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生物复习教案(全册)

课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考点: 1﹑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2、举例说明科学探究的方法;知识点归纳: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认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民以食为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呼吸时产生雾状水珠)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落叶纷飞,;大汗淋漓)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下一粒子,发了一个芽)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举例: 不属于生物的有钟乳石、化石、珊瑚、机器人,太阳,水,计算机病毒;属于生物的有病毒、珊瑚虫,生石花,树,人等。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1.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 按照用途分,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三、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验法、测量法1.观察法(基本方法)2.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 调查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广,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样本,这叫抽样调查。

调查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3实验法:主要包括对照试验和模拟实验。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这类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其中在正常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组叫对照组,另一实验叫实验组。

(二)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三)科学探究的原则:1.设置对照试验:是指试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2.控制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3.重复平行实验: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4.减少实验误差:多次试验求平均值。

初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案

初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案

毕(结)业总复习知识纲要一(人教版七年级上)探究水、光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灌丛哪儿湿度大?生物既能环境,又能环境。

生物的是普遍存在的。

试举例: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和。

兔、鼠与草,兔、蛇与鹰是关系。

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角度来看,鹰的数浮萍虾鱼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连线)(1)动物细胞是图,与植物细胞相比其不具有的结构包括。

细胞的生活需要和。

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它能让进入细胞,把挡在细胞外面。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细胞中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

染色体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决定性状的小的DNA片段叫做。

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供卵细胞的母羊,b是供细胞核的母羊,c是代孕母羊,3.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组织形成器官5.器官构成系统1.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2.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

2.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等(手足口、猪流感等热点问题)用才能观察到病毒。

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三大类。

在标注线旁写出所示结构的名称。

3.种子萌发的过程(动态)胚根→根(动态)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的生长要靠(动态)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壁薄、质少、液泡大、有根毛2.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三部分组成,不能加粗的茎没有,运输有机物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量失水1)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叶片的结构2)蒸腾失水的途径3)蒸腾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重要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结论是。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有氧呼吸必须在细胞质中的 里进行。

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2.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二个层次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人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围绕“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名词中的“多”字来展开讲解,以我国生物的多样性为主线,在归纳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采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通过分析事例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内涵,理解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设问](1)“生物的多样性”这个名词侧重于哪个字?(2)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的“多”呢?“多”的意义何在呢,播放多媒体:游弋的鱼群、打闹的狗、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糜鹿、追逐的狮子、悠然的乌龟、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荒漠等。

[提问](1)从刚才的片段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2)同—种生物有没有不同的类型?(3)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多样的生物?[归纳总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回答](1)“多”字。

(2)种类多,三个层次,“多”是指牛物的种类、基因、生态系统三个层面的多样性。

观察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通过分析“多”字,指出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纠正学生前概念巾认为生物多样性只是种类多样性的片面认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1.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1.2 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2.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3. 教学方法3.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生物的特征。

3.2 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异。

4. 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4.2 讲解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4.3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异。

4.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生物的特征。

4.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课后作业5.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的特征。

5.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教学目标1.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1.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代谢、生长、繁殖等。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2 细胞的功能。

3. 教学方法3.1 采用模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细胞的功能。

4. 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讨论细胞的重要性。

4.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3 演示细胞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4.4 讲解细胞的功能,如代谢、生长、繁殖等。

4.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细胞的功能。

4.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课后作业5.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2 画出细胞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教学目标1.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人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案

人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案

细胞膜:保护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的核心;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动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素、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几种结构。

(相同点是?)四、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组织器官种子(珠被)(胚珠)子叶3、果实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房)(受精卵)胚轴伸长子叶和根的中间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乳(受精极核)雌蕊花柱花子房(含胚株)花瓣萼片2.叶片的结构叶肉(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由于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而颜色深;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由于含有的叶绿体少而颜色较浅)生男性生殖输精管:输送精子殖系统阴茎、附睾、精囊腺、前列腺、阴囊、系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统女性生殖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系统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2.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要点: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一、呼吸系统组成作用:气体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大约16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增大肋间肌同时收缩→→胸腔容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直径增大→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气体被压入肺内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减小膈肌同时舒张→→胸腔容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直径减小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增大→气体被压出肺原理:呼吸运动产生气压差当内部气体压力 < 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压入肺中肺泡与血液、组织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肺泡中O2浓度 > 肺部毛细血管中O2浓度时,O2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毛细血管连通与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血管(内径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最慢)3、血液的分类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4、心脏的结构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3. 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和特点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3. 细胞的能量转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2. 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细胞的能量转换机制。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总结: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器官和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2. 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肺、肝脏、肾脏等3. 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难点:人体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系统的调节机制。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器官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使用人体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体器官和系统的组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器官和系统。

2. 讲解:讲解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时间:90分钟
目标:复习生物知识,巩固基础概念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概念
2. 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5. 生物的生长发育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生物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 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15分钟)
回顾生物的定义、生物的特点、生物的组成等基本概念。

3. 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
通过图例和实例,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

4. 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结合图片和实验,复习细胞的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

5. 复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20分钟)
通过案例和实例,复习遗传的基本原理、进化的过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

6. 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15分钟)
通过生长发育的实例和实验,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

7. 总结与检测(5分钟)
对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练习:让学生使用课外材料或实验数据,设计一个生物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掌握生物的营养需求、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基本生命活动。

3. 能够分析生物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概述2. 生物的营养需求与消化系统3. 生物的呼吸与循环系统4. 生物的排泄与泌尿系统5.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神经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定义与理解2. 生物的营养需求、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 使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生物特征应用实例的分析报告第二章:细胞与组织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

3. 能够分析细胞和组织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和结构2.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3. 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4. 细胞和组织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细胞的概念和功能的理解2. 不同类型细胞和组织的识别和作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切片,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2. 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了解细胞和组织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1. 显微镜观察报告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3. 细胞和组织作用的应用实例分析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规律和变异类型。

3. 能够分析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3.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4.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2. 遗传规律的应用和变异的类型的识别四、教学方法:1. 采用遗传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遗传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总复习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要点:一.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二. 生物的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①植物吸收外界的H2O 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排尿、呼出气体;②植物通过落叶的形式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5.能生长和繁殖①蘑菇等真菌——抱子②植物(高等一种子,低等一抱子)③动物(卵生、胎生)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生物的简单归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J 2 .按照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按照用途一一作物、家禽、家畜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复习要点:一. 生物圈1.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2.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总共20 千米。

3.组成:(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六点基本条件:⑴ 营养物质;(2)阳光;(3)空气;⑷ 水;(5)适宜的温度;(6) 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等)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温度、水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对环境表现出的相适合的现象。

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2.适应的特征①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骆驼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②相对性:生物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上的适应,并不是永久的,长期不变的。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

)三.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f作出假设f制定计划f实施计划f得出结论f表达与交流关键:设计对照试验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即对照试验1.实验组和对照组2.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一样)四、生态系统定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r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生物部分<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正确的判断依据:(1)箭头指向吃者(捕食者);(2)食物链的开始即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植物,其它都是动物;(3)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女口:草f 兔子一狐狸一狼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3.生态系统特征: ⑴生态系统中,正是由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使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但是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的数量不会无限的增加。

)⑵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通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⑶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许多生物。

P2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问题: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的)五•生态系统的类型1、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最复杂)2、草原生态系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3、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的70% (最大的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5、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6、农田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7、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核心,是信息集散地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要点: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

P36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具体操作:(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⑵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处略偏左,安装目镜、物镜;(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⑷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光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5)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⑹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防止压坏玻片标本,损坏镜头)(7)左眼看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8)调整2、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二、玻片标本的类型「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彳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准备、制作、染色。

即:擦、滴、取、展、盖、染、吸(洋葱表皮细胞)擦、滴、刮、涂、盖、染、吸(口腔上皮细胞)三、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异同。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保护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I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的核心;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动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素、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几种结构。

(相同点是?)四、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分子大,一般含碳的化合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无机物:分子小,一般不含碳的化合物(水、氧、无机盐)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一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V.线粒体一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动物细胞中: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化学能热能和动能)(二).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以DNA为载体。

细胞核内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注意: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DNA DNA上的片段是基因(遗传信息)。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由一个分裂成相等的两个)一细胞质分裂(均等的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一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另外,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结果: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生物体有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组织①定义: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而形成的细胞群②形成: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③种类:(士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如各种腺体)肌肉组织(由肌肉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Y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Q吉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血液、脂肪、韧带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防御、修复、营养等功能)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四大组织—各种器官—八大系统—动物体3.动物体的八大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2.根尖分区:(由下到上)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各种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4.植物组织的种类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位于茎尖、根尖生长点和茎的形成层)(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位于植物的表皮部分)营养组织:制造或储存营养物质(主要位于叶片内)•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包括导管和筛管)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异同。

看书P60;P63图能识别人体和植物4大组织的图及其作用。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化组成组成细胞_______ k组织一k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体组成组成----- ►系统>动物体动物、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同点:1、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

2、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不同点:1、四大组织不同。

植物体有输导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动物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2、器官不同。

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动物体耳、鼻、喉3、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植物体,没有系统。

动物体是由器官组成八大系统再组成动物体注: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微小生物。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2.结构:简单,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3.识图草履虫的结构:收集管、伸缩泡一一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并排出体外;胞肛 ---- 排出食物残渣;纤毛----------- 运动;表膜——呼吸和气体交换;口沟——取食食物泡——消化食物;细胞核——大核是营养核,小核是生殖核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因表层氧多草履虫重要在表层生活。

草履虫可净化污水。

每个食物泡中含有30个细菌。

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一病毒1.结构:蛋白质外壳及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形态多样比细菌小的多用纳米表示02.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生存3.分类(依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要点:1、植物种类:无种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的植物J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2、种子植物(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生活,成为陆生植物占绝对优势的类群,产生种子是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