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测量作业指导书.doc
验收工作作业指导书

验收工作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验收工作,评估项目开发的质量和完成度,确定项目是否成功完成,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改进和借鉴。
二、作业要求1. 收集项目开发文档、测试报告、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
2. 根据验收指标和标准,对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并对不合格的部分提出改进建议。
3. 撰写验收报告,对项目的完成质量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三、验收指标和标准1. 功能完整性:检查项目是否按照设计规格书要求正常运行,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2. 性能可靠性:检查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确保在各种意外情况下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3. 界面友好性:检查项目的界面设计是否好看、易用、符合操作习惯。
4. 接口合规性:检查项目的接口设计是否合理,接口是否满足行业标准。
5. 代码规范性:检查项目的代码规范性和可读性,是否符合编码规范。
6. 文档完整性:检查项目文档的编写是否规范、详尽,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
四、验收流程1. 项目介绍和座谈:由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的整体情况和重点问题,并与相应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工作进展和问题。
2. 验收文档审核:对项目相关文档进行审核,确保文档齐全、规范、详尽。
3. 功能测试:对项目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遵循测试用例进行操作,检验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4. 性能测试:对项目进行性能测试,例如并发测试、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检验项目的稳定性和性能。
5. 安全测试:对项目进行安全测试,例如安全漏洞测试、加密测试、授权测试等,确保项目在各种情况下都有足够的安全措施。
6. 界面测试:对项目的界面进行测试,检查设计美观、易用、符合操作习惯。
7. 代码审核:对项目的代码进行审核,检查代码规范性和可读性。
8. 最终结论:跟据以上测试和审核结果,提出验收结论和建议,是否合格通过,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验收报告样本验收报告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验收时间:***项目简介:***项目负责人:***一、项目开发情况1. 完成情况:按计划完成 / 提前完成 / 有部分延期 / 出现重大延期2. 工作量:正常 / 略多 / 过量3. 技术难度:易 / 中 / 难二、验收结果1. 功能完整性:***2. 性能可靠性:***3. 界面友好性:***4. 接口合规性:***5. 代码规范性:***6. 文档完整性:***7. 结论:合格 / 不合格8. 建议:***1. 项目负责人:***2. 验收人员1:***3. 验收人员2:***4. 验收人员3:***四、意见建议1. 有关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2. 有关研发实践的意见和建议:***3. 有关技术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注:由验收人员填写,真实合理客观。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指导书-12页word资料

ZYW07-11 第1 页共4 页修改码0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对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作出规定,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测量提供指导,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的作业和质量检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中未涉及到的技术要求,应按照相关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执行。
2. 作业引用文件2.1 技术标准2.1.1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1.2 DGJ08-86-2000 《1:500、1:1000、1:2000 数字地形测量规范》2.1.3 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技术标准》2.1.4 JSB501《1:500 地形图DWG 数据技术标准》;2.1.5 JSB502《1:1000、1:2000 地形图DWG 数据技术标准》;2.1.6 JSB512《基础地理数据库1:500 数据维护技术标准》;2.1.7 JSB516《基础地理数据库1:2000 数据转换技术标准》;2.1.8 项目设计和/或专业技术设计书;2.2 管理文件2.2.1 GLW001《测绘项目技术设计规定》2.2.2 GLW002《测绘项目技术总结编写规定》2.2.3 GLW020《上海市测绘院测绘产品检验实施细则》2.2.5 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2.2.6 GLW012《测绘资料档案管理办法》2.2.7 GLW018《 1:500~1:2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管理规定》2.2.8 ZYW06-01《各级人员的岗位规范》3. 作业流程图:详见附图。
4. 作业程序:4.1 接收任务4.1.1 由分院将任务下达到作业科室,并签发ZJL0712 测绘项目任务单。
4.1.2 作业科室接收任务后,应按照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必要时由分院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工程质量验收作业指导书

第 3页共 9页第 5页共 9页1、目的本作业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不仅是工程质量和长久使用功能的主要保证措施,也是今后追究质量责任的重要依据。
要求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起,就要全面熟悉了解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认真处理整改。
经复验符合要求,并已确切落实了在下道工序施工时保障上道工序质量成果的保证措施后,才能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顺利交付业主,特制定本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新建项目及改造项目的工程验收管理。
3、术语和定义工程验收: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的确认。
4、职责4.1 工程管理/项目部4.1.1代表公司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4.1.2 负责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4.1.3参与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4.1.4负责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组织工作;4.2 造价部完成建筑面积的计算、工程量的核定及成本的控制。
4.3 规划设计部4.3.1 参与各分部工程的验收,并对设计图纸实施情况跟踪;4.3.2 负责工程验收与设计单位、地勘单位等相关接口工作;4.3.3 参与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4.4 业主单位由公司承建的代建房,业主驻工地代表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并参与工程质量验收。
4.5 监理单位对所有的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实施监督,并参与工程质量验收,汇总验收意见。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5.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5.1.1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5.1.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两大类。
测量工序作业指导书

测量工序作业指导书一、工序名称测量工序二、编制目的及合用范围编制本作业指导书重要是为高速公路工程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工程、地下铁道构筑物施工前期准备测量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作业方法,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与桥梁;特大桥;中小桥;排水工程;地铁高架桥;地铁车站;地铁地下建筑物等工程。
三、作业前准备1、检查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水准尺、钢尺、直尺、皮尺等能否正常工作、是否通过标准计量单位鉴定,对超过鉴定周期的仪器设备应送标准计量单位重新进行鉴定。
2、根据工程需要应准备半永久性测量标志--方锥体混凝土桩、临时测量标志--木桩和铁钉,并刷涂红色油漆以便于识辨。
同时备有如下工具和材料:铁锨、铁镐、大锤、水泥、砂子、竹杆、小红旗等。
3、作业前由测量队长进行以下明确分工:3.1队长:抓全面工作,负责对内、外关系的协调,保证测量作业全过程的顺利完毕。
3.2司镜员:作业过程中负责观测工作。
规定对各种测量仪器能纯熟操作,并负责仪器的维修、鉴定、保养。
3.3记录计算员:认真地记录司镜员读出的观测值,并且复诵所记录的观测值,以和司镜员核对是否有误。
测量记录应笔迹清楚整齐,不得涂改、转抄。
当记录发生错误时,应采用对的的方法进行及时更正。
作业前要准备好记录本、铅笔、计算器等必需工具。
在观测过程中,记录员如发现某测回(或测站)超过限差,必须提醒司镜员补测一个测回或测站。
当一个测量作业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数据计算与成果整理,并交于队长审核。
3.4前后操作员:在水准测量中负责立水准尺。
立尺时要立直,不能左右偏移,也不能前仰后合。
在导线测量中,负责棱镜操作,要对中整平,棱镜正对全站仪或测距仪方向,前、后视操作员要听从司镜员指挥。
3.5工作员:带领两名普工,负责观测前期标记、编号,保证视线通畅无障碍,并负责测量仪器、工具的途中运送,此外还要做好前期材料、工具、人员、运送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应备有其它的相关仪器、工具和材料:如对讲机、望远镜、信号旗、花竿、花竿支架、太阳伞、尺垫、绳尺、手锤、克丝钳、剪刀、绘图所用的工具等。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作业指导书第1章质量检测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4)1.1 质量检测与验收的目的和意义 (4)1.2 质量检测与验收的依据和标准 (4)第2章质量检测的组织与管理 (5)2.1 质量检测的组织架构 (5)2.2 质量检测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5)2.3 质量检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6)第3章材料检测 (7)3.1 混凝土材料检测 (7)3.1.1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7)3.1.2 混凝土抗拉强度检测 (7)3.1.3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7)3.2 钢筋材料检测 (7)3.2.1 钢筋力学功能检测 (7)3.2.2 钢筋焊接接头检测 (7)3.2.3 钢筋机械连接检测 (7)3.3 砌体材料检测 (7)3.3.1 砖块强度检测 (7)3.3.2 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7)3.3.3 砌体抗剪强度检测 (8)3.4 其他建筑材料检测 (8)3.4.1 木材检测 (8)3.4.2 建筑涂料检测 (8)3.4.3 建筑玻璃检测 (8)3.4.4 防水材料检测 (8)3.4.5 建筑保温材料检测 (8)第4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8)4.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方法 (8)4.1.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应遵循科学、合理、准确、可靠的原则。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8)4.1.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阶段、质量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4.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频次与要求 (9)4.2.1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频次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质量控制要求等因素确定,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发觉、及时处理。
(9)4.2.2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要求如下: (9)4.3 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处理 (9)4.3.1 施工过程中发觉的质量问题,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9)4.3.2 对施工过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9)第5章施工质量验收 (9)5.1 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9)5.1.1 施工质量验收应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
施工样板及验收作业指导书-已修订

施工样板及验收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样板制度及管理,确保样板先行制度;按流程组织各类验收(包括内部竣工验收),形成验收记录。
2.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地集团沈阳公司项目中心样板施工及验收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3.定义无4.职责4.1 项目中心工程组经理负责样板施工及验收组织的监督受控,参与重点验收4.2项目中心工程组标段工程师负责本标段样板施工及验收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参与各项样板验收4.2.1开工前组织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学习《样板及验收作业指导书》,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个节点提前按要求将样板完成并报验4.2.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验收,整理验收意见后对施工单位交底说明4.2.3负责本标段的样板施工及验收记录保存及管理工作,形成《样板施工记录汇总表》(SY-GC-Z04-F2)4.2.4 负责样板施工的具体检查复核,说明情况,形成《样板验收记录》(SY-GC-Z04-F1)5.流程5.1项目中心工程组标段工程师根据工程进度制定样板计划,报项目中心工程组经理审批;提前给施工方发文确定样板地点、完成时间等,要求提前组织样板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组织完成样板验收工作;5.2每个样板要求有代表性,验收前按施工规范、合同要求列出重点控制点5.2.1内墙粉刷样板前,土建工程师要通知设备工程师先进行管线样板施工5.2.2首层梯间先做样板,注意水表洞,电表洞,消防箱洞等5.3根据不同样板要求,由项目中心工程组标段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见附表)进行样板验收,每次形成《样板验收记录》(SY-GC-Z04-F1),整理验收意见后对施工单位交底说明;最后按标段形成《样板施工记录汇总表》(SY-GC-Z04-F2)6.支持文件无。
7.附件7.1 SY-GC-Z04-F1 《样板验收记录》7.2 SY-GC-Z04-F2 《样板施工记录汇总表》SY-GC-Z04-F1样板验收记录SY-GC-Z04-F2样板施工记录汇总表工程名称:总包单位:。
测量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目录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量 (1)1.3 工期要求 (1)2.编制依据 (1)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 (1)3.1 技术准备 (2)3.2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2)3.3 作业工器具 (3)3.4安全器具 (3)3.5其它准备工作 (3)4.作业程序及方法 (3)4.1 作业流程 (3)4.2 作业方法及内容 (4)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6)5.1 质量目标 (6)5.2 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7)5.3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 (8)5.4 质量标准及要求 (7)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8)6.1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别及相应对策表 (8)6.2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8)6.3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8)7.附件 (8)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廊坊信安220kV变电站位于位于霸州市城东21km,信安镇北1.5km。
地势开阔,用地性质为林地,地面自然高程5.2m左右(黄海高程),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作用,无文物。
根据站内环形道路和站内构筑物位置,站内设置控制点4个,坐标分别为K1(A=8.8,B=10.7) ,K2(A=100.9,B=10.7) ,K3(A=100.9,B=71.1) ,K2(A=8.8,B=71.1)。
1.2工程量所有建筑物的轴线、设备支架基础控制轴线、事故油池及排油管道,污水泵房等,标高控制测量。
1.3工期要求2009年11月10日至工程竣工。
2 编制依据3.1 技术准备安全帽、太阳伞、胶鞋、安全带、绝缘鞋等。
3.5其它准备工作完成厂区内场地的平整,阻挡视线通视的建筑物拆除或转移。
4 作业的程序及方法4.1测量作业流程厂区测量放线流程图4.2作业方法及内容4.2.1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量工序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方格网布点图→选定纵横垂直主轴线→测定主轴线→根据主轴线确定方格网的角点→精测甲方给定控制点→精测II级方格网(测角、量边、平差、调整)→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变电楼4.2.2建筑物控制网控制点的测定埋设标桩(可利用控制网的控制点)→三等水准测定控制网→四等水准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4.2.6沉降观测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主控楼设置沉降观测点。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测量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配合《重庆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暂行办法》(渝规发2010〕?号)的实施,更好地服务于规划管理,核查建设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确定的有关内容进行建设。
本作业指导书对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建筑面积测量的工作程序作必要阐述,规定作业程序及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院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建筑面积测量工作。
3引用标准3.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3.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3.3《重庆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暂行办法》渝规发(2006)147号;3.4《重庆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暂行办法》渝规发〔2010〕?号;3.5《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设工程批后管理规划测量有关问题及其处理意见的通报》渝规发〔2008〕158号3.6《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有关条文执行标准研究会议纪要》法规字〔2007〕9号3.7《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建筑面积核算相关问题研究会会议纪要》建管字〔2007〕73号3.8《2009年第一次建筑规划管理季度例会会议纪要》建管字〔2009〕22号4工作程序和要求4.1接收任务4.1.1 经营人员应根据建设方的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作业环境,落实是否具备测量条件和有无其它特殊要求,并要求建设方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纸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纸质、电子)、建筑竣工图(电子)、经规划批准的设计变更书等。
4.1.2 对建设方提供资料齐全和现场具备测量条件的项目,经营人员应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时下发服务卡。
在下发服务卡时,应描述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涉及的图号、顾客提供的财产、对外提供的资料、具体的工作量、合理的工期等。
4.1.3 生产部门在接收经营办下达的任务时要检查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服务卡的内容是否表达清楚,提供的资料是否与服务卡标注的一致,工期的合理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收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验收测量工艺流程图
N
(二)验收测量方法及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测量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验收及竣工验收测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立模检查验收及竣工形体验收测量;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验收测量。
1.工程量验收测量
1.1 施工区原始地形线是计算开挖工程量的基准线之一,应该以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或测量监理认可的实测地形图为依据。
工程开工前应检查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在实地测量几条断面或散点,内业展点在图上比对。
对有异议的部位应及时书面报告业主或测量监理工程师,协商解决补测方案,实测部分的地形图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
如果业主没有提供原始地形图,工程开工前一定要实测原始地形图,并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1.2 工程量验收测量一般每月进行一次,遇独立危岩体爆破、深洞溶槽清理回填,应及时测量计算工程量,并报监理签字认可。
1.3 工程量验收测量时要分别出具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工程量要区分土、石分层和不同岩性石料的方量。
土石方回填要区分各种回填材料的方量。
1.4 工程量验收测量一般采用地形图法或断面法进行测量。
采用全站仪或地面摄影方法测绘出验收部位的实际地形图,地形图比例尺一般在1:200~1:1000范围内选择,测图范围应超出工程部位边线3m~10m。
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架在断面上进行测量,也应测出边线3m~10m,断面间距根据情况在5m~20m范围内选择。
测点密度一般以图上间距不大于3cm,地形变化处应加密测点,以正确反映地形形状为原则。
1.5 工程量计算时,在地形图上布设断面线位置和间距,应与测量监理工程师协商一致,并使用统一的原始地形图和设计断面线。
1.6 面积计算方法可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
当采用求积仪计算面积时,应在
同一图纸上测量一块标准面积以确定图纸的伸缩系数。
解析法计算面积的公式如下:
P=1
2
∑[X
i
(Y
i+1
-Y
i-1
)]
P=1
2
∑[Y
i
(X
i+1
-X
i-1
)]
式中: P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X i 、Y
i
——为多边形第I个转折点的坐标,单位为米(m)
上式按逆时针方向编号,下式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1.7 地下洞室工程量验收一般采用断面法进行测量,使用免棱镜全站仪或断面仪进行断面测量较为方便迅速。
1.8 工程量计算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工程量计算表、断面图(或实测收方地形图)一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2.土石开挖和回填竣工验收测量
2.1 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到设计线时,应及时进行竣工验收测量。
竣工地形图(或高程平面图)、关键部位的竣工纵横断面图,是工程质量评定和分析以及竣工验收的基本依据。
2.2 土石方开挖建基面竣工地形图(或高程平面图)的比例尺在1:200~1:500范围内选择。
土石方回填竣工纵横断面图(或高程平面图),其比例尺不应小于施工详图比例尺。
土石方开挖、回填竣工断面的布置和比例尺应尽量保持与设计图一致。
2.3 竣工地形图和断面图测量方法与工程量验收测量方法相同。
但技术要求要高一些,测点相对测站点的允许偏差,平面和高程误差均为±5cm。
2.4 土石方回填竣工断面图间距10m~20m;建基面竣工断面间距5m~10m;地下洞室开挖竣工断面间距3m~5m。
曲线段可适当加密。
2.5 断面方向:横断面应垂直于建筑物主轴线,纵断面应重合或平行于建筑物主轴线。
2.6 断面位置布设:应先在设计断面位置布设,再在结构变化处布设,最后按断面间距要求布设。
2.7 竣工地形图应注明图幅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比例尺、测图方法、日期、测量员和图名等内容。
竣工断面图应注明桩号、断面中心坐标、比例尺和断面布置示意图。
2.8 竣工地形图、断面图整编后归档,并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和竣工验收管理部门。
3.混凝土浇筑立模检查验收测量
3.1 测量人员一般只参与曲线、曲面和变坡部位的验收测量工作。
3.2 一般利用测量放样的轴线点和边线点进行检查。
检查模板面至轴线或边线的距离是否与理论值(或测量交样单中标明的数值)相符,检查方法可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最大偏差允许±5mm。
3.3 用全站仪或吊垂线检查模板的垂直度,3m高模板至少检查上、中、下三点,钢尺量取偏差允许±5mm。
3.4 绘制检查验收单,并标明验收数值,检查验收单签名后交质检员或施工员。
4.建筑物形体竣工验收测量
4.1 一般过流部位需要形体测量。
主要有:溢洪道、泄水坝段溢流面、机组进水口、涡壳锥管、护坦、闸墙和闸室底板等。
4.2 可采用断面法测量形体,将断面仪或免棱镜全站仪架在断面上进行测量,测量断面点的三维坐标。
水平面上的断面点也可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用钢尺量测点间距。
4.3 测点密度根据建筑物形体特征确定:水平段或垂直段可稀,1m~5m一点;曲线和斜坡段宜密,0.5m~1m一点。
4.4 形体竣工断面图应绘出设计线,标出实测点及其偏离数值。
也可用图表
形式列出测点设计值、实测值、偏离值。
4.5 孔洞的形体竣工验收测量,可根据逐层放样时放样点至建筑物边线所量取的数值汇总整理成图表。
4.6 形体竣工验收测量资料整编后归档保存,并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和竣工验收管理部门。
5.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验收测量
5.1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验收测量主要指弧形门、人字门、平面闸门的主轨、反轨、侧轨,水轮发电机座环里衬、压力钢管,门、塔机和桥机轨道。
安装定位后,需要由测量人员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应测量仪器且架在安装基准点上进行验收测量。
5.2 门机、塔机、桥机(天车)主要检查验收轨道的水平度、平行性和两轨间距。
5.3 弧形门、人字门、平面闸门的主轨和反轨,主要检查验收底坎的水平度,门轨的垂直度及相对于安装轴线的偏差。
5.4 水轮发电机座环和里衬,主要检查验收水平度和相对机组中心线偏差,相对水平度精度要求高,一般为±0.2mm,因此使用的钢板尺应经过检验并在底部安装球头,上部安装水泡。
5.5 压力钢管各接口中心相对于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的偏差检查验收,测量偏差一般为±10mm。
5.6 整理竣工验收测量资料,绘制成必要的图表。
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和竣工验收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