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通用版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
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
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超载的船只,这样的船安全没有保证。
5、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6、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7、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
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8、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9、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10、一旦发生意外,要保持镇静,听从有关人员指挥。
驾车安全知识(一)正确控制车速正确控制车速,是安全行驶的一个必要条件,所谓“中速行驶,安全礼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许多司机根据自己驾驶车辆的车型和性能,经过实践和测试,大都能摸索出自己最喜爱、感觉最自如的一种车速。
如果这种行车速度能够符合交通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和交通环境,即可把这种车速定为自己的安全车速。
当然,城市与乡村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正确控制车速,还必须注意下列车辆的行驶环境:(1)密切观察沿途交通标志,遇有限速标志时,须严格按标志规定行驶。
(2)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灵活掌握和控制车速,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3)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车流已有自然速度节奏的道路上行驶,要使自己的车速随车流速度行进,不要性急超车。
(4)尽量保持经济车速的稳定,避免高速超车和低速慢行。
汽车载重量轻、道路条件好时,经济车速可适当高一些,而汽车载重量大、道路条件差时,经济车速就必须低一些。
(5)行驶中,车速与通向行驶车辆间距相适应。
在不同天气、道路、车速条件下,与前车间距也不相同,间距大小以确保安全为适度。
(二)减递会车车辆在没有设置中心分隔护栏的道路行驶,与前方来车交会时,应适当降低车速,并选择比较空阔、坚实的路段,靠路右侧缓行交会通过(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会车时,要降低车速,开近灯光,即使是在路面较宽的双车道,也应该慢车交会)。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水上交通安全是指在水体上进行交通行驶时应遵守的各项规定和注意事项,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乘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的基本常识。
一、乘船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天气状况:乘船前应了解天气预报,确保航行期间的天气条件适宜。
如果出现恶劣天气,应考虑推迟或取消航行计划。
2. 检查船只设备:在乘船前应仔细检查船只的设备和装备是否齐全,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救生设备、通讯设备、灯光装置等都处于良好状态。
3. 检查燃料和机油:确保船只的燃料和机油充足,并检查油箱和油管是否密封良好。
4. 防火措施:船上应配备灭火器,并确保灭火器处于有效期内。
在乘船前应对船舱进行清洁,避免杂物堆积。
5. 船只载重量限制:乘船前应了解船只的载重量限制,确保船只不超载。
二、乘船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 佩戴救生设备:乘船时必须佩戴救生衣或救生圈,并正确系紧。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员,应该佩戴救生衣并做好固定。
2. 座位选择:乘船时应选择合适的座位,根据船只运动情况选择相对稳定的位置。
尽量不要趴在船舷或者站在船舷上。
3. 平衡保持:在船只行驶时,应保持身体平衡,不要站立或移动。
尽量集中在船舱内,避免集中在一侧会影响船只平衡。
4. 不乱扔物品:在船只上不要乱扔杂物和垃圾,以免影响船只平衡或堵塞船舷排水孔。
5. 严禁酒后驾船:喝酒会影响判断和反应能力,严禁酒后驾船。
饮酒后应尽量找专业船员或者责任人代为操控船只。
6. 注意通讯:乘船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随时与岸上或其他船只进行联系。
必要时应带备应急通讯设备。
三、遇险时的应急处理1. 发现险情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船只遇险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报警并向岸上或其他船只发出求救信号。
2. 保持冷静:遇险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乘船人员的安全。
3. 使用救生设备:乘船前应熟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遇险时应及时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

水上交通安全常识水上交通安全是指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内进行的交通活动中,为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而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由于水上交通往往受到风浪、水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安全问题也更为复杂和危险。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以下是一些水上交通安全的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遵守航行规则在水上交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规定的航行规则,包括船只的航行方向、速度、航行设备及报警装置的使用等等。
在航行的过程中,船长们必须通晓并遵守这些规定,以保障所有人的航行安全。
二、保障装备齐全在航行中,人们必须保证装备齐全,例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防护帽及安全绳等。
特别是在水温较低的时候,应当带上救生衣,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保护身体并能够保持体温。
三、警惕天气变化在水上交通中,天气变化往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船长们必须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保持警觉,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四、注意水路情况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内,水流及水深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在航行过程中,必须特别留意水路情况,如潮水和洪水情况,并调整航道。
此外,还需注意航道上是否有浮漂、渔网、礁石等障碍物,以避免发生事故。
五、控制速度在水上交通中,船只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速度。
在控制速度时,必须考虑到航行路段的长度以及路段上的条件,以避免航行危险。
比如,当船舶在狭窄的河道、水域中航行时,必须降低速度,以防止碰撞或意外摔落。
六、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在水上交通中,必须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能违反规定或者任意行事。
例如,不能在船头或船尾抛弃垃圾,不能违反疏导规定等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维护水域的环境和安全,也是保障所有人安全的必要手段。
总的来说,水上交通安全常识包括了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认真遵守这些安全常识和规定,才能保障所有船员和载货物的安全。
因此,在水上交通中,人们必须始终保持警觉,保持谨慎,严格遵守规定,从而保障安全,防止出现事故。
水上交通安全须知

水上交通安全须知水上交通是指在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交通活动,包括船舶、游艇、划船等各种水上交通工具。
水上交通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每位乘船者的生命安全,以下是水上交通安全须知,希望广大乘船者认真遵守,共同维护水上交通秩序,确保安全畅通。
一、穿着救生衣在乘坐任何类型的水上交通工具时,都应该穿着救生衣。
救生衣是水上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能够帮助乘船者在发生意外时保持在水面上,减少溺水风险。
尤其是对于不擅长游泳的人群来说,穿着救生衣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无论是乘坐游艇、划船还是乘坐其他水上交通工具,都务必做好穿着救生衣的准备。
二、遵守乘船规定在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乘船规定。
比如,不要在船舷边随意站立或坐下,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不要在船上吸烟等。
这些规定的制定都是为了保障乘船者的安全,遵守规定不仅可以确保自身安全,也可以维护整个船舶的秩序。
三、注意天气变化在水上交通中,天气变化可能会对航行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海上航行时,海浪、风力等因素都会对船只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乘船时间时,要尽量避开恶劣天气,避免在风浪大、雷电多的情况下进行航行。
同时,乘船者也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行程,确保航行安全。
四、避免酗酒酗酒是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酒精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
因此,在乘船前后,乘船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切勿酒后驾船或在船上饮酒。
如果确实需要饮酒,也要控制好饮酒量,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五、保持船舶平衡在乘坐小型船只或划船时,要注意保持船舶的平衡。
不要在船只一侧集中站立或坐下,避免船只因为失去平衡而倾覆。
尤其是在划船时,要注意左右摇橹,保持船只平稳前行。
保持船舶平衡是确保航行安全的重要前提,乘船者务必要做到。
六、遵守航行规则在水上交通中,也有一定的航行规则需要遵守。
比如,在交叉航道中,遇到对方船只时要避让;在夜间航行时要开启航行灯等。
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知识

关于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平安,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平安地行车、走路,避开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关于水上交通平安学问,期望能够帮忙大家!关于水上交通平安学问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
为了保证航运平安,凡符合平安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平安合格证书。
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超载的船只,这样的船平安没有保证。
5、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6、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开乘船。
7、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赶,以防落水。
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8、船上的很多设备都与保证平安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9、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急。
10、一旦发生意外,要保持冷静,听从有关人员指挥。
水上出行的好习惯上下船、船上活动和遇到紧急状况时都要养成一些好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上下船时按挨次上下船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按挨次排队等候,先下后上,不插队、不推不挤、不跑不跳,行走时看清脚下,依次登船。
(2)船上活动讲文明上船后,要找好位置或座位,坐好扶稳。
活动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上下楼梯扶好扶手。
不要在船上玩耍打闹,随便跑跳。
(3)救生设备预备好乘坐需要穿救生衣的船只,应按要求仔细穿好救生衣、拿好救生装备;不要求穿救生衣的船只,要看清晰船上救生衣和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放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熟识船上的疏散路线。
(4)紧急状况听指挥遇到危险状况,要保持冷静,留意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和支配,不要自作主见跳船逃命。
(5)各种垃圾不乱扔乘船的时候不要把垃圾扔到水中,也不要随地乱扔,要把垃圾放到指定位置。
(6)危急船只不乘坐乘船时肯定不要携带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危急品上船。
水路交通安全常识范本(2篇)

水路交通安全常识范本一、船舶与人员安全1. 船舶上应设立固定的逃生通道,并保持畅通。
船舶工作人员和乘客应熟悉逃生通道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2. 船舶上的防滑措施应得到有效维护。
甲板、楼梯、船舱等处都应安装防滑材料,以防止人员在航行中滑倒或摔倒。
3. 船舶上应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使用这些设备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4. 船舶上严禁在行驶时站立在舷外,也禁止在甲板上奔跑。
乘客和船员在船舶行驶期间应稳固站立并扶着栏杆,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5. 乘坐小船或划艇时,务必佩戴救生衣,这样即使摔入水中也能保持浮力,增强自救能力。
6. 遇到船舶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寻找安全的位置躲避,并向船上人员呼救。
二、航行安全1. 在行驶或操作船舶时,船长应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前方和附近的其他船只以及水下障碍物,以防碰撞。
2. 船舶在航行时应遵循航道规则,避免逆向行驶或擅自变更航道。
特别是在繁忙的航道中,应留足够的间距与其他船只保持安全距离。
3. 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如雾天、大风等,航行时应提高警惕,并配备相应的导航设备,确保安全航行。
4. 在航行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天气状况的变化,特别注意风力和海浪的情况。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应及时调整航行计划,并寻找安全的避风港。
5. 在航行过程中,应及时了解水文情况、潮水和水流的变化,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航行决策。
6. 船舶在停靠港口时,应按照港口管理规定进行正确的靠泊和离泊操作。
在靠港和离港时,应特别注意船舶与码头之间的安全间距。
三、应急处理1. 在船舶遇到火灾、漏水等紧急情况时,船舶工作人员和乘客应迅速进行紧急撤离,并在安全地方集合。
不得私自返回船舶。
同时,需要及时向海事管理部门报告。
2. 遇到他船发生碰撞事故时,应立即向对方船舶或海事管理机构发出求助信号,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整航向,避免二次碰撞。
3. 船舶进入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救生信号设备,如船舶脱离控制或失去动力等,应向来往船舶和海事管理机构发送求救信号。
2024年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三篇)

2024年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1)水运交通事故的定义水运交通事故的概念源于“海事”的概念。
关于海事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海事泛指航海、造船、海上事故、海上运输等所有与海有关的事务;狭义上的海事意指“海上事故”或“海上意外事故”,如碰撞、搁浅、进水、沉没、倾覆、船体损坏、火灾、爆炸、主机损坏、货物损坏、船员伤亡、海洋污染等,都属于狭义的海事。
由于我国不但有广阔的海上水域,而且还包括广大的内陆水域,因此,将狭义上的海事概念拓展为水运交通事故,它既包括发生在海上的交通事故,也包括内陆水域的交通事故。
由此可见,所谓水运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
2)水运交通事故的等级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人员伤亡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可将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
国务院于xx年1月3日通过并于同年3月29日发布施行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该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劳动部根据该规定的授权做出下列解释: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即为该规定所称的特别重大事故。
此外,xx年10月20日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发出《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船舶由于严重违章,操作人员过失,机电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等,虽未直接造成伤亡或经济损失,但潜伏着极大险情,严重威胁船舶(旅客、船员、货物)安全及性质严重的重大隐患。
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4类。
严重违章。
严重违反安全航行和防火规定,船舶超载、超速,违章追越,违章抢航,违章抢槽,违章明火作业,违章装载、运输危险货物,违反交通管制规定等。
操作人员过失。
在航行、锚泊或靠离泊时,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疏忽瞭望,擅离职守,助航设备、通信设备和信号使用不当等。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范本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范本一、引言水上交通是指人们在水上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包括海上交通、内河航运和游艇运动等。
水上交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水上交通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增强大家的水上交通安全意识,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上交通的基本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船只安全1. 船只装备在乘坐船只前,务必检查船只的装备是否完好,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浮标等。
确保这些装备能够正常使用,并且数量足够。
同时,应熟悉这些装备的使用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2. 船只保养船只的保养和维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长时间没有使用或存放在户外的船只而言。
定期检查船体的结构是否完好,电器设备是否正常,船体内部是否有漏水等情况。
对于不熟悉船只保养的人来说,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检查和维修。
3. 船只操作在操作船只前,务必熟悉船只的各项操作控制和指示装置的使用方法。
了解船只的性能特点,比如最大载重量、最大航速等。
在操纵船只时,务必按照规定的航道行驶,并遵守航道交通信号。
同时,切勿在航道中妨碍其他船只的行驶。
三、安全意识1. 安全常识教育对于水上交通参与者来说,接受安全常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一些基本的航海知识,包括导航规则、海上天气、海象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些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巧,比如学会游泳、学会使用救生设备等。
2. 注意观察在水上交通中,保持警觉并注意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察觉周围的危险和隐患,避免潜在的事故发生。
在水上行驶时应该特别注意船只、浮标、漂流物以及其他航行器和游泳者等的存在。
3. 饮酒驾船酒后驾船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酒精会影响到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在水上交通中,酒精的影响更加危险,因为水的流动会加大酒精的影响。
因此,饮酒后切勿驾船,以免发生事故。
四、救援和急救1. 救助信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及时发出救助信号。
常见的救助信号包括发出求救信号灯、发出声音信号、释放救生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33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水上交通安全基本常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水运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1)水运交通事故的定义
水运交通事故的概念源于“海事”的概念。
关于海事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海事泛指航海、造船、海上事故、海上运输等所有与海有关的事务;狭义上的海事意指“海上事故”或“海上意外事故”,如碰撞、搁浅、进水、沉没、倾覆、船体损坏、火灾、爆炸、主机损坏、货物损坏、船员伤亡、海洋污染等,都属于狭义的海事。
由于我国不但有广阔的海上水域,而且还包括广大的内陆水域,因此,将狭义上的海事概念拓展为水运交通事故,它既包括发生在海上的交通事故,也包括内陆水域的交通事故。
由此可见,所谓水运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
2)水运交通事故的等级
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人员伤亡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
失情况,可将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
国务院于1989年1月3日通过并于同年3月29日发布施行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该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劳动部根据该规定的授权做出下列解释:水运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即为该规定所称的特别重大事故。
此外,1990年10月20日交通部交通安全委员会发出《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船舶由于严重违章,操作人员过失,机电设备故障或其他因素等,虽未直接造成伤亡或经济损失,但潜伏着极大险情,严重威胁船舶(旅客、船员、货物)安全及性质严重的重大隐患。
该通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分为4类。
严重违章。
严重违反安全航行和防火规定,船舶超载、超速,违章追越,违章抢航,违章抢槽,违章明火作业,违章装载、运输危险货物,违反交通管制规定等。
操作人员过失。
在航行、锚泊或靠离泊时,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疏忽瞭望,擅离职守,助航设备、通信设备和信号使用不当等。
机电设备故障。
船舶主机、辅机、舵机、机件、电器或通信设备、应急设备失灵等故障。
其他因素。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34条规定:“对违反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进行违章操作,虽未造成直接的交通事故,但构成重大潜在事故隐患的,海事局可以依据本条例进行调查和处罚。
”故也可以将船舶重大事故隐患(重大潜在事故隐患)考虑为我国海事分级的最低海事等级。
(2)乘船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
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
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乘船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危险物品、禁运物品带上船。
5)上船后要留心通往甲板的最近通道和摆放救生衣的位置。
船上的许多设备,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行驶,特别是一些救生消防措施,它们存放的位置有一定的规范,不能随意挪动。
6)船舶浮于水面靠的是水的浮力,其受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了限度,船行时就会有沉没的危险。
所以,
乘船时一定注意,不要坐超载船只。
7)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8)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9)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
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10)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11)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12)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自作主张跳船。
13)集体乘船,要听从指挥。
上下船时,要排队有序地进行,不要争先恐后,以免落水、挤伤、压伤或造成船舶倾斜,甚至引起翻船。
要顺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维护好船上秩序。
(3)翻船后的自救方法
1)当遇到风浪袭击时,不要慌乱,要保持镇静,不要站起来或倾向船的一侧,要在船舱内分散坐好,使船保持平衡。
若水进入船内,要全力以赴将水排出去。
2)如果发生翻船事故,要懂得木制船只一般是不会下
沉的。
人被抛入水中,应该立即抓住船舷并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
在离岸边较远时,最好的办法是等待求助。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船翻了以后会下沉。
但有时船翻后,因船舱中有大量空气,能使船漂浮在水面上,这时不要再将船正过来,要尽量使其保持平衡,避免空气跑掉,并设法抓住翻扣的船只,以等待救助,这也是一种自救的办法。
4)海上遇到事故需弃船避难时,首先要对浮舟进行检查,清点好带到浮舟上去的备用品,将火柴、打火机、指南针、手表等装入塑料袋中,避免被海水打湿。
根据一般原则,在最初24小时内应该避免喝水、吃饭,培养自己节食的耐力。
长期在海上随风漂流时,容易生水疽、皮炎和眼球炎症等。
此刻,不要将水疽弄破,最好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
对于皮炎和眼球炎症,要避免阳光直射。
坐在浮舟上时间过长,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坐久时要活动活动手脚,使臂时和肩膀的关节、腿部的肌肉得以放松。
同时,应注意保暖,不要被海水打湿身体。
(4)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1)两手穿进去,将其披在肩上;
2)将胸部的带子扎紧;
3)将腰部的带子绕一圈后再扎紧;
4)将领子上的带子系在脖子上。
(6)救生衣的自制
在水中漂浮时,如果没有现成的浮袋或救生衣,应该利用穿在身上的衣服做浮袋或救生衣。
可以使用的有:大帽子、塑料包袱皮、雨衣、衬衣、化纤或棉麻的带筒袖的上衣等,甚至可以将高筒靴倒过来使用。
但应注意不要将衣服全部脱掉,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具体方法为:要在踩水的状态下,进行如下活动,用皮带、领带或手帕将衣服的两个手腕部分或裤子的裤脚部分紧紧扎住,然后将衣服从后往前猛地一甩,使其充气。
为了不让空气漏掉,用手抓住衣服下部,或者用腿夹住,然后将它连接在皮带上,使它朝上漂浮。
如果用裤子做浮袋,将身子卧在浮袋上,采用蛙泳是比较省力的;如果穿着裙子,不要把它脱下来,要使裙子下摆漂到水面上,并尽力使其内侧充气。
(7)水上遇难时信号工具的作用
在江河或海上遇险后,有效地利用各种信号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会加大得救的可能性。
1)反射光。
利用铁或闪光的金属物,将阳光反射到目标物上去。
如果阳光强烈,反射光可达15公里左右,而且从高处更容易发现。
2)信号筒。
信号筒有白天和晚上用两种。
白天用的信号筒会发出红色烟雾,晚上用的会发出红色的光柱,燃烧时间约1~1.5分钟。
夜间在20公里外都能看到,白天在
10公里内才能看到。
3)防水电筒。
这是一种小型的手电筒,可以在夜间发出信号,但最多只能照射2公里左右。
4)自制信号旗。
将布绕在长棒的顶端作为信号旗使用。
5)海上救生灯。
海上救生灯点着后靠海水来发光,将其浸入海水可连续发光15小时,在2公里远的地方就可以发现,该工具寿命为3年。
6)铝制尼龙布。
铝制尼龙布的反光性强,从远处就能发现,而且也容易被雷达所发现。
(8)不会游泳者落水后的自救
遇到这种情况时,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能否生存的关键。
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以便呼吸空气。
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重衣服,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
这时,应向岸边的行人呼救,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