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上来看,寒饮射肺,每每伴有 痰多。

量多;


❖白色泡沫样,落地成水,

或鸡蛋白样、半透明。
〔5〕下虚者忌用:
用之动冲气; 假设下虚而喘甚,可改 用茯苓桂枝五味干姜细辛汤。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外寒引动内饮,水寒相搏,以水饮为主。 具有表实证的病机和主证。 不管哪种情况,均须结合主证进行分析判断。 “渴〞较“不渴〞示里饮更甚。
〔三〕鉴 别
鉴别1:
兼里热——
大青龙汤证 具有表
不汗出解而烦躁 Nhomakorabea表
实证的
病机和
小青龙汤证 主证。
兼里饮——
咳喘呕
化 饮
鉴别2:
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小青龙汤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四〕应 用
1、哮喘、流感、过敏性鼻炎;
2、无 表 证亦可用
〔1〕解表化饮,以化饮为主;
〔2〕方中虽有麻桂,但取麻 黄平喘,以桂枝降冲逆。
有的病人因水气外溢可见面部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心跳。
医案选录:
黄某,男,74岁,香港同胞,业医。 咳嗽、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2月。 自诉有20余年慢支、肺气肿病史,近2月 咳嗽气喘加重,在香港多家医院治疗,服 西药无效而来就诊。入院时咳嗽气促较甚, 痰稀白量多,不能平卧,夜间因咳喘难眠, 呕吐,纳差,大便干结,唇甲轻度发绀, 舌淡,苔白腻滑,脉浮略数。
原文仅提到咳喘,从临床上来看,寒饮射肺,每每伴有痰多。
〔1〕水色:
寒饮患者,面色可见青紫 或黧黑,唇色紫暗,为水寒郁 遏阳气。
〔2〕水斑:
有些患者因寒饮阻滞,营 卫气血运行不利,面部出现 对称性色素沉着。
〔3〕水气:
有的病人因水气外溢可 见面部眼睑浮肿,或下肢浮 肿心跳。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瘀血
寒邪侵入人体后,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瘀滞 ,形成瘀血。
火热
火热邪气侵入人体后,可引发小青龙汤证患者出 现热象表现,如口干、口渴、便秘等症状。
03
中医治疗
小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
组成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等中药组成。
功效
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可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恶 寒发热、无汗咳嗽、咳喘痰多、痰饮喘咳等症。
心理调适
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康复。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小青龙汤中含有多种中草药,孕妇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不宜长期服用
小青龙汤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不能长期服用,以免产生副 作用。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对小青龙汤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现象,应立即 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THANKS
若患者体质强壮且治疗得当,病情可能会较快 痊愈。
02
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侵袭
01
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人体经络、脏腑等,导致气血瘀
滞,引发小青龙汤证。
正气不足
02
人体正气虚弱,抵御外邪能力不足,易受邪气侵袭,引发小青
龙汤证。
饮食不当
03
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职,痰湿
内生,蕴久化热,引发小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的治疗原则
原则
以解表散寒与温肺化饮为治疗原则,以调节人体免疫力为辅 。
适用人群
适用于外感风寒、体质偏寒的人群,以及有咳喘痰多、痰饮 喘咳等症状的患者。
小青龙汤加减应用
加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可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应用。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2023小青龙汤证contents •引言•小青龙汤证的中医理论基础•小青龙汤证的病因和病理•小青龙汤证的分类和表现•小青龙汤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小青龙汤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小青龙汤证的预防与调护目录01引言针对小青龙汤证的教学需求和实际应用价值,设计并组织本次课程。

针对小青龙汤证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讲解,结合临床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该病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能。

课程背景1课程目标和目的23掌握小青龙汤证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熟悉小青龙汤证的现代研究进展和前沿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和计划小青龙汤证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操作。

小青龙汤证的预防与调理。

小青龙汤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小青龙汤证的中医及现代医学诊疗思路。

小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02小青龙汤证的中医理论基础小青龙汤证中的风邪侵袭,多表现为外风邪气,侵入人体后引起恶寒、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

风邪侵袭寒邪外袭,致使人体阳气受损,出现恶寒、无汗、身痛、咳嗽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用于寒邪外袭引起的表寒里饮证。

寒邪束表六淫邪气与小青龙汤证恶寒发热寒邪外袭,人体正气受损,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缓解寒邪引起的恶寒发热症状。

无汗咳喘寒邪束表,人体毛孔闭塞,导致无汗、咳喘等症状,小青龙汤可缓解寒邪引起的无汗咳喘症状。

寒邪外袭与小青龙汤证咳吐清涎水饮内停,上犯于肺,影响肺气宣降,出现咳吐清涎等症状,小青龙汤可宣肺气、化水饮、止咳嗽。

心下满闷水饮内停,阻滞脾胃气机,出现心下满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小青龙汤可化水饮、和脾胃,缓解心下满闷等症状。

水饮内停与小青龙汤证肺为水之上源,主宣降,若肺失宣降,则水液无法正常输布,可导致水饮停聚而出现小青龙汤证。

肺失宣降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则运化失职,导致水湿内停,引发小青龙汤证。

脾虚生湿脏腑失调与小青龙汤证03小青龙汤证的病因和病理风寒邪气风寒邪气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宣,引发咳嗽、咳痰等症状。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肺炎
支气管哮喘
小青龙汤证与肺炎相似,但肺炎常伴有高热 、气促等症状,且肺部啰音较重。
小青龙汤证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支气管哮 喘常伴有夜间发作性呼气困难、喘息声等症 状,且对激素治疗有效。
05
治疗与护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急性期治疗
以控制症状、消除炎症为主,推荐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 疗。
慢性期治疗
以调理身体、改善体质为主,推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 疗方法。
注意事项与建议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青龙汤,以免出现药物 过敏或不良反应。
患者在饮食上应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建议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
06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 抵抗力,预防感冒。
小青龙汤证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简介 • 病因 • 症状 • 检查与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康复
01
简介
定义与分类
01
小青龙汤证是指由于外邪袭表、内伏寒饮,或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痰饮咳喘 等病症。
02
小青龙汤证在中医临床中属于外寒内饮证的范畴,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以及痰涎壅盛等。
04
检查与诊断
医学检查
01
实验室检查
血液、尿液、大便常规检查,以及相关的生化检查,能够初步了解病
情和身体状况。
02
影像学检查
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心电图检查
对于伴有心悸、气促等症状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心血管疾病。

解表剂—小青龙汤(方剂学课件)【7页】

解表剂—小青龙汤(方剂学课件)【7页】
温肺化饮为臣药 湿化痰,助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且能和胃降逆 敛肺止咳共为佐药 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
配伍特点:
解表与化饮并用, 应 用
1 解表散寒,宣肺化饮: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咳嗽痰多清稀,苔白滑,脉浮。
2 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老年肺 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百日咳属寒饮喘咳嗽者。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三节小青龙汤
壹、平 衡 的 定 义
伤寒论 1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
小青龙汤是外寒内饮的代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有泡沫,
苔白滑,脉浮为主要特点。
叁 基本病机
伤寒表不解,故恶寒发热, 无汗身痛,苔白滑,脉浮紧
捌、思 考 题
王某,男,40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面四肢浮肿,身体 疼重,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请给出辩证、治法、方剂、药物及用法。
玖小节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
01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 02 痰涎清稀而量多; 03 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 04 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05 舌苔白滑,脉浮;
水气犯胃则干呕。舌苔薄白, 脉浮紧亦为风寒表实证的表现
素有痰饮, 复感风寒, 引动内饮
外寒引动内饮、内引招致外 邪致心下有水气,上迫犯肺 则肺寒气逆,咳喘痰多,清 稀有泡沬
水饮内停故气机郁滞,胸腹痞满, 溢于肌肤头面四肢浮肿
肆、药方
麻黄 桂枝 芍药 细辛 干姜 半夏 味子 甘草
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为君药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医学课件)小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2023-11-06
目录
• 概述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案例分析
01
概述
小青龙汤证的起源
小青龙汤证来源于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小青龙汤方 剂。
小青龙汤证是中医理论中一种以咳喘为主症的疾病,因其症状类似于小青龙在水 中的动作而得名。
肺炎
03
小青龙汤证与肺炎症状相似,但肺炎通常有高热、胸痛等症状
,咳嗽、咳痰较严重。
小青龙汤证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咳嗽、咳痰、喘息、气急等症 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支气 管炎症表现。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咳 痰等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 、肺炎等。
舌苔白滑或黄腻,舌质可能偏 红。
实验室检查可能伴有白细胞增 多等炎症反应表现。
案例三
• 总结词: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注意将小青龙汤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
• 详细描述: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经过心电图、胸部X光等检查后 ,医生怀疑是心脏疾病。但通过中医辨证,发现该患者还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因此诊断为小青龙汤证 。医生开具小青龙汤方剂,并配合其他中医疗法。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患者的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有所 缓解,但咳嗽、咳痰等症状仍未改善。经过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最终确诊为心脏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进行治疗。这个案例表明,医生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注意将小青龙汤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 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案例二:小青龙汤证的临床应用实例
总结词
小青龙汤证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性,可以用于治疗多 种呼吸系统疾病。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可以有效 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小青龙汤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小青龙汤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方歌】 小青龙汤治寒饮,风寒咳嗽皆可医, 麻黄桂姜芍药甘,细辛半夏五味子。
附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主治:寒饮郁肺夹热喘逆证。咳嗽,气喘,胸胀 闷塞,烦躁,或夹稠黄痰,咯痰不利,口干,或 不欲饮水,舌淡,苔白滑或薄黄而燥,脉浮或沉 紧。
功用:温肺兼清,化饮平喘。 组成:小青龙汤加石膏,石膏用量较小,主治寒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脉浮紧
苔白滑
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小青龙汤方义分析:
外寒
里饮
君:麻黄 发汗散寒
臣:干姜 温肺化饮
桂枝 宣肺平喘化饮
细辛 助君药散寒
佐:白芍 和营养血
佐五味子 敛肺,防肺气耗散
制药麻桂,以防发汗太过 佐半夏 和胃止呕,止咳化痰
饮郁肺证夹轻微郁热者,小青龙汤主治寒饮郁肺 证,用小量石膏可避免温热药化燥伤阴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麻黄三两(9g) 桂枝三两(9g) 干姜三两(6g) 细辛三两(6g) 芍药三两(9g)五味子半升(6g) 半夏半升(9g)炙甘草三两(6g)
水煎服。
功 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病 机 风寒侵袭,寒饮内停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讨论
小青龙汤既能主治表里兼证(即风寒 表实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又能主 治寒饮郁肺证,还能主治溢饮寒证。 方中麻黄、桂枝、细辛,若主治表证 则发挥解表散寒作用,若主治无表证 者则发挥温肺散寒,宣肺化饮作用, 亦即药因证而发挥治疗作用。

小青龙汤课件

小青龙汤课件

3.小青龙汤君臣佐使分析:
外寒
君:麻黄 发汗散寒
桂枝
宣肺平喘化饮
里饮
臣:干姜 温肺化饮
细辛 助君药散寒
佐:五味子 敛肺,防肺气耗散
佐:白芍 和营养血
制约麻桂,以防发汗太过 佐:半夏 止咳化痰 降逆止呕
佐使:甘草 益气和中 止咳 调和诸药
二、特点、应用及事项
制方特点: 解表化饮,表里并治。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脉浮紧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苔白滑
内外相引,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2.药物特性分析:
麻黄
发散风寒 宣肺平喘
半夏 芍药
止咳,平喘, 祛痰,降逆。
桂枝
益营血, 敛津液。
干姜
温里散寒, 温肺化饮。
五味子
敛肺气, 止咳。
细辛
甘草
益气和中, 止咳。
注意事项: 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细辛用量不过钱(3g)
课堂小结:
小青龙汤
细辛3g 甘草3g
﹝组成﹞ 麻黄9g 桂枝6g 干姜3g 芍药9g 五味子3g 半夏9g ﹝功效﹞ 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
﹝病机﹞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外寒+内饮) ﹝药物君臣佐使﹞君药:麻黄 桂枝 臣药:干姜 细辛 佐药:半夏 芍药 五味子 使药:甘草
病历分析:
郭某,女,54岁,感冒兼咳嗽3天,素患咳
嗽(慢支病史7年)。三天前不慎受凉 Nhomakorabea重,现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
咳气急,咳痰量多色白质稀,胸脘痞闷。
舌苔白滑,脉浮。 试分析:该患者所患何病? 感冒咳喘 何证? 外感风寒,水饮内停。 如何治疗?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鉴 别
鉴别1:
兼里热——
大青龙汤证 具有表 实证的 病机和 主证。 不汗出 而烦躁
解 表
小青龙汤证
兼里饮——
咳喘呕
化 饮
鉴别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小青龙汤
咳喘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四)应 用
1、哮喘、流感、过敏性鼻炎;
(1)解表化饮,以化饮为主;
2、无 表 证亦可用
(2)方中虽有麻桂,但取麻 黄平喘,以桂枝降冲逆。 从《金匮· 痰饮病篇》, 仲Biblioteka 用本方治溢饮、支饮咳 喘不得卧可据。
小青龙汤证
原文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 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 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 主之。
原文41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服药已渴者,此寒去 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原文40、41条提要: 太阳伤寒兼里饮证证治
(一)分 析
伤寒表不解—— 表实证仍在 心下有水气—— 素有里饮 外寒引动内饮, 水寒相搏,以 水饮为主。
3、除原文脉证之外, 结合临床, 在望诊方面,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水色:
寒饮患者,面色可见青紫或 黧黑,唇色紫暗,为水寒郁遏阳 气。
(2)水斑:
有些患者因寒饮阻滞,营卫 气血运行不利,面部出现对称性 色素沉着。
(3)水气:
有的病人因水气外溢可见面 部眼睑浮肿,或下肢浮肿心跳。
(4)痰多:
辨证:水饮素蓄,风寒外束; 治则:散寒蠲饮,宣肺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桂枝各10克,干姜、炙甘 草各6克,细辛3克,五味子、法夏、 白芍、北杏仁各12克,苏子15克。
谢谢你的支持,再见!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原文仅提到咳喘,从临床上来看, 寒饮射肺,每每伴有痰多。
痰 的 特 征 量多;
白色泡沫样,落地成水, 或鸡蛋白样、半透明。
(5)下虚者忌用:
用之动冲气; 若下虚而喘甚,可改用茯苓 桂枝五味干姜细辛汤。
(6)本条侧重寒饮之证治,但水 饮日久化热,成寒热错杂、虚实 相间者亦不少。以烦躁,痰胶粘 难以吐出、色黄,苔黄白腻可据。 宜仲景小青龙汤加石膏或加鱼腥 草、天竺黄、桑白皮等。
医案选录:
黄某,男,74岁,香港同胞,业医。 咳嗽、气喘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2月。 自诉有20余年慢支、肺气肿病史,近2月 咳嗽气喘加重,在香港多家医院治疗,服 西药无效而来就诊。入院时咳嗽气促较甚, 痰稀白量多,不能平卧,夜间因咳喘难眠, 呕吐,纳差,大便干结,唇甲轻度发绀, 舌淡,苔白腻滑,脉浮略数。
病 机
犯胃——干呕
水 饮
犯肺——咳喘
趋于肠—— 或下利 停蓄下焦—— 或小便不利 阻碍气机—— 或噎
主 证
次 证
此外,条文中尚列有三 个证是本条文中的难点。

不 渴 ( 41 ) 或 渴
症状 病性 (寒证) “渴”较 “不渴” 示里饮 更甚。

症状
水饮内停, 气不化津 渴而不欲 饮,不多 饮

服汤已渴
里饮已解 ,病情向愈; 过服辛温 之品,化热 伤津。

不论哪种情况,均须结合主 证进行分析判断。
(二)治疗
解表化饮,温化寒饮。 以小青龙汤为主方。
细辛干 姜法夏
散寒化饮 止 呕 肺胃寒饮证。 仲景每每姜 辛五味相配, 一收一散, 则喘止。
五味子——敛肺止咳 麻桂芍——解 表 和 营卫 炙甘草——补中和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