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简介综采工作面是矿井中进行综采作业的区域,其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矿井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2. 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在进行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节理、褶皱等,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3.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特点和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技术措施:3.1 断层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断层时,需要采取断层处理技术。

根据断层的特点和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挤压、削弱、加固等。

3.2 节理处理综采工作面通常会遇到节理带,这些节理带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节理带的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可以采用填充、注浆、锚杆等技术手段来加固节理带。

3.3 褶皱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褶皱时,需要采取褶皱处理技术。

褶皱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针对不同的褶皱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制煤柱、加固支护等。

3.4 瓦斯防治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瓦斯,可以采用通风、抽采、钻孔抽采等方法来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扩散。

3.5 水害防治在综采工作面过程中,水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治水害,可以通过固结灌浆、拦砂堰、抽水排涝等技术手段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害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

4. 结论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综采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的核心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害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常常伴随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其存在会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地质构造带容易导致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和煤尘积聚的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最后,地质构造带的存在还会增加矿井的水害风险,使采煤工作面的水文条件复杂化。

3. 安全技术措施之支护技术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需要针对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

首先,可采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加强综采工作面的支撑能力。

钢支撑可以增加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防止煤层的断裂和变形。

锚杆支护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钢支撑的固定性能,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地质构造带的周围,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增加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能力。

4. 安全技术措施之瓦斯抽采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负压抽采和正压抽采两种方式。

负压抽采的原理是通过在矿井上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负压吸引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而正压抽采则是通过在矿井下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正压驱动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技术措施之煤尘防治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伴随着煤尘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煤尘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煤尘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将空气中的煤尘湿化,减少煤尘的扬尘量。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③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瓦斯涌出煤岩松散,穿透老空等情况。 ④回采工作面风量不足。
(4)、放炮员必须由培训合格的专说明书的要求装药,联线放炮。
(5)、放炮前,班长负责将全部人员撤出并清点人数,必须亲自安排责任心强的同志到各 个规定的警戒地点站岗,警戒线要设在 75m 以外的安全地点,直线放炮要在 75m 以外的地 点,并进入躲避硐。拐弯的地点要在拐弯 35m 处放炮。专人站岗,不准其它人员代办。
1、由回采队负责正常回采。 2、由队长跟班在现场统一指挥。由跟班矿级领导与安监站监督,严格按此措施生产。
爆破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火工品的审批、储存、发放、 领退制度。 ①炸药和雷管分别存放在木制的箱内,并加锁,放置在顶板 完好,且远离电气设备,雷管箱和炸药箱不得放在一起,且保持 25m 以上。 ②剩余的雷管炸药要由放炮员交回炸药库清点数量且作记 录。 (2)、装配起爆药卷的规定 ①装配起爆药卷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
及导电体的爆破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装配数量以当时当地实际需 要为准,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防止雷管受震动,冲击,防止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②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木棍扎 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严禁斜插在药卷中部或捆在药卷上,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 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6)、放炮母线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煤矿井下爆破母线必须符合标准。 ②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金属管, 金属网,钢丝绳,刮板输送机等导机接触。
③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如果必须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 须挂在电缆下方,并应保持 0.3m 以上距离。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前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采煤的重要部位,其稳定与安全对采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构造、岩层结构、地层断裂和褶皱等地质地貌现象。

其在采煤过程中可能对矿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和防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2. 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构造是指影响矿区地质、地貌、地形的各种因素,它们的变化和演化是采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可能影响到矿井的稳定性和地表地貌的平衡,导致采煤事故的发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采煤的安全和稳定。

3. 安全技术措施3.1. 处理裂隙带裂隙带的存在会给采煤过程中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1.清理裂隙带内部的煤块和碎石;2.使用高压水射流进行冲洗和清理;3.在开采过程中使用较短的工作面长度,减少裂隙带的数量;4.对于大面积的、影响较深的裂隙带,需要进行注浆处理,填充裂隙间隙,增加地质体的整体强度。

3.2. 加强支护裂隙带处理完毕后,需要对支护进行加强。

1.确保支架质量符合要求,支架件精度要求高,要保持整体的刚性和稳定性;2.采用智能化全自动液压支架或电液伺服控制支架,增加煤巷稳定性和支护效果;3.加密支架间距,保证支架的连续性;4.采用具有优越性能的煤巷进刀机,保证支架移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

3.3. 加强透水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矿井的透水性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加强透水控制。

具体操作如下:1.使用井下注浆和注水技术进行控制;2.对面细钻构建钻孔测水试验网,实时掌握井下水情;3.加强地质预测,确定透水危险区;4.进行排水井网优化,保证矿井排水系统的稳定。

3.4. 加强煤岩变形控制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煤岩变形的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为悬臂垂直度、自由面特点和支架角度等方面。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采煤是对地质构造的一种巨大挑战,特别是在过地质构造带的过程中。

地质构造带指的是地球上不同板块的碰撞和隆起形成的地质区域。

这些构造带不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对矿井的安全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采取专项安全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较大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一、地质构造带的影响地质构造带是煤矿采煤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过地质构造带的采煤往往存在很多风险,如顶板冒落、巷道、坑壁垮塌等。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二、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专项安全措施1.钻孔测量与监测:在采煤工作面前,必须进行钻孔测量以确定地质构造带的厚度、形状与位移。

2.采掘方式:对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带,采取不同的采掘方式,如支撑、控制矸石等。

3.支护方式: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如加强固定钢撑的数量、密度和长度设置,设立控制矸石的捕捉器,避免控制矸石对矿井设备和人员的破坏。

4.瓦斯检测:地质构造带中的煤层易于发生裂隙和瓦斯赋存,必须定期对瓦斯进行检测,加强通风措施,确保矿井安全运营。

5.防止冲击地压:地质构造带中的构造力量巨大,导致冲击地压现象十分常见,必须设置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构造带,避免因冲击地压引发的安全事故。

6.防止涌水:地质构造带也是涌水的重要区域,必须建立合理的涌水预警机制,并采取合适的排水和加固工作,以保证矿井安全运营。

三、结论地质构造带是煤矿采煤过程中一个非常复杂和危险的因素,需要采取专项安全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必须通过科学地采集和解释地质情报,以建立底板稳定的模型,从而实现对地质构造带的精细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护、加固和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每班开工前班长必须全面认真检查该段煤壁、支架、顶板等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准作业。

2、移架前及放炮前、后都要对所有支架进行二次注液,每班验收员进行测压,保证每根支柱的初撑力随时不低于90KN。

支柱支设迎山有力,支架前、后柱必须有3°—5°的迎山角。

对于不合格支架进行整改或用单体液压支柱打戗柱,以防止倒架。

3、提高工作面支护质量,有效控制顶板。

严格按《30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中要求。

支架间距1.1m,偏差不超过±100mm,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超过±50mm,确保工作面支架受力均匀。

4、采高符合规定,严禁支架超高,出现超高和空顶时要及时用木料绞顶,严禁空顶下移架。

5、工作面出现的挤架、咬架、翻架的要及时调整,工作面严禁出现大棚档,出现大棚档时必须及时用手动葫芦调整。

6、工作面顶板破碎,实行带压移架,移架前必须在煤帮超前支护搞好后,方准移架。

煤壁片帮时及时伸前探梁或用Φ≥14cm木料配单体支柱架设一梁两柱顺山棚支护好顶板并背好帮。

煤壁片帮较宽前探梁不能紧抵煤壁的,必须及时用单体向老塘侧支设戗柱,严防支架往煤壁倾倒。

7、分段移架间距不少于10m。

8、合理布置炮眼控制好装药量,地质构造段采用多打眼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采用留煤垛放炮,严禁大面积放炮。

压力较大时要先伸前探梁或用Φ≥14cm木料配单体支柱架设一梁两柱顺山棚支护好顶板进行临时支护后方准放底眼震动炮。

装、联炮时,至少有2名人员在现场,一人操作,一人观察顶板、煤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在装、联炮时片帮掉顶伤人。

掉顶处严禁装药放炮。

9、保证构造段的推进度,保证工作面平直,严禁构造段滞后。

10、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发现浮矸危岩、伞檐、顶板离层、脱层、顶板破碎、煤壁漏顶、片帮等危险时必须及时找掉或架设临时支护进行处理,严禁空顶冒险作业。

11、工作面铺网和联网质量符合要求,对于刮网、破网的及时处理。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运输巷和回风巷平均坡度达到18°左右,为保障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打锚杆当工作面煤壁松软时,对工作面煤壁打玻璃锚杆防止片帮。

为保证施工安全制定以下措施:(一)施工方案1、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工作面煤壁松软地段。

(2)施工方案:用手持式风动钻机打钻孔、拌料。

钻孔参数:直径24毫米,长度2米;采用Z2360型树脂锚固剂,全程锚固;道木打孔,和锚杆配合防止片帮;钻孔间距1.5米。

角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求钻孔孔底打到硬煤上。

工作面向前推进两刀(1.2米)打一遍锚杆。

2、施工步骤(1)准备好所用物料,确定打眼位置。

(2)闭锁前溜,敲帮问顶,检查支护完好情况。

(3)打钻孔,孔深1.7-1.8米。

(4)装锚固剂至孔底,每孔装3个药卷。

(5)边搅拌边推锚杆顶端推到眼底后,全速搅拌不少于30秒。

(6)安装道木。

(7)用力矩扳手紧固。

(二)安全技术措施1、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用长把工具将活煤、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必要时架设临时支护。

严禁空顶作业。

2、理顺管路,清理工作地点杂物。

3、上药卷时必须按规定进行,中间不得停顿。

推入锚杆时力度要适当,谨防折断锚杆。

4、工作时至少两人操作,一人看护作业环境。

5、锚杆螺母必须拧满扣。

6、工作面推进时禁止将锚杆割完。

7、进入煤流的道木必须捡出,捡道木时必须停止输送机。

二、煤层加固注浆当工作面煤壁松软、片帮严重时,对工作面顶板破碎段煤层加注FSS(A/B)化学材料。

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及参数1、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易发生片帮冒顶地段和顶板破碎段。

(2)施工方案:用手持式风动钻机打钻孔,利用专用注浆泵注入FSS(A/B)化学材料达到加固的目的。

(3)施工目的:通过注浆泵的高压力,使浆液充分注入煤层,达到加固的目的,减少片帮冒顶,为顺利回采提供安全保障。

Y0301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Y0301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Y0301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受地质构造影响,我队Y0301综采工作面120#支架至工作面下口煤层厚度变薄(工作面煤厚5.1m~4.3m,60#~80#煤厚4.3m,21#支架至工作面下口段开采过程中揭露冲刷带,矸石厚度0.3m~0.5m),为保证采煤机顺利通行且不影响煤质,现需在该段范围内调整工作面的开采层位,为保证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开采层位的调整1、工作面120#~40#支架段工作面沿底板开采,不再留底煤,生产过程中根据顶板条件调整工作面顶煤厚度,顶板条件较好时可调整为沿顶板开采,顶板破碎易脱落时,要留0.3~0.6m的顶煤,其中工作面60#~80#支架段调整为沿顶板、底板开采。

2、工作面21#支架至工作面下口段沿冲刷带顶板开采,该段底板与机巷底板保持平齐。

二、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割煤至该段范围时,支架工要紧跟采煤机前滚筒及时跟机移架,同时并将支架护帮板、伸缩梁打出支护顶板,防止顶板垮落,如顶板破碎时,要超前移架支护顶板。

2、采煤机割至该段范围时要根据煤厚情况及时调整滚筒高度,严禁割顶矸、底矸。

工作面沿底板开采段与留底煤开采段要平缓过渡,保持底板平整。

3、工作面采高要严格控制在4.0m以上,防止采高过低造成采煤机无法通行。

4、工作面割煤至21#支架时,采煤机司机要根据矸石厚度情况及时调整滚筒高度,严禁割矸石。

如矸石厚度大,不破矸石无法保证采煤机通过要求时,必须采取放松动炮的方法破掉矸石,严禁用采煤机强行截割。

5、个别地段采煤机通过空间过低时,采煤机下行割煤后,将支架伸缩梁及时打出去护顶,支架不移。

待采煤机返机过后再移支架。

6、采煤机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密切观察电缆拖缆装置与支架间的距离防止采高过低,挤坏拖缆装置。

7、工作面垮落的大块矸石在刮板机机头处停机后拣出,以免影响煤质。

8、在机巷最低点处备用一台18.5KW水泵,转载机机身上备用一台11KW水泵,防止工作面推进至机巷最低点时水淹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序号作业活动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控制措施1打眼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岗位标准进行作业煤墙片帮或顶板松软冒顶作业前进行敲帮问顶,并对煤墙、顶板加强支护;作业期间,设专人监护顶板闲杂人员通过人员受伤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打眼未采取降尘尘肺病或设备损坏湿式打眼,静压水降尘支架偷落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作业前对作业点支架进行检查,确保支架完好,同时该处升紧支架未对前溜闭锁人员伤亡作业前,必须由专职电工对前溜溜进行停电闭锁,并设专人看护2放炮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人员伤亡跟班队干统一指挥,班组长全程监护操作不规范人员伤亡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员工按标作业作业地点支护不好人员受伤作业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员工配合不好人员受伤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标准进行作业未设置警戒其他闲杂人员闯入严格按照措施执行,设置警戒瓦斯浓度增大瓦斯超限进而引起瓦斯爆炸作业前,瓦检员对作业点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查,经测定无异常情况时,方可进行作业;同时对作业点前后20m进行冲洗未对前后溜闭锁人员伤亡作业前,必须由专职电工对前溜、后溜进行停电闭锁,并设专人看护工器具不完好人员受伤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对工器具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方可使用非专职爆破员作业人员伤亡必须由专职爆破员作业3进入煤墙作业操作不规范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岗位标准进行作业煤墙片帮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作业前进行敲帮问顶,并对煤墙、顶板加强支护;作业期间,设专人监护顶板顶板漏矸人员受伤作业前进行敲帮问顶,并对煤墙、顶板加强支护;作业期间,设专人监护顶板。

二、15101工作面地质构造概况本工作面总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工作面东部坡度较缓,西部较大,局部地方底板出现起伏变化,形成小型褶曲,在褶曲转折端会造成煤层及顶板裂隙发育,煤层破碎。

已探明地质构造有X11、X12陷落柱和F3、F4正断层。

但在回采过程中,可能会遇见未探明地质构造或以上已探明地质构造的衍生地质构造。

本工作面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回采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产。

为确保过地质构造作业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在回采过程中所遇未探明同类型地质构造均执行此安全技术措施。

三、遇陷落柱安全技术措施(一)过陷落柱回采方式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确定过陷落柱采用采煤机割煤(破岩)、装煤(装岩),前溜、转载机、胶带机运输,液压支架支护方式,当工作面岩石较硬或揭露较厚致使采煤机破岩困难时使用7655型凿岩钻机打眼、炸药爆破破岩、采煤机装岩方式配合。

工作面陷落柱周围及陷落柱影响区域范围内顶板破碎、煤墙片帮,采取超前移架、支架前梁悬吊大板延长控顶距离措施护帮、控顶。

如果采取超前移架、支架前梁悬吊大板不能有效护帮、控顶,则采用注浆或注马丽散护帮、控顶。

根据过陷落柱回采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如下措施:(二)预防陷落柱及陷落柱影响区域顶板破碎、煤墙片帮措施。

1、采煤机回采到该区段前,支架必须达到初撑力要求,确保接顶严密,及时移架减少空顶时间和空顶距离,破碎顶板下坚持跟机擦顶带压移架和超前移架。

2、使用大板或道木绞顶、逼帮对顶板和煤墙进行可靠管理,同时支架前梁使用Φ18×64mm的大链配合马蹄环穿丝戴帽悬吊4m、2.5m 大板延长控顶距离护帮、控顶。

3、进入煤墙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顶板、煤墙未稳定前人员不得进入,并应先清理好现场,找好退路,同时用大板逼帮护顶、防止煤墙片帮。

4、进入煤墙作业前,必须先将前溜六组合开关停电闭锁,悬挂停电警示牌,并设专人看护,同时在采煤机处闭锁前溜,距采煤30m 以内时,要闭锁采煤机,摘开滚筒离合器。

5、如果陷落柱带煤墙片帮较为严重,顶板异常破碎,必要时使用马丽散对顶板和煤墙进行加强支护,科瑞森对破碎顶板进行充填,并另行补充相关措施。

(三)沿两巷底板回采,局部作业方式。

工作面在回采作业过程中,采煤机仍沿着煤层底板割煤,可以进行保证工作面陷落柱区域在过陷落柱后均处在煤层底板处。

这期间煤墙可能揭露高度不等的底板岩石,优先采用采煤机破岩并适当漂溜,以减少机组破岩厚度,当严重影响采煤机通过时,采用松动爆破破岩通过。

1、优先使用采煤机破岩、装岩。

但应降低采煤机牵引速度,当破岩、装岩相对困难时采用少推溜、采煤机多次往复破岩、装岩,采煤机一次破岩厚度不能超过200mm。

采煤机破岩异常困难时,使用风钻或锚头打眼、松动爆破的方式进行破岩。

2、装药爆破(1)松动爆破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炮眼布置:揭露岩石高度低于600mm时,布置单排炮眼,炮眼距离煤层底板300mm,炮眼间距为800mm,炮眼深度900mm,炮眼与煤层底板成30°角斜向下,单眼装药量为1卷~2卷Φ27乳化炸药。

揭露岩石高度高于600mm时,布置多排炮眼,排距800mm。

底板炮眼如前面规定布置;中部炮眼间距为800mm,炮眼深度800mm,单眼装药量为1卷~2卷Φ27乳化炸药。

炮眼孔径(直径)为Φ36mm。

(2)爆破一次作业范围为:三组支架。

一次打眼、全部装药、一次起爆。

(3)爆破后,采用采煤机滚筒清渣。

采煤机滚筒清渣有困难时,人工清渣。

(4)爆破后,若有爆破不彻底,遗留底臌岩石时,使用风镐破岩,高度大于600mm,进行二次爆破处理。

(5)爆破破岩、清渣后,及时推溜、移架支护顶板、煤墙。

(6)未受陷落柱岩石底板影响区段,按《15101回采作业规程中规定执行。

(四)松动爆破安全技术要求1、破岩优先使用采煤机破岩、装岩,但应降低采煤机牵引速度,当破岩、装岩相对困难时采用少推溜、采煤机多次往复破岩、装岩。

采煤机破岩异常困难时,使用风钻或锚头打眼、炸药爆破的方式进行破岩。

2、炮眼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风钻或锚头打眼,炮眼必须按照要求打够深度,保持间距。

风钻打眼时,使用静压水洒水灭尘。

3、放炮前必须对爆破地点周围50m范围内的设备、管路、电缆等使用皮带加以保护,防止放炮崩坏。

4、在爆破前后,附近20m范围内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5、放炮必须分段进行,一次打眼、爆破距离不得超过四组支架范围。

爆破崩落的岩石在顶板支护完好的情况下必须及时清走,能移架必须及时移架,以防漏矸。

采煤机清矸时,应采用多循环的方式,以减少顶板暴露面积。

6、爆破作业由跟班队干统一指挥,安全员现场监督。

装药前、起爆前、爆破后由安全员进行瓦斯检查,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即: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风流中瓦斯,当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不准装药和爆破;爆破后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立即处理,并不准用电钻打眼。

7、爆破作业由专职爆破员进行装药、连接母线操作、起爆作业,并与安全员、班组长进行“三人连锁放炮”。

即:爆破前,爆破工在检查连线无误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在检查顶板、支架、上下出口、风量等无问题,清点人员无误后下达爆破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在1%以下,煤尘符合规定时,将自己携带的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爆破口哨进行爆破。

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8、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

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

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

警戒线距离爆破地点不少于100m。

并且要在距放炮地点100m和所有能通向放炮地点的巷道的安全地点站好岗。

9、爆破作业采用三组支架范围为一组,单独装药,一次装药全部起爆的方式。

爆破必须采用矿用专用起爆器、毫秒延期电雷管和矿用炸药。

10、炮眼单眼装药量不得超过200g,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放炮母线不得小于100m。

11、炸药、雷管等火工品的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规定。

炮箱、雷管以及装配引药应选择在运巷超前距离切眼30m左右顶板完好、远离电气设备的地点进行。

12、放炮母线应随用随挂,并悬挂在支架侧,严禁与工作面供电、信号电源线路铺设在一起。

13、当爆破所崩掉岩石不能通过采煤机机身或运输设备时,采用风镐人工破岩,当岩石较大(单向长度超过600mm),进行二次爆破,爆破必须使用打眼放炮方式,炮眼深度不小于600mm。

14、凡进行打眼、装药、连线等进入前溜、煤墙作业必须闭锁前溜开关,并悬挂“停电”管理牌;并按下采煤机机身闭锁前溜的控制按钮。

采煤机必须距离作业地点大于15m。

需要启动时,必须经跟班队干同意,并撤离人员后,方可开机。

作业地点距离采煤机在30m以内时,必须闭锁采煤机开关,并摘开滚筒离合器。

非经现场指挥人员同意,严禁送电。

前溜机头附近时,闭锁转载机、破碎机开关。

并闭锁工作面语音通讯装置闭锁按钮。

15、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段时间,才可沿线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16、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的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

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17、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2)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据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3)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4)在据爆处理完以前,严禁在该地点及逆行侧做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18、进入煤墙作业前,必须由班组长进行敲帮问顶,长时间在煤墙操作和煤墙有片帮危险时,必须使用大板对煤墙进行维护。

并提前打出防片帮支护顶板、煤墙。

若煤墙片帮较宽,支架防片帮不能支护住顶板时,进入煤墙作业前,必须在支架前梁前沿工作面方向架设大板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