。
2.了解地球日。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那谁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出示卡片)4月22日是地球日。
教师:为什么要确定地球日呢?(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二、认识地球的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
1.教师: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它在哪儿的?(地球是圆形的,它在我们浩瀚的宇宙中,是银河系里的一颗行星。
)
2.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地球运转知识
教师: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它自转一圈是一天,围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
3.游戏“地球围着太阳转”。
4.教师: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
(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一个模型,叫做地球仪。
)
三、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感受到地球的变化,并萌发环保意识。
1.图片一:美丽的风光图片
2.图片二:环境污染图片
(了解人们乱刀垃圾、大量砍伐树木、汽车尾气、工厂排除的废气、废水、废渣)
3.讨论:平日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污染环境吗?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学会正确地与地球相处的方式。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住《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地球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模型制作。
2. 第二课时:地球上的生物教学内容:生物的多样性、动植物的特点。
教学活动:观察动植物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生物分类游戏。
3. 第三课时:人类与地球教学内容:人类的生活环境、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观察人类生活环境图片,了解地球资源的利用;环保意识讨论。
4. 第四课时:保护地球教学内容:环保知识、环保行动。
教学活动:学习环保知识,进行环保行动实践(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 第五课时:地球日主题活动教学内容:地球日的来历、地球日的活动意义。
教学活动:地球日主题活动策划与实施,如环保手工制作、环保演讲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让幼儿了解地球的特点。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动手制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五、教学资源1. 地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环保手工制作材料。
3. 地球模型。
4. 环保知识资料。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认识地球(课时:40分钟)教学活动: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模型制作。
2. 第二课时:地球上的生物(课时:40分钟)教学活动:观察动植物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生物分类游戏。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住《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资源。
2. 地球的环境:空气、水、动植物。
3.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生活、工作、娱乐。
4. 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环保行为、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地球上的海洋、陆地、资源等特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3.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制作地球模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 表达法: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地球图片、视频资料。
2. 地球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板、彩纸、胶水等)。
3. 画纸、画笔、彩色糖果纸等绘画材料。
4. 音乐、故事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播放地球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特征。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地球的认识。
第二环节:学习地球的基本特征(10分钟)1. 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资源。
2. 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三环节:学习地球的环境(10分钟)1. 讲解地球的环境:空气、水、动植物。
2. 引导幼儿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让幼儿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第四环节:动手制作地球模型(10分钟)1. 分组让幼儿动手制作地球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地球模型制作。
第五环节:表达自己的观点(5分钟)1. 邀请幼儿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2. 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第六环节: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教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地球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生存的土壤,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它。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树立起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点。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地球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地球的特点。
2.如何让幼儿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地球仪一个。
2.地球图片若干。
3.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4.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5.音乐CD。
一、认识地球:1.教师展示地球仪和地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地球的外观特点。
2.讲解地球的基本特点,如地球是圆的,表面有海洋、陆地等。
3.让幼儿触摸地球仪,感受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变化: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地球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2.让幼儿讨论地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地球。
三、环保行动:1.教师展示环保材料,讲解环保材料的作用和用途。
2.让幼儿动手操作环保材料,如用废旧报纸制作花瓶、用塑料瓶种植绿植等。
3.引导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绘画地球: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地球。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绘画作品。
3.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五、保护地球: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2.让幼儿签订环保公约,承诺自己要保护地球。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环保歌曲,强化环保意识。
六、了解地球资源: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如森林、水源、矿产等。
2.让幼儿了解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
3.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幼儿园大班社会课件《地球是我们的家》

地球的构成
总结词
了解地球的构成有助于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现象。
详细描述
地球由多个层次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这些 层次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不同而被区分开。地壳是地球 表面的最外层,由多种岩石构成,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 质岩。
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总结词
了解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前提。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01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02
通过推广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 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 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和 谐共生。
我们可以做什么
减少碳排放
节能减排,少开车、少坐飞机, 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节约资源
气候变化
总结词
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表现为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燃烧化石燃料、 毁林等。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
总结词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 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和土 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资源过度消耗
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导致 资源日趋枯竭,对地球的 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 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 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 一系列问题。
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组成、地形和洋流 等。地球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以及季风、大陆性和海 洋性气候。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住《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教案:《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上的生物与环境3.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地球上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地球。
四、教学准备:1. 地球模型一个2. 图片若干(地球上的动植物、环境污染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CD《美丽的地球》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地球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地球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基本特征学习: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上的水、陆地、气候等。
3. 生物与环境:教师展示地球上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4. 保护地球:教师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幼儿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破坏等,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绘画,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地球,并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保护地球的认识和决心。
7. 结束活动:教师播放音乐CD《美丽的地球》,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感受地球的美好。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课程的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保护地球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等。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地球的意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环保表现。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模型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教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地球是我们的家》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1.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气候和季节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生活的实践4. 地球日的意义世界地球日的由来地球日的活动内容5. 爱护地球的行动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和回收植树造林和保护植被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图片或游戏,引起幼儿对地球的兴趣。
2. 主题活动一:地球的基本特征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海洋和陆地、气候和季节等基本知识。
幼儿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了解地球的特征。
3. 主题活动二: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了解生物和资源的知识。
4. 主题活动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生活的实践。
幼儿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5. 主题活动四:地球日的意义教师讲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活动内容。
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了解地球日的知识。
6. 主题活动五:爱护地球的行动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和回收、植树造林和保护植被等行动。
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互动游戏等,培养爱护地球的行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爱护地球的行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
2. 地球仪、实物模型等教具。
3. 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活动一:地球的形状认知目的: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
方法: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幼儿触摸地球仪,感知地球的圆球形状。
2. 教学活动二: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目的:让幼儿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
《美丽的地球,我的家》执教人:吴婉丽
大班社会活动《美丽的地球,我的家》
一、设计意图:
地球是人类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我园幼儿大部分来自还原小区,这些孩子家人的环保意识较淡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树立较强的环保观念。
针对这样的现象,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通过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对人类的意义,观察生活中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事物,使他们意识到各种污染在损害大自然的同时,也正在危害着人类,让幼儿知道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活动目标: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并初步了解地球日的含义。
2、了解地球的灾难并简单了解灾难形成的原因。
3、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动重点:
知道世界地球日,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
四、活动难点:
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愿意为保护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活动准备:
1、地球日海报
2、PPT
3、幼儿操作展板
六、活动过程:
1、幼儿猜谜语,引出课题
(1)谜语:一个大球真奇怪,不能踢也不能拍,你我生活在他家,每天都要踩着他。
(2)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谁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一天呢?
(3)教师:为什么要确定地球日呢?
2、了解地球环境,感受地球变化,萌发环保意识。
(1)教师: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还有什么?
师幼小结:地球上不仅生活着人类,还有各种动物、植物也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
(2)幼儿通过课件直观观察地球变化
展示一:美丽风景图
了解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幼儿萌发热爱地球的情感。
展示二:环境污染图
了解人们乱扔垃圾,砍伐树木,工业污染给地球带来的伤害。
讨论:这样污染环境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展示三:地球灾害图片
教师:我们可以为改善地球环境做些什么?
4、制作展板
教师:老师带来了地球污染的图片和治理的一些方法,小朋友们把他们一一对应,找到保护带球的方法做成展板,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
地球吧!
幼儿两两合作制作环保展板,完成后展示幼儿制作的展板。
六、活动延伸:
幼儿园里也有一些垃圾,户外活动时间带幼儿把垃圾捡起来,分类扔到垃圾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