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1、0乘任何数都得0。

()2、7×7和7+7的意义相同。

()3、除数是3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4、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5、甲数是40,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200。

()6、最小的四位数减1得到的数是最大的三位数。

()7、650×8的积的末尾有1个0。

( )8、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9、如果A×B=0,那么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

()10、250+0 < 250×0 ( )11、120×0<120+0。

( )12、52+0,52-0与52×0的计算结果相同。

( )13、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1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15、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6厘米,它的周长增加24厘米。

()17、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18、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它们的长宽之和也相等。

( )19、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0、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21、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22、小红和小颍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了190下,小颍3分钟跳了240下,小颍跳的快。

( )23、一袋水果糖1000克,10袋水果糖重10千克。

( )24、小雪的床大约长20分米。

( )25、钟面上秒针走60个小格,分针走1个大格。

( ) 26、2分等于200秒。

( )27、100千克的铁比100克的棉花重。

( )28、10枚1角的硬币摞在一起,厚度约是1分米。

( )29、爸爸的体重是60吨。

( )30、2分和120秒时间相同。

( )31、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32、因为4<5,所以41<51 ( )33、7个1/7米是7米。

三年级数学:判断题专项训练(共172题,建议收藏)

三年级数学:判断题专项训练(共172题,建议收藏)

三年级数学:判断题专项训练(共172题,建议收藏)三年级上册上阶段判断题⼤全1、⼩红的⼀步长约45厘⽶。

()2、⼀只⼩狗⾝长50公分。

()3、1千⽶和1000⽶⼀样长。

()4、⼩明骑⾃⾏车1⼩时⾏1200千⽶。

()5、⼀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厘⽶。

()6、⼀只⼭⽺重约100克()7、1千克的纸和1千克的铁球⼀样重()8、1千⽶=1千克()9、⼀只公鸡重2吨()10、⽤来量长度的有吨、千克、克()11、⼀根曲别针长4厘⽶()12、2个500⽶是1千⽶()13、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定是三位数()14、最⼤三位数加上最⼩三位数的和是1000()15、两个数的和⼀定⼤于两个数的差()16、长⽅形的周长是长加宽的和()17、长⽅形的周长⽐正⽅形的周长长()18、两根⼀样长的铁丝,围成⼀个长⽅形和⼀个正⽅形,它们的周长相等()19、正⽅形的周长是它⼏条边长和的4倍()20、计算正⽅形的周长只要测量出它的⼀条边就可以了。

()21、长⽅形的周长可以⽤长+宽×2来计算。

22、正⽅形的周长减少8厘⽶,它的边长就减少2厘⽶() 23、两个三⾓形⼀定可以拼成正⽅形()24、在除法⾥,余数要⽐商⼩。

()25、1÷1=1×1()26、()×6<43,括号⾥最⼤能填7、()27、分针⾛⼀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8、钟⾯上最长的针是秒针()29、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30、分针⾛半圈需要半⼩时()31、2时20分=120分()32、妈妈体重55千⽶()33、飞机不可能在天空中飞⾏()34、太阳⼀定从东⽅升起()35、汽车⼀定会在空中飞⾏。

()36、今天下⾬,明天可能是晴天()37、⼀个数的6倍是6,那么这个数的7倍是7()38、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39、⼩华每天睡觉9⼩时()40、⼀个长⽅形的长增加2厘⽶,它的周长就增加8厘⽶() 41、两个数相乘的积⼀定⽐这两个数都⼤。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题型专项训练-判断题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题型专项训练-判断题人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题型专练第一单元时、分、秒判断题专项训练解题策略判断题作为小学数学的必考题目,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判断题是一种以对或错来选择的题型。

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

一般表现为出一句话,然后自行选择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上“√”或“×”这两种答案。

对或者错,似乎很容易。

但很多判断题看上去似是而非,常使一些同学感到捉摸不定。

解决判断题的关键,在于同学们能否正确地找出或辨析试题的设错方式。

以下这几种方法能帮助同学们更方便快捷地解答判断题。

一、概念判断法。

有些判断题偷换或省略了某些形成概念的关键性词语,这时可以把已学的概念与命题进行比较,确定其正误。

【例1】(2021·山东三年级期末)分针走一大格,相当于秒针走60小格。

()分析: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1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1圈,即60小格,也就是1分钟;分针走一大格,即5小格,秒针要走5圈。

根据分析可知,分针走一大格,相当于秒针走5圈,所以判断×。

【例2】(2016·贵州二年级期中)9:12:30表示9时12分30秒。

()分析:钟表的两种写法表示时间:①数字加汉字表示。

例:8时30分24秒;7时。

②数字加符号表示。

例:8:30:12;7:00;10:33:05等。

根据时间的表示方法可知,9:12:30表示9时12分30秒。

故答案为:√。

二、计算判断法。

有些判断题实质是容易算错的计算题,这时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的计算题,先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

【例1】(2021·河北张家口市·三年级期末)王奶奶早晨6:00在早市卖水果,8:30收摊,她在早市卖了2小时30分钟水果。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8时30分-6时=2(小时)30(分钟)则她在早市卖了2小时30分钟水果。

故答案为:√。

三、反证判断法。

有些判断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列举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该题错误或正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 专项训练 期末必考判断题型

【三年级上册数学】 专项训练 期末必考判断题型

专项训练•期末必考判断题型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2、1/1> 1/2。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等于它的边长。

(√)5、一个三位数乘以4,积一定是四位数。

(×)6、1千米又叫1公里。

(√)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他们的形状一定相同。

(×)8、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这块蛋糕的1/3。

(√)9、在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10、把一个蛋糕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1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0。

(×)1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13、小明身高42千克。

(×)1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15、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每份是这根绳子的1/6。

(×)16、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3。

(×)17、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周长比正方形周长长。

(×)18、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可以用长+宽×2。

(×)19、4条边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专项训练•期末必考判断题型20、丁丁做5道口算题用45秒,芳芳做6道题用了1分,芳芳做得快些。

(×)21、7千克棉花比7千克铁轻。

(×)2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12厘米。

(×)23、1枚硬币的厚度约1克。

(×)24、小红体重42米。

(×)25、小明高14分米。

(√)26、一条裤子长9分米。

(√)27、一辆车长5分米。

(×)28、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29、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0、在减法算式中,差一定比被减数和减数都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99题(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99题(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99题(附答案)4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12厘米。

( )42、三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米。

( )43、有一个图形,它的四条边相等,它一定是正方形。

( )4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了8厘米。

( )45、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46、7个1/9就是7/9。

( )47、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时。

( )48、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 )49、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 )50、6点钟时分针和时针正好成一条直线。

( )51、2个500米是1000千米。

( )52、因为108×5的因数中间有0,所以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5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也是三位数。

( )54、1= 4/4= 6/6= 9/9 ( )55、1可以看成5个1/5。

( )56、8个3 相加和3个8相加的得数相等。

( )57、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有几个0。

( )58、一个西瓜的1/4比它的1/5少。

( )59、四边形都有四个直角。

( )60、一个西瓜的2/4一定比另一个西瓜的1/4多。

( )61、有一盒糖,吃了它的1/4,剩下的比吃了的多。

( )62、计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63、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差。

( )64、两个两位数相加,和一定是三位数。

( )65、最小的三位数加最小的两位数和是199。

( )66、一个三位数减去一个两位数,差一定是两位数。

( )67、有52个人去秋游,每辆车限乘8人,至少要租7辆车才能坐得下。

( )68、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的开始时刻为每天晚上7:00。

( )69、时针走1大格,分针刚好走两圈。

( )70、眨一次眼晴大约1秒钟。

( )71、在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一个直角。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判断题专项训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判断题专项训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专项训练—判断题1.小明身高132分米。

(×)2.100毫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3.量一枚硬币的厚度应用“厘米”作单位。

(×)4.小明的铅笔盒里有一把刻度尺,长20分米。

(×)5.一根2分米4厘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8厘米。

(×)6.小丽高16分米,小红高160厘米,她俩一样高。

(√)7.因为400>4,所以400毫米>4分米。

(×)8.把1厘米长的细线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9.在表示远的距离时,用“km”作单位。

(√)10.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1.小明家与东方广场相距9千米,小明从家出发去东方广场乘公共汽车比较合适。

(√)12.万里长城长约6300米。

(×)13.因为200>2,所以200米>2千米。

(×)1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1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16.1吨钢铁比1000克棉花重。

(√)17.5吨铁和500千克棉花一样重。

(×)18.12吨<1200千克。

(×)19.一部载货电梯限载1吨,工人师傅要向楼上运560千克钢材和350千克水泥,一次能全部运完。

(√)20.比6吨多80千克是680千克.(×)21.一座桥限重50吨。

(√)22.1吨是200千克的5倍.(√)23.(√)24.1千米的铁丝和1000米的公路一样长.(√)25.3吨比3千米大。

(×)。

【题型专项特训】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专项训练——判断题(人教版,含答案)

【题型专项特训】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专项训练——判断题(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专项训练——判断题一、判断题1.把一个披萨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

(________)2.6个苹果分成3份,1份是总数的13。

(______)3.圆圆和彤彤是同班同学,圆圆写作业用了16小时,彤彤写作业用了14小时,彤彤写作业用的时间短。

(________)4.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圆面积的14。

(________)5.5个16是56。

(________)6.1154。

(________)7.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线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______)8.两瓶同样多的果汁,小红喝了一瓶的45,小明喝了另一瓶的25,小红剩的多。

(________)9.3个13和9个19一样大。

(________)10.下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13。

(________)11.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14。

(______)12.5个小朋友吃一根甘蔗,每个小朋友吃了这根甘蔗的14。

(______)13.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它的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________)14.老师布置每页写16个大字的作业,笑笑写了它的12,淘气写了它的14,笑笑写的快。

(________)15.左图中涂色的五角星可以用13表示。

(________)16.5个15米是5米。

(________)17.3个加上2个是5个,就是.(______)18.1347714+=。

(________)19.2个16加上2个16是4个16,就是46。

(_____)20.38+18=416(_____)21.爸爸吃了一个西瓜的,我吃了它的,妈妈只吃了它的.(_____)22.这些苹果的23是8个.(_______)23.一箱苹果的一定比一箱梨的多.(____)24.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个。

(______)25.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分母同时相加减.(____)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专项训练——判断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正确18.×19.√20.×21.错误22.√23.×24.×25.错。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题1、40个25千克重的同学大约重1吨。

( )2、一个篮球重250千克。

()3、1千克石头和1000克纸同样重。

( )4、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午餐吃了8千克食物。

()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四位数。

( )6、236+315的和比500大,比600小。

( )7、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

( )8、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分米”做单位。

( )9、从小明家到东方广场距离为1350米,乘火车去比较合适。

()10、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分钟。

( )11、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1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

()13、因为400>4,所以400米>4千米。

()14、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

()15、6分=600秒。

( )16、一支铅笔长145厘米。

( )17、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8、一张电话磁卡的厚度是1厘米。

()19、17÷3=4……5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判断题专项练习题答案1、40个25千克重的同学大约重1吨。

( )2、一个篮球重250千克。

()3、1千克石头和1000克纸同样重。

( )4、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午餐吃了8千克食物。

(×)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四位数。

( )6、236+315的和比500大,比600小。

( )7、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

( )8、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分米”做单位。

( )9、从小明家到东方广场距离为1350米,乘火车去比较合适。

()10、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分钟。

( )11、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1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

()13、因为400>4,所以400米>4千米。

()14、40毫米与4分米同样长。

()15、6分=600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1、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从个位算起。

2、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走了10分钟。

3、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4、1千克玉米比1千克芝麻重。

5、李兵7:50到教室,王刚7:40到教室,李兵比王刚走得慢一些。

6、12里面有6个2,所以,12是6的2倍。

7、500千克的2倍是1吨。

8、2个500米就是1千米。

9、700比388多412.
10、△有10个,○的个数是△的5倍,○有5个。

11、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与任何数相加也等于0。

12、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13、两个数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14、( )82×4,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只能填1。

15、如果因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一定有0。

16、2个12比7个17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判断题专项复习题
1、笔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从个位算起。

2、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走了10分钟。

3、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4、1千克玉米比1千克芝麻重。

5、李兵7:50到教室,王刚7:40到教室,李兵比王刚走得慢一些。

6、12里面有6个2,所以,12是6的2倍。

7、500千克的2倍是1吨。

8、2个500米就是1千米。

9、700比388多412.
10、△有10个,○的个数是△的5倍,○有5个。

11、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与任何数相加也等于0。

12、两位数乘9,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13、两个数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的积。

14、( )82×4,要使积是三位数,( )里只能填1。

15、如果因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一定有0。

16、2个12比7个17小。

17、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18、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那么,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19、一个正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20、14 + 34 = 48
21、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22、钟面上,分针从“1”走到“12”走了1秒钟。

23、678+226=814
24、8的2倍是16。

25、被减数是873,减数比被减数少56,减数是817。

26、一个钟面上,秒针走1圈是1分。

27、1吨面粉与1000千克棉花一样重。

28、138-38×2=200。

29、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30、小红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照这样的速度,几天能读完48页?要求几天能读完48页?可以先求每天读了多少页?17、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18、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那么,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19、一个正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20、14 + 34 = 48
21、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22、钟面上,分针从“1”走到“12”走了1秒钟。

23、678+226=814
24、8的2倍是16。

25、被减数是873,减数比被减数少56,减数是817。

26、一个钟面上,秒针走1圈是1分。

27、1吨面粉与1000千克棉花一样重。

28、138-38×2=200。

29、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30、小红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照这样的速度,几天能读完48页?要求几天能读完48页?可以先求每天读了多少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