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合集下载

印刷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工初赛试题

印刷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工初赛试题

印刷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工初赛试题第一章印刷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数字原稿的是()。

.光盘中的图片.彩色照片.数码相机中的图片.电脑上下载的图片.若平版印刷用纸是铜版纸,常用的网点线数是()。

线英寸线英寸线厘米线点.印刷品的亮调部分大多借助()来呈现颜色。

.网点并列.网点叠合.网点交叉.网点结合.印刷时网点增大最严重的部位是()。

的网点.中间调的网点.网点搭角处.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印刷方式是()印刷。

.平版.孔版.凹版.柔版.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无须印版,而是通过()转移油墨的。

.光导体.铝基.纸基.激光头.静电成像数字印刷其成像基本过程为()。

.曝光→充电→显影→转移→定像→清理.转移→充电→曝光→显影→定像→清理.显影→充电→曝光→转移→定像→清理.充电→曝光→显影→转移→定像→清理.在表示存储器容量时,()字节。

.四开版,就是一次可印开印品()张。

是国际系列纸张大小的称谓,表示系列全幅纸对折(裁切)()次。

.报纸设计和制作时,以下()设计元素中,必须放在第一版。

.报头.报脚.报线.从软件属性区分,下列软件中属于排版软件的是()。

.关于专色油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具有不透明性质的专色油墨,没有叠印效果.部分专色油墨遮盖性强,且具较高的饱和度.表现色域窄于色料空间.荧光色和金属色等专色,是减法混色系统以外的颜色.印刷品的暗调部分大多借助()来呈现颜色。

.网点并列.网点叠合.网点交叉.网点结合.调配油墨时,要提高饱和度,则需要加入()。

.白墨.原色油墨.黑墨.树脂油墨.()是组成数字图像的最基本单位。

.网点.像素.显示点.打印点.数字图像上的像素反映了图像上()。

.某一点的亮度和色度.某一小区域总的亮度和色度.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和色度.整幅图像的亮度和色度二、多项选择题.印刷油墨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色料.连结料.填充料.附加剂.染料.油墨对印刷色彩质量影响的主要相关因素有()。

第四章印刷图像阶调和颜色合成

第四章印刷图像阶调和颜色合成
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达到 灰平衡。实际上黄、品红和青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 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的规律是青的网点面积要 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相 差较小。
灰平横曲线
三色印刷色谱
灰平横数据
C
3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0
M 2 6 13 23 32 41 52 62 73 83 93
Y 2 7 14 24 33 42 53 64 75 85 95
5.5黑版的应用
黑版的作用
A.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B.稳定图像的颜色 C.加强暗调层次 D.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E.解决文字印刷
5.5黑版的应用
黑版的种类 短调黑版
辅助色版,用于 常规复制、UCR
长调黑版
主要色版,用于 灰成分替代
UCR作用范围
UCR计算原理
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 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 墨中的两种加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 相同的视觉效果
UCR=S-(L-S)/k
k一般取5。意味着:当L与S的差 值大于或等于五倍左右的S时,就 没有底色去除量了。
底色去除的参数
底色去除功能由起始点和去除量来控制 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
灰成份替代的理论依据
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 黑墨再现的视觉可分辨梯级大于其它各 基本色所再现的梯级。因此,尽可能多 的引入黑墨有利于扩大色彩空间和阶调 层次。
灰成份替代的规律
光替
学代
和 视 觉 效 应 一 致
前 提 :
替 代 前 后
中 性 灰 成 分

印刷图像处理教案综述

印刷图像处理教案综述

西安理工大学教课设计(首页)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系:印刷工程技术系课程名称印刷图像办理课程代码总学时: 40 学时学分授课: 32 学时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任选课()院级任选课()学位课()上机:8 学时实验:学时授课专业印刷技术授课班级印07级任课教师赵金娟职称授课老师教课目标:本课程系统地叙述了数字图像的基本理论和数字图像的基本办理方法,并牢牢环绕印刷图像的办理,叙述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中参数的设置,图像的阶调层次校订原理和校订方法,图像的色彩模式及其合用的场合,色彩校订的原理和方法,图像输出时印刷工艺参数的设置。

经过这些内容的解说,使得学生在印前图像办理时,能够依据图像自己的特色和所使用的印刷工艺,对教课目标图像进行相应的办理。

教课要求:和要求认识印刷图像的发展史;数字图像的基本观点、分类、表示方式;图像的数字化、印刷图像的分辨率的选择;图像的色彩模式、图像的格式;掌握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认识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及常用的加网算法;掌握图像的几何变换方法及插值算法;掌握photoshop中图像的校订方法及印刷图像办理时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

要点:图像的数字化;印刷图像办理流程;图像的增强方法(直接灰度变换、教课要点、直方图平衡、光滑、锐化)、插值技术。

难点难点:采样定律、空间域滤波办理、频域滤波办理、直方图平衡算法。

教材:1、《数字加网技术》,姚海根,印刷工业第一版社,2000参照书:教材和参1、《彩色数字印前技术-平面设计进阶》,顾桓,印刷工业第一版社,2000考书2、《图像工程》,上册,章毓晋,清华大学第一版社,20003、《adobe photosh标准培训教材》,adobe企业北京代劳处主编,人民邮电第一版社20014、《电脑平面设计及印前图文办理500问》,刘武辉,北京希望电子第一版社西安理工大学教课设计(章节备课)学时:2学时章节第一章概括认识印刷的基本流程;认识印刷成品的页面基本组成因素;教课目标认识数字图像的观点;和要求认识印刷图像办理的内容;要点:数字图像的基本观点;数字图像办理的目的;要点、难点印刷图像办理的目的;印刷图象办理的内容;教课内容:1.图像的观点2.数字图像的观点3.数字图像的发展教课进度4.印刷图像办理与数字图像办理的关系(含章节5.印刷图像办理的历史教课内容、6.印刷图像办理的内容学时分派、7.印刷图像办理系统教课方法、8.印刷图像办理的设施协助手段)教课方法:叙述为主,理论联合实质协助手段:多媒体课件1.什么叫数字图像?数字图像与图形的差别?本章思虑2印刷图像办理经过哪几个发展阶段?题3.印刷图像办理包含哪些内容?4.印刷图像办理与一般的数字图像办理有何差别?主要参照资料备注西安理工大学教课设计(章节备课)学时:4学时第二章印刷图像办理的色彩学基础章节目的:掌握印刷图像办理中如何保证获得正确的颜色要求:1、掌握色光加色法以及色料减色法;教课目标2、掌握CMYK模式的图像中黑版的作用;和要求3、掌握印刷流程中图像采纳适合的模式保证正确的输出4、认识色彩管理的原理;5、掌握色彩管理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要点:图像的模式;印刷图像办理中色彩管理参数的设置要点、难点难点:色彩管理参数的设置教课内容:颜色空间图像的色彩模式教课进度图像各色彩模式的用途(含章节图像色彩管理的原理教课内容、图像在不一样色域的变换方式教课方法:以叙述为主学时分派、教课方法、协助手段:photoshop软件演示说明原理协助手段)本章思虑题1. 哪些图像模式对应印刷输出?2. 图像在不一样的印前阶段应当采纳哪些色彩模式?3. 设施的特色文件在图像办理中如何使用?主要参照色彩管理刘浩学等,电子工业第一版社2005 资料备注学时:2学时章节第三章图像的数字化目的:理解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法,在图像数字化过程中设置正确教课目标的数字化参数和要求要求:掌握模拟图像的数字化方法;掌握分辨率的选择方法;掌握量化等级选择方法;要点、难点要点:数字化参数难点:数字图像分辨率确实定教课内容:教课进度(含章节教课内容、学时分派、教课方法、协助手段)1. 一维模拟信号的数字化2. 图像的数字化3. 图像数字化参数确实定4. 图像大小的计算5. 数码照片的分辨率确实定6. 数字化设施的参数教课方法:以叙述为主协助手段:多媒体图片演示配合黑板推导本章思虑题1. 设施的动向范围指的是什么?2. 图像、文字、图形扫描应当如何选择扫描参数?3. 图像的扫描精度由什么来确立?主要参照资料1.《数字加网技术》,姚海根,印刷工业第一版社,20002. 《数字印前技术》,高晶、张晓晖、李艳译,电子工业第一版社,2001备注学时:4学时章节第四章4.1 数字图像办理基础教课目标和要求目的:理解数字图像办理的算法分类要求:掌握数字图像的点办理算法;掌握数字图像的模板办理算法;认识数字图像的统计算法;要点、难点要点:数字图像的点办理算法与模板办理算法难点:数字图像的模板办理教课内容:教课进度(含章节教课内容、学时分派、教课方法、协助手段)1. 数字图像办理的目的2. 数字图像办理算法的分类3. 数字图像的点办理算法4. 数字图像办理的模板5. 模板的分类6. 不一样的模板办理的合用处合教课方法:以叙述为主协助手段:多媒体图片演示配合黑板推导本章思虑题1. 如何设计数字图像灰度调整算法?2. 数字图像的颜色彩整应当采纳如何的算法?说明办理的思路3. 图像中的噪声如何去除?主要参照1.《图像工程》,上册,章毓晋,清华大学第一版社,2000资料2.《数字加网技术》,姚海根,印刷工业第一版社,2000 备注学时:2学时章节第四章图像的直方图目的:认识直方图的作用,会利用直方图对图像的信息进行判断教课目标要求:和要求掌握图像的直方图的定义;掌握图像直方图的计算方法;依据直方图判断图像的特色要点、难点要点:直方图的各参数的意义;难点:图像特色如何用直方图去判断第四章教课进度1图像直方图的计算方法(含章节2.不一样的直方图代表的意义教课内容、3.直方图各参数学时分派、4.直方图的性质教课方法、5.直方图与图像的特色协助手段)教课手段:叙述和软件显示相联合,并联合板书的推导。

图像印刷中的信息处理

图像印刷中的信息处理

的. 最小成像 单元是像 素 . 印刷图像是 通过网点油 墨的 而
近 年 来 , 像 处 理 技 术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和 多媒 体 技 图
叠 印来 再现 图像 内容的 . 最小 的成像 单元 是网点。 数字化

今 日印刷
20。 081
维普资讯

术 的飞 速 发展而取 得 了长足 进步 。 图像 处理 是指 用一定 的技术手段 采集 图像信 息 并对其进行 某些分析与 变换 . 从而 获得所 需信 息 的过 程 。 图像信 息 处理 着重于 对 图像 进 行 变换 . 以将传 递 的图像 进行编码 压缩 或对接 收 的 可 图像实 现信 息增 强与重 建 , 其基本 功 能是将 退化 的图像
2图像信息传输 。
图像 传输 时 连续 的模拟信 号 和离散 的数字信 号 有 之分。 利用 电子 回路的模拟计 算机 以把输入 的图像电 可
信 号 放 大 并 进 行 处 理 . 而 完 成 对 图 像 的 色 彩 校正 ( 括 从 包
图像 扫描输入过程 , 是模拟 图像信号 的光电转换 、 模
图像 原 稿 的 分 色 流 程 是 图像 原 稿 一 扫 描 得  ̄ R B图 像 JG

RGB图像转换为CMYK图像 一 置入排版页面 一
页 面 输 出得  ̄C J MYK分 色 菲 林 胶 片 或 印版 。
数字 图像 处理指 将模拟 图像 信号转 换成 数字格 式 图像 分为模拟 图像 和数 字图像 瓜相 机拍摄 的是 傻 模拟 图像 , 数码相机拍摄 的就是数字 图像 。 而 模拟图像 是 连续 的 , 数字 图像 是离散 的 . 是将 灰度连续 变化的模拟 图 像经 过抽样 和量化 后得 到的一 组数码 矩 阵的集合 体 。 模 拟 图像 和 数字 图像 之 间的转换 是通 过模数 转换 实现 的。 数字 图像 与模 拟图像最 主要的 的误 差是量化过程 中的量 化舍入误差 , 也称 为印刷行业 的 角度 从 看, 数字 图像 处理改 变了图像的显示效 果 , 如图像数字 化 ( 包括采样和量 化 ) 图像增 强 、 、 图像 几何 变换 、 图像 恢复 、 图像重 建 、 图像 隐藏 技术 ( 字水 印技术 ) 图像 变换 、 数 、 图 像编码等 。

彩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彩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彩色印刷图像信息处理【天意数字快印】输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对原稿进行扫描、分色并输入系统。

除文字输入与计算机排版系统相同之外,图像的输入可以采用多种设备,如:扫描仪,电子分色机、摄像机、绘图仪以及卫星地面接受站等。

使用较多的是扫描仪。

扫描仪有平台式和滚筒式两种,用于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扫描仪应具有适合印刷要求的输入分辨率、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

(一)输入分辨率指每英寸采样的点数,用dpi表示。

Dpi和网点线数lpi有以下的关系:dpi(输入分辨率)=网点线数×缩放率×系数系数一般为1~2。

随着放大倍率的增加,要求的分辨率随之增大。

反射原稿的放大倍率较小,以5倍计算,1500dpi即可。

透射原稿的幅面较小,以10倍计算,3000dpi才行。

有的扫描仪分辨率已达6000-8000dpi。

实际使用的分辨率,取决于输出分辨经和图像的缩放倍率。

(二)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色彩位数指某种颜色用多少二进制位表示,如8位、16位、24位、36位等。

扫描密度范围指最亮和最暗处的密度差。

通常扫描密度范围愈大,色彩位数愈多,如果密度范围大于3.0,最少要10位。

此外,要求扫描仪能提供标准的通用数据格式,准确可靠地接受工作站的控制,具有环境自动校正功能,能够对外界是光的干扰补偿,同时,在保证达到扫描仪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扫描速度愈快愈好。

二、DTP的加工处理设备加工处理设备统称为图文工作站。

基本功能是对进入系统的原稿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例如:校色、修版、拼版和创意制作,并加上文字、符号等,构成完整的图文合一的页面,再传送到输出设备。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有苹照相机(MAC)?PC机和工作站等。

由于可用于桌面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极其丰富,因此,选择适合印刷要求的硬件、软件组合成系统时,应该考虑处理速度,处理容量,系统网络、中文环境等几个问题。

(1)处理速度图像处理要求对图像中的点逐点处理,数据量很大,要求具有很高的速度,应使用较高档次的微机或工作站。

印刷概论第四章文字信息处理

印刷概论第四章文字信息处理

点数 42 28 21 16 14 12
尺寸 14.761 9.841 7.381 5.623 4.900 4.218
11
照排文字的规格
照排文字的大小用毫米来计量,最小 的计量单位为"级"。
1级(k)=0.25mm
一般照相排字机能照排的文字大小, 由7级~62级
12
计算机排版文字的大小
计算机排版系统中,文字的大小基本上和 活字相同,采用号数字或点数字。
13
字体字号的选用原则:
书宋体:书宋体的特点是横平竖直,横细竖 粗,粗细适中,疏密布局合理,使人看起来 清晰爽目,久读不易疲劳,所以一般的书刊 正文都采用书宋体作为字体。书宋体的另一 个优点是印刷适性好,印刷出来的字体笔道 完整清晰,所以,一般的书刊都选用5号字 作为正文的字号。
14
楷体:笔画接近于手写体,直接由古代书法
印刷概论
第四章 制版
第一节、文字信息处理
1
第一节、文字信息处理
文字信息处理目的 文字的字体、大小及排版要求 活字排版 照相排版 计算机文字排版
2
一、文字信息处理的目的
主要目的
版面设计和排版,即依照用户提供的文 字稿及对印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字体、字 号、行距、字距、版式要求等,并利用文 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稿依照版面设计的 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过程。
19

扉页,又称内中副封面。在封二或衬页之后,印 的文字和封面相似,但内容详细一些。 版权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的历史介绍,供读 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 内容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名称、印刷厂、发地者、 开本、版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价、书号 等。

印刷工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印刷工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2.图形信息输入
软件直接绘制或者数字化仪等硬件设备
3.图像信息输入
扫描仪输入;数字照相机输入
印刷工艺设计
图文信息的输入

数字化仪是将图像(胶片或像片)和图形(包括各种地图) 的连续模拟量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的装置,是在专业应用 领域中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图形输入设备,是由电磁感应 板、游标和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分为跟踪数字化仪和扫 描数字化仪两种。

印刷工艺设计
文字信息的输入

原稿的输入分为2种形式 1.模拟文字原稿
模拟原稿主要是指手写稿、打印稿印刷稿等非数字式载体 的文字信息
文字的计算机输入方式 a 键盘输入---使用最广泛的输入方式 b 字形识别输入—对部分有设备输出、格式规范的、标
准体的文字原稿采用。如打印文字稿、印刷文字稿等
c d
图文信息的扫描

图像原稿的扫描
图像原稿是原稿中最重要的一种,主要应该注意图像 的清晰度、层次、阶调、色彩的准确度、图像的准确 度等 主要有: 1.单色图像的扫描 2.彩色图像的扫描 3.网点图像扫描
图文信息输入设备

文字输入设备 1.键盘
键盘分为4个区—打字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功能键区、数字 键区。
2.鼠标和轨迹球
图文信息输入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 1.光笔
光笔分为无压感光笔和压感光笔
2.数字化仪
图像输入设备
1.
扫描仪
滚筒式扫描仪(扫描输入质量相当高的专业印刷级扫描设备);了解滚筒式扫 描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滚筒式扫描仪是目前最精密的扫描仪器,它一直是高精密度彩色印刷的最佳选 择 。它也叫做 “电子分色机”,它的工作过程,是将正片或原稿用分色机扫 描存 入电脑,因为 “分色”后的图档是以C、M、Y、K或R、G、B的形式记录 正片或原 稿的色彩信息,这个过程就被叫成 “分色”或 “电分”(电子分 色)。而实际 上,“电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滚筒式扫描仪扫描。 滚筒式扫描仪与平台式扫描仪的主要区别,是它采用PMT(光电倍增管)光电 传 感技术,而不是CCD,能够捕获到正片和原稿的最细微的色彩。一台4000 dpi分 辨率的滚筒式扫描仪,按常规的150线印刷要求,可以把一张4×5的正 片放大13 倍(4000÷300=13倍)。现在的滚筒式扫描仪可以毫无问题地与苹 果机或PC机相 连接,扫描得到的数字图像可用Photoshop等软件作需要的修改 和色彩调整。

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

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

印刷信息处理的主要流程一、概述印刷信息处理是指将原始信息通过印刷技术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的过程。

它包括了信息的输入、编辑、排版、印刷和输出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有序组合和协调,最终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和生产。

二、信息输入信息输入是印刷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包括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录入等工作。

收集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

整理信息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归档,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录入信息是将整理好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以便后续处理和编辑。

三、信息编辑信息编辑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审查、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是对信息进行审查,检查其是否准确、合法和完整。

然后根据编辑要求对信息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符合印刷要求和传播目的。

最后对信息进行完善,包括文字的润色、图片的处理和排版的调整等,以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效果。

四、信息排版信息排版是将编辑好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进行组织和布局的过程。

它包括了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以及版面的设计和调整。

排版的目的是使信息具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和视觉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到印刷工艺和输出设备的要求,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和再现。

五、信息印刷信息印刷是将排版好的信息转化为实际的印刷品的过程。

它包括了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和印刷设备,进行印刷准备工作,如调整印版、墨水和压力等。

然后将印版和印刷材料进行组合和安装,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操作,最终得到印刷品。

印刷品要经过质量检查,确保其与原始信息一致且质量合格。

六、信息输出信息输出是将印刷好的信息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过程。

传统的输出方式包括纸质印刷品的发行和分发,如报纸、杂志、书籍等。

现代的输出方式还包括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应用,如电子书、网页、移动应用等。

信息输出要考虑到传播目标和受众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地传递和接收。

七、总结印刷信息处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印刷、计算机、编辑和传媒等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紫
青蓝
通过网点叠合可以再现各种颜色,并遵循色料的减色 混合原理。
第三节 制版照相工艺及电子分色加网工艺
一、制版照相
把原稿上的图像拍摄到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1、照相设备及器材
制版照相机:
是拍摄原稿以获取制版用底片的一种特制照相机.
• 作用: 原稿 分色,加网 等大拍摄或放大,缩小 制版用底片
• 机械结构: 机架
二、网点的特性
1、调幅网点(AM):
网点覆盖率:网点覆盖面 积与总面积之比 (百分数或成数)

玻 璃 网 屏
制版
接 触 网 屏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 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 1~3成网点) • 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 范围(7~9成网点) • 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 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加网线数降低 常用的加网线数: 报纸、杂志内文 100 lpi 彩色杂志、画册等 150 lpi以上
• 网点形状: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
单色连续调原稿的调幅加网复制原理
印 刷 品
由等距网点大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
原稿
原稿亮部 ……暗部
印版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 …... ……….大…………………小………暗
显影:米吐尔 + 对苯二酚 化学显影,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的Ag 潜像 可见影像
定影:除去残留的未感光的卤化银,形成稳定影像 水洗:除去感光液中定影液和其它残余药品成分 防止底片发黄,褪色
3.单色连续调原稿的照像工艺
与线条稿工艺基本相同 区别:需安装网屏 工艺流程:以接触网屏为例
分析原稿:清除原稿上的脏物和斑痕 确定反差和主要阶调 是否对原稿反差进行压缩或放大 高调和低调是否需要修正
二、电子分色加网工艺
是指利用电子分色机通过电子扫描分色方式和电子加 网,将彩色图像原稿分解成单色的网点阴图(CMYK) 或网点阳图,并输出底片的过程。 1、电子分色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记录单元 (输出部分) 1)电子分色机的结构
扫描单元 (输入部分)
控制单元
2)电子分色机的图像处理功能 层次校正:可通过主层次电路和辅助层次电路实现, 可对图像的各个层次进行分别校正。 色彩校正:基础蒙版电路,实际上,由于工艺过程中 一些不理想因素的影响使原稿在颜色分解和合成时产 生颜色误差。 黑版的选择和底色去除:黑版合成电路、底色去除和 底色增益电路,将暗调的中性灰分解出来,生成黑版 信号;并以之作为底色去除信号对暗调部位的CMY作 相应的减色。 细微层次强调: 虚光蒙版电路,强调细微层次,提 高印品清晰度。
印 刷 概 论
食品学院包装工程技术研究所
第四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
第一节 连续调图像原稿阶调复制的原理
一、连续调图像原稿阶调复制原理
要素:阶调层次的再现、图像清晰度的保证、颜色的还原性
阶调:图像中像素的亮暗程度. 层次:亮暗之间的密度等级. 清晰度: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
阶调层次丢失的印刷品
连续调图像原稿的阶调层次在印刷品上如何表现?
• 加合方式:颜料混合 • 混合后亮度降低 • 应用于印刷,绘画
彩色复制就 是建立在色光加 色法和色料减色 法原理基础上。

彩色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
(色彩所呈现出 来的质的面貌)
亮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
(彩度或纯度,反射或 透射光接近光谱色的程 度)
非彩色
黑、白以及从黑暗到最亮的各种灰色
三、颜色的分解和合成
R Y G
W
C
M B
R+G=Y R+B=M B+G=C R+G+B=W(白)
不同强度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
• 加合方式:色光连续混合 • 色光混合后亮度增加 •应用于彩色电视、显示器
3.色料三原色 颜料和染料中的黄(Y)、品红 (M)、青( C)三种颜色不 能由其它颜色的颜料混合而成;而且,三种颜色按照不 同比例混合后可以合成各种颜色,故称 C 、 M 、 Y 为
暗箱
镜头 镜头架 皮腔 暗盒(含网屏架,感光片架)
原稿架 操纵机构 控制暗箱,镜头架,原稿架的移动调节
• 种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 卧式 吊式 立式 机架水平在下 机架水平在上 机架垂直于地面
制版照相机的辅助设备:
制版镜头 滤色片 光源 自动胶片显影机 定位打孔器 拷贝机 密度计 网屏
2)影响图像清晰度的因素
(1)原稿清晰度 (2)感光材料解像力
(3)复制设备的性能
照相镜头的解像力:lines / cm 或 lines / inch 扫描仪物理分辨率:dpi 灰度等级:bits / pixel
(4)印刷品加网线数
第二节 颜色再现的基本原理
一、色的基本知识
人看到颜色的条件:正常视觉、光的照射 视觉: 光谱上波长为390nm—770nm的电磁波在人眼中形成色觉 光:
原稿
黄分色阳片
2.颜色的合成
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 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
印刷品
打样
印刷品 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叠印再现原稿彩色。
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种原色光
图:印刷品网点叠印 效果示意图
A. 网点并列: 遵循色料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红 (白 )
γ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红外线 无线电波 交流电 可见光
390nm
770nm
红 (R :Red ) 绿 (G :Green ) 蓝 (B :Blue ) 黄 (Y :Yellow ) 品 (M :Magenta ) 青 (C :Cyan )
印 刷 中 的 典 型 颜 色
黑 (K或Bk :Black ) 白 (W :White )
1、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 (凹版印刷) 2、利用网点覆盖率 (平版印刷,凸版印刷等) 网点: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最小的吸附油墨的 单位。 通过形成不同大小的网点或网点覆盖率不同来表现图像上最 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印页的 单位面 积内 网点总面积大,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 线多,阴暗 网点总面积小,油墨覆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 线少,明亮
绿
(白 )
A. 网点并列: 遵循色料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 (白 ) 蓝
(白 ) 灰
(白 )
并列网点大小不同时,产生的颜色偏向大网点一侧。
橙红
紫红
通过网点并列可以再现各种颜色,且遵循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
B. 网点叠合:
遵循减色混合原理

绿


油墨吸收色光的多少与色料的浓度,透明度,墨层厚 度,叠印顺序有关,所以会产生偏色。
感光材料:
见光能发生变化,并经曝光和一定的化学及物理处理 后能得到固定影像的材料的总称。 大体分为两类: 银盐类 感光物质为卤化银,分散于明胶水溶液中 感光速度快 主要用于照像
非银盐类 …….其它材料,如铬胶,重氮盐或叠氮盐 感光速度稍慢, 主要用于制版
感光材料的结构
保护层:防止乳剂层被刮伤 乳剂层:银盐 + 动物胶 + 色素 见光发生化学反应 片基:支持体 若为玻璃则称为干版 ……涤纶………胶片(软片) ……纸…………相纸
色料三原色。
4. 色料减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 料混合后会产生另一种 颜色的色料的现象。
C
B M
K
R
G Y
色料减色法的呈色原理: Y+M=W-B-G=R Y+C=W-B-R=G C+M=W-R-G=B Y+M+C=W-B-G-R=0(黑)
Y+M=R Y+C=G M+C=B C+M+Y=BK
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颜色
加网阴图 加网阴图
印版
印版
印版
分色阳图
白线网屏
碳素纸
印版
优点:修正机会多,制版效果易于控制 缺点:操作复杂,消耗感光片多,拷贝次数多使清晰度受损
2)直接分色加网:分色和加网工序一步完成,分色同 时用接触网屏将原稿阶调层次直接以网点形式记录在分 色片上。亦称“直挂”或“一步法”。
优点:减少了翻拷次数,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制版周期, 提高了清晰度,工艺快速,简单,价廉。 缺点:层次再现不如间接法好,尤其暗调再现性差,还必 须制作蒙片。
• 网线角度:相邻网点的连线与基准线的夹角。
常用的网线角度 0°( 90 °), 15 °( 105 °) 45 °( 135 °) , 75 °(165 °)


莫尔纹:光学中两个空间周期相差较小的图纹重叠时, 会出现一种具有更大空间周期的图纹。 龟纹:彩色印品由四色或四色以上色版套印,各色版的 网点都是周期性排列的,相互叠加是必然产生莫尔纹, 印刷中称为龟纹,龟纹影响图像质量。 避免醒目龟纹的方法:龟纹必然存在,只能尽量减小它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加大网线角度以减小莫尔纹间距; 四色印刷中网线夹角应不小于22.5°。
防光晕层:含有吸光染料,防止 因银盐颗粒闪射和片基反 射形成的光晕,即不该曝 光部位的微量曝光
底 涂 层
2. 线条原稿的照相工艺
干片照像工艺
• 特点:直接采用预制好的干版或胶片 质量稳定,操作简便 • 工艺过程: 装原稿 装感光片
调焦:使影像大小符合尺寸要求,影像清晰 1 1 1 + = a b f 曝光:干片见光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潜像,曝 光时间取决于感光度
1.颜色的分解 利用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或吸 收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扫描、制版等的分色。 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 入射光 滤色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