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NX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项目方案

合集下载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应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应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应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指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应用,构建起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的框架。


设计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传感器网络、卫星遥感等手段,实时、全面地采集城市地理
空间数据,如地形地貌、建筑物、道路、交通等信息,并进行规范化的存储和管理,
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2. 数据整合与共享:将各部门、各级别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支撑,促进城市各项事务的协同发展。

3. 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GIS技术,对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关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信息,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4. 地理可视化与服务: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提供直观的感知和交互界面,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实时、动态的城市信息。

5. 地理空间数据应用平台: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应用平台,集成各类地理信息
和应用服务,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多样化的城市服务,如智能导航、环境监测、应急
响应等,提升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智能化水平。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应用可以涵盖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
方面,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进程。

浅谈一村一镇一地图项目数据收集与处理

浅谈一村一镇一地图项目数据收集与处理

浅谈一村一镇一地图项目数据收集与处理“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是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的地图和数据成果,既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的数据收集与处理需要借助村镇地图数据库,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提取重要要素,通过图库一体化生产技术,为每一个乡镇、行政村、社区居委分别编制一张正射影像地图,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农村的规划设计管理、应急指挥管理等。

一项目总体建设思路及数据整理思路(一)项目总体建设思路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总体建设思路为在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技术手段构建村镇地图数据库,从数据库中提取有关信息要素,采用图库一体化生产技术为每一个乡镇分别绘制一张特有的正射影像地图,总体技术建设思路见图1。

图1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总体建设思路(二)数据整理思路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专题信息数据等现有数据资料的整理是开展该建设项目的基础。

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各个数据整理工作的大致思路:(1)正射影像数据直接采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成果,不需要另行处理建库。

(2)已建库数字线划数据包括交通、水系、居民点及设施、地貌、植被与土质等图层信息,这类信息可直接加以利用,等高线、高程点等图层没有建库,因此需要重新建库,数据的处理和转换是重点,等高线、高程点等图层可根据国土局现有资料及外业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整合与提取,在数据入库过程中要把各图幅中相同图层的数据进行接边融合处理,将处理好后的数据再行入库[1]。

(3)行政界线数据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中已经建库,不需要再单独建库。

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建设及村镇影像地图的编制(一)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建设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专题数据的数据集、参照《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试行)》中的有关数据图层和要素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入库。

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工程编号: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星球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月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项目情况 (1)1.1项目来源 (1)1.2工作内容 (1)2已有资料情况 (2)3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3)3.1作业依据 (3)3.2基本规定 (3)3.3成图精度 (3)4技术方案 (4)4.1生产流程 (4)4.2技术路线 (4)4.3地名地址外业采集 (6)4.3.1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 (6)4.3.2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 (6)4.3.3信息数据注意事项 (6)4.3.4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 (7)4.3.5数据采集常见问题处理 (8)4.3.6阶段成果提交 (8)4.4数据入库 (8)4.4.1总体要求 (8)4.4.2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 (9)4.4.3地名/地址代码编码规则 (9)4.4.4地名/地址分类代码 (10)4.4.5几何表达基本规则 (11)4.4.6空间要素分层 (12)4.4.7地名/地址数据的属性结构 (12)4.5数据检查 (15)4.5.1数据检查程序 (15)4.5.2数据检查比例 (16)4.5.3数据检查内容 (16)4.6项目组织 (18)4.6.1作业前准备 (18)4.6.2工作周期、人员投入及组织结构 (18)4.6.3软、硬件配备 (19)5成果提交 (19)附件1:术语和定义 (20)附件2: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22)附件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表 (29)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12-5858网址:11项目情况1.1项目来源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根据南宁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全市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框架,为面向国土、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开展应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地图定位采集项目实施方案

地图定位采集项目实施方案

地图定位采集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技术的发展,地图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类地图软件和APP的涌现,给人们的出行、导航、位置分享等提供了便利。

然而,地图的精准性和实时性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地图定位采集项目应运而生。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集大规模的地理位置数据,以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增加地图数据的密度和实时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覆盖范围广、数据更新迅速的地理位置采集团队;2. 通过团队成员协作,收集并验证大量地理位置数据;3. 优化数据采集流程,并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4. 建立合理的数据管理和处理机制,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性。

三、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确立项目目标和任务,组建采集团队,制定数据采集流程和技术规范,明确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2. 数据采集阶段2.1 地点确定与分工根据需要采集的地点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团队成员的责任范围和分工。

2.2 数据采集工具与设备准备为团队成员提供适用于地理位置采集的工具和设备,例如GPS定位设备、地图软件、数据采集APP等。

2.3 采集流程执行按照项目团队制定的采集流程,团队成员依次执行数据采集任务,包括定位、添加地理标签、拍摄照片等。

2.4 数据核对与验证通过数据核对和验证机制,保证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采集数据符合项目要求。

3. 数据处理与管理阶段3.1 数据清洗与整合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清洗和整合,去除冗余信息,保留有效数据,并整合到地图数据平台中。

3.2 数据质量评估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通过比对采集到的数据和其他可靠数据来源的数据,评估采集数据的质量。

3.3 数据存储与安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制定数据访问权限和隐私保护政策。

4. 项目总结与改进定期总结项目进展、团队工作情况和数据质量,根据总结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地图定位采集项目的效果和效率。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方案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技术方案

一地理空间框架简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也即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是数字城市核心组成部分,从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入手建设数字城市,是一条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实践所证实的科学之路,也是测绘行业主导推进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真实内涵。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由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运行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构成。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组成部分,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依托,以应用服务为目标,通过空间分析满足数字城市各类用户的基本需求,同时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

城市内规划、国土、房产、公安、统计、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专题信息都能够通过空间匹配搭载到公共平台之上,实现分析、集成、共享及进行个性应用开发和扩展。

二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目标1)根据总体规划与发展布局,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空间数据体系,以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2)建立健全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体系,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制度体系、接口及规范;3)实现分布式数据管理与更新,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保障公共平台稳定、高效运行;4)建设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运维管理系统”和“门户网站(政务版等)”建设,使空间数据更好地为信息化建设服务;5)建设示范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土地动态执法监察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旅游查询系统”。

三技术路线3.1 大地控制网建设根据测区面积大小情况布设C级或D级GPS控制网。

3.2 数字成图3.2.1 生产流程3.3 数据库建设3.3.1 工作流程图数据入库工作流程图如下:数据入库工作流程图3.4 三维建模利用航测立体三维房屋采集数据制作房屋建筑等模型,确定建筑物高度;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确定房屋屋基,制作建筑物侧面模型;参考DEM及DOM,利用地形图数据,制作地形、路面、植被等模型;外业实地进行调查和素材拍摄;内业利用3DSMax 进行建筑精细化模型制作。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调查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调查

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调查张亮;魏苹;李晶莹;谭昀朋;邹春花;马昭辉【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年(卷),期】2013(036)004【摘要】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investigation for geographical name and address of digital city geographical framework construc 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field acquisition of address data in city, picture collection of interest points, indoor edition of address data, indoor mapping of interest points, and some attention.%为了满足数字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普查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中地名地址数据外业采集、兴趣点照片采集、地名地址数据内业编辑、兴趣点内业绘制及注意事项.【总页数】3页(P96-97,100)【作者】张亮;魏苹;李晶莹;谭昀朋;邹春花;马昭辉【作者单位】河北中色测绘有限公司,河北三河065201;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数字鹤壁、数字南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验收 [J],2.数字偃师、数字潢川、数字禹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启动 [J],3.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基于某地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项目[J], 段春磊; 曾启雄4.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基于某地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项目[J], 段春磊; 曾启雄5.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通过评审三方联手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J], 刘运明;廖大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数字宁夏的全面推进,数字灵武是宁夏第一开展的县级数字城市。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为数字城市提供标准、权威的地理空间数据,统一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有力地推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广泛服务于政府和公众生活。

文章从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设计目标、总体框架以及达到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字: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数据库示范应用1引言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按照“需求牵引、设计统一、共同投资、资源共享”原则组织实施。

开展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旨在形成灵武市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推动宁夏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步伐,为加快全面推进“数字宁夏”建设做出贡献。

2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为:紧密结合灵武市政府工作及城市建设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采用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立足现有基础,建立现势性强的、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提取、数据扩充、数据重组等数据加工过程,并开发网络服务系统,建成灵武市权威的、唯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及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服务;选择国土部门、公安部门、公众地图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推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应用服务;建立灵武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管理、维护和应用的稳定、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支撑环境,为数字灵武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地理空间信息基础。

3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系统系统分为基础设施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设施层,社会经济综合信息层,应用层这四层。

数字灵武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建设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设施层,主要建设内容有一库、一平台、一环境、一机制和一应用五部分内容。

2.1数据库建设将现有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更新、整理、入库,配置空间数据管理软件,建立现势性强的、多类型、多尺度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二O一一年五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编写单位:审批意见:编写者:编写日期:年月日审批者:审核者:审批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概况1项目来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工作。

项目由****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项目建设申请,经可行性研究后,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向国家测绘局提出立项申请,国家测绘局于2010年6月以国测国发[2010]22号文件《关于将呼和浩特等6城市列入2010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的批复》进行了立项审批。

项目将采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技术大纲(试行)》,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统一、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

2010年12月21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设计书通过组织的专家组评审,2011年3月28日,省国土资源厅以“湘国土资办函[2011]35号”文批复工程设计书。

工程设计书批复后,****市国土资源局立即启动项目的实际性建设,2011年5月12日,****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就项目数据集建设部分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湖南省中标并承担本项目工作及相关服务。

2项目工作内容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项目内容中“分辨率真彩色航空摄影”根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要求统一进行航摄,航摄工作已于2010年12月完成。

在项目设计书的总体框架下,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专业技术设计书。

本专业技术设计书从航空摄影测量、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专题数据库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提供优质的名址服务。
1.2 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
1.2.1 范围简介
本项目所涉及的范畴 NX 七个镇街的主城区 200.8 平方公里范围以外的区域。
1.2.2 作业范围图
图 1 本项目范围为蓝色线以外的区域
-2-
表 1 数据统筹局负责的主城区 200.8 平方公里
编号 名称 面积

西


NA-1
3.1
NA-2
2.4
NA-3
9.9
NA-4
1.6
NA-5
14.4
NA-6
7.9
NA-7
7.5
NA-8
40.7
NA-9
83.7
NA-10
5
NA-11
2.6
NA-12
13.8
NA-13
8.2
序号
1 2 3 4 5 6
表 2 采集范围及建库范围
项目类别
单位 数量
备注
km2 343.9 与数据统筹局合作共建地名
4.4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 - 10 4.4.1 质量控制措施..................................................................- 10 4.4.2 质量标准......................................................................- 10 -
括地名地址数据编码设计、标准地址格式设计、地址实体编码设计、属性表字段设计、要素分
类设计,外业采集信息属性录入,质量检查等内容。
4. 按照 NX 区数据统筹局名址数据建库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提交一套符合 NX 区数
据统筹局名址数据库(一期)项目名址信息管理系统要求的数据。
5. 挖掘基础测绘数据应用潜力及价值,按照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要求的推广相关功
4.1 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 - 5 4.1.1 试点采集生产...................................................................- 5 4.1.2 外业调绘生产...................................................................- 6 4.1.3 内业数据整理...................................................................- 6 4.1.4 各工序关键点...................................................................- 6 4.1.5 实施中风险.....................................................................- 6 -
1.3 任务量
外业采集对象主要包括:NX 区中心城区外 873 平方公里的行政区、街道(乡镇)、社区、
小区、企事业单位、楼栋号、门牌号、道路、水系等分类地名/地址信息,POI 和近远景照片。
各镇街工作任务量如下表:
序号
镇街
建筑物估量(万)
POI 估量(万)
1
32.37
11.35
2
6.49
2.6
3
13.63
数字 NX 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项目方案 -----简版
二 O 一五年十月
——文档控制——
版本编号变化状 态来自变更内容、范 围日期
变更人 批准日期 批准人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审阅记录
审核 审批
签字
日期
2
目录
1 项目概述.............................................................................. - 2 1.1 项目内容和目标 ..................................................................... - 2 1.2 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 ............................................................... - 2 1.2.1 范围简介.......................................................................- 2 1.2.2 作业范围图.....................................................................- 2 1.3 任务量 ............................................................................. - 3 1.4 完成期限 ........................................................................... - 4 -
3 引用文件.............................................................................. - 4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 - 5 -
5.25
4
14.13
5.65
5
9
3.6
-3-
6
8.37
3.35
1.4 完成期限 本项目工期要求于合同签订日起 20 日内完成。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NX 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北纬 22°48'03"-23°18'00",东经 112°51'55"-113°15'47"之间。东面与广州市毗邻,南面与佛山市禅城区,顺德区接壤, 西面与江门市新会区、鹤山市、高明区隔江相望,北面与三水区和广州市花都区相邻。总面 积 1073.8 平方公里。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间有岛丘突起。最高峰高凹顶,海拔 540 米。 西江和北江作为两大干流经过 NX,除此之外,NX 还密布河网。NX 淡水资源极为丰富, 可利用水量达 78.74 亿立方米。 2.1.2 作业区的气候情况 NX 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雨热同季,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 冬暖而晴旱。NX 区的年平均气温为 22.2℃,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 13.5℃;七月最热,平 均气温为 29.1℃;6—9 月的平均气温均在 27℃以上。旬平均气温而言:1 月到 2 月上旬为 一年的最冷阶段,旬平均气温在 13.3—13.7℃之间,自 2 月下旬开始,气温逐步上升。7 月 中旬达到一年的最高值 29.2℃,7 月下旬—8 月上旬仍有 29.1℃,之后气温开始下降。以气 候划分季节:候平均气温在≤10℃时为冬季,候平均气温在≤22℃为夏季,两者之间为春季 或夏季。本地多数年份为无冬年,4 月中旬到 10 月为夏季。
局正在实施的名址数据采集建库项目范围为各镇(街)主城区共 200.8 平方公里的区域,预计
2015 年 10 月底完成,采集内容与本项目所要求的基本一致,属性编码和数据分层差别较大,
需要对采集数据进行检查整理,才能满足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建库要求。
3. 外业采集数据经检查合格后按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要求进行数据建库,主要内容包
整理,统一名址标注标准,构建全区统一的名址数据库,实现将空间地理信息标准化、科学化、
可视化,建立共享交换机制,实现数据一个平台,一张图,最终形成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并通
过名址数据库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名址信息的共享和对相同事件实现“齐抓共管”,一方面帮助
政府提高名址管理与利用效率和政府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为佛山市 NX 区政府、企业及
4.2 外业采集要求 ....................................................................... - 7 4.2.1 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 8 4.2.2 图层要求...........................................................................- 8 4.2.3 字段属性...........................................................................- 8 4.2.4 调绘要求...........................................................................- 9 -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 - 4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 - 4 2.1.1 地理位置.......................................................................- 4 2.1.2 作业区的气候情况...............................................................- 4 2.2 已有资料情况 ....................................................................... -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