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样本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某高速公路--标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某高速公路••标项目经理部2018年3月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3.1测量人员配置 (1)3.2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1)4.控制测蜃 (2)4.1成立测量小组及任务 (2)4.2控制点的加密 (2)4.3控制点的复测 (2)5. ..................................................................................................................................................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3)5.1路基施工测量 (3)5. 1. 1路基中线恢复测量 (3)5.1.2纵断面测设 (3)5.1.3横断面测设 (3)5. 1.4路堤施工测量 (3)5. 1.5路堑施工测量 (4)5.2桥梁施工测量 (5)5. 2. 1桩基的定位 (5)5.2.2护筒的定位 (5)5. 2. 3高程测量 (5)5.2.4成桩中心坐标及桩顶标高测量 (5)5.2.5基础承台、系梁、墩柱及盖梁等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6)5. 2. 5. 1基坑开挖放样 (6)5. 2. 5. 2系梁、承台顶高程控制测量 (6)5. 2. 5. 3墩柱定位放线 (6)5. 2. 5. 4墩柱顶高程控制测量 (6)5.2.6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及高程控制 (6)5.3通道、桥涵施工测量 (6)5.4隧道施工测量 (7)5.4.1洞口及进洞测量 (7)5. 4.2洞内开挖施工测量 (8)5.4.3拱部、边墙衬砌放样 (8)5.4.4洞内、外高程测量 (8)6.测量的计算、审核与整理 (9)6.1测量资料的计算与应用 (9)6.2测量资料的管理 (9)7.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9)7.1施测安全 (9)7.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9)8.质量保证措施 (10)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根据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技术规范。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设计、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设备及工具1.全站仪:型号XXX,精度±2mm;2.测量杆:长度3m,刻度精确到毫米;3.钢尺:长度5m,刻度精确到毫米;4.测量标志桩:高度1m,颜色醒目;5.三角定位板:尺寸XXX,颜色醒目;6.笔记本电脑:用于数据处理和绘图。
三、测量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1)查看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测量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范围;(2)检查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3)安排测量人员和工作任务,确保每一个测量点都有专人负责。
2.现场测量(1)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并在地面上标记;(2)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方位角和高程的测量;(3)在每一个测量点上安装测量标志桩,并记录标志桩的编号和位置坐标;(4)使用三角定位板进行方位角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1)将测量数据导入笔记本电脑,使用专业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道路剖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3)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将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备份,以备后续使用。
四、注意事项1.在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在测量现场要注意安全,佩戴好安全帽和反光背心,遵守交通规则;3.测量设备和工具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4.测量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测量操作流程;5.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要规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测量结果报告根据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编制测量结果报告,包括测量数据表、图纸和说明。
报告应包括测量任务的背景、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评估等内容,以便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道路工程测量的作业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道路工程测量。
正文内容:1. 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例如确定道路的轴线、横断面、坡度等。
1.2 收集资料:在测量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等,以便进行测量工作。
1.3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2. 道路轴线测量2.1 设置测量基线:在进行道路轴线测量时,首先需要设置测量基线,可以选择道路两侧或中心线作为基线。
2.2 进行交会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交会测量,确定道路轴线的位置和方向。
2.3 确定控制点: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道路轴线上的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3. 道路横断面测量3.1 确定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道路横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3.2 进行剖面测量:利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剖面测量,获取道路横断面的高程和坡度等信息。
3.3 绘制横断面图:根据测量结果,绘制道路横断面图,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4. 道路坡度测量4.1 确定测量点:在进行道路坡度测量时,需要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一般选择道路上的高点和低点进行测量。
4.2 进行坡度测量:利用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坡度测量,获取道路的坡度信息。
4.3 计算坡度差: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道路的坡度差,以便进行道路设计和施工。
5. 质量控制5.1 进行验收测量: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验收测量,以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2 进行变形监测:在道路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的变形问题。
5.3 进行质量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道路的质量评估,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道路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至XXXX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总说明第一部分施工准备工作第一章施工测量、放样第二章原地面清表第二部分路基土石方工程第一章路基挖方第二章路基填方第三部分路面工程第一章路面垫层第二章路面基层第三章路面透层第四章路面面层第五章其它设施第四部分桥梁工程第一章基础工程第二章下部工程第三章上部工程第五部分涵洞工程第一章盖板涵第二章圆管涵第七部分排水、防护工程第一章排水工程第二章防护工程第八部分交通工程第一章波形护栏第二章标志工程总说明为了顺利完成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 以实现创建贵州省品质工程的质量方针。
特制定《公路工程施工操作作业指导书》,在施工操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实现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的质量目标。
在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中,按该《施工作业指导书》执行,如果有与设计或规范相矛盾的地方,按设计或规范执行。
第一部分施工准备工作第一章施工测量、放样进行施工测量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和自动安平式水准仪(使用前需标定)。
其中全站仪主要用来进行导线点的复测及加密、构造物主要控制点的测设、路基施工点的放样,以及施工期间和完工后对工程的检查验收;自动安平式水准仪主要用来进行水准点的闭合、加密测量,以及对工程进行高程控制和检查。
在施工前必须使用校准的仪器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测量精度应满足:对于导线点,角度闭合差为±16√n(〃),其中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对于水准点,高程闭合差为±20√Lmm,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无论是导线点、水准点还是其它控制点,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密和妥善保护,并做好明显的标记和记录,在施工期间除不定时地复核外,至少每隔三个月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旦发现遗失或破坏,要及时恢复,并进行详实记录。
应当注意,在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时,必须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测量人员至少两次的测量计算,而且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点和控制点相闭合。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ZJSGJ/OSR001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测量准备1.1技术准备(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案。
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
(2)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预案。
1.2仪器设备准备(1)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三脚架、棱镜、50m 钢尺、塔尺、花杆、直尺、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
(2)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计算器、道路施工测量计算软件(3)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4)其他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
(5)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
1.3材料准备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
1.4人员准备测量工程师、测量员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
1.5 作业条件(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
(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
(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
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1)控制测量图纸审核→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原地面复测→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交工验收测量→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2)施工放样测量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2.2操作方法(1)图纸审核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面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2)设计交桩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
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
公路工程(公路路基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优秀范本]
![公路工程(公路路基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优秀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0e141bfb84ae45c3a358cc2.png)
一.公路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目录二.桥梁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目录1.干振法挤密碎石桩施工作业指导书挤密碎石桩在软基处理中采用干振法或水冲法施工。
目前在公路工程采用干振法施工较多,下面就介绍干振法挤密碎石桩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1.1施工准备1.1.1 收集并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和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
1.1.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大纲。
1.1.3 根据施工路段的长度、挤密碎石桩的桩距、布置形式和布置原则,绘制桩位图。
1.1.4材料试验: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10%,不能有严重风化颗粒。
1.1.5需采用与成桩直径相应的管径的电动振动沉管桩机。
如成桩直径为50cm,机型可选用DZ-40Y(管径为377mm):如成桩直径为60cm,机型可选用 DZ-60Y(管径为426mm)。
1.1.5.1机械锤重≥ 35KN, 激振力≥ 280KN, 配套发电机功率≥12021。
1.1.5.2 容积相等的小推车数辆。
1.1.5.3 桩尖须采用平底合页式。
1.1.6 根据桩径、桩长、桩管直径及小斗容积,计算每延米桩所需的碎石数量和小推车车数,每根桩的车数及每根桩的反插次数和反插长度。
1.1.7 场地整平和布点,根据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和压实,然后根据桩位图,在原地面用石灰将桩位标出。
1.2 试验段施工1.2.1 根据地质资料,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段。
1.2.2 在施工前,对试验段进行钻探取样,以便准确掌握软土层分层位置及厚度,对土样进行试验测出各层土的天然含水量。
天然密度、粒径组成、液塑限、孔隙比、饱和度、压缩模量等。
1.2.3 在施工前,还须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标准贯入、瑞利波波速测定。
1.2.4 试验段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投石量、反插长度、反插次数、施工顺序施工。
1.2.5施工结束15天后.对试验段边行试验,试验项目比施工前试验项目增加对桩身的重II型静力触探试验。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与目的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测量器材准备1. 测量仪器:使用全站仪进行道路工程测量,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测量杆:使用标准长度的测量杆,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3. 其他辅助器材:包括三角架、测量垫、测量桩等,根据具体测量任务的需要进行准备。
三、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标:根据道路工程设计图纸,明确测量的目标,包括道路轮廓、坡度、曲线等。
2.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三角测量等。
3. 确定测量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确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以校正和校验测量结果。
4. 建立测量坐标系:根据测量控制点,建立测量坐标系,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四、测量操作步骤1. 设置全站仪:根据仪器说明书,正确设置全站仪的参数,包括高程系统、坐标系统等。
2. 建立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按照预先确定的控制点位置,设置测量桩或其他标志物,确保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可见性。
3. 进行观测:使用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观测,记录测量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目标和方法,对道路轮廓、坡度、曲线等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5. 数据处理:使用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拟合等,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6. 结果分析与报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图表和分析结果等。
五、测量注意事项1. 测量环境:选择适宜的天气和光线条件进行测量,避免测量误差。
2. 测量精度:根据测量要求和工程标准,确定测量精度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仪器保养: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书,匡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设计道路、施工监测还是其他用途。
1.2 准备测量工具: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并确保这些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1.3 制定测量计划:在测量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等,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地测量操作2.1 建立控制点:在测量现场建立控制点,用于确定测量基准和校正数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误差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数据记录与保存3.1 记录测量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结果等信息,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3.2 数据保存与备份: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3 数据归档与管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档案系统,方便查阅和利用。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4.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2 验收程序: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要求。
4.3 整改与改进:对于测量中浮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
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
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
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四边形网(c)三角形(a)
三角网(b)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
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
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
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支导线: 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 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
求时, 作为辅助导线。
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 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线的工程( 见下图) 。
1.2控制点的实地选点与埋设
在实地选点时应便于长期保护和不易丢损, 网( 导线) 点间应通视良好, 便于测角和量距。
并应使视线高于地面障碍物表面0.5米。
为长期保存且坚固稳定, 对一级导线应埋设基石或现场浇灌砼桩, 对二级以下线点应选择长100cm 直径20cm的木桩, 埋深外露10cm, 桩顶订钉作为标记。
1.3编号和点志记
a、编号: 可分线不分区进行编号。
例: Ⅰ-4-3, 表示一级导线第四条线的第3号导线点, Ⅱ-2-5.表示二级导线第2条线的第5号导线点。
b、点标记: 公路工程一般线路较长, 导线点埋设后应绘点志记。
在实地应量取不少于三个护桩, 并注明导线点的编号和护距, 标识类型( 建筑物、或树木名称) 。
必须登记到施工测量记录。
1.4 经伟仪测量公路工程的控制点布设
根据已有建筑物或勘设确定的位置来确定。
1.4.1道路工程: 用经伟仪测量道路工程时因导线布设的控制点量距较困难, 道路等级较低( 无全站仪要求) 。
因此控制点一般为道
路的弯道交点、中线里程桩( 直线段较长时, 在通视情况下, 加设里程控制桩) , 一般有三角控制、直线控制( 见下图a、图b、图c) 。
1.4.2 涵洞的控制点( 直线法、延长线法)
直线段涵洞布置控制点同道路布置法( 见图1) 。
在曲线道路设涵洞控制点应布设涵洞与道路交叉中心点和曲线的起终点, 在施工前中桩恢复时予以控制( 见图2) 。
1.4.3 桥梁控制桩应在恢复中线时的里程桩和有关桥梁控制桩联结呈三角网, 进行控制( 见图3) 。
2.导线的测量
导线测量工作是测定各导线点间的相互关系, 即测定导线点的水平角, 导线边长及测定导线超始边的方向。
将全站仪架立至基线点, 按基线的两点的座标算出全站仪的方位角。
校核全站仪测距的精度, 要进行左右盘两测回测算。
即: b a b a
ba ba ba x x y y X y tgR --=∆∆= 22ba
ba ba y X D ∆+∆= 2.1 附合导线: 从基线测起, 经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条基线( 见下图) 。
基较核方法: ∑-⋅+=右βα180n a ba NM
[]n f f NM NM 0
3''±=<-'=容ββαα( n 为折转角个数, 架立仪器点) A N x x x -=∆∑理 ∑∑∆-∆=理实x x f x
A N y y y
-=∆∑理 ∑∑∆-∆=理实y y f y 22fy fx f += 150001/1<=∑
f D K 2.2 闭合导线: 从基线测起, 经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基线 其校核方法:
()∑∑''±=<-=n f f 03允理测ββββ( 闭合导线的转折角数)
22fy fx f += 15000
1<=∑D f K 2.3 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a. 计算导线角度闭合差及允许角度闭合差并调整之, 如果是附合导线还要先求算导线起、 终边( 基线) 的坐标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