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

合集下载

基于M340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改造——以南宁市某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为例

基于M340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改造——以南宁市某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为例
J o u na r l o f N a n n i n g P o l y t e c h n i c
2 0 1 3年第 1 8卷第 2期
2 01 3 Vo 1 . 1 8 No. 2
M 3 4 0 P L C 的 水 厂 滤 池 控 制 系 统 改 造
— —
以 南 宁 市 某 水 厂滤 池 控 制系 统 升 级改 造为 例
南 宁 市某水 厂 于 1 9 9 6 年 竣 工投产 , 日处理 能 力
与 应用 , M3 4 0 P L C除 了在 功 能 、性 能上 有 很大 增 强 之外 , 在 编程 理念 和 编程方 法 上有 了重 大改进 , 所 以 系统 的升级 不仅仅 是 简单 的硬 件更换 。
为3 0 万t 。全厂 D C S控制系统 由 M o d i c o n 9 8 4系列
H MI , 通 过 它可 以对 2 2个 滤 池 进 行 控制 管 理 。 全 厂
技 术 。对 于 2 0世 纪 9 O年代 得 到 了广 泛 应用 的 Mo d i c o n 9 8 4系列 P L C, 目前施 耐德 公 司 已经推 出 了
用 于 取代 它 的新 一 代 M3 4 0 P L C 。 虽然 新 旧两代 P L C
系统 同出一个 厂家 , 两者具有 良好 的兼容性 , 但是
P L C技 术 的发 展 ,特 别 是 I E C 6 1 1 3 1 — 3标 准 的 推广
【 收稿 1 3 期] 2 0 1 2 一 I I 一 1 2
上位 S C A ,通过数据传送机将全厂 的状态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不 断发展 , 自动化系统制造 厂家不断推出新一代 的 P L C 、智能仪表和现场总线

PLC在水厂滤池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PLC在水厂滤池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PLC在水厂滤池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背景随着节水和水资源管理的日益重视,水厂越来越重视滤池的自动控制。

滤池的自动控制可以减轻人工控制的负担,提高水质,降低水的浪费。

在现有的滤池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数字计算机,用于控制生产流程、机器和设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LC在水厂滤池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在提高水质、减少浪费和节省人工值班等方面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1.描绘滤池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和系统结构。

2.分析滤池自动控制系统中PLC控制器的功能和应用。

3.评估PLC在滤池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效果,包括水质改善、人工控制减轻,以及浪费减少的效果。

4.总结PLC在滤池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优点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改进方向。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实验部分将构建滤池自动控制系统并使用PLC进行控制,分析系统的启停、水流量、水压和水温等参数,评估PLC的控制效果。

实地调研部分将选取若干个水厂,了解PLC在滤池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搜集数据和经验教训,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五、研究结论本研究预计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PLC控制器的滤池自动化控制系统比传统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PLC的控制功能和特点可以帮助优化滤池自动控制系统并提高水质。

3.使用PLC的滤池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降低人工控制的工作量和减少废水的排放。

4. 目前PLC在滤池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需要未来不断改善和完善。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供水自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地步,供水不仅要满足工业用水,还要满足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活用水,各城市的大中小水厂是生活用水的直接来源,水厂滤池的好坏不仅影响出水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水厂滤池在供水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以前的水厂滤池大都使用人工控制,不仅费力,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出水的质量也很难保证,因此,对水厂滤池提出自动化改造已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在设计之初,从网络上查阅了当前水厂滤池普遍采用的过滤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但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才能逐步达到最优化设计。

本设计从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要求的最低控制要求和控制工艺出发,设计出了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并且在滤池正常过滤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恒水位过滤,设计了以出水流量为控制参数的滤池液位PID控制系统。

而在系统接收到反冲洗信号时,本系统在设计上就主控PLC如何更好的与现场PLC协调控制滤池的反冲洗方案进行了对比并且做了优化,增强了控制思路的清晰性,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进行了硬件设备的选型,设计了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图、I/O模块接线图,并编写了实现控制算法的程序。

关键词:水厂滤池,PLC,自动反冲洗,控制系统IThe Application of PLC in Waterworks Control SystemABSTRACT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water supply natural relations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mportant point,water supply that not only meets industrial water, and also to meet the water for living,agricultural water and so on,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water for living, each city medium small waterworks is the direct source of the life in the water, water quality term of not on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the more relationship to people's life safety,so the water in the water in term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most of the water before viewing using artificial control, not only arduous, and the intensity of labor,labor efficiency is low,the water quality also is very difficult to guarantee,therefore,viewing of water automation reconstruction has put forward is very be necessary things.。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 L 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本设计是以水厂滤池为控制对象,设计一套以PLC 为控制主体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

要求设计者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这次设计,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应在系统设计、计算、工程绘图、实验、计算机使用、编制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一、毕业设计的题目、任务和要求1. 题目: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2. 任务:(1)总体控制方案设计;(2)绘制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原理图;(3)系统硬件设备选型、PLC选型和I/O模块选型;(4)绘制系统硬件配置图;(5)绘制输入输出接线图;(6)编写输入输出定义表;(7)编写程序流程图,设计梯形图控制程序;(8)用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系统;(9)总结各种资料和经验,编写技术文件;(10)写毕业设计报告(包括说明书和相应图纸)、准备毕业答辩。

3. 目的、要求(1)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掌握专业设计工作的流程、方法和步骤;(3)增强计算、绘图、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4)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全过程的训练,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培养学术研讨的好学风;(6)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7)要求学生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

二、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内容1.收集并整理设计所需原始资料,为确定设计方案作准备。

2.有针对性地复习掌握与本设计相关的内容,如“过程控制工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交流调速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自来水厂滤池及其反冲洗的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来水厂滤池及其反冲洗的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自来水厂滤池及其反冲洗的 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借助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来水厂净化设备运行水平,降低净化设备故障问题发生几率,切实保障水厂净化效果。

基于此,本文细致分析了水厂净化设备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流程,推出净化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最后阐述矩阵译码技术在净化设备电气系统中的实际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厂净化设备;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前言:自来水厂净化设备运行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自来水厂生产规模、制水工艺及设备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水源抽取之后,均需要进行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处理方式,如加矾、沉淀、过滤、加压等。

为从根本上提升水源净化水平,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使用更为先进的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对各净水环节进行严格质量管控。

1.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概念PLC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在工业环境下的自动控制装置。

相较于其他控制工作而言,PLC控制系统的操作更加简便、功能完善,能够对设备进行自动计数以及自动化管控,切实提升了设备实际运行水平,使设备运行期间的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能够被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1]。

现阶段, PLC电气控制系统在水厂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

PLC电气控制系统用在水厂泵房控制中,对泵房内的设备进行远程遥控与实时动态监测,绘制出相应的运行状态曲线。

电气控制系统还可以配合模拟量模块,接收传感器信号,检测设备在实际运行期间的温度、压力值,从根本上提升了设备实际运维与管控水平。

将PLC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在水厂混凝系统、沉淀系统中,可以借助流量反馈手段,调整加药泵转速以及冲程,从根本上提升水厂运行期间的可控性。

1.水厂净化工艺过滤池及其反冲洗净化工艺是水厂重要工艺之一,其运行效果可直接影响到自来水的品质与口感,影响到水厂运行期间的综合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厂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应用在水厂中的净化设备种类更多,内部结构愈加复杂。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在各中小型水厂水质生产过程中,滤池生产的有效控制是保证水厂出厂水水质优劣及生产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的滤池生产中,一般依靠人工操作进行生产,滤池正常的过滤时间以及滤池反冲洗各环节的时间和强弱都要依靠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调节。

由于受到人员素质及经验、环境温度、源水水质变化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使出厂水水质长期稳定。

因此水厂滤池的自动化控制对于出厂水质优劣尤为重要。

虹吸滤池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滤池形式,传统上其自动控制方式以水力控制为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待滤水浪费很大就是一个问题,它表现在:(1)滤池在反冲洗前的待滤水(池内水深约1.5m)要被排水虹吸排掉;(2)反冲洗时,要等滤池水位下降至进水虹吸的破坏管露出水面,进水虹吸才能被破坏,这段时间内的进水也要被排掉;(3)经常会出现两格或两格以上的滤池同时进行冲洗,造成反冲洗水量不足,使冲洗强度不够,不但浪费待滤水,而且容易使滤料结板,缩短滤池使用周期;(4)冲洗时间不好调节,时间控制精度不够,容易造成过冲洗或欠冲洗。

采用机电自动控制系统,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本文将对滤池自动控制系统作出简要的介绍。

1滤池基本工艺过程水厂生产的基本工艺可分为加药、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储存、送水等几个相关过程。

其中过滤过程又可分为正常过滤和滤池反冲洗两个子过程,这两个子过程交替运行,相互之间间隔一定时间(24h),图1表示滤池工艺过程简图。

图1 滤池工艺过程所谓滤池的正常过滤过程就是通过滤料层将待滤水去除杂质颗粒、细菌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浑浊度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而滤池的反冲洗,就是先后运行气洗、水洗两种清洗方式去除滤料层中的杂质,是滤池自净的工艺措施。

图2 表示滤池基本工艺结构简图。

图2 滤池工艺结构滤池的进水利用虹吸原理完成。

真空泵对进水虹吸管抽真空,当真空形成(虹吸管中空气全部排除)后,真空引水器及时准确地发出真空形成信号,进水成功。

④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

④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

4 系统的软件设计4.1软件总体方案设计4。

1。

1 S7-200的简介S7—200 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S7-200系列出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高的可靠性。

2)极丰富的指令集.3)易于掌握。

4)便捷的操作。

5)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

6)实时特性.7) 强劲的通讯能力。

8) 丰富的扩展模块。

适用范围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

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如:冲压机床,磨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中央空调,电梯控制,运动系统.4。

1。

2 STEP7 Micro/Win32编程软件的使用STEP7-Micro/WIN32是西门子公司专为SIMATIC 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研制开发的编程软件,它是基于Windows的应用软件,功能强大,既可用于开发用户程序,又可实时监控用户程序的执行状态。

下面将介绍该软件的安装、基本功能以及如何应用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等内容。

一、安装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1、系统要求运行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的计算机系统要求如表4—1所示表4-1 系统要求CPU 80486以上的微处理器内存8MB以上硬盘50MB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Windows 2000计算机IBMPC及兼容机2、硬件连接利用一根PC/PPI(个人计算机/点对点接口)电缆可建立个人计算机与PLC 之间的通信。

这是一种单主站通信方式,不需要其他硬件,如调制解调器和编程设备等。

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水厂滤池管理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水厂滤池管理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水厂滤池管理软件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要求变高,尤其是对工厂的供水系统。

不仅要满足管网压力的需要、保证充足供水,还要求水质明显提高。

滤池是水厂处理净水构筑物的最后一道工序,滤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厂的水质。

滤池反冲洗工艺复杂,如果仍然沿用人工方式,这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难以保障,为此必须进行滤池自动化系统的改造。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基于对PLC控制器的了解,可以采用PLC针对水厂的过滤问题[1]。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原本应简称PC ,为了与个人计算机专称PC相区别,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定为PLC,但并非说只能控制逻辑信号。

PLC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数字运算电子系统, 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将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成为实现单机、车间、工厂自动化,数字化的核心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组合灵活、编程简单、维修方便、应用范围广等很多优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其控制功能由简单的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发展为复杂的连续控制和过程控制,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三大技术支柱之一。

其主要应用的技术领域有:顺序控制、过程控制、位置控制、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结合网络技术等[2]。

在我国,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的起步较晚,起始年代采用热工仪表,八十年代采用分析仪表和DOS系统,到了九十年代,很多的大型污水过滤处理厂建成,使污水的过滤处理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国外引进污水过滤的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广泛采用采集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用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一些新的设备大量出现了。

可以说,我国的水厂过滤现状是:手动和自动并存,引用和制止并举。

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水厂过滤有如下特点:(1)引进了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手动和自动并存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LC的水厂滤池控制在各中小型水厂水质生产过程中,滤池生产的有效控制是保证水厂出厂水水质优劣及生产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在传统的滤池生产中,一般依靠人工操作进行生产,滤池正常的过滤时间以及滤池反冲洗各环节的时间和强弱都要依靠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调节。

由于受到人员素质及经验、环境温度、源水水质变化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难使出厂水水质长期稳定。

因此水厂滤池的自动化控制对于出厂水质优劣尤为重要。

虹吸滤池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滤池形式,传统上其自动控制方式以水力控制为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待滤水浪费很大就是一个问题,它表现在:(1)滤池在反冲洗前的待滤水(池内水深约1.5m)要被排水虹吸排掉;(2)反冲洗时,要等滤池水位下降至进水虹吸的破坏管露出水面,进水虹吸才能被破坏,这段时间内的进水也要被排掉;(3)经常会出现两格或两格以上的滤池同时进行冲洗,造成反冲洗水量不足,使冲洗强度不够,不但浪费待滤水,而且容易使滤料结板,缩短滤池使用周期;(4)冲洗时间不好调节,时间控制精度不够,容易造成过冲洗或欠冲洗。

采用机电自动控制系统,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本文将对滤池自动控制系统作出简要的介绍。

1滤池基本工艺过程水厂生产的基本工艺可分为加药、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储存、送水等几个相关过程。

其中过滤过程又可分为正常过滤和滤池反冲洗两个子过程,这两个子过程交替运行,相互之间间隔一定时间(24h),图1表示滤池工艺过程简图。

图1 滤池工艺过程所谓滤池的正常过滤过程就是通过滤料层将待滤水去除杂质颗粒、细菌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浑浊度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而滤池的反冲洗,就是先后运行气洗、水洗两种清洗方式去除滤料层中的杂质,是滤池自净的工艺措施。

图2 表示滤池基本工艺结构简图。

图2 滤池工艺结构滤池的进水利用虹吸原理完成。

真空泵对进水虹吸管抽真空,当真空形成(虹吸管中空气全部排除)后,真空引水器及时准确地发出真空形成信号,进水成功。

从沉淀池来的经初步处理的原水进入滤池,经滤层过滤,从清水管经清水阀门去清水库。

水头损失仪由传感器和数显仪组成,传感器中压力接口与滤前水引管相接,差压接口与滤后清水管相接,不同水位差值得到相应的差压信号,经放大处理后由显示仪显示,即反应滤池实际水头损失值。

过滤层混浊时,相应水位压差增大,当水头损失到一定数值时,关闭清水阀门,滤层即用反冲水箱中的储水反冲。

滤池对反冲时产生的污水排水也是利用虹吸原理完成的,真空泵对排水回路抽真空,真空形成后,污水从排水渠道排出。

滤池反冲至反冲水箱低水位时停止。

根据工艺,滤池PLC控制要求为:距上一次反冲结束6小时(该时间段可根据工艺要求修改)之间不进行反冲:距上一次反冲结束6小时之外到24小时(该时间段亦可修改)之内,如水头损失值达到设定上限值时,启动该滤池反冲;距上次反冲结束24小时,则启动该滤池反冲。

多个滤池轮流反冲,反冲间隔时间控制反冲水箱自动上水至设定高水位在滤池正常下作时间内,系统自动调节清水阀门开启度,以保持滤池液位在一定高度。

2滤池控制策略当滤池正常过滤的时候,其工艺要求就是要保持滤池水位的恒定(2m),以保证滤池有一个稳定的生化环境。

由于进水阀全开,瞬时进水量上下波动比较大,所以就需要通过控制滤后水阀的开启度,以达到滤池水位的恒定。

在如何确定滤后水阀开启度的方法上,传统控制和PLC控制存在相当大的不同。

在传统的控制中,往往依靠操作人员的目测估计水位的高低,进而手动调整滤后水阀的开启度,达到水位的相对平稳,显然这种操作方式受各种因数的影响不能满足自动化和精度的要求;而在PLC自动控制系统中,超声波水位计实时监测水位的变化,并传送回模拟数据,PLC利用专门的PID回路控制(闭环控制)指令,通过PID算法确定出滤后水阀的开启度,再以此控制滤后水阀,使滤池水位保持相对恒定。

关于PID回路控制。

当滤池正常生产一段时间(24h)之后,就需要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去除滤料层的杂质。

其步骤如下:首先关闭进水阀,全开滤后水阀,将滤池水排空→当滤池水位降为0.8m的时候,关闭滤后水阀,打开排污阀,打开气洗阀,启动鼓风机进行气洗。

维持6min关闭鼓风机,关闭气洗阀,打开水洗阀,对滤池进行水洗。

维持6min关闭水洗阀,并维持系统静止6min关闭排污阀,打开进水阀。

当滤池水位达到1.8m时,打开滤后水阀,并根据滤池水位利用PID算法调节滤后水阀开启度,滤池反冲洗正式结束,滤池正常过滤开始。

3液位控制一般的PLC液位控制,是对调节阀采用PID功能块进行PI或P控制,比较方便。

但自来水厂的情况有所不同,其对液位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允许存在相对较大的偏差。

因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可以不使用调节阀,而采用开关阀作为清水阀来调节液位。

这意味着无法再使用PID功能块的输出来控制阀位,必须人工编写闭环控制程序,程序中通过控制开、关阀门的动作时间来控制阀门位置。

相应的电气要求是阀门开、关无连锁,开、关动作能随开、关命令的中断而中断。

据此设计的控制回路框图见图3。

图3 液位控制说明来自液位计的AI采样信号作为反馈值与设定值比较,判断是否超出预定范围,若不在预定范围内,再进行液位升降判断,决定阀门是否动作。

当液位低于设定下限且仍在下降时,给出关阀命令,当液位高于设定上限且仍在上升时,给出开阀命令。

其它情况下,阀门不动作。

本框图在具体实现中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清水阀由全开到全关的动作时间大约为18s,这对于液位升降的速度来说很短。

如果没有任何措施,则一旦给出开(关)阀命令,该阀会一直开(关)到底;第二,液位信号始终是波动的(尽管很小),这会影响对液位升降的判断,而当其在上、下限设定值附近波动时,更会造成PLC频繁给出开、关阀命令。

实际工程中,是通过两个定时器来解决的。

第一个定时器加在采样前,使采样从每扫描周期一次,变为每定时器周期一次。

只要定时时间设定足够长,便可消除波动影响。

第二个定时器加在开、关阀命令中,将每次开、关阀动作限制在较短的时间里。

另外,液位升降的判断是通过最新采样值与上一周期采样值相减得出的,因此编制程序时有必要将旧采样值保存。

4反冲洗控制滤池的反冲洗控制可分为两部分:反冲洗启动和反冲洗过程的控制。

反冲洗启动有两种途径,一是由上位机下达反冲洗命令;二是当反冲洗条件满足时自动开始反冲洗。

反冲洗条件有二:定时冲洗和根据水头损失情况冲洗。

这两个条件是并列的,只要满足一个,就必须进行反冲洗。

定时冲洗可以设置为具体时间,也可以按照过滤的运行时间来安排,即当滤池连续过滤一定时间后自动启动反冲洗。

本工程选用后者,在反冲洗结束、过滤开始的时候,启动一计时器,定时24h,时间到便开始反冲洗程序。

水头损失反冲洗可以这样设计:在液位控制中,如果清水阀已开到最大,就把采样液位与预先设置的水头损失液位比较,如果超出,再看液位是否上升,如果是,则条件满足,启动反冲洗。

图4 反冲洗过程说明反冲洗过程比较繁琐,有一系列开、关阀门,开、关风机,开、关水泵的命令,大致过程如下(图2):关进水阀,液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关清水阀,再打开排水阀及气冲阀,之后开鼓风机气冲(时间可调),水冲阀在鼓风机启动后打开,再启动一台反冲洗泵,作气水冲(时间可调),气冲结束,关鼓风机、气冲阀,再打开第二台泵,仅作水冲(时间可调)。

结束时,先关反冲洗泵,再关水冲阀,最后关排水阀。

反冲洗完毕,打开进水阀开始过滤。

在编制梯形图时,对开、关阀门的条件必须严格限制,避免错误的、不适时机的开、关阀门命令。

大量的阀门故障,计时校验等报警也必不可缺。

其中两个报警更需要特别处理。

其一是反冲洗中的关清水阀故障,除报警外,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排除故障,就要重新打开进水阀否,则液位一直下降会使砂面暴露;其二是鼓风机或水冲泵停止后关气冲阀或水冲阀的故障。

该故障发生后,应允许反冲洗结束后进入过滤,但却不允许其它滤格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中的鼓风机、水泵都只有一套,为多个滤格共用,因而单个滤格的手动命令必须在鼓风机、水泵控制命令中有所体现,避免出现滤格切换到手动后,鼓风机或水泵仍处于运行状态,导致事故发生。

5结束语滤池控制在水厂自动化中属于较难设计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反冲洗过程中开、关阀顺序和开、关阀条件的复杂上。

这相应地导致了PLC程序的复杂。

对于一些工艺上有要求,却会加剧PLC程序复杂性或不便用PLC实现的功能(如反冲洗排序等),可以通过上位机编程来实现,上、下位机结合进行自动控制,弥补了P LC功能的一些不足,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滤池反冲洗系统第一节概述滤池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而滤池过滤能力的再生,是滤池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若采用较好的反冲洗技术,使滤池经常处于最优条件下工作,不仅可以节水、节能、还能提高水质,增大滤层的截污能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产水量。

根据技术文件,本水厂采用气水反冲洗工艺,而气水反冲洗滤池采用了先进的气、水反冲洗这一技术。

因此其过滤周期比单纯水冲洗的过滤周期长,截污量要高,同时反冲洗水的耗量比单纯水冲洗的耗量少。

同时滤池在气冲洗时,由于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滤层,从而改善了滤池的过滤性能。

滤池包括冲洗泵房、8格均质滤料滤池,采用恒水位过滤,气水联合冲洗;均质滤料滤池反冲洗包括气冲、气水混冲和水冲。

冲洗水泵为3台,两用一备。

鼓风机为罗茨风机,数量2台,一用一备。

滤池阀门采用气动控制。

另外滤池系统还配置有液位计等测量仪表。

全套滤池系统组成a) 梅格滤池需要6只阀门,分别为进水闸板阀、排水闸板阀、出水调节蝶阀、水冲蝶阀、气冲蝶阀、排气阀各一个。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使滤后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工艺上要求恒水位等速度过滤,4~20mA控制的连续调节阀门满足上述要求。

b) 滤池的冲洗包括气冲、气水混冲、水冲,气冲的作用是打开沙泥结块,然后通过气水混冲及水漂洗将滤砂洗净,与普通快滤池相比较,气水反冲洗滤池的洗砂效果更好,同时,它的阀门也较多,正因为阀门多,阀门开闭的积累时间相应较长,为了缩短滤池的冲洗时间,动作灵敏的气动阀门是好的选择。

选用高质量的阀门时滤池运行的可靠保证。

c) 鼓风机采用一用一备,反冲洗泵是两用一备。

气冲的时候是两台鼓风机运行,气水混冲的时候是一台鼓风机和一台冲洗泵运行,水漂洗的时候两冲洗泵运行。

d) 滤池PLC管理控制鼓风机、冲洗泵及其出口阀门,及管理全部的滤池阀门,滤池PLC站下挂PLC子站,上接全厂控制系统网络。

第二节滤格操作台设计每格滤池配置一台人性化设计的琴式操作台,每个操作台内配置一台小型PLC,在自动过滤和反冲洗时对滤格的阀门进行控制,并与反冲洗PLC交换信息。

操作台在PLC出故障或调试时进行手动过滤和反冲洗控制。

保证在PLC出故障的情况下仍能进行过滤和反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